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2020-07-25 烽火軍事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殷切期許和美好寄望,「長徵5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著「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從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至當天下午13時25分,長5遙四運載火箭成功地將「天問1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人的首次探火之旅,由此正式開啟。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隨著「天問1號」的背影在浩瀚星空中漸行漸遠,而今,一些關於中國探火工程的塵封往事,也逐漸被中國的航天愛好者們給挖掘了出來。原來,早在迄今17年前,中國航天就已有2020年出徵火星的打算,而那時的中國甚至連載人航天這一步都還沒有邁出去,「神舟5號」在當時還是個僅為少數航天愛好者和業內人士所了解的名稱,而「楊利偉」這個名字更是無人知曉。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2003年9月,即「神舟5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大約一個月之前,在國內一份名為《航天與航空》的刊物上,一位署名為W.HT的作者,在該刊上發表了一篇篇幅極短的文章,題目就叫《2020年我國有望發射自己的火星探測器》。這篇小短文的存在感是如此之弱,夾雜在刊物上的其他文章中,就猶如山珍海味堆裡的一塊嫩豆腐,一般讀者可能都不會太拿它當回事,或者乾脆就拿它當做茶餘飯後的一則趣聞,一嘗、一笑,了之。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圖片來源:超大駭客

實際上,在這塊嫩豆腐被端上餐桌之前,中國航天的這頓飯局上其實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硬菜」。在楊利偉搭乘「神舟5號」進入太空之前,這頓飯局上最「硬」一道菜,可能也就是&34;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1號」衛星送入了太空。是的,別看那時候的北鬥導航系統還是那麼地稚嫩,可這就已經是中國航天當年的「拿手好菜」了。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以我們今天的胃口來看,像「神州5號」這樣的天地間載人航天項目,其實也算不得什麼「硬菜」。不就是把個人送到太空中,讓他感受一下失重狀態,然後再把他活著帶下來,能難到哪兒去?然而據後來楊利偉在自傳《天地九重》中的描述,「長徵2號F」運載火箭在發射之後,地面指揮中心的技術人員發現楊利偉沒有動靜,推測他可能出現了意外。而當時火箭震動之劇烈,甚至已經達到了人體難以承受的程度。這種情況就連楊利偉自己在地面訓練時都未曾遇到過,他當時也以為自己就此便要血灑藍天。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幸運的是,在經受住了這「生死26秒」的巨大考驗之後,楊利偉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道,最終化險為夷。

楊利偉當時在太空中停留了大約21小時22分鐘,而「神州5號」飛船當時所處的地球軌道高度約為343千米。相比之下,「天問1號」的環繞器任務設計壽命為1個火星年(相當於地球上的16488小時),而地火相距則有2.95億千米。二者的時間之差達到了1:771,距離之差則達到了1:860058。為了趕上這段差距,中國航天用了整整17年時間。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天問1號」預計將在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軌道,而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它會在茫茫宇宙中遭遇什麼,一如當年楊利偉搭乘「長徵2號F」進入太空時的那樣。但至少有一點我們可以確定的是,2003年9月份被刊載在《航天與航空》上的那篇文章不是個笑談,我們在2020年7月份真的開啟了探火之旅,中國人言而有信,說到做到。而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6月,「北鬥3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至此,中國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全面建成。

中國人說到做到!2020出徵火星,原來在楊利偉上天前就打定了

茫茫宇宙中的一切機緣巧合,冥冥之中仿佛都早已註定成篇。行文至此,「天問1號」正朝著火星飛速航行,再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中國航天前進的步伐了。只有不忘記歷史的民族,才配擁有未來,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民族,還能屬於誰呢?

