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過我公司蕎麥養生面的顧客,回購率能達到90%以上。」1月5日,淳化蘭蕎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蘭給記者介紹自己的農產品時,非常自豪。
今年35歲的「新農人」劉蘭,曾是建築行業老闆。4年前因嚴重的妊娠期糖尿病,讓這個幹練、大氣的「80後」女孩,毅然放棄百萬元年薪回到農村,試圖開發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健康農產品,讓黃土地成為實現自己夢想的載體。
「蕎麥有『消炎糧食』的美稱,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當地人紅白事都離不開蕎麥麵食,街道上也隨處可見蕎麥餄餎小吃店。」劉蘭告訴記者,儘管淳化蕎麥種植歷史悠久,但其產量低,價格不高,年年要倒茬,農民在房前屋後種植的蕎麥大多留給自己吃,大面積種植的不多。正是看準了蕎麥的潛在市場,劉蘭才想在蕎麥產品上有一番作為。
為了保證蕎麥品質,劉蘭採用「企業+農戶」模式,在淳化縣種植了3000畝蕎麥。播種之前,公司先監測土壤酸鹼度、水分、氮磷鉀含量等數據,然後再請農技人員給農戶培訓,統一播種,統一施肥,統一收購。「我們按照高出市場價20%的價格收購蕎麥,收購標準非常嚴格:比如雜質不能超過1%,水分不得大於16%,破籽率不得多於3%。」劉蘭說,公司起初賣蕎麥麵粉,由於品質好,第一個月銷售額就達20多萬元。
隨後,她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消費者買回蕎麥粉後,做不出口感好的蕎麥麵食。蕎麥和小麥麵搭配比例不適當,水溫不合適等等,都是影響口感的因素。操作複雜,口感不好,消費者就會把蕎麥粉棄之一邊。「必須順應市場,迎合消費者需求,開發出操作容易而且口感好的蕎麥加工產品,才是根本出路。」劉蘭意識到,更多的商機來了。
劉蘭用3年多時間,將傳統蕎麥加工與現代工藝結合,引入中醫配方,精心研製成蕎麥養生面,形成了淳化蕎麥的獨有品牌。
「種植、生產、研發、設計、銷售……每個環節都是學問。」劉蘭說,「農業不是我開始想像的那麼簡單和浪漫,事實上做好農業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耐心。農業農村需要『新農人』。」為了讓蕎麥麵的口感達到最佳,每次配方有調整,劉蘭都會邀請同行、專家、企業家等各行各業的人來品鑑試吃。劉蘭告訴記者,除蕎麥外,麵條的其他原料也經過精選才會使用,這樣才能保證麵條具備真正的蕎麥香味。
為把蕎麥的食用價值發揮到最大,劉蘭和她的團隊一邊做產品研發,一邊做客戶調研。他們的目標客戶非常清晰:糖尿病患者。他們定期去陝西糖尿病醫院調研,跟病人面對面交流,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習慣,每天攝入食物精確到克,尤其注重糖、鈉的攝入量。
如今,經過劉蘭和她的團隊的積極努力,顧客開始體驗到淳化蕎麥系列麵食的魅力。新研發的蕎麥麵條和蕎麥餄餎僅上市一個月,就遠銷福建、北京、上海。公司還與旅遊企業對接,計劃在蕎麥花開時打造淳化蕎麥花海景觀。在拉動鄉村旅遊的同時,帶動蕎麥花蜜、蕎麥皮枕頭等農特產品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