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有公式可循的:初始的成功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2021-01-10 翁炫

本文系百度金芒獨家籤約稿件。謝絕一切形式的轉載、複製,侵權必究。

在前面的內容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兩個定律:

在可量化的領域,業務能力決定著成功。但是,當業務能力不可測量時,是網絡決定著成功。這個網絡,不是人情網,也不是人脈網,而是利益共生網。

能力是有天花板的。在頂尖高手之間,做出區分,是極其困難的。這個時候,細微、甚至是下意識的細節、微不足道的小技巧,決定著結果走向。但是,成功是沒有天花板的。一旦成功了,就會帶來更大更多的成功。

你可以把這兩個定律,理解為關於成功的真相。

那,方法呢?

我們普通人,該怎樣取得成功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解決的問題。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第三個定律,成功的公式:初始的成功x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

01驅動成功的是,初始的成功

我們先來看,初始的成功。

任何一件事物,在初始就小有成績,就等於按下了啟動的按鈕,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奔向更大的成功。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來感受一下,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在菜市場買菜。如果幾位大媽表情熱烈地圍繞著某一個攤販。接下來,很快,這個攤販門前,就會聚集著更多的買菜大媽。再接著,這個攤販門前,就會出現排隊現象了。

這個攤販的菜,果真比其他攤販的菜,物美價廉嗎?未必。但是,隨著排隊的人數增加,這個攤販的菜,看起來,嗯,是看起來,就比其他攤販的菜,物美價廉了。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

最初圍繞著攤販嘰嘰喳喳熱情討論的幾位大媽,她們啟動了這個攤販最初的成功,從而驅動著這個攤販走向了更大的成功。

如果這個例子,你覺得不夠科學,那我再來舉個科學的案例。

Kickstarter是一個眾籌網站。如果你有一個好點子,但是沒有資金來啟動,就可以把點子掛在這個網站上,籌集款項。但是,數據表明,這個網站上,70%的眾籌項目,失敗了。也就是說,70%的項目,沒有籌集到資金。

換句話說,30%的眾籌項目成功了。

30%的項目,為啥能募集到款項?是因為項目本身極具商業價值,還是募集者撰寫的籌款文案打動了網民?

一位社會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表明,都不是。

這位社會學家,在這個眾籌網站上,隨機,請注意,是隨機,找了200個新的眾籌項目,也就是集資記錄為零的項目。隨後,他把這200個項目,分成兩組。他給第一組的項目捐助了少量的錢,對第二組啥也沒做。

結果,第一組,也就是收到這位社會學家捐款的項目,後來獲得的捐款比率,是第二組的兩倍以上。

你看,這也就是說,第一組的項目,獲得了初始的成功,這個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這位社會學家又在維基百科上做了類似的實驗。他隨機挑選了200個編輯,給了其中一半的編輯點讚式獎勵,對另外一半的編輯啥也沒做。

那些收穫了社會學家點讚式獎勵的編輯,在維基百科上的產出,提高了60%。其中,還有12個編輯,又得到了更多用戶的點讚。對比之下,另外一半的編輯,產量沒變化,只有兩個人得到了其他用戶的點讚。

無論是我們日常生活,還是科學家所做的科學研究,無不表明:初始的成功,驅動了更大的成功。

更進一步來說,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值得你記住的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沿著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個結論,我們延伸兩個話題。

第一個話題是,許多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取得成功。於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培訓班。實際上,報那麼多的培訓班,不及讓孩子贏一次。讓孩子取得一次成功,就等於給孩子注入了自信,啟動了他取得更大成功的可能。

第二個話題是,為什麼很多商家花錢僱人來排隊,為什麼很多作家匿名給自己好評,其實都是因為這些人深刻地理解了初始成功的重要性。相信今天的內容,會幫助我們在日後理性地看待那些高流量現象。

———————————

02成功是有方法可循的

沿著剛才的第二個話題,我們接著來聊。

如果說,僱人或者換個馬甲,給自己好評,就可以啟動初始的成功,驅動更大的成功。那,我們豈不是不需要埋頭苦幹提高內在質量,用手段搞點初始的成功不就可以啟動更大的成功了嗎?

