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治療遺傳病從子宮開始

2020-11-23 科學網

 

圖片來源:MedicalRF/Getty

本報訊 對於生來便患有遺傳性疾病的嬰兒來說,一生的治療會隨之而來。不過,在小鼠中開展的研究顯示,針對血友病以及其他遺傳病的治療可以從子宮裡開始,從而提高嬰兒出生後的治療成功率。

人體的免疫系統非常善於確認並摧毀外來物質。一旦人體遭遇某個特定的入侵者,如果它再次出現的話,免疫細胞便會發起更加快速的反應。這就是疫苗背後的基本原理。

不過,當人體想讓身體接受外來物質比如捐贈的器官時,這種機制會產生問題。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上世紀50年代,一群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使免疫系統在子宮中接觸外來物質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來自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的Sébastien Lacroix-Desmazes及其同事考慮觸發這種啟動效應能否有助於治療諸如血友病等遺傳性疾病。

在血友病中,基因變異導致凝血蛋白的缺失。最常見的血友病類型是由凝血因子VIII缺失引發的。對於生來便患有該病的人,可以給其注射凝血因子VIII,但約有五分之一的血友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使蛋白失效的抗體。

為觀察子宮中的啟動效應能否對免疫反應造成任何不同影響,Lacroix-Desmazes團隊將凝血因子VIII的一部分附著在另一種蛋白上,後者能使凝血因子穿越母體和胚胎之間的胎盤。隨後,該團隊將其注入缺乏凝血因子VIII的懷孕小鼠體內。一旦鼠崽出生,研究人員便利用凝血因子VIII療法治療所有後代。他們發現,在子宮中便接受治療的小鼠對該蛋白更具忍耐力。平均而言,其免疫系統產生的針對該蛋白的抗體比對照組少80%。(宗華)

