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象:先知為什麼要被考驗?

2020-12-05 澎湃新聞
       本文發表於2015年4月號《書城》雜誌,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本文原標題為《考驗》。        

       《創世記》二十二章:此後忽一日,上帝決定考驗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上帝說,帶上你的兒子,你心愛的獨生子以撒,去到摩利亞,將他做全燔祭獻給我!

       亞伯拉罕一生坎坷,在天父手裡屢遭磨難。最後一次,當「考驗」(nasah)化作聖言,喚著他的名字,hinneni,在這兒呢!他沒有猶豫。他明白,此時此刻,若非絕對服從考驗者的命令,便不足以證成耶和華的先知,不能無愧於子民聖祖之稱號。

       可是,如果說先知受苦乃神的考驗,關乎人神關係的日常維護(詳見《信與忘:約伯福音及其他》,馮象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版),那就迴避不了經師論辯的一個老問題:造物主無所不知,何須考驗他的先知?不是嗎,人心裡在想什麼,遇事會如何表現,都一清二楚擺在他眼前,只要他願意(參約2:25):人算什麼,至高者這般抬舉(伯7:17-18)——

       這麼放心不下,

       天天早上審察,

       一刻不停地考驗?

       所以揆諸聖史,上帝一而再、再而三地考驗先知,似乎只有兩種可能:其一,那不是動真格,絕非不放心怕看錯人,而是創世宏圖的設計;目的在樹楷模,讓子民受教育。不過,成效未見得理想,時間久了,容易變成走形式:受考驗的無須承擔大的風險,只消表態積極教條正確,便可充當好人。結果非但無助於教化百姓,反而獎勵了偽善,每每被惡人利用,敗壞以色列的風氣—這一點國人是最有體會的。故天父將親選賜福的「信約之友」召來審察(賽42:19),應該不是做做樣子。

       其二,既然如此,為使考驗成立而落實風險責任、壓抑投機,上帝會不會暫且放棄全知,轉過臉去,背對未來?我以為是合理的推斷。

       這樣,直至亞伯拉罕把獻祭用的木柴叫以撒背了,父子倆一步步爬上小山,壘起祭壇,白髮翁捆了愛兒「放上柴堆,然後取尖刀在手,舉起」—要到這最後的、令丹麥哲人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顫抖的關頭,至高者才能確定,聖祖是否百分之百地敬畏,「連自己的獨生子也不顧惜」(創22:12)。換言之,這是耶和華為擢立先知,主動減損大能,出空了神格,故而「縛子」(`aqedah)於人神雙方都是一場真正的考驗。因為結局怎樣,可否證成,人子固然無法預料,天父自己亦是沒把握的。

       那麼,萬軍之主為何冒此大險,放棄預定,將自己崇高的威望寄於亞伯拉罕,一個默默無聞、來自東方大河下遊「日出之地」('ur,創11:28)的老牧主?

       原來,聖言在挪亞之世出了意外:耶和華因完人子孫築巴別塔揚名,攪亂了他們的語言。沒想到,扭了舌頭「一個聽不懂一個」(創11:7),子民的信仰就蛻變了。隨著部族相爭,諸神蜂起,漸漸地,造天地的那一位反倒被人遺忘了;一部聖史,滿是人子對神的誤讀、抗拒(薩拉馬哥[Jose Saramago]:《該隱》[Cain],Margaret Costa英譯,Mariner Books, 2012,頁78)。上帝在自己開創的世界上竟成了一個貧窶的聖者,幾無立足之地。所以,挪亞死後,救主揀選先知,認其忠信為義(創15:6),實際是發動他的「絕地反擊」:他決意推倒一切偶像,恢復巴別塔之前的人神秩序。

       離開你的故土、你的族人和你父親的家,

       到我為你指示的地方去!
        

       聖祖七十五歲上,忽聽得聖言召喚(創12:1以下)。他二話不說,率妻子莎拉、侄兒羅得並平日「積攢的財物和得來的靈魂」(nephesh,婉稱奴隸),起身上路。進入迦南,迤邐行至石肩(shekem),來到那株神聖的摩利橡樹下面,耶和華倏然顯現,道:

       這片地,我將來賜給你的子實!        

