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百度金芒獨家籤約稿件。謝絕一切形式的轉載、複製,侵權必究。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兩個定律:
在可量化的領域,業務能力決定著成功。但是,當業務能力不可測量時,是網絡決定著成功。這個網絡,不是人情網,也不是人脈網,而是利益共生網。
能力是有天花板的。在頂尖高手之間,做出區分,是極其困難的。這個時候,細微、甚至是下意識的細節、微不足道的小技巧,決定著結果走向。但是,成功是沒有天花板的。一旦成功了,就會帶來更大更多的成功。
你可以把這兩個定律,理解為關於成功的真相。
那,方法呢?
我們普通人,該怎樣取得成功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第三個定律,成功的公式:初始的成功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
01驅動成功的是,初始的成功
我們先來看,初始的成功。
任何一件事物,在初始就小有成績,就等於按下了啟動的按鈕,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奔向更大的成功。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來感受一下,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在菜市場買菜。如果幾位大媽表情熱烈地圍繞著某一個攤販。接下來,很快,這個攤販門前,就會聚集著更多的買菜大媽。再接著,這個攤販門前,就會出現排隊現象了。
這個攤販的菜,果真比其他攤販的菜,物美價廉嗎?未必。但是,隨著排隊的人數增加,這個攤販的菜,看起來,嗯,是看起來,就比其他攤販的菜,物美價廉了。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
最初圍繞著攤販嘰嘰喳喳熱情討論的幾位大媽,她們啟動了這個攤販最初的成功,從而驅動著這個攤販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如果這個例子,你覺得不夠科學,那我再來舉個科學的案例。
Kickstarter是一個眾籌網站。如果你有一個好點子,但是沒有資金來啟動,就可以把點子掛在這個網站上,籌集款項。但是,數據表明,這個網站上,70%的眾籌項目,失敗了。也就是說,70%的項目,沒有籌集到資金。
換句話說,30%的眾籌項目成功了。
30%的項目,為啥能募集到款項?是因為項目本身極具商業價值,還是募集者撰寫的籌款文案打動了網民?
一位社會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表明,都不是。
這位社會學家,在這個眾籌網站上,隨機,請注意,是隨機,找了200個新的眾籌項目,也就是集資記錄為零的項目。隨後,他把這200個項目,分成兩組。他給第一組的項目捐助了少量的錢,對第二組啥也沒做。
結果,第一組,也就是收到這位社會學家捐款的項目,後來獲得的捐款比率,是第二組的兩倍以上。
你看,這也就是說,第一組的項目,獲得了初始的成功,這個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這位社會學家又在維基百科上做了類似的實驗。他隨機挑選了200個編輯,給了其中一半的編輯點讚式獎勵,對另外一半的編輯啥也沒做。
那些收穫了社會學家點讚式獎勵的編輯,在維基百科上的產出,提高了60%。其中,還有12個編輯,又得到了更多用戶的點讚。對比之下,另外一半的編輯,產量沒變化,只有兩個人得到了其他用戶的點讚。
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還是科學家所做的科學研究,無不表明: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更進一步來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值得你記住的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沿著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個結論,我們延伸兩個話題。
第一個話題是,許多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成功。於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實際上,報那麼多的培訓班,不及讓孩子贏一次。讓孩子取得一次成功,就等於給孩子注入了自信,啟動了他取得更大成功的可能。
第二個話題是,為什麼很多商家花錢僱人來排隊,為什麼很多作家匿名給自己好評,其實都是因為這些人深刻地理解了初始成功的重要性。相信今天的內容,會幫助我們在日後理性地看待那些高流量現象。
———————————
02成功是有方法可循的
沿著剛才的第二個話題,我們接著來聊。
如果說,僱人或者換個馬甲,給自己好評,就可以啟動初始的成功,驅動更大的成功。那,我們豈不是不需要埋頭苦幹提高內在質量,用手段搞點初始的成功不就可以啟動更大的成功了嗎?
