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絕對不能留下各種自然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也開始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因為許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例如石油和煤炭。一旦這些東西被消耗掉,它就會耗盡,並且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才能再生。在這方面,各國還把能源短缺作為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希望在這些能源幾乎用盡之前找到替代方法。
「人造太陽」即將到來
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已進入組裝階段。該反應堆的底座由ITER項目及其成員國組裝而成。經過數十年的艱苦準備,核反應堆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的成功無疑成為維護核聚變的獨立研發的領導者。為了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該項目於1985年開始設計,國際原子能機構於2001年提出了一項可行的計劃。2006年,中國和其他30多個國家正式啟動了該項目。 ,組裝過程應至少持續5年,換句話說,要等到2025年才能產生第一批等離子體。
據報導,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由數百萬個獨立組件組成,每個組件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專門生產和組裝的。它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並且最終將構成世界上最大的託卡。標記。核聚變反應堆是一種等離子體反應堆,其中極熱的帶電等離子體為原子聚變和釋放大量能量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這個項目被稱為「科學奇蹟」
為了完美生產第一批等離子體,早在去年11月,是為了紀念美蘇日內瓦峰會40周年,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已經對反應堆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加熱,溫度為150萬攝氏度。 。據報導,該反應堆中的等離子體溫度可以達到太陽溫度的10倍,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超過500兆瓦的能量。
整個過程在低溫恆溫器中進行。作為核心組件,低溫恆溫器安裝在反應器的底部。它的功能是適應反應器的整個工作過程,並為其保持極低的溫度環境。像傳統的核裂變電站一樣,冷卻的主要來源是水,但它還將配備其他材料作為輔助材料,例如擋熱板和某些低溫冷卻材料,以便可以隨時散發熱量。
根據有關部門的預計,第一等離子將在2025年12月獲得,並且第一等離子反應可能僅持續幾毫秒。此後,反應堆將進行幾次微調,並有望在2030年完成。屆時,產生等離子體的目標可在幾毫秒內完成。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或轉發分享。
作者:K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