       莎拉        

       莎拉「不育,膝下無子」(創11:30);丈夫蒙召承恩那年,她已六旬掛五,過了育齡。也是命途不順,千辛萬苦走到迦南,那「流淌著奶與蜜」的福地便鬧了旱災,一家人斷了糧,只好南下埃及逃荒。臨入炎炎(ham)子孫之國,聖祖突然誇她一句:妻啊,你長得漂亮!還沒回過神來,丈夫的一番叮囑,如一把利劍,刺穿了她的靈(創12:12-13,參路2:35):

       埃及人見了,保準會說:瞧他的老婆!然後把我殺了,將你留下。所以求求你,就說你是我妹妹。這樣,他們便會為了你的緣故而好好待我,你就救了我的命了!

       古代拉比解經,常說聖祖夫人不僅貌美,更神奇的是她青春永駐,上了年紀還容顏姣好,一頭烏髮,姑娘家的身材—所以寄居在尼羅河畔才會「招人矚目」,竟至於被法老納入後宮。她跟在丈夫身後,不認識的人見了,只道是老牧主帶了個丫鬟:現在倆人以兄妹相稱,是否有點勉強?

       然而莎拉聽得明白,「漂亮」云云,是要她扮妹子,嫁人!為什麼?是當家的厭棄她荒胎不育,不配耶和華恩許的子孫繁盛,「成一大民族」?興許他早有謀劃,準備收侄兒為養子,家業由羅得繼承?(伯特[Robert Burt],《旋風中》[In the Whirlwind: God and Humanity in Conflict],哈佛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頁62)想到這兒,心就碎了。及笄過門,入他的帳幕,服事他五十個冬夏了。可自從蒙召他就變了個人,成天念叨著土地呀子實—神恩怎會是這個樣子,把我當了棄婦?

       莎拉不懂神恩的奧秘。事實上,她一進後宮,救主便降下瘟病(nega`im,本義打擊,創12:17注),用美人的不育折磨王后嬪妃,迫使法老把棄婦交還她的合法丈夫。只是,神的公義仿佛跛了一條腿,追趕人的危難,往往要慢好幾步。遇上後宮染恙,封了子宮,大概沒有仨月半載,太醫跟術士是診斷不了的。其間莎拉忍受的痛楚和驚懼,經書皆略去了;只記錄了法老如何厚待亞伯拉罕,及發現真相後,對懦夫嫁妻、欺君罔法的申斥。而苦命的新妃,她連一句話一聲嘆息也未能留存聖史。        

       公道        

       聖祖避災,不仁不勇,種種後果卻是他料想不到的。比如法老賞了他「許多牛羊駝驢和奴婢」,這份產業無論作何解釋,拿著總不甚光榮。其次,大群牲畜趕回迦南,原先的草場就嫌小了,叔侄兩家的僕人因放牧的事鬧矛盾,時而爭吵。終於至親分道,羅得往東,下約旦河谷,把帳篷安在了「冒犯耶和華的罪人」即所多瑪人近旁(創13:12)。但最讓亞伯拉罕負疚的,還是第三,謊稱兄妹,欠了老妻一個公道(mishpat)。而虧欠莎拉,實則是虧負救她出後宮的那一位—「妻啊,你長得漂亮」,人得了恩典還那樣盤算,不是試探(nasah)上帝,是什麼?

       「你的家業,該由你親生兒子傳承」,耶和華藉一異象(mahazeh),啟示了先知(創15:4)。親生?先知不解,找誰生去?莎拉荒胎,連埃及人都知道,我哪來的後裔數不勝數,「多如天星海沙」(創15:5, 22:17)?莫非聖言裡藏著玄機?那就信吧,信了,才有盼頭!

       於是備辦祭品,三歲牛羊加上斑鳩雛鴿,一一擺好,按上帝的吩咐。紅日西斜時分,猝然一陣黑沉沉的恐懼壓來,耳邊又響起了隆隆話音:記住,你的子實將來要流落異鄉,要受四百年的奴役和欺凌(創15:13)!可是主啊,那繼受神恩的,憑什麼遭此大禍?腳下這片地,迦南,不正是你一再應許的家園?