如果成功這件事,僱人或換馬甲點個讚就可以取得,那很多人面對成功也不會不得法。

實際上,初始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是短暫的,是一時的。要想取得未來的成功,長遠的成功,除了初始的成功的驅動,還取決於社會適應度。

什麼是社會適應度?就是跟別人競爭的優勢。

初始的成功,可以用一些技巧技術來操縱。跟別人競爭,要想取勝,那就得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了。

你不妨試想一下,大家都排隊的奶茶店,你湊熱鬧也去排隊買了一杯,如果它不好喝,你還會再排隊購買嗎。顯然不會。你第一次排隊購買,是湊熱鬧,是受奶茶店初始成功促發的行為。它確實不好喝,不好喝是依據對標得出的結論,也就是跟別人的奶茶相比得出的結論,這個就是它的社會適應度。

下面,我們還是來說科學的研究。

雅虎音樂實驗室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們邀請了14000名青少年,來試聽一些新歌。

研究者通過分組,確定了這些新歌的名次。然後,在另一些分組裡,故意顛倒了名次。比如,好歌的排名被壓低了,一般的歌曲排名排在了前面。

我們剛才說到,初始的成功,會驅動更大的成功。這些研究者想看看,那些排在前列,質量一般的歌曲,會不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結果顯示,對於大多數歌曲,的確是這樣的。受試者看到,別人都說這些歌曲好聽,他們也就認為這些歌曲好聽。

但是,也有不尋常的結果。有幾首特別好的歌曲,並沒有被壓住。哪怕名次排在最低,也依然被受試者找了出來,慢慢地被頂到了榜首。

這些特別好的歌曲,就是具有社會適應度的歌曲。也就是說,這些特別好的歌曲,與其他歌曲對比,是有內在能力的,且內在能力幫它取勝了。

通過這個科學的研究,我們需要再重複一遍。的確,你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啟動初期的成功。但,初期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是短暫的,是一時的。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要想在未來取得成功,要想取得長遠的成功,除了初期的成功來驅動,還需要社會適應度。社會適應度不等於業務表現,雖然它依靠業務表現。社會適應度是跟別人競爭的內在優勢。

初始的成功,那是過去的成功。初始的成功,乘以社會適應度,才等於未來的成功。這個消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尤其是我們這些後來者來說,真是福音啊。它讓我們看來了希望、未來。

———————————

03越多人評價,越不能反映真實品質

剛才,我們說到,社會適應度不等於業務表現,雖然它依靠業務表現。社會適應度是跟別人競爭的優劣情況。

這裡,我還要給你補充一個信息:一件產品所獲得的評價越多,它的最終評價就與它的社會適應度相差越大。

這是個出人意料的觀點。

在我們看來,越多的人評價一件事物,大家對這件事物的評價,就越趨於真實。

但是,科學研究,不是這樣的。相反,越多的人評價,其結果就越不能反映產品的真實社會適應度。

這項研究是,基於亞馬遜長達17年的銷售,多達2800萬條消費者的評價得出來的。

比如說,你買了咖啡機,你想給它三顆星。但是,當你動手寫評論的時候,你看到前面的評論者都給了五顆星。這個時候,你就會產生了疑慮。你權衡了一下,給了它四顆星。

這樣受他人影響,而做出判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我們就不贅述了。

剛才,我們說到,初始的成功,是可以人為操作出來的。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那些獲得初始成功的產品,所反映出來的社會適應度,與它真實的社會適應度,可能是相差甚遠的。

但是,好在已經有網絡科學家發明了計算社會適應度的方法。拋開社會影響的作用,計算事物固有的競爭力。目前,這個算法還沒有運用到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個算法一定也會得到普及。

———————————

04總結

好了,以上就是翁炫給你帶來的《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五講。

任何一件事物,在初始就小有成績,就等於按下了啟動的按鈕,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奔向更大的成功。

