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成功是有公式的

2020-11-25 科學網

 

■武夷山

2018年11月,美國Little,Brown and Company出版公司出版了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匈牙利裔美國物理學家Albert-László Barabási(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的著作,The Formula:The Universal Laws of Success(《公式:成功的普遍規律》,以下簡稱《公式》)。巴拉巴西是網絡科學領域的學術權威,他有12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有1篇被引用3.3萬次以上。他已有多部著作被譯為中文,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爆發》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連結》。

巴拉巴西在《公式》一書中寫到,成功與成就有天壤之別。憑藉天賦、毅力和一點運氣,任何人都可能成功。成功是沒有限度的,而成就是有限度的。

關於愛因斯坦的成功與成名,有軼事一樁。1921年4月3日,一大幫美國記者去紐約港碼頭迎候乘船赴美的愛因斯坦。他們發現,碼頭已有幾千人在迎候,他們熱情地歡呼叫喊。於是,「愛因斯坦一抵達美國就受到熱捧」之類的新聞標題登上了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大報的頭版。

其實,記者弄錯了。幾千人迎候的不是愛因斯坦,而是與愛因斯坦同船而來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政治家哈伊姆·魏茨曼。誤會歸誤會,反正愛因斯坦因此在百姓中聲名鵲起。可以說,愛因斯坦不是因為相對論而出名,而是愛因斯坦出名後相對論才跟著出名。用「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話來說,盛名之下的愛因斯坦已經成了「地標」,而不再是「燈塔」。

20世紀是物理學的黃金歲月,物理學家英豪輩出,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愛因斯坦的名聲。比如,尼爾斯·玻爾的學術成就不遜於愛因斯坦,但其名聲完全不能與後者相比。同樣,克裡克和沃森發現DNA雙螺旋結構之科學成就在重要性上不低於相對論,但他倆的名聲遠未達到家喻戶曉的程度。更不用說,匈牙利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發表的成果數量驚人,而且個性古怪(這是有助於出名的),但有多少人知道他呢?費曼可能是20世紀中名聲僅次於愛因斯坦的物理學家,學術成就卓著,但他的名聲主要來自於電視直播了他證明O型圈變形是導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的簡單實驗,而不是來自於他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

巴拉巴西認為,成功依賴於網絡。他提出了網絡的優先連接原理,又稱為「富者愈富」現象或馬太效應——當一個特定節點比其競爭者獲得了較多的連結後,就會以更快的速率獲得更多的連結。早期表現的一個微小差異可能導致後來的重大優勢。該原理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在營利請願網站Change.org上的請願,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的項目,在亞馬遜上銷售的圖書,網際網路上的網站,嵌入網絡中的計算機,人體中的蛋白質,等等。觀察任何一個互聯繫統,都能看見優先連接原理在起作用。

鬆散連接到一起的小型群體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家都將民權運動與馬丁·路德·金的名字聯繫在一起,其實他不是孤軍奮鬥者,而只是「民權六巨頭」中的一個,只不過現今很少有人談論另外五人。除了馬丁·路德·金外,「六巨頭」中相對出名的是John Lewis,那主要是因為他是現任眾議員。這「六巨頭」都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不同民權組織(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全國城市聯盟、爭取種族平等大會等)的領袖,每一組織都有數百個地區分會。正是由於馬丁·路德·金與所有這些節點的聯繫,才使得他成為歷史偶像般的人物。

愛因斯坦陪同魏茨曼訪美時的身份主要不是物理學家,而是猶太復國主義活動家。這樣,愛因斯坦與物理學界和猶太復國主義群體這兩個鬆散連接的小型群體都發生了關係,結果兩個群體都助推了他的聲望。非常可能的情況是,對於愛因斯坦的盛名,愛因斯坦在政治活躍度上所作出的貢獻不亞於其科學才能。

巴拉巴西還認為,隨機性(運氣)是犒賞堅持不懈者的。愛因斯坦的堅持不懈精神是驚人的,狹義相對論他搞了10年,廣義相對論又搞了10年。加之他是善於結網聯繫的人,既與很多科學家合作,也與魏茨曼這樣的政治人物合作,甚至不會做數學作業的小姑娘向愛因斯坦求助時他也幫忙。這樣,他自然能得益於鬆散聯繫的小型群體。

請大家記住,堅持不懈也好,結網聯繫也好,是人人都能做到的。雖然我們成不了愛因斯坦,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廣結善緣」,再加上一點運氣,我們也是可以成功的。