《中國科學報》 (2015-03-03 第2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療法:在子宮中治療胎兒的遺傳病
    遺傳性疾病的基因療法:在子宮中治療胎兒的遺傳病  Frieza77 • 2018-07-31 17:55:17
  • 遺傳病幹預不等於基因編輯
    很多人不明白,基因編輯跟遺傳病治療有什麼區別?目前的胚胎診斷是不是基因編輯?對此,本報特別邀請生殖醫學專家解惑答疑。人類基因是長期進化、不斷演變的產物,目前人類還不完全具備辨別好基因、壞基因的能力。基因編輯事件是利用CRISPR技術對人類受精卵的CCR5基因進行了敲除,並將胚胎移入子宮、產生一對基因編輯的嬰兒。
  •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時間:2020-12-02 15:45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那麼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有哪些,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可靠的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說到子宮內膜異位症,相信很多人都是沒有聽說過的,以至於都不知道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其實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因為內膜細胞種植在錯誤的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疾病。那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症有什麼症狀呢?子宮內膜異位症又應該如何治療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來看一下吧。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如何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呢?
  • 子宮內膜癌的靶向治療
    由於該病通常早期即表現為陰道異常流血,容易得到及時的診斷,經過全子宮雙附件切除+淋巴結切除的標準治療後,再加上必要時的術後輔助放療或化療,多預後良好。但是,儘管手術、放化療手段在不斷提高,但復發性或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後仍較差,治療上也面臨更少的選擇,中位生存期僅7~10個月,新的治療方式亟待發掘。
  • 我市可孕前診斷單基因遺傳病 孩子告別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
    原標題:我市可孕前診斷單基因遺傳病 孩子告別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病本報訊 (記者 石亨)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從第十八屆重慶輔助生殖醫學會議上獲悉,就在今年,重慶已經成為西南地區首個在胚胎植入母親子宮前就能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城市。
  • 第十一章 遺傳病的防治--第一節 優生學
    第十一章 遺傳病的防治   降低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實行計劃生育的主要要求。積極採取優生措施,貫徹優生法規,努力防治遺傳病,則是達到上述目標必由之路。
  • 粵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 主攻「地貧」難題
    原標題:粵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 主攻「地貧」難題  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蔡敏婕 張金菊)遺傳病早期診斷及預防對提高總體人口素質具有一定的作用。廣東27日揭牌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該院士工作站將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的院士團隊人才以及相關技術平臺優勢,開展內地人群遺傳病的研究,建立內地人群遺傳病資料庫並用於疾病診斷。
  • ​昆明看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症,簡稱「內異症」,是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簡單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子宮內膜長錯了地方,長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去了。昆明送子鳥醫生講道: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姐妹約有30-50%伴有不孕,由此可見,它對我們的「孕氣」影響很大。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經常被描述為「盆腔的沙塵暴」,病變涉及範圍較廣,通常會累及到腹膜、卵巢、陰道直腸膈等位置。
  • 優化子宮內膜異位症合併不育治療策略專家意見
    2013 年《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指南: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治》指出,各國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均有延遲,從出現症狀開始,患者一般會延遲 1 年才去就診,通常從症狀首次出現延遲 4-10 年才會做出診斷[1]。
  •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治療不孕症,拯救早產兒 | 「人造子宮」研發初獲成功 2020-07-24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先天致盲也能生健康寶寶 12類眼部遺傳病已能阻斷蔓延
    12種眼部遺傳病可阻斷下一代蔓延    眼遺傳病病種多,發病率高。目前已知眼的單基因、多基因遺傳病,以及全身性的其他系統遺傳病的眼部表現病種,已超過600餘種。這些遺傳疾病具有顯性遺傳、隱性遺傳和性連鎖遺傳3種,僅知與白內障相關的基因就涉及一百多個。
  • 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新觀念
    無論疼痛的復發還是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的復發,2年的復發率在20%左右,5年的復發率更高達40%~50%。因此,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內異症不是1個「一刀切」的疾病,儘管其良性,但極易復發,這是過去我們稱之為「良性癌」「不可治癒的疾病」的原因。現在,我們更願意、更應該稱之為「慢性病」「可管理的疾病」。
  • 這種活不過30歲的遺傳病,即將被基因治療攻克,已開啟臨床試驗
    達農病(Danon Disease),是一種X連鎖顯性遺傳病,該疾病極其罕見,1981年國際上首次報導,2012年我國發現首個病例。患者由於溶酶體相關膜蛋白2(LAMP2)基因突變,導致骨骼肌和心肌減弱,以致多器官障礙,最終因嚴重心力衰竭死亡。該病一般幼年起病,20歲以前發病,一般會在30歲之前死亡,以男性患者較為多見。
  • 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路教授解析子宮內膜異位症該怎麼治療
    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路教授解析子宮內膜異位症該怎麼治療 時間:2020-12-31 12:03 鄭州同濟醫院 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路教授解析子宮內膜異位症該怎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導致痛經,同時還會影響周圍組織器官的功能,對女性正常的生育和生活都會產生影響。
  • 奕真生物隆重推出子宮內膜容受性分析檢測 (Igenomix ERA)
    子宮內膜容受性分析檢測 (ERA) 適用於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的不孕不育患者。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又稱為「試管嬰兒」技術,是指採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進行早期胚胎培養,然後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實現分娩。
  • 多基因遺傳病
    大家對多基因遺傳病一定並不陌生,但是大家對多基因遺傳病有多少了解呢?這裡小編就來普及下有關多基因遺傳病的相關知識。  與單基因遺傳病相比,多基因遺傳病不是只由遺傳因素決定,而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起作用。多基因遺傳病一般有家族性傾向,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親中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數倍,與患者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
  • 「定製」健康寶寶 基因診斷讓28種遺傳病無處藏身
    9月份,醫生將其中的2個胚胎移植到了張曉的子宮內。半個月後,張曉懷上雙胞胎。最讓張曉感到欣慰的是,這兩個寶寶再也不會患上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這個遺傳病了。  9年200對夫婦,多有不良妊娠史  事實上,像張曉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 媒體探訪實驗室:試管嬰兒可阻斷遺傳病基因,不需基因編輯
    媒體探訪實驗室:試管嬰兒可阻斷遺傳病基因,不需基因編輯 範麗芳 屈麗霞/中新網 2018-12-03 21:15
  • 全球醫權威報導:美國子宮內膜癌治療研究最新報告!
    抗血管生成療法抗血管生成劑在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中一直具有一定活性。在接受1-2次子宮內膜癌先前細胞毒性治療的女性中,貝伐單抗的緩解率為14%,6個月的PFS率為40%,與其他任何二線治療方案相比,均具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