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氫汽車"技術合作方演示制氫:用於汽車存2大難題

2021-01-07 網易新聞

河南南陽媒體報導「車輛加水即可行駛」後,引發一片譁然,「南陽神車」加水制氫的原理或逐漸浮出水面。

5月25日中午,該項目研究團隊的技術服務合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江峰在個人微博上公開發布視頻,還原「水解制氫」技術的試驗,試圖解釋「鋁合金粉末+水」製取氫氣的技術可行性。

當天,澎湃新聞聯繫到江峰進行了對話。對於目前關於制氫技術的質疑聲,他稱:「如果不夠了解,至少應該抱有謹慎或者寬容的態度,帶有個人情緒色彩的評論,我覺得是不合適的。」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這個飽受爭議的「南陽神車」關鍵制氫技術來自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研究團隊。


5月24日晚,江峰發微博解釋該團隊曾參與的技術合作實驗,解釋鋁合金粉末加水制氫的技術可行,並呼籲公眾對新生事物報以審慎並寬容的態度,而非一概否定。

25日上午,董仕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江峰老師的試驗跟我的技術是一樣的,是我讓他幫我在西安交大做的試驗和檢測。」

在江峰發布的視頻中,他本人擔任旁白,帶領學生進行「鋁合金粉末+水置換氫氣並點燃」的試驗,試驗時間為25日中午12時21分。研究人員先稱10.21g鋁合金粉末放入罐中,隨後展示了一瓶未開封的礦泉水,喝了一大口後並用PH試紙測試顯示中性。然後,研究人員將少量的水倒入鋁粉罐中,短短幾秒,鋁粉罐中便迅速發生明顯的化學反應,冒出大量氣體,衝出灰色的粉末物質。繼續加入水後,反應繼續進行,氣體不斷湧出。此時,研究人員用明火點燃罐上方的氣體,氣體迅速燃燒,產生橘黃色的火焰,並有爆燃聲。

「常溫常壓下,1g鋁合金粉末可製得1.30L氫氣,佔到理論產氫量的95%;反應產物是帶有金屬催化劑的含水氧化鋁。」江峰說。

據江峰介紹,2018年初,他曾與擁有該技術智慧財產權的湖北工業大學董仕節團隊籤訂技術服務合同,為其製備鋁合金粉末,加水置換氫氣,並進行產物回收測試與分析。

【對話江峰】

澎湃新聞:您的研究團隊負責具體哪些工作?

江峰:我們和董老師的團隊在2018年初籤了一個技術服務合同,具體負責製備鋁合金粉末,然後加水,產氫,再把產物裡的貴金屬(起催化劑作用)分離出來。鋁粉末裡添加的貴金屬(所謂催化劑)能幫助破壞鋁粉末表面緻密的氧化膜(氧化鋁),從而使水與鋁接觸反應產生氫氣。

鋁合金粉末是董老師團隊提供原料和配比,由我們實驗室採用霧化制粉技術製備而成的。鋁合金粉末的配比以及想法等智慧財產權屬於他們,我們國家重點實驗室製備設備、分析測試手段比較全,並且有高素質的研究生可以幫忙。

澎湃新聞:為什麼要發布這個試驗視頻?

江峰:其實合同結束後,我們就停止了研究,也是因為智慧財產權歸他們,也不清楚後續進展。只是這兩天看到南陽「水氫發動機」的新聞,我想起我們做過類似的研究。我在微信上向董老師團隊的一個老師詢問,是不是他們的技術,得到的答覆是肯定的,不過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隨後我在自己微博上傳了之前研究鋁合金粉末制氫時拍攝的視頻。5月24日上午,有人質疑我微博發的視頻,網上很多人說我們是騙子,說不可能,懷疑鋁合金粉是電石乙炔遇水產生氣體,或者水不是水。

於是我找了幾個學生重複了鋁合金粉加水制氫試驗,發到了微博上,和之前的試驗結果一致。希望能讓大家明白,對於不懂的事情要多審慎並寬容,而不是一概否定。

當時我們拿PH試紙測了一下,確實是水。我們加了水,確實有大量的氫氣出來,並且你看到我們點了火。我們還可以通過控制加水量,調節氫氣的產出量。

澎湃新聞:試驗的目標和結論是什麼?

