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又稱平旦、黎明,此刻正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夏日周六的凌晨4點30分,天還未亮。當工作了一周的人們仍在睡夢中休養生息時,東三環的潘家園橋邊,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潘家園舊貨市場已是人影綽綽,奔向每周一次的夜間書市。
夜間集市,也叫「曉市」或「鬼市」。有說法稱,滿清末年,許多權貴家道中落,不肖子孫偷偷將家中的古董拿出來蝕本變賣,為了維護自己殘存的那一點點臉面,便選擇凌晨三四點天尚黑之時,打著燈籠交易。如今,權貴們的故事早已隨歷史消散,但打著光交易的形式倒是傳承了下來。
能在凌晨起床趕往書市的人,自是圖書的有緣人,這其中又以三類人居多:即收藏家、舊書販子和書迷。無論屬於哪類,每個人都會帶著一個小手電筒前來,打開手電在各個攤位前掃視,遇到自己中意的圖書了,燈光方會停留,再然後,尋書人和賣書人的討價還價聲就會在耳邊響起。
「這幾本書,80元。」「60元吧,60元我就拿走。」「60元不賣。」……有來有往的聲音背後,透著股親切的人間煙火氣。
淘書,其實是個眼力活。在「書迷」的眼中,同樣一本書,不同的版本,就代表著不同的「門道」。就拿外國翻譯書來說,有「書迷」就分享過心得:《高野聖僧》要文潔若版的,《枕草子》要周作人譯本的,《拍賣第四十九批》要林疑今版的。還有裝幀的講究,王爾德《莎樂美》要比亞茲萊插圖的,魯迅的《彷徨》要陶元慶設計的,茅盾的《蝕》要錢君匋設計的。
凌晨5點20分,拂曉將至,潘家園舊貨市場西南門,久立於此的雕塑在微光中現出了模樣。淘到舊書的書迷各奔東西,新一天的生活又開始了。
GO提示:
潘家園夜市的開市時間是每周六和周日的早上4點30分。逛完了舊書市,如果還有精力,也可以去這兩年新開的24小時書店,再去和新書「對對話」。離東三環不遠的三裡屯,就有三聯韜奮24小時書店。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趙瑩瑩
流程編輯 T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