「我不要,我就不要,我不要吃飯,我還要玩玩具」
「我就不穿衣服,我還要出去玩」
「媽媽討厭,討厭媽媽,不讓我看電視」
這些話你有沒有聽過,沒錯,假如你家孩子已經超過2歲或者正在經歷2歲這個階段,相信你一定深有體會。
之前自己家裡的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好像一夜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一樣,天使變成了小惡魔,每天都會想盡辦法跟媽媽對著幹。調皮、易怒、叛逆等等都被孩子完美地體現,媽媽們似乎除了每天忙不完的事以外,更多地還要去思考如何跟這個2歲的娃鬥智鬥勇。
面對這樣一個小惡魔,你是不是有時候會有一種錯覺,是不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導致孩子如此不聽話?
別急,其實2歲左右的孩子有這些特徵表現完全正常,媽媽們不必特別擔心和緊張,只要掌握好方式方法一定能夠幫助孩子完美地渡過!
你眼中的「作」卻是孩子的探索之旅
2歲的年紀俗稱可怕的2歲,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與1歲的低齡兒童或者更年長的高齡兒童都有著完全不同的發展特點。
2歲的孩子開始逐漸擁有自我獨立意識,她們不再滿足於父母的懷抱,更多地是想要走出去自我探索這個世界。2歲的孩子對這個新鮮的世界充滿了足夠的好奇心,她們渴望去探索和嘗試,然而手和腳是最能夠幫助她們的好工具,於是你就能看到孩子的各種「作」。
一不留神孩子跑進了廚房把你的米袋到個精光;
孩子拿著自己的畫筆把你心愛的書籍畫的面目全非;
孩子光著腳丫在冰涼的地板上跑來跑去衝你做鬼臉。
被怒氣衝昏了頭腦的你一定會尖叫連連,把孩子臭罵一頓。臭罵之後孩子似乎絲毫沒有任何改變甚至變得更加反叛和牴觸。
為什麼?
因為你和孩子根本不同頻,更何談交流。
只有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你才能夠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需求,才能夠明白孩子那些無釐頭行為背後的含義。
2歲的孩子都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孩子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她們的身體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不同階段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要求也會不一致。2歲是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因為這個階段孩子開始進入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我們先來看看2歲的孩子都擁有哪些共性特徵:
1、孩子好奇心很重,對外界充滿了探索的欲望,想要自己去弄清楚一切事物。
2、她們缺乏挫折耐受力,意思就是只要沒有達到自己心中想要的結果孩子就會立刻大哭大鬧。
3、沒有社會化,這也就能夠說明為什麼她們可以不分場合地隨時隨地大哭大鬧了。
4、他們認為自己可以主宰父母,同時也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都需要聽從自己的安排。
5、他們相信父母的存在就是為了自己,為自己服務。
6、她們的語言能力和知識能力都在飛速發展,每一天都能夠有新的進步。
7、孩子思維和想像力都在不停地拓展,孩子開始慢慢學會想像空間。
8、她們任何事都想順心,一旦自己的心意被違背,孩子就會採用哭鬧耍賴的方式來應對。
9、她們極度以我為中心,並且認為父母能夠完全讀懂自己,自己想要的一切都能夠被滿足。
綜合看來2歲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孩子逐漸開始擁有獨立的自我萌芽意識,開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全新的世界。她們思維意識在成長,但身體成長速度卻比較滯後。這就導致了2歲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結合體。
想要探索實力卻不允許,孩子會為此感到沮喪和失落甚至大發脾氣。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充滿了辛苦和心酸,倘若父母能夠看到孩子的這一面,相信一定會對孩子做出的行為有很大的改觀。對孩子吼叫怒罵都沒有作用(甚至會起反作用),唯一高效的方式就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過渡期,更好地成長!
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1、 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女兒在一段時間內有強烈的規則排序意識。
例如她的鞋子需要她自己去放好(別人放了之後她會大哭然後拿下來重新放一遍);
每次有人回家都需要敲門她去開門才能進來(如果那個人自己開門進來女兒就會大哭);
看電視必須她用手指點在對應的畫面上才能開始播放(倘若她沒有點那一下就會大哭)。
剛開始對於女兒的種種「奇葩」要求自己都會在內心吐槽,後來通過看了大量兒童行為心理書籍後才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這個階段的孩子對規則有著強烈的高要求,不允許別人去破壞,這對於孩子建立秩序感和安全感很有幫助。
之後的一段時間每當孩子出現這種情形時我都特別能夠理解孩子,知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孩子正在經歷人生中的一大考驗,我能夠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孩子的不斷蛻變和成長。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才能夠理解孩子的外在行為,父母才不會覺得孩子的行為很糟心,反而很可愛。
2、 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去探索
孩子的成長需要空間,就像成人一樣。過度保護型或者完全放養型的父母都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孩子成長。
過度地保護會給孩子人為地制定一系列的規則,給孩子戴上沉重的枷鎖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完全放養同樣不可取,這個階段的孩子不懂得什麼是對錯不懂得尺度和分寸,父母的過度放養會讓孩子失去最原始的分寸感,對於今後習慣的培養和人際交往都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父母能夠在一定原則之下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去探索和想像,讓孩子能夠像一隻張開翅膀等待翱翔的雄鷹一樣,逐漸地認識到更廣大的空間和世界,尋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
3、 通過書籍去了解孩子
父母了解孩子的最佳方式除了陪伴就是書籍。通過書籍當中能夠找尋到很多經驗之談並且加以運用,這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面臨2歲的孩子,推薦父母這本《可怕的2歲》這本書,這本書針對2歲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特徵進行徹底剖析,通過實例舉證切實地教會父母應對孩子的好方法。
父母能夠真正掌握到更好、更有效的方式來幫助自己的孩子順利度過2歲這個年紀,讓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地順暢和陽光。
有需要的可以點擊文章中的連結直接購買哦
今日話題:你是如何面對2歲孩子的「不凡」表現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聊育兒!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