《中國科學報》 (2019-06-21 第7版 書評)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
    在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的若干年後,有一個美國記者釆訪他,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愛因斯坦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個二十二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 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
  • 成功是有公式可循的:初始的成功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兩個定律:在可量化的領域,業務能力決定著成功。但是,當業務能力不可測量時,是網絡決定著成功。這個網絡,不是人情網,也不是人脈網,而是利益共生網。能力是有天花板的。在頂尖高手之間,做出區分,是極其困難的。這個時候,細微、甚至是下意識的細節、微不足道的小技巧,決定著結果走向。但是,成功是沒有天花板的。
  • 想得諾獎,按這個「公式」試試
    有「譜」可依嗎?介個嘛,真的可以有。愛因斯坦以劃時代的科學貢獻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基礎——相對論和量子論。當有人問及愛因斯坦成功的秘決時,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22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
  • 科學網—「林氏公式」的創始人走了
    1974年,林宗虎成功解決了上海某電廠本生型直流鍋爐嚴重的流量脈動問題,後來又參與指導了中國大蒸發量直流鍋爐關鍵設備汽水混合物分配裝置的研究。 1974年,上海鍋爐廠要設計製造30萬千瓦機組的近臨界壓力直流鍋爐。次年,林宗虎參加了這個鍋爐核心部件「汽水混合物分配器」的結構試驗研究工作。
  • 有一套的求和公式,或許可以幫你成功挽回!
    「老黎,你知道求和的萬能公式麼?」「我不知道,複合這件事情怎麼可能有萬能公式呢?不是所有愛情都會有結果的,也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會有挽回的餘地。」「哈哈哈,但是我知道!」看到的那一瞬間,說實話我沒有反應過來,但是在下一刻我想到了,原來這是等差數列求和公式。透過字面意思,不難想到這是一條求和申請。「你男朋友吧?」花花搖搖頭說:「這是前任!」原來她已經跟男朋友分手半個多月了,期間刪掉了所有聯繫方式。
  • 新型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通過設計矽基量子點光子晶體雷射器外延結構,採用分子束外延方式在矽襯底上直接生長高質量的InAs量子點作為雷射器增益介質(發光材料),依託深圳市半導體雷射器重點實驗室平臺,成功製備了亞波長尺寸的超低閾值矽基光泵浦光子晶體雷射器晶片。該雷射器實現了室溫連續光泵浦激射,並在1310nm光通訊波段實現單模輸出。在實現光電子與微電子的大規模單片集成上向前推進一大步。
  • 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發射成功—新聞—科學網
    2020年3月24日11時43分,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承研的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成功發射
  • 零維非鉛鈣鈦礦單晶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生忠研究員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劉渝城博士、徐卓博士、楊周博士等合作,基於近年在高質量大尺寸鈣鈦礦單晶生長的技術積累和完備的科研平臺,成功設計目前,已經有幾種三維/二維(3D/2D)鈣鈦礦單晶材料被用於X射線探測器,但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三維鈣鈦礦單晶具有高遷移率和大載流子擴散長度以及較高的載流子濃度,使得光電器件呈現很高的暗電流。二是三維鈣鈦礦內部離子容易遷移,在高電場下離子遷移異常明顯,導致探測器在工作狀態下不夠穩定,器件信噪比低,基線漂移嚴重,響應不穩定,甚至器件本身都容易損壞。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王鴻飛(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 過去六十年中,《中國科學報》以及科學網在傳播科學精神理念和讓人們了解科學動態與科學管理等方面有很多的成就。在中國科學報社60周年社慶之際,衷心祝願《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在新班子的領導下,為中國的科學傳播和科學文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多貢獻。
  • 科學家首次成功製備新型半導體異質結材料—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奕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 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治療系統加速器順利引出200兆電子伏特的質子束流,實現高能量級超導回旋加速器技術的關鍵突破,標誌著國產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研製成功
  • 中科院無人艇成功穿越颱風眼—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大氣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8月4日發布消息稱,由中科院研發的半潛式太陽能氣象探測無人艇於8月1日上午成功穿過2020年三號颱風「森拉克」中心,成為颱風監測的「哨兵」。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一種新型元DNA結構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同時,通過僅改變單個元DNA的局部柔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人員成功構建了從一維到三維的一系列亞微米或微米級DNA結構,包括四面體、八面體、稜柱和六種緊密堆積的晶格等。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539-8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西安交大成功製備含鉍紫精衍生物—論文—科學網
    同時,紫精類化合物還能有效參與金屬離子的配位,因而其在電致變色、主客體識別、超分子自組裝、太陽能轉換和儲能材料等領域都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但是,也因其共軛程度較低、能隙過大等問題極大地限制了此類材料在太陽能轉化和儲能相關光電領域中的應用。
  • 體外多酶體系催化合成氨糖平臺開發成功—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一針穿刺保膽囊取石手術成功—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成舸 汪雨芹 伍西明報導) 「不敢拿別人做試驗,就只能自己上陣了。」
  • 中科院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技術成功轉讓—新聞—科學網
    籤約儀式現成   科學網8月18日上海訊(通訊員朱泰來記者黃辛
  • 室溫超導成功了!—新聞—科學網
    但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學家Brian Maple認為,該實驗的極端條件意味著,儘管它「相當驚人」,但「這肯定不會對製造中的設備有用」。 無論如何,由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團隊宣布的這一消息,使「溫度計」上的漫長徵程達到一個高潮。實現室溫超導有望通過使產熱最小化,提升電導體和裝置的效率。
  • 科學網—我國科研人員成功構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穀子基因組結構圖穀子遺傳連鎖圖 【科學網高長安 全志武報導】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農科院和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聯合成功完成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構建。 華大基因該項目負責人張耕耘博士表示,穀子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完成是進行比較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研究的非常寶貴的資源,目前已經把穀子基因組信息添加到整個禾本科的資料庫中,希望能夠為穀子基因組進化的進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有價值的科研依據。此外,穀子基因組數據為穀子的研究和改良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也為如何應用基因組序列分析對其表型相關的遺傳特性研究提供了參考。
  • 不可複製的成功,數學家創造萬能公式,買彩票連中2個億
    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夢想,但這種人在現實裡可謂是滄海一粟,但曼德爾與其它賭徒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他喜歡研究數學公式,並擅長從中遭到規律。此前,曼德爾曾買過幾次彩票,但都沒有成功。於是,他便開始著手研究13世紀數學家斐波那契的數列和概率論文。在總結了每一位中彩票的人彩票數字之後,曼德爾自稱用「組合冷凝」的方式創造出了一套萬能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