如果成功這件事,僱人或換馬甲點個讚就可以取得,那很多人面對成功也不會不得法。
實際上,初始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是短暫的,是一時的。要想取得未來的成功,長遠的成功,除了初始的成功的驅動,還取決於社會適應度。
什麼是社會適應度?就是跟別人競爭的優勢。
初始的成功,可以用一些技巧技術來操縱。跟別人競爭,要想取勝,那就得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了。
你不妨試想一下,大家都排隊的奶茶店,你湊熱鬧也去排隊買了一杯,如果它不好喝,你還會再排隊購買嗎。顯然不會。你第一次排隊購買,是湊熱鬧,是受奶茶店初始成功促發的行為。它確實不好喝,不好喝是依據對標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跟別人的奶茶相比得出的結論,這個就是它的社會適應度。
下面,我們還是來說科學的研究。
雅虎音樂實驗室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邀請了14000名青少年,來試聽一些新歌。
研究者通過分組,確定了這些新歌的名次。然後,在另一些分組裡,故意顛倒了名次。比如,好歌的排名被壓低了,一般的歌曲排名排在了前面。
我們剛才說到,初始的成功,會驅動更大的成功。這些研究者想看看,那些排在前列,質量一般的歌曲,會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結果顯示,對於大多數歌曲,的確是這樣的。受試者看到,別人都說這些歌曲好聽,他們也就認為這些歌曲好聽。
但是,也有不尋常的結果。有幾首特別好的歌曲,並沒有被壓住。哪怕名次排在最低,也依然被受試者找了出來,慢慢地被頂到了榜首。
這些特別好的歌曲,就是具有社會適應度的歌曲。也就是說,這些特別好的歌曲,與其他歌曲對比,是有內在能力的,且內在能力幫它取勝了。
通過這個科學的研究,我們需要再重複一遍。的確,你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啟動初期的成功。但,初期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是短暫的,是一時的。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要想在未來取得成功,要想取得長遠的成功,除了初期的成功來驅動,還需要社會適應度。社會適應度不等於業務表現,雖然它依靠業務表現。社會適應度是跟別人競爭的內在優勢。
初始的成功,那是過去的成功。初始的成功,乘以社會適應度,才等於未來的成功。這個消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尤其是我們這些後來者來說,真是福音啊。它讓我們看來了希望、未來。
———————————
03越多人評價,越不能反映真實品質
剛才,我們說到,社會適應度不等於業務表現,雖然它依靠業務表現。社會適應度是跟別人競爭的優劣情況。
這裡,我還要給你補充一個信息:一件產品所獲得的評價越多,它的最終評價就與它的社會適應度相差越大。
這是個出人意料的觀點。
在我們看來,越多的人評價一件事物,大家對這件事物的評價,就越趨於真實。
但是,科學研究,不是這樣的。相反,越多的人評價,其結果就越不能反映產品的真實社會適應度。
這項研究是,基於亞馬遜長達17年的銷售,多達2800萬條消費者的評價得出來的。
比如說,你買了咖啡機,你想給它三顆星。但是,當你動手寫評論的時候,你看到前面的評論者都給了五顆星。這個時候,你就會產生了疑慮。你權衡了一下,給了它四顆星。
這樣受他人影響,而做出判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我們就不贅述了。
剛才,我們說到,初始的成功,是可以人為操作出來的。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那些獲得初始成功的產品,所反映出來的社會適應度,與它真實的社會適應度,可能是相差甚遠的。
但是,好在已經有網絡科學家發明了計算社會適應度的方法。拋開社會影響的作用,計算事物固有的競爭力。目前,這個算法還沒有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算法一定也會得到普及。
———————————
04總結
好了,以上就是翁炫給你帶來的《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五講。
任何一件事物,在初始就小有成績,就等於按下了啟動的按鈕,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奔向更大的成功。
但是,初始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要想在未來取得成功,要想取得長遠的成功,除了初期的成功來驅動,還需要社會適應度。初始的成功,乘以社會適應度,才等於未來的成功。
初始的成功,是可以人為操作出來的。但是,社會適應度則代表著內在的優勢。
恭喜你掌握了成功的公式。我們下一講,接著來聊《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第四個定律。
05特別連結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1講:成功並不是由你的業務能力決定的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2講:成不成功是由錢說了算。那,怎樣讓自己更值錢?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3講:郎朗是怎樣成為頂級鋼琴家的?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4講:為什麼:教授們的年薪難過百萬,明星們開個直播百萬輕鬆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