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開始組裝史上最大「人造太陽」,預計2035年向全球供電

2020-07-31 南方都市報

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熱核反應堆項目「國際熱核試驗性反應堆」(ITER)正式開始在法國普羅旺斯組裝。據悉,該工程由包括中國、歐洲、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和美國在內的七大國際合作夥伴共同建造。工程完工後,預計從2035年開始將向全球提供無盡的清潔能源。

法國開始組裝史上最大「人造太陽」,預計2035年向全球供電

ITER項目被稱為史上最大的「人造太陽」。

據報導,熱核反應是「核聚變」反應,由重氫原子聚變為氦原子,在此過程中釋放出巨大能量。自然界中的恆星能量來源就是核聚變反應,因此ITER項目也被稱為史上最大的「人造太陽」。

在恆星內部,帶電氫原子因巨大的重力克服了相互之間的排斥作用而聚變為氦原子。在ITER項目中,氫原子的聚變將由磁場中超高溫的等離子氣體來實現。

對比採用核裂變產生能源的傳統核電站,使用等量燃料的ITER項目可產生四倍於前者的能量。不僅如此,「人造太陽」的燃料氫更容易獲得,成本低廉,清潔安全,既不會產生核輻射廢料,也不會有反應堆熔毀的風險。

法國開始組裝史上最大「人造太陽」,預計2035年向全球供電

ITER項目於2006年由包括中國在內的七大國際合作夥伴共同發起。

ITER項目於2006年由包括中國、歐洲、印度、日本、俄羅斯、韓國和美國在內的七大國際合作夥伴共同發起,原本預計今年投入試運行,2023年完全投產。但由於經濟問題、預算超支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該項目被一再推遲。

據悉,歐盟迄今為止為該項目投入了大約200億歐元。

2016年年底,ITER項目總負責人伯納德·畢高特(Bernard Bigot)博士曾發布公告,熱核反應堆將於2025年12月投入試運行,2035年完全投產。

在7月28日的項目正式組裝開工儀式上,畢高特表示,一塊一塊地組裝反應堆就像用三維拼圖組裝複雜的瑞士鐘錶,這個全球「最大的科技項目」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組裝。

法國開始組裝史上最大「人造太陽」,預計2035年向全球供電

項目的組件超過100萬件,很多組件重達數百噸。

據悉,ITER項目的核心組件、容納等離子體的託卡馬克(Tokamak)周長98英尺,高98英尺。除此之外,項目的其他組件超過100萬件,很多組件重達數百噸。ITER項目的組件由項目成員國在國家級實驗室分工建造。

在第一階段施工完成後,ITER項目還要建造另一個「放大版」的反應堆。

韓國負責建造項目的4個真空管。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人造太陽」將為人類提供「夢想能源」。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讚ITER項目是「和平的承諾」,很多國家擱置分歧,為了「共同利益」團結協作。