       然而,人都說迦南背著挪亞的詛咒:那個瞅見父親裸相的炎炎的幼子,命中注定,要給哥哥(讀作異族)做「奴隸的奴隸」(創9:25)。這十世祖氣頭上發的狠話,怎會搬來應驗在領受福地的子民身上—難道,亞伯拉罕不寒而慄,這也是我的過錯?

       有道是「父吃葡萄酸,酸壞兒的牙」(耶31:29,結18:2);子承父罪,是完人老祖立下的規矩。

       想想也是。只要法老的棄妃在人前還抬不起頭,還得拿一千塊銀子「遮眼」,還在等丈夫還她清白(創20:16),那丈夫據以稱義的忠信('emeth)就不可能被最後認定。即便莎拉說了,懷不上孩子是耶和華的旨意,並親手把貼身婢女夏甲交到他懷裡,請他收房,求借胎得子—即使走出埃及十年過去,聖祖依然害怕老妻的這句話:你我之間,願耶和華主持公道(創16:5)!       

       直到那天,陪伴天父上到俯瞰所多瑪的山頂,向至聖者發問,他才履行了先知的職責,替無辜生靈也替罪人,祈求公道(創18:22以下):主啊,你真的要把義人和罪人一同消滅嗎?假如城裡有五十個義人,你還毀滅它嗎?

       耶和華不以為忤:如果能找到五十個義人,不,只要有四十個、三十個、二十個,十個—「為這十個,我也不毀滅」。居然允許聖祖「討價還價」,一次次抬高動聖怒的門檻。誠然,先知不知,那邪惡之城的命數已定;彤雲破曉,被天使攥著手帶出「大覆亡」的,僅有羅得一家四口(創19:15以下)。

       他心中的懊悔—求公道,少說了一個「假如」:假如有義人四口—如何從自責到絕望,又怎樣為罹難的眾生哀哭,聖書不載。但次日他早早起來,趕回山上,望見「河谷裡濃煙滾滾,仿佛一扇巨大的窯爐」,一定以為侄兒也葬身火海了(伯特[Robert Burt],《旋風中》[In the Whirlwind: God and Humanity in Conflict],哈佛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頁75)。        

       歡笑        

       也許是傷心過度的緣故,客居基拉耳(今巴勒斯坦南部加沙附近)時,聖祖再度謊稱兄妹,嫁妻受財,把莎拉送進了「我父王」('abimelek)的後宮。他這麼做,竟是在夏甲給他生了兒子,在上帝賜名立約、全家行了割禮之後。而不久前耶和華來訪,在橡樹下顯現,還親口允諾,預言三遍:生命有期,明年莎拉必生一個兒子,承恩歡笑(創17:21, 18:10, 14)。

       救主怎麼辦?為保住「承恩歡笑」的計劃,他當晚託夢於國王,警告後者新妃是有夫之婦,不可親近。不意那做丈夫的進宮聽罪,辯解的理由卻是:在下的顧慮,是怕貴國百姓不敬畏上帝,為圖謀賤內,把我害了(創20:11)。

       全能者聽了作何感想,不可考了。但巴別塔以降,萬族分櫱,山川城邑,各有神祇。基拉爾一如迦南、埃及、兩河流域,「不敬畏上帝」由來已久了。再說國有國法,光天化日之下,誰敢劫殺客旅,搶奪婦孺?當初法老之歸還聖祖夫人,便是承認誤娶人妻的不法,視后妃被鎖了子宮為不法婚姻招致的神明制裁。這道理,我父王后來又碰上一回夫妻扮兄妹的「亂子」,對肇事者(以撒)講得直白:倘若臣民有誰把夫人睡了,寡人豈不背上大罪(創26:10)!這罪,在眾神眼裡,跟在耶和華面前,是一樣的。故此,推說當地人異教徒「不敬畏」,是掩飾不了說謊者自己的怯懦的。

       換一角度設身處地,本著寒柳堂所謂「了解之同情」(mitf¨¹hlen und verstehen),也可以說,那是先知目睹了所多瑪覆亡的慘狀,於絕望中行事違忤了誡命。而天父既已指定莎拉懷孕生子的日期(創21:2),就不得不出手施救,以挽回敗局,變棄妃為人母。

       上帝給我造歡笑(zehoq `asah li)!

       聽到喜訊的,跟我

       一塊兒笑!