江峰:對方提供原材料和方案,我們幫助霧化製備鋁合金粉末、加水產氫試驗、生成產物的回收測試與分析。

試驗證明按照對方配方製備的鋁合金粉末加水產氫效果良好,常溫常壓下1g鋁合金粉末可製得1.30L氫氣,佔到理論產氫量的95%;反應產物是帶有金屬催化劑的含水氧化鋁,採用簡單方法可以從中回收金屬催化劑50-60%。

也就是說,制氫,用鋁合金粉末加水做,沒有任何問題,效率還挺高的。

澎湃新聞:鋁合金粉末的成分是什麼?有什麼特別之處?

江峰:其實就是純鋁和貴金屬,通過霧化制粉技術再形成的合金粉末。這裡面涉及到合金的種類和含量,由於涉及到技術秘密,合同規定不能透露。在他們來找我們前,他們應該已經進行了大量長期的工作,這些需要不斷試驗嘗試,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那你問,鋁合金的窗戶接觸水為什麼不會有氫氣出來?但問題在於,鋁合金表面通常有一層氧化膜,這層膜就把單質鋁和水隔開了,所以日常生活中你看到的鋁就很難生鏽,而我們加入的催化劑就是要把這層氧化膜破解掉,使水和鋁可以反應。

澎湃新聞:很多質疑聲音稱這項技術成本很高,您怎麼看?

江峰:現在的成本就是原料以及制粉的工藝成本,製得的鋁合金粉(鋁和貴金屬催化劑)確實比較貴,不過等加水反應後,其中的貴金屬會留在化學反應的產物中,通過簡單的分離技術可以把其中的貴金屬回收(我們當時做到比例是50-60%,不清楚後面他們是否提高);此外,加水反應的產物還可以用於鋰電池隔膜(陶瓷塗布),這樣下來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並且構成完整的鏈條,是一個可持續的方案。

澎湃新聞:怎麼看待車載水解制氫這個項目?

江峰:這種即時制氫的裝置其實就是一個「充氫寶」, 目前氫能源車用氫需要充氫站,但是建設耗資巨大,而且固定,需求不足時更不合適。

現在利用鋁合金粉加水制氫,解決了少量需求時的氫來源,並且比氫氣瓶安全。通過鋁粉加水可控制氫,燃燒氫(和燒天然氣一樣)來推動汽車運行。類似於一個充電寶,可移動,原料也可以更新。另外,在沒電和能源的地方也可以作為能源儲備,比如邊防哨所、海島、高山地區等,需要時加水產生氫氣即可使用。

這個技術可能不是新的,國外應該也有,我沒做這方面研究,因此不怎麼了解情況,但是從上面兩點來講,這個技術也是有實際價值的,可以作為大規模發展氫能源汽車的過渡,以及在野外提供能源儲備。

澎湃新聞:有句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項技術應用於汽車,目前還存在什麼難點嗎?

江峰:我其實直到這兩天才知道他們用在汽車上了,我不是汽車和氫能源方面的專家,因此我的看法不一定準確,不過我判斷這裡面有可能存在2個技術問題。

第一,如果車子需要的功率大,水量就要大,反應會比較劇烈,這樣就比較難控制;第二個,反應到時候肯定是在密閉的反應罐裡,那麼反應產生的局部熱量如何散掉,可能要在裝置上再想辦法。

當然,我只是說明通過鋁合金粉末加水是可以產生氫氣的,至於如何具體應用到汽車上,我只是一個判斷,因為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

澎湃新聞:即便是制氫技術,目前我們也聽到質疑的聲音,您怎麼想?

江峰:我覺得有時很搞笑,老說我們自己沒有創新,可是當我們創新了,又出現一片質疑聲。很多人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時候,就開始下結論,說這個是騙子那個是騙子,這樣太過分。我覺得,如果不夠了解,至少應該抱有謹慎或者寬容的態度,帶有個人情緒色彩的評論,我覺得是不合適的。