但是,初始的成功,代表的是過去。要想在未來取得成功,要想取得長遠的成功,除了初期的成功來驅動,還需要社會適應度。初始的成功,乘以社會適應度,才等於未來的成功。

初始的成功,是可以人為操作出來的。但是,社會適應度則代表著內在的優勢。

恭喜你掌握了成功的公式。我們下一講,接著來聊《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的第四個定律。

05特別連結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1講:成功並不是由你的業務能力決定的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2講:成不成功是由錢說了算。那,怎樣讓自己更值錢?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3講:郎朗是怎樣成為頂級鋼琴家的?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第4講:為什麼:教授們的年薪難過百萬,明星們開個直播百萬輕鬆到手

——————————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A=X+Y+Z
    在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的若干年後,有一個美國記者釆訪他,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愛因斯坦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個二十二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 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
  • 科學網—成功是有公式的
    :成功的普遍規律》,以下簡稱《公式》)。巴拉巴西是網絡科學領域的學術權威,他有12篇論文的被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有1篇被引用3.3萬次以上。他已有多部著作被譯為中文,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爆發》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連結》。 巴拉巴西在《公式》一書中寫到,成功與成就有天壤之別。憑藉天賦、毅力和一點運氣,任何人都可能成功。成功是沒有限度的,而成就是有限度的。
  • 陸亞建:高中生攻克技術難題填補國內空白,5條心法解碼成功有規可循
    「關於科學技術,只要有問題就有破解之法。」他很自信,言之鑿鑿。兩個多小時的訪談後,重新給陸亞建畫像:企業家/反光技術專家/醫生/會計師/大學教授……三言以自己的視角,提煉了5條心法,解碼他成功的奧秘。為的是告訴你:成功,有規律可循。
  • 2020「高考狀元」出爐:天才不可複製,但成功卻一定有跡可循
    隨著這些高考狀元接受採訪,我們也能夠發現:雖然天才是不可複製的,但是成功卻是有跡可循的。湖北理科狀元唐楚玥,近期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也是很熟悉的了。高考總分750分,唐楚玥就考了725分,其中語文146分,數學149分,外語143分,理科綜合287分。不得不說唐楚玥真的是美女學霸了,長得好看先不說,就連成績也這麼厲害。
  • 科學家總結的四個成功定律
    活生生的反例是陳凱歌,如果他的導演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停留在《霸王別姬》,他將是比現在更成功的導演,才是真正的「國師」。這就是巴拉巴西總結的第一條成功規律:成功取決於評價,而非成就本身。書中總結的其他幾個成功定律也很有啟發性。
  • 中國版的X-37B空天飛機成功發射,未來更可期
    2020年0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空天試驗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預定軌道後將按計劃開展各項技術驗證,實驗完成後將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神龍空天飛機想像圖01據觀察,這是中國首次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重複使用意味著這是一款可以往返於空地的太空飛行器
  • 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成功難以複製,優秀卻有跡可循
    在現場眾多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年輕的姑娘特別引人注目,她用熟練的口令調度幾十位男同事,頗有一種「航天花木蘭」的氣勢。,但是她的優秀卻有跡可循。> 身體好的孩子,未來有無限可能,而不向命運低頭的她,憑藉實力讓未來多姿多彩。
  • 一元七次方程,以為會很難,結果破解成功
    最近遇到了這樣一道題,居然是道一元七次方程,一看是高次方程本來就要放棄了,不過後來適當的運用因式分解,以及求根公式,還是成功的解出來了,下面大家就一起看一看吧!【題目】一元七次方程x^7-2x^5-7x^4+7x^2+7x+6=0。
  • 未來可期!常德00後男孩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隨後火箭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這枚火箭高約96cm,直徑9.5cm,重3.1kg,不同部件用到了光固化樹脂、電木、尼龍、PC塑料、碳纖維、不鏽鋼等材料,是劉上疫情期間在家中上網課之餘製作的。
  • 有一套的求和公式,或許可以幫你成功挽回!