       莎拉生以撒(yizhaq,「他[上帝]笑」)那年,亞伯拉罕已壽登期頤(創21:5-6)。之前,當割包皮刻永約之日,聖祖尚無法想像:我這百歲老頭還能得子?莎拉都九十了,還會生育?他跪倒在地,忍不住笑出了聲(創17:17)。帳篷門口,莎拉聽到三位訪客即上帝和天使預言,心裡也覺得好笑。因她早已停了「婦道」('orah kannashim),絕經多年,「我主公也老了,這喜從何來」?而如今,耶和華果然沒有做不成的事(創18:9以下):「童貞女」養了個兒子!

       猶太傳統,童貞(bethulim),可指天癸未至、不及育齡的女性,無論同男人「相認交媾」與否。故七七之歲,月事止息,也有稱童貞的,「由婦道重返童貞」。如此,莎拉懷子絕對是神跡,用一世紀哲人菲羅(Philo of Alexandria)的話說,「是主生了以撒」、「造的歡笑」(維爾麥希[Geza Vermes]:《猶太人耶穌》[Jesus the Jew: A Historian¡¯s Reading of the Gospels],Fortress Press, 1981,頁218-220)。

       然而兩年過後,這「歡笑之子」斷奶那天—古俗,女孩十八個月、男孩三十個月斷奶—卻是夏甲母子的悲泣之日。上帝為何要聖祖依從夫人,趕走年輕的寵妾並以實瑪利,那從小帶在身邊、行了割禮、業已年滿十六的長子?莎拉說是要防備「婢女的小子」將來分正房嗣子的家產(創21:10),其實是不放心丈夫,她的曾兩次棄妻保命的「主公」('adoni)。這夏娃女兒的苦處,天父全看在眼裡,遂親自還她的公道,「生命有期,期滿我一定回來」(創18:14)。

       從此,帳篷裡只剩下以撒承歡,為老牧主的「心愛的獨生子」,為人神雙方的考驗。        

       雙方        

       於是,才有了縛子,以及上帝的初次言「愛」('ahab)—愛子以撒,其時已長成了少年(na`ar,「孩兒」,創22:5, 12)。當神的忠僕與摯友綁了莎拉受造於神的「歡笑」,獻上祭壇,造物主平生頭一趟感受了愛的刺痛。是的,聖祖縛子,本質上是出空了大能大智慧的耶和華,加於自己的一道束縛。

       但那考驗既是雙方的,便唯有託付於忠信者方能奏效。那些不信的、偽善的或投機的若是曉得,如以撒上山時聽說,「那做全燔祭的羔羊,上帝會親自預備」(創22:8);若是受考驗的也都有預備,把獻祭當作揚名的機會,例如某種形式的「掛職鍛鍊」,考驗就失敗了。須知,愛上帝乃敬畏上帝;日常的認認真真的「愛耶和華你的上帝」,為之「獨生子也不顧惜」,是極危險而無勝算的。蓋勝出者沒有預定,哪怕「以你的全心、全靈、全力」(申6:5),忠信者也要時刻準備著失敗、受苦和犧牲,包括在最後關頭毅然舉起尖刀,而絕不期待有天使飛下雲端,高喊「住手」。

       為什麼,天使把同一句聖言,「為了我,你連自己的獨生子也沒顧惜」,向舉刀的傳達兩遍(創22:12, 16)?是重申永生者的慈恩,允諾子民蕃衍,「佔領仇敵的城門」?還是褒揚忠僕的絕對服從,堪當先知?這兒,關鍵詞是「為了我」(mimmenni,從我、對我),即為了上帝,亞伯拉罕「壯舉」的唯一受益者(創22:12);因先知在縛子舉刀戰勝考驗的同時,助在天的考驗者過了考驗。

       因為,只有忠信者甘願失敗並勇於犧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那考驗者的宏圖才有實現的可能。反之,考驗若只是預先設計安排的一套程序、一組指標,有獎懲有回報的一次「鍛鍊」,如今世所見,那麼用不了幾番考驗,不信的便學會了應付那至可信靠的一位。到頭來,真先知反不如假冒先知的偽善者、投機家善於操弄程序,滿足指標而獲取回報。