文/南都記者 陳林

圖片來源:ITER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如果 ITER 成功運行,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核技術的一大突破。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
  • 外媒:「人造太陽」工程在法國正式啟動組裝
    外媒稱,一項巨型組裝項目當地時間周二在法國南部正式啟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旨在掌握類似於太陽內部發光發熱的熱核聚變能源產生。現在,該項目在法國聖-保羅萊迪朗斯啟動。據法國《巴黎人報》網站7月2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人造太陽」計劃啟動儀式上播出的一份預錄製視頻中表示,「通過聚變,核能可以成為未來的期望」,它提供給人們「無汙染、無碳排放、安全且實踐上無廢料的能源」。報導稱,作為對石油、天然氣或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夢想替代品,核聚變同樣可以替代現有核電。
  • 「人造太陽」夢終於實現,投入近200億歐元,將在2035年正式使用
    而現在,「人造太陽」的夢想也馬上要實現了。「人造太陽」在法國開始組裝近日,法國傳來一個令世界振奮的消息:世界上最大的熱核反應堆項目「國際熱核試驗性反應堆(ITER)」正式開始在法國普羅旺斯組裝。這個項目,又被稱為「人造太陽」,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由七個國家和組織共同資助,包括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韓國、美國和歐盟。項目一旦成功,將會為全世界提供無盡的清潔能源,預計正式投入使用將在2035年。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 它到底能幹啥?
    ITER項目 圖據「今日俄羅斯」當地時間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舉行。長期以來,核聚變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取之不竭的清潔安全能源選項。ITER項目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它到底能幹啥?
    ITER項目 圖據「今日俄羅斯」當地時間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舉行。長期以來,核聚變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取之不竭的清潔安全能源選項。ITER項目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 世界最大核融合反應爐終進入組裝階段,2025 年進行電漿測試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建造約需10年,耗資50億美元(1998年值)。ITER裝置是一個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託克馬克,俗稱「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背後,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2020年7月28日,外媒報導稱,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可以開始組裝了。據悉,該反應堆的基座已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及其成員國成功完成組裝。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2020年7月28日,外媒報導稱,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可以開始組裝了。據悉,該反應堆的基座已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及其成員國成功完成組裝。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
  • 「人造太陽」問世: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達1億度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絕對無法離開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也開始認識到能源的重要性,因為很多能源屬於不可再生能源,像石油和煤炭,這些東西一旦消耗殆盡,需要上億年時間才可以再次生成。「人造太陽」即將問世據外媒報導,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已經進入組裝階段。這座反應堆的基座已經被ITER計劃及其成員國組裝完成。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籌備,才正式啟動了核反應堆程序,該項目的成功無疑成為自主研發維持核聚變領域的領頭羊。
  • 「人造太陽」組裝開始,建成後電力提升15倍,惠及200萬戶人
    審核-小文太陽已經燃燒了50億年,接下來它還會繼續燃燒50億年左右,是什麼使得太陽可以持續不斷地燃燒呢?早期的科學家通過長期的研究才發現答案是核聚變反應。既然核聚變反應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能量,那麼人類是否可以研發一個「人造太陽」來產生能量呢?答案是可以的,人類第一個「人造太陽」的組裝工作已經開啟了。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啟動組裝!
    中國航空報訊: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在法國南部正式開始組裝,這也標誌著新能源時代的開始。35個合作國家的領導人通過視頻遠程參加了慶典。
  • 法國啟動最大人造太陽組裝,核時代將來臨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是最幸運的一顆,不僅是因為太陽系的中心存在著一顆一直對外輸送能量的太陽,還因為地球與太陽之間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根據天文學家的估算,如今的太陽已經有50億歲了,這50億年來它孜孜不倦地發光發熱,為地球孕育生命和維持生態系統穩定默默奉獻出力量。
  • 「人造太陽」問世: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達1億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也開始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因為許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例如石油和煤炭。一旦這些東西被消耗掉,它就會耗盡,並且需要數億年的時間才能再生。在這方面,各國還把能源短缺作為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希望在這些能源幾乎用盡之前找到替代方法。
  • 科學家們開始組裝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實驗裝置
    在獲得官方批准14年後,科學家們於周二開始在法國南部組裝一臺巨型機器,該機器旨在證明核聚變這一為太陽提供動力的過程可以成為地球上安全和可行的能源。這項被稱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的具有突破性的跨國實驗,近幾個月來,已經有一些部件從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運抵了聖保羅-萊斯-迪倫斯小鎮。現在,它們將被費力地組合在一起,以完成被ITER描述為「世界上最大的謎題」。
  • 科學家們開始組裝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實驗裝置
    在獲得官方批准14年後,科學家們於周二開始在法國南部組裝一臺巨型機器,該機器旨在證明核聚變這一為太陽提供動力的過程可以成為地球上安全和可行的能源。這項被稱為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的具有突破性的跨國實驗,近幾個月來,已經有一些部件從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運抵了聖保羅-萊斯-迪倫斯小鎮。
  • 新能源技術再次突破,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人造太陽」或將問世
    據了解,在近段期間新能源技術再次取得突破,全球最大的核聚變設備開始組裝,而「人造太陽」也或將問世。所以現在就有這麼一個設備那就是「人造太陽」。而人造太陽技術的項目也是在1989年的時候開始啟動,但經過35年不斷的努力之下,也是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 合肥高新區企業參與研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舉行。其中,中國提供了磁體饋線、極向場線圈及電源系統等重要部件。記者了解到,ITER極向場電源控制系統中核心層部分,合肥高新區天使基金投資企業中科海奧參與了研製。
  • 石化資源淘汰在即,「人造太陽」開始組裝,人類將進入核能時代
    「人造太陽」開始組裝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歐洲科學家開始提出建設「人造太陽」的計劃。終於,人類第一個多國共同合作的「人造太陽」項目進入組裝階段。根據報導,在最後一批組件運送到法國南部後,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正式開始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