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簡單的知識,那就是四面體的質心(也叫做重心或中心)。我們要證明一個四面體每個頂點到對面中心連線(叫做四面體的中線)相交於一點,且這點到頂點距離與到對面中心距離之比為3:1。
我們知識,在平面時,三角形三條中線相交於一點,這點叫做質心(或重心、中心),質心把中線分成2:1兩部分(到頂點為2,到對邊中點為1)。那麼為什麼在空間時,質點分中線卻是3:1呢?怎麼證明?
如上圖所示,BE是三角形BCD中從點B發出到達邊CD中點的中線,AE是三角形ACD中從點A發出到達邊CD中點的中線。點A'是三角形BCD的質心,點B'是三角形ACD的質心。所以,BA':A'E=2:1,AB':B'E=2:1。連接AA'和BB',則AA'和BB'分別是四面體之三角形BCD和ACD上的中線。AA'和BB'的交點設為G。為了研究問題方便,我們觀察三角形ABE,如下圖中的陰影。並連接A'B'。
如上圖所示,顯然三角形ABE與三角形A'B'E相似,相似比為3:1。又三角形ABG與三角形A'B'E相似,所以AG:GA'=BG:GB'=AB:A'B'=3:1。即點G同是中線AA'和BB'的四等分點。同理可以證明四面體其他兩條中線都經過點G。並且點G把四條中線都分成3:1兩部分(到頂點為3)。所以最終我們就證明了四面體四條中線交於一點,且這點把四條中線每條都分成3:1的兩段(到頂點為3)。證畢。
下面給出另一種證法,它非常簡潔。如下圖所示。
我們觀察上圖中的陰影三角形AA'E。它的三條邊(或延長線)AA'、A'E、EA上分別有三個點G、B、B',且這三點共線。根據梅涅勞斯定理,有
即
所以
證畢。
四面體的質心還有另一種方法得到:四面體有四條稜,兩兩相對成異面直線,構成三對對稜。可以證明四面體三對對稜中點連線相交於一點,且這點是三條連線的中點。可以進一步證明這個點就是四面體的質心。
(1)首先證明四面體三對對稜中心連線交於一點且這點平分每條連線。如下圖所示,PP'、QQ'、RR'為三條對稜中點連線。很容易證明紅線所示為平行四邊形。所以,它的對角線相交且互相平分,設交點為G',那麼PG'=G'P',QG'=G'Q'。同理點G'也是RR'的中點。
(2)下面我們假設已經按照前面的方法得到了四面體的質心G。然後我們來證明點G就是對稜中點連線的中點G'。如下圖所示,在上上張圖的基礎上,連接EG,並延長,與AB交於點S。設EG與A'B'的交點為T。如下圖所示。我們分兩步走,第一步是證明G為SE的中點,第二步證明點S就是AB中點。
(3)由三角形EA'B'與三角形EAB的相似比為1:3,知ET:ES=1:3。所以,若設ET為2份,那麼ST就是4份。再由三角形GA'B'與三角形GAB的相似比為1:3,得GT:GS=1:3。那麼,ST這4份中,GT佔1份,SG佔3份。於是,GT+TE就佔3份。所以,SG=GE。即G為SE的中點。
(4)再來證明點S為AB中點。證明過程中反覆應用「三角形面積等於底乘高除以2」及「高相等時,底的比值就是面積的比值」。這裡,因為EB':B'A=1:2,所以,若假設三角形EB'G的面積為1份,則三角形AB'G的面積就是2份。從而三角形EGA的面積就是3份。再由SG=GE,得三角形SGA的面積也是3份。再由三角形EA'G的面積與三角形BA'G的面積之比為1:2,及三角形EA'A的面積與三角形BA'A的面積之比為1:2,可以得出面積差也是這個比例,即三角形EGA的面積與三角形BGA的面積之比也為1:2。所以,三角形BGA的面積就是6份。所以,三角形BGS的面積也是3份。從而三角形BGS與AGS的面積相等,所以BS=SA。即點S為AB的中點。
最終,我們便證明了四面體質心G也是對稜中心連線的中點G'。所以,三對對稜中點連線相交點G'就是質心G。
(5)其實,從力學的角度看問題,假設在四面體的頂點處各放置一個質量都為1個單位的質點,那麼質點A和B的質心就位於AB的中點S處,質量為2個單位。同樣地,質點C和D就相當於在CD中點E處放置一個質量為2的質點。那麼,「兩點棒AB」與「兩點棒CD」的平衡點即質心就是AB中點與CD中點連線的中點。從另一方面考慮,三個等質量質點的質心在以三個質點為頂點構成的三角形的質心處,質量為3。四面體三個頂點的質心與第四個頂點(也放置一個同質量質點)的平衡點自然就位於三角形質心與第四個頂點連線的四等分點處,離三角形質心與離第四頂點的距離之比為1:3(反比),而這個點正是四面體四條中線的交點即質心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