       同理,人再虔誠,篤信拯救,耶和華也不會保證,凡受考驗的「必留出路」,而只能教他們學會忍耐,約伯般的堅忍(雅5:11,參林前10:13)。因為,正如上文指出,留好出路的考驗,極易墮入教條,搞成一個人人唱讚歌、競相表忠心的場面儀式;日久,未免滋長了拉幫結派整人捧人的今世之頑疾—腐敗。

       這麼看,上帝的考驗實為一悖論,因為對於考驗的雙方,神與先知,都是不可行、無意義的:上帝不可試探,乃聖法的基本原則(出17:2,申6:16,太4:7);而忠信者、真先知每日在替眾人受苦、祈福、奉獻一切,當是無須另設考驗的(賽53:5):

       不,他是因我們忤逆才被刺穿,

       因我們罹罪而被碾碎;

       是為我們復元而身負懲戒,

       道道鞭痕,俾我們愈痊——

       所以考驗之於子民,一如外族,縱然有驚無險如聖祖縛子,也往往得不償失。因為,很自然地,人們看到那考驗帶來的苦痛,會質疑永生者的神格,甚而指其裁判不公、冤屈正義(伯8:3)。        

       試想,那捆了放上柴堆的愛子,面對父親手裡的尖刀,心裡何等的惶恐!考驗結束,「亞伯拉罕下山與僕人會合,一起返回誓約井」(be'er sheba`,在南地往埃及途中,創21:14注)。聖書竟不提以撒。經師註疏,解作少年深受刺激,拒絕隨父親下山。一鬆綁,站起來,他就一頭鑽進灌木,活像一匹掙脫羅網的羚羊,消失在暮色裡了。細心的讀者或許會問,聖祖到家,可曾或者如何向夫人解釋?但是,帳篷裡一片死寂,拉比說。莎拉低著頭,一言不發,既不問愛子在哪,也不答丈夫的話。她不要人安慰,沉默著,如一尊石人,整整二十二年。聖言不忍,皆省略了,只道:

       莎拉享壽一百二十七歲,逝世於迦南四城子(qiryath 'arba`),現名希伯倫。亞伯拉罕回來(yabo',或作進來)為她舉哀,悲慟不已(創23:1-2)。

       「回來」—什麼意思?從誓約井趕來?她同丈夫分了帳幕,一直獨居?