其實鋁置換氫氣是個中學的化學知識。不明白時可以諮詢相關專家,這次南陽汽車「水產氫永動機」的報導,當地寫報導的和內容把關的人員對於內容認真些是可以避免誤解的。

進入專題>>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 吉國傑_NBJ11143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教授演示鋁合金粉加水制氫,稱用於汽車或存兩大難題
    河南南陽媒體報導「車輛加水即可行駛」後,引發一片譁然,「南陽神車」加水制氫的原理或逐漸浮出水面。5月25日中午,該項目研究團隊的技術服務合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江峰在個人微博上公開發布視頻,還原「水解制氫」技術的試驗,試圖解釋「鋁合金粉末+水」製取氫氣的技術可行性。
  • 水氫汽車利用的是車載水解制氫技術 原來是這個樣子
    近期社會一大熱點是青年的「水氫汽車」,部分媒體抓住當年「水變油事件」,以「加水就能跑」這個噱頭瘋狂攻擊這個新概念。但很多人應該不知道,氫燃料汽車在國內已經有非常久的發展歷程。而青年的「水氫汽車」並非大家想像的只加水那麼簡單,是一項新技術「車載水解制氫」和成熟技術「氫燃料汽車」的結合。筆者在文章中會對大家在這方面認識上的誤區,進行簡單的分析。
  • 「水氫汽車」是技術鬧劇 還是龐青年的老賴騙局
    近日,龐青年和他的「水氫汽車」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討論水制氫技術的,和起底龐青年「老賴」背景的不相上下。面對水制氫技術的質疑,龐青年回應「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而讓人感慨的是,龐青年9次政府合作8次失敗,被法院列被執行人30餘次,身負巨額債務被執行消費限制,如此人物還能繼續接觸政府,拿到巨額投資,真是比「加水就能開」的車還神奇。
  • 水氫汽車加水就能跑,背後的真正原理是?
    燃料電池的類型有很多種,目前燃料電池汽車大部分都採用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而採用的燃料就是我們熟知的氫氣,氫氣被充進車輛上的高壓氣管,然後再需要的時候與空氣一起送進燃料電池內部,通過質子交換膜,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電化學反應,產生電流的同時只生成水,電流用來給電動機提供動力,而產生的水就直接排放出來,理論上講,從排氣管拍出來的水為純淨水,甚至可以直接拿來飲用。
  • 「神車」技術合作方公開視頻,試驗還原「水解制氫」技術
    試圖解釋「鋁合金粉末+水」製取氫氣的技術可行性。河南南陽媒體報導「車輛加水即可行駛」後,引發一片譁然,「南陽神車」加水制氫的原理或逐漸浮出水面。5月25日中午,該項目研究團隊的技術服務合作者——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江峰在個人微博上公開發布視頻,還原「水解制氫」技術的試驗,試圖解釋「鋁合金粉末+水」製取氫氣的技術可行性。
  • 全國轟動的「水氫汽車」事件,被罵是傻子才幹的事
    全國轟動的「水氫汽車」事件,被罵是傻子才幹的事猜你喜歡全國轟動的「水氫汽車」事件,被罵是傻子才幹的事[車友頭條-車友號 央視新聞連續多日對該事件進行報導,並揭開了「水氫發動機」的神秘面紗。實質上,該裝置分為制氫設備和燃料電池設備,而最具爭議的點在於制氫設備是否只是加水即可製取氫氣?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全球來看,純電動汽車在發達國家基本普及,在發展中國家普及率逐漸提高,插電混動汽車將作為長距離交通工具使用。氫燃料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儲氫、制氫技術獲得突破。有條件的政府通過採購用於公共運輸來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內政策層面,補貼政策轉換為溫和方式。
  • 無汙染零排放儲量豐富 氫動力汽車解析
    以氫氣為汽車燃料這種說法剛出來時嚇人一跳,但事實上是有根據的。氫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釋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車發動機運轉,而且氫與氧氣在燃料電池中發生化學反應只生成水,沒有汙染。因此,許多科學家預言,以氫為能源的燃料電池是21世紀汽車的核心技術,它對汽車工業的革命性意義,相當於微處理器對計算機業那樣重要。
  • "水氫車"背後:制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落地難
    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演示加水並乘車體驗。面對網絡的爭議,他回應「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並稱技術價值幾百個億。龐青年:一升水跑一公裡 汙水也可用龐青年表示,300升水跑300公裡,而且加入的水源並沒有限定,海水、汙水都可以。他還表示,即使冬天的雪水也沒有關係,接下來會進一步優化。
  • 「水氫汽車」是一場純粹的騙局嗎?
    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該新聞一經報導,立刻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質疑聲此起彼伏。水氫汽車到底是純粹的騙局還是顛覆行業的新興技術?氫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如何?雖然在純電車方面發力較晚,存在感不足,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另外一條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車方面,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2014年底,豐田公司開始在日本銷售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這款被命名為「Mirai」的車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首個商業販售的氫燃料電池車款。