相關焦點

  • 為何楊利偉返回地球後,卻不能再次上天?真相令人莫名心酸
    作為第一位實現遨遊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幫助中國人實現了航天夢,標誌著中國人探索宇宙的事業邁上了新臺階,「航天英雄」的頭銜可謂實至名歸。而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楊利偉卻未能再次擔負航天任務,在太空中繼續遨遊,這是怎麼回事呢?他為億萬中國人圓夢首次遨遊太空的背後,又蘊含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犧牲呢?
  • 楊利偉上太空前為何一定要帶槍,並非防外星人,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神舟五號的上天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在此次發射載人航天飛船的時候,楊利偉也走入了中國萬千民眾的視線中。當楊利偉從飛船中走下來的時候,全國歡呼,我們終於邁出了全新的一步。不過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楊利偉返航之時,身上還帶著一把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我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登上太空卻擁有配槍,為什麼需要配槍?
    在2003年10月15日,我們的首個載人航天飛船起飛,並且成功回到了地表,這標誌著中國也是可以飛上天的國家了。神舟五號的成功抵達地面,是每個中國人最為自豪的一件事,當飛行員楊利偉成功走出機艙那一刻,全國人民為他歡呼,中國人的登月夢,幾千年後,終於實現了。
  • 楊利偉返回地球後,為何十幾年不再上天?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20-11-26 08:44:49 來源: 鄒心講生活 舉報
  • 當年楊利偉上天為何要帶槍?不是防備外星人,而是蘇聯教訓不能忘
    2003年10月份,我國首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順利飛向太空,航天員楊利偉也成為了首位登上太空的國人。當時最著名的畫面,就是楊利偉在太空中舉著國旗向大家招手。不過各位不知道的是,楊利偉當初除了帶著國旗之外,還帶上了一把手槍。大家可能不理解了: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呢?
  • 當年楊利偉回到地球,17年裡為何不再上天,也不露面了呢?為什麼?
    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已經過去了17年,在這些年裡,我國航天事業又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雖然已經時隔多年,但是當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當時的太空人楊利偉更是讓我們難以忘記。楊利偉是中國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是祖國航天事業的一次偉大突破。在我們眼裡楊利偉神採飛揚,但實際上他在太空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那裡會遇到很多的危險和難題,在太空人類的身體也會有不適反應,隨時都有喪失生命的危險,他可以圓滿完成這次航天任務實屬不易,其中的困難只有他一個人能夠體會。
  •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楊利偉返回地面後,為何十七年不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的不早,但是卻是發展最快的,2003年,我國航天事業有了新的突破,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而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這次航天事業的成功,是所有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努力 ,最終得到了成果。
  • 楊利偉: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nasa|楊利偉|月球|太空人|宇宙
    2020年1月8日,楊利偉在中國日報和共青團中央宣傳部主辦的《向上的力量·未來十年》發表了演講,他回顧了中國航天的歷史,讚揚了無數人為航天事業默默奉獻的精神。時至今日,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進入空間站時代。圖片來源:新華網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在航空歷史上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至今不願再上天?
    人類一直都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例如對太空的探索,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非楊利偉莫屬。可是,自從楊利偉回到地面之後,就一直沒有他再次上太空的消息,為什麼他沒有再次上太空呢?我國的航天事業一直在節節高升,這樣的成就離不開楊利偉,正是因為有了楊利偉登上太空做鋪墊,我國航天事業才有如此大的成就。
  • 離航天夢最近的人卻一直無法飛上天,楊利偉說,他的故事值得知道
    但是這一次,中國航天員楊利偉說了,他的故事,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知道。那麼楊利偉說的這個人是誰呢?他的背後又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呢?我們來一一揭曉。首先,他叫吳傑,一個很平凡的名字,但是他卻做著很不平凡是事。除了幾個比較熟悉的航天員名字外,相信他的名字,很少有人聽說過。其實,吳傑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中的成員之一。