       也許。失去了她的「歡笑之歡笑」,她寧可再做棄婦。
        

       二〇一五年一月於鐵盆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馮象:上帝為什麼要後悔?
    但是,當他得知聖怒將至,竟沒有回話請求解釋;對於那宣布末日的聖言,他一片沉默(創6:22,7:5)—「聽著, 我要發洪水淹沒大地了!天地間凡有生命之氣的肉體,都要滅亡,一個不留」!       默默地,他領著兒子上山,找歌斐木,伐倒,製作方舟;再預備糧草,挑選動物,一對對潔淨的和不潔淨的(創6:19,7:2)—「登方舟吧,帶上你的家人……七天過後,我要降大雨,整整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一切活物從大地上消滅殆盡」!
  • 第五人格:先知演繹「獨行者」驚豔亮相,放蕩不羈的伊萊4888太值
    不過就在如此緊要的關頭國際服先知演繹之星時裝「獨行者」也跟玩家見面了,瀟灑不羈的演繹更是深得玩家喜愛,2020年1月份又將是一個對碎片的極大考驗。國服演繹之星時裝已經先後上線了祭司「撒瑪拉」和醫生「雨中曲」,儘管略有瑕疵但是在TZ看來演繹之星的時裝還是非常的良心,更何況4888碎片的價格幾乎是每個玩家都能夠接受的存在。
  • 馮象讀《先知書》|一個疾苦人,他認得病痛(下)
    《先知書》,馮象譯註,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672頁,180.00港元何西阿書先知書,三大先知之外,還有篇幅較短的十二篇,象徵以色列十二支族,以《何西阿書》起頭,稱「十二小先知」。何西阿(hoshea`,耶和華「拯救」),是小先知裡唯一的北國人氏,生平不可考了。他蒙召傳道(前750~721),恰逢亂世。
  • 逐漸固化的教會職務,先知講道是什麼?執事為何要大有膽量?
    在沒有使徒作為領導的時候,作為組織上的領導者和負責人的是先知和教師。但是先知和教師也不是不能和使徒共存,有時候他們都同時存在於一個教會中。比如被提及的著名先知亞迦布,他也會說一些預言,但是此時先知預言並不是很重要的部分,在非常罕有的情況下才會說預言。先知的主要任務還是執行對教會的領導和指導工作。
  • 共產主義鬥士和古猶太教先知——評《先知三部曲》
    《先知三部曲》副標題: 武裝的先知:託洛茨基1879—1921;被解除武裝的先知:託洛茨基1921—1929;流亡的先知:託洛茨基1929—1940作者: [波]伊薩克·多伊徹譯者:先知的存在與統治階層的腐壞墮落緊密相連多伊徹將託洛茨基定義為政治神學意義上的「先知」,眼力老辣之至。但讀者若要完整領會這三卷的託洛茨基傳記中蘊含的政治哲學意蘊,必須對古猶太教中的約法-先知-人民「三位一體」政治體系的構造瞭然於胸。對此做出卓越分析的當屬馬克斯·韋伯的《古猶太教》。
  • 《聖經》中的先知是做什麼的?先知以賽亞主要說了哪些預言?
    《聖經》中有十七卷先知書,記載了先知們的話語和生活。先知是被神特殊揀選的人,他們好像神和人之間的一個話語媒介,負責接收神的話語,然後傳遞給百姓和官長,這些話語有的是上帝針對當前時代的教導和指正,有的是對未來的預言和警示,先知要毫無保留地將其傳達出去,所以,先知需要有非常虔誠和勇敢的心,特別是,處在百姓和官長悖逆的時代,先知如實的說出神管教的話語,是會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但只要他說的是神真實的勸導,神會保護他的。
  • 提醒:學會分辨我們身邊的假先知!
    儘管初代教會仍有先知,但隨著福音的傳播,教會聖統制的建立,先知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通過聖靈的運行,教會就可以知道神的旨意。當然,一些饑渴慕義的基督徒也能擁有舊約先知那樣的能力,在講道上宣告主的旨意,甚至能做一些大有能力的事。但他們只是類似先知,而非真正的先知。
  • 綠色王者:Solo哥的四號位先知技巧講解
    先知的基礎屬性【力量】21+2.4/級 對於一個團戰要去平A的英雄來講,這點初始力量、成長都不高,雖然處於智力英雄中中上等水準,但沒有保命技能,輸出裝備也多沒有屬性裝,所以先知即使到了後期也很容易被三刀錘死。
  • 科學家會問先知什麼?
    圖註:如果我們有一位先知來諮詢宇宙的奧秘和困擾我們社會的人類問題,也許我們就會知道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是什麼。但我們沒有這樣的預言家可供參考;我們要自己找到解決辦法。「假設你接觸了一位無所不知的先知,你被允許問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都會得到徹底的回答。你會問什麼?
  • 《天啟之境:終與始》正式上線:先知篇~
    【先知】在陰冷昏暗的地下室裡,他的手腳被鐵鏈鎖著,無法動彈。他口中念念有詞,反覆重複著那句「天要亡我「。眼前這個處境窘迫的英俊男人,誰能想到他在千百年前曾是天啟之境至高無上的先知呢!在統治者女皇的帶領下,天啟之境曾經富庶,風調雨順,居民安居樂業。
  • 最早預言基督再來的先知—以諾