  • 水氫汽車是氫能應用的重要載體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的新風向2019年,氫燃料電池汽車「風向」漸濃,這一領域的頭號選手豐田開始向中國輸出氫燃料電池技術,奧迪則重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反觀中國,政策風向早已出現向氫燃料電池汽車轉移的跡象,不論是產業政策還是業內專家學者的吹動,都預示著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燃料電池可將氫這種燃料裡的化學能轉變成電能,排放出零汙染的水。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報導中稱,已正式下線的水氫發動機由青年汽車集團於2017年8月發布。這款 「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號稱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情況下,實現水氫燃料汽車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超1000公裡。報導刊發後,諸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認為「水變氫」違背能量守恆定律,更有人直指「水氫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騙局。
  • HSEE2021第八屆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與制氫、儲運設備展覽會
    HSEE2021第八屆中國國際氫燃料汽車加氫站與制氫、儲運設備展覽會 舉辦時間:2021-07-14 ~ 2021-07-16 舉辦地區:上海
  • 氫燃料電池汽車前景起爭議
    技術仍是「卡脖子」問題  宋健認為,在高成本和諸多技術難關面前,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前景有些暗淡。  記者了解到,氫能產業仍存在諸多發展瓶頸,技術還不夠完善。同時,氫燃料電池汽車對加氫基礎設施的要求較高,不同於電動汽車有大規模充電樁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只能在加氫站加氫。如果加氫站沒有大規模分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出行就會成為難題。
  • 2020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
    2020第七屆國際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與制氫加氫站設備成果展 舉辦時間:2020-09-02 ~ 2020-09-04 舉辦地區:上海
  • 「水變油」的鬧劇,21世紀翻版「水氫汽車」又重新演了一次
    (4)龐青年的「水氫汽車」不是高科技,也不具備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水氫汽車」宣稱可以將注入水箱的水轉化為氫氣,然後再給氫能源電池組提供反應原料。這個科學技術原理是很簡單的,純粹是中學化學範疇,跟高科技根本不沾邊。這個技術原理在實驗室是完全可行的,可以稱之為科學技術實驗。
  • 龐青年水氫汽車被質疑「水加油」騙局,多次圈煤圈地騙補成老賴
    被政府要求說明情況的龐青年則堅持回應稱,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南陽項目進程,「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5月25日,龐青年現身河南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面對數家直播媒體,龐青年坐上了這部水解制氫車輛,於公司園區內行駛了半分鐘左右。行駛結束,龐青年還稱水解制氫裝置排除的水能夠當純淨水喝。
  • 揭秘「水氫燃料車」,商業噱頭還是可行技術
    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發現,這款氫能公交車是由總部位於浙江金華的青年汽車集團(下稱「青年汽車」)打造的。自稱在2014年介入氫能產業的青年汽車把這種技術稱為「車載水解制氫技術」,並稱該技術實現了車載水實時製取氫氣。  按照青年汽車的說法,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無水質要求,自來水、河水、海水均可使用),用戶無氫氣成本,減少了氫氣的存儲與運輸。
  • 澳洲高校研發更便宜催化劑 可快速分解水制氫供氫動力汽車使用
    而且很多企業開始轉向氫動力汽車。現在,澳大利亞高效研發了一種鎳鐵催化劑,能夠快速制氫。蓋世汽車訊據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領導的一個科學家研究小組展示了一種更便宜、更可持續的方法以製造氫氣,為氫動力汽車提供動力。
  • 水氫燃料汽車有可能嗎?我們能找到傳說中的催化劑嗎?
    您認為南陽的「青年水氫燃料車」屬於重大技術突破,還是一場科學騙局?很多朋友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問題點,一個是氫燃料電池鉑電極的一氧化碳中毒很難解決,另一個則是氫氣的製取,對於氫能源汽車來說,儲氫罐解決了氫的來源,因此鉑電極才會被大家所關注,因為重點在燃料電池上!但"青年水氫燃料車"是直接加水,現場制氫,然後再氫燃料電池,在這些環節中,制氫工藝成本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