    「老黎,你知道求和的萬能公式麼?」「我不知道,複合這件事情怎麼可能有萬能公式呢?不是所有愛情都會有結果的,也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會有挽回的餘地。」「哈哈哈,但是我知道!」愛情的道路總是充滿了磕磕絆絆,在我們到達一定年齡的時候,總會去想未來究竟會怎樣。有的人想著想著,就持續堅持下去了;有的人想著想著,就分手了。事實上,如果我們對每件事情都精打細算,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放棄。權衡利弊的過程,總是會把最壞的結果拿出來進行自我盤問。
  • Science:首次在體內繪製tRNA基因適應度景觀圖
    構建這種類型的圖譜是研究一種被稱作適應度景觀(fitness landscape)的概念工具的進化生物學家的目標,其中適應度景觀提供一種可視化觀察和預測進化的方法。自從20時間30年代群體遺傳學家Sewall Wright首次提出以來,適應度景觀的觀點就已非常流行。但是繪製詳細的適應度景觀圖是一個嚴峻的挑戰,而且迄今為止創建出的景觀圖相當粗糙。
  • 離子風驅動的無人機試飛成功
    更靜音 更簡單 無燃燒排放 離子風驅動的無人機試飛成功 2018-11-23 科技日報 張夢然   在10次試飛中,飛機在室內空間成功飛行了60米,平均飛行高度為0.47米。儘管整體效率較低,但是其推功比與傳統推進系統(如噴氣發動機)相當。研究人員報告說,這種特殊的飛機設計優先考慮的是小機型而不是高效率,但未來的設計可以提高效率。
  • 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返回 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
    【僑報網訊】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外界猜測,中國已通過此舉「可能已成功測試『神龍』空天飛機」。中國也能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廉價的往返方式綜合香港《文匯報》、新華社報導,中國4日宣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
  • 目標是成功的根基,根基牢了,才有成功之花的驚豔
    老教授目光閃爍著,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他說:「楊樹雖然筆直,可由於年頭太久,中間大多空了,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說:「那還是砍紅松,楊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老教授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
  • 中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這又是項什麼黑科技
    9月4日根據央視發布的消息,我國使用長徵-2F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國產第一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著我國在低成本運營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這一全新的技術領域邁上一個新臺階,對未來我國太空任務探索以及載人航天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性意義。目前,該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尚處於技術試驗和技術驗證階段。鑑於官方並沒有過多的披露該太空飛行器的技術參數以及此次試驗的圖頻資料,對於該新型太空飛行器的類型也無法做更多直白的分析,但是綜合當前國際上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總體發展現狀,絕大部分人也能猜出個大概。
  • 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
    拿世俗的標準來看,那些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大都不是學校裡的好學生或者連有名的學校都不是。馬雲說:中國最好的大學是杭州師範大學。這固然是調侃,但其實很有道理。數學公式告訴你 為什麼聰明人難以成功?聰明,其實不是一個好詞。說到聰明人,大部分的人腦子裡第一印象都是智商高的人或者那些名校校畢業的人。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人生的成功,取決於個體的成功智力
    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的周老師談到了「第十名現象」,即小學時成績在十名左右的學生,其中有不少人在後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成就優秀;相反,有些當年成績在前三名的優秀學生反而成就一般。這一現象全不全面暫且不說,但至少說明一點,學業成就的高低並不百分之百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
  • 漫威5個成功的「X武器」,以及失敗的5個!
    當然,並不是所有參與該項目的變種人都和金剛狼一樣成功,下面就來看看,這個團隊中5個和金剛狼一樣成功的角色,以及5個失敗的角色。幽禁(失敗)第一個失敗的「X武器」成員是幽禁,又名喬納森·斯塔斯摩。這位英國變種人可以從他的胸部發射能量爆炸,只不過他根本無法控制這種能量,導致他的下巴和胸口被炸掉。後來幽禁滲透進「X武器」,不過,這個項目還是失敗了,因為他的臥底身份被發現。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引猜測:或已成功測試空天飛機
    據新華社6日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儘管中國官方並沒有提供這次航天發射的更多細節,但外界紛紛猜測「中國可能已成功測試新型空天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