    事實上以諾並不是先知,他只是一個最早與神同行的人,而他對於基督再來的事情,卻比舊約的眾先知更「先知」。這事是主耶穌的弟弟猶大所透露出來: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祂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行審判,證實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之罪人所說頂撞祂的剛愎話。」(猶:14-15)以上經文說明了以諾是最早預言基督再來的先知。
  • 【先知性信息】瑞尼‧麥克林預言2019年:現在你真實的身份地位會重新被定義!+眾先知預言2019
    他語重心長地提到,要得著新的外衣,必須脫掉舊的。我知道有人,你尚未預備好要脫下的。你若沒有先脫舊的,你不可能會全心擁抱新的。你知道你為什麼脫不下嗎?因為你過去,甚至一輩子你都穿戴的外衣,那個是你惟一知道的,惟一參考的指標。但在這末世湧流的水流將如此的強,以致你無法再握住你舊有的,你所能做的就是躍進水流裡。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利米受審 神不能保護好先知,信他有何用
    據說他講完這話的時候,裡面的祭司、先知和眾民聽見了都很震驚,他們撲上來把他抓住,紛紛說:你這個該死的,你為什麼託耶和華的名來說假預言,說這殿要和示羅一樣、這城必變成荒場無人居住。百姓越吵越群情激昂,大家都喊著要把耶利米治死。猶大的首領正在王宮上早朝,聽說神殿那裡發生了大事,也跑過來察看是什麼情況,祭司、先知看到首領來,就上前說,這個該死的人說預言攻擊我們猶大的都城,大家都聽見了,我們應該把他治死。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和華拿說夢話的先知是不是沒有辦法
    第23章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將來的希望、對假先知的警告和耶和華的默示。基督徒都說整本聖經都是耶和華的默示,既是如此,這一段怎麼要特別強調是耶和華的默示呢。就算不說整本聖經,光本章的內容看起來也全部都是耶和華的絮絮叨叨,為什麼不把整章全部內容都注為神的默示呢。他究竟默示什麼,我們到時再說,現在先介紹第一段的內容。
  • 先知逝世時,歐麥爾那雷厲風行的作風蕩然無存
    光復麥加前夕,先知的叔父阿拔斯·本·阿卜杜勒·穆塔裡布曾到穆斯林軍營中去看望先知。他看到了侄兒所率軍隊的威力是古萊什人無法抗拒的。他騎著先知的白色騾子出了大營,正巧古萊什人艾布·蘇富揚·本·哈爾卜出麥加城探聽消息。艾布·蘇富揚和自己的同伴交談時,阿拔斯聽出了艾布·蘇富揚的聲音。
  • 光遇預言山谷先知尋找方法
    光遇預言山谷怎麼找先知?
  • 什麼是多巴胺,它與「先知」和「後知」有什麼關係?
    這時,他的心情很低落並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為什麼要花時間和精力去知道這些令人沮喪的消息——一些他其實根本不需要知道的信息!那麼,為什麼前面美國人的實際結果卻適得其反呢?為此,神經科學專家決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去了解「先知」和「後知」這兩種狀態,哪種更能讓人們生活得更快樂一些。
  • 酒先知3.29上線!葡萄酒B2B迎新機遇?
    近日,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獲悉,國內首個葡萄酒產業B2B服務雲平臺「酒先知」將於3月29日更新上線。  百高創始人楊芫曾表示,百高用三年時間把傳統展會「在線化」。那麼酒先知平臺的升級,是否打通了葡萄酒B2B行業的壁壘?  四年磨一劍,酒先知2.0時代來了!  對於傳統展會而言,酒先知平臺是百高用四年時間磨礪的一把利劍。
  • 宙斯生了一個大力神兒子,七老婆想害死他,於是給出了十二個考驗
    宙斯生了一個大力神兒子,七老婆想害死他,於是給出了十二個考驗。今天給大家介紹「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神界宙斯,天上玩遍了。娛樂就這樣完成了12項考驗。另一邊為了養家餬口與斯巴達盜賊大長腿亞馬遜,一心求死的先知和智商只有七點幾的狂戰士,組成了二百五男團只為黃金效力。當人們都歌頌rock的神通法力無邊的時候,他晚上想著把所有的一言難盡都一飲而盡,結果起來後發現自己媳婦和孩子全部被害死。他為此感到深深的自責,每天晚上都會夢見地獄冥犬拆家哈士奇,這次接受柯提思國王的僱傭,完成一次協助任務。
  • 第五人格:先知推演故事講了什麼?有些時候,人心比魔鬼更可怕!
    歡迎各位喜歡第五人格的小夥伴收看本期的《莊園速報》,在第七賽季版本更新之後官方開啟了三個角色的推演故事,其中玩家最期待的就是先知伊萊的故事了。而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對於這個推演故事進行整理。在看完之後我們感覺這個故事還是挺有意思的,讓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些時候人心比魔鬼更加可怕,那麼先知推演故事究竟講了什麼呢?下面就跟隨趣遊君一起看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