  • 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2003年我國將載人飛船成功的發射到了太空,因此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載人技術的國家,而當年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可是大家奇怪的是,楊利偉回到地面後,為何再也沒有上天?比你想像得還要兇險。
  • 楊利偉重返地球後,為何無法再上天?原因讓人淚目
    我國的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可是楊利偉在經歷了第一次太空任務,成功的返回地球後就再也無法上天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無法再重返天空了呢?一、從小有個藍天夢楊利偉從小在海邊長大,他於1965年在遼寧省的一個小城中出生。因為小的時候時常坐在海邊看這些海鷗們在天空中昂揚的飛翔,因此格外的羨慕。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雖然他失敗了,卻也能看出古代人們對於上天的憧憬。到了近代,我國對於航天技術更加重視,當時美國和蘇聯作為全球的兩極,分別成功利用載人飛船登月,這讓想要追上他們的中國來說無疑起到了一個鞭策的作用,國家暗中下定了決心:我們也要登月!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神舟五號」:楊利偉上天了!
    2003年10月15日,執行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楊利偉出發登艙前揮手致意一段歷時21小時23分的太空遨遊,讓全世界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然而直到發射前夜,楊利偉都不知道自己已被選中。凌晨3點,醫生來敲門,第一個叫醒楊利偉,其他兩名航天員立刻知道了答案;他們拿出酒杯,在白開水裡加了一滴幹紅,為楊利偉喝壯行酒,祝他旗開得勝。
  • 航天英雄楊利偉,瀕死26秒返航背後,是妻子的離職和女兒的離世
    2003年,楊利偉坐著神舟五號飛船,成為我國第一個走進太空的人。出發前,楊利偉在自己的工作日誌背面寫下:「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楊利偉與妻子是在家人的介紹下認識的,妻子是一名人民教師。婚後,兩人還有了一個女兒,雖然楊利偉不經常回家,但一家三口也十分幸福。可慢慢的楊利偉的工作,遇見了瓶頸期。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當時連楊利偉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外星人在他的飛船外面,他當時提著手槍去看了好幾次,都嚇出汗來了。但執行命令是第一位的,楊利偉著疑惑進行了返航操作。後來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少奔赴太空的航天員成功返航,其中有一部分人也表示在太空時聽見這種奇怪的「敲門聲」,這才引起了基層科研人員們的重視。
  • 當年楊利偉返回後,為何16年都不再上天?原因讓14億國人淚目
    ,對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一提到楊利偉,眾人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但楊利偉回到地面之後,已經16年沒有再上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讓14億國人淚目。在楊利偉艱難完成太空作業的返航途中,飛船左右兩邊的窗戶也因為大氣的高速摩擦,出現了裂紋,塗在窗戶表面的防燒塗層在巨大的衝擊力下直接被燒毀,而楊利偉也不慎被麥克風劃傷了嘴角,出了不少血,
  • 中國首位飛天航天員楊利偉返航後,為何再沒有上天?原因讓人心疼
    原來,在太空艙剛剛安全著陸的時候,守護在現場的工作人員立馬前去查看太空艙中楊利偉的身體和精神狀況。在太空艙被打開之後,楊利偉的嘴裡都是鮮血,但並沒有大礙。為了不造成社會恐慌,在進行了簡單的處理之後便又再次繼續了直播。關於自己從太空艙下來時嘴角為什麼有血跡的原因,楊利偉應經在所寫的書中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 天宮二號為啥帶這本書帶上天?聽楊利偉講端詳
    今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北京市第八中學校長王俊成,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工會主席任颺博士做客人民網,暢談這背後的故事。 「我們看了這本書,我覺得家風對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這本書主要還是以教育孩子為主體的。」楊利偉說,每一次的航天飛行,都有一些任務配重,進行一些科學實驗,包括為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做宣傳。
  • 從古代「熒惑守心」到當代火星探測,中國人對火星的思考持續千年
    此次中國首次行星探測任務也一樣,「天問一號」將先後進行掠近火星、繞火星飛行、釋放火星車等多項任務。這將是世界上首個第一次同時完成抵近火星、環繞火星、落地並釋放火星車三項探測任務的火星探測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名字取材於中國戰國時的楚國詩人屈原名篇《天問》。《天問》是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