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數量的測定方法

2021-01-08 生物谷
細菌數量的測定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21 22:45

1、計數器測定法:
  即用血細胞計數器進行計數。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由於計數室的容積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據計數器刻度內的細菌數,可計算樣品中的含菌數。本法簡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結果。
  本法不僅適於細菌計數,也適用於酵母菌及黴菌孢子計數。
  2、電子計數器計數法:
  電子計數器的工作原理是測定小孔中液體的電阻變化,小孔僅能通過一個細胞,當一個細胞通過這個小孔時,電阻明顯增加,形成一個脈衝,自動記錄在電子記錄裝置上。
  該法測定結果較準確,但它只識別顆粒大小,而不能區分是否為細菌。因此,要求菌懸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細胞計數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計數法,是根據每個活的細菌能長出一個菌落的原理設計的。取一定容量的菌懸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釋,然後將定量的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根據培養出的菌落數,可算出培養物中的活菌數。此法靈敏度高,是一種檢測汙染活菌數的方法,也是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所採用的方法。使用該法應注意:①一般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過多或過少均不準確;②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響計數,可在培養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於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廣泛應用於水、牛奶、食物、藥品等各種材料的細菌檢驗,是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 
  4、比濁法
  比濁法是根據菌懸液的透光量間接地測定細菌的數量。細菌懸浮液的濃度在一定範圍內與透光度成反比,與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電比色計測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樣品菌液濃度。
  此法簡便快捷,但只能檢測含有大量細菌的懸浮液,得出相對的細菌數目,對顏色太深的樣品,不能用此法測定。
  5、測定細胞重量法
  此法分為溼重法和乾重法。溼重法系單位體積培養物經離心後將溼菌體進行稱重;乾重法系單位體積培養物經離心後,以清水洗淨放人乾燥器加熱烘乾,使之失去水分然後稱重。
  此法適於菌體濃度較高的樣品,是測定絲狀真菌生長量的一種常用方法。
  6、測定細胞總氮量或總碳量
  氮、碳是細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較穩定,測定氮、碳的含量可以推知細胞的質量。此法適於細胞濃度較高的樣品。
7、顏色改變單位法(colour change unit,簡稱CCU)
這種方法通常用於很小,用一般的比濁法無法計數的微生物,比如支原體等,因為支原體的液體培養物是完全透明的,呈現為清亮透明紅色,因此無法用比濁法來計數,由於支原體固體培養很困難,用cfu法也不容易計數,因此需要用特殊的計數方法,即CCU法。它是以微生物在培養基中的代謝活力為指標,來計數微生物的相對含量的,下面以解脲脲原體為例,簡單介紹其操作:
(1).取12隻無菌試管,每一管裝1.8ml解脲脲原體培養基。
(2).在第一管加入0.2ml待測解脲脲原體菌液,充分混勻,從中吸取0.2ml加入第二管,依次類推,10倍梯度稀釋,一直到最末一管
(3).於37度培養,以培養基顏色改變的最末一管作為待測菌液的CCU,也就是支原體的最大代謝活力,比如第六管出現顏色改變,他的相對濃度就是10的6次方CCU/ml.
一般來說,比濁法和菌落計數法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細菌的計數,但是對支原體這樣比較特殊的微生物,用CCU法比較合適。
  測定微生物生長的方法很多,各種方法均有其優缺點,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在微生物學工作中一般常用的是平皿菌落計數法、計數器法和比濁法。至於哪種方法比較適合你,得根據你的具體條件而定。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測定細菌數量的方法
    測定細菌數量的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6 21:21 測定細菌數量的方法 1 、計數器測定法:
  • 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特點及測定的原理。(2)學習用比濁法測定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實驗原理】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生物)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生物)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筆試輔導課程|取證計劃2018
  • 水中細菌總數及大腸菌群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學習水中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數量測定的方法。(2)了解大腸菌群指數在飲用水細菌學檢查中的重要性。【實驗原理】為檢驗飲用水是否達到衛生標準,需要進行水中的細菌數量及大腸菌群數的測定。細菌總數可以說明水質被汙染的程度,一般來說,細菌數量越多,汙染的程度越高。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初中生物-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
    一、知識點總結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有多種,根據研究對象或目的選擇。1.總細胞計數法(1)血球計數板法:血球計數板中央有一個體積一定的計數室(0.1mm3)。將菌懸液或孢子懸液在顯微鏡下計數,然後再按一定公式計算出細菌總數。
  • 微生物實驗中 細菌計數的方法
    細菌是一類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在微生物實驗中,細菌計數的實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計數器測定法   即用血細胞計數器進行計數。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
  • 細菌耐藥性試驗測定MIC值綜述
    還有新發傳染病及其病原體的不斷湧現都說明了細菌耐藥性試驗的重要性。  5.耐藥性試驗原理  測定抗菌藥物在體外對病原微生物有無抑制作用的方法稱為藥物敏感性試驗,簡稱藥敏試驗。  6.常規藥敏試驗的選藥原則  (1)選擇原則應考慮到藥物臨床療效、耐藥菌株流行情況、預防耐藥菌株產生和經濟的綜合因素,最終目的是達到控制感染。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實驗首先研究超聲時間對大腸桿菌dna提取效果的影響,其次在傳統法、水煮法、es法(傳統法+溶菌酶)、esu法(傳統法+超聲+溶菌酶)之間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兩種菌株dna的濃度及純度,找出了一種準確、高效的dna提取方法,為今後生物檢測鑑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 人體細菌有多少?細菌與細胞數量比例沒有你想的誇張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經過重新估算,他們指出,人體細菌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比例遠沒有大家以為的 那樣誇張,細菌和細胞的總數其實差不太多。根據這個新版的估算,一個體重70千克、身高1.7米的「標準參考人」(reference man)身上的細菌/細胞比值平均為1.3:1。
  • 同位素年齡測定方法是如何測定巖石的年齡的?
    同位素年齡測定方法是如何測定巖石的年齡的?其中的β衰變、α衰變被用於測定巖石的年齡。在放射性衰變中,初始的同位素發生放射性衰變,按一定比率變成另一種同位素。基於這一比率,可以得到初始的同位素的一半衰變成另一種同位素的時間,即同位素的半衰期。隨著時間推移,巖石中初始的同位素數量減少,新同位素數量增加。
  • 膨脹係數測定方法,知多少?
    而多相合金膨脹係數取決於組成相之間的性質和數量,可以近似按照各相所佔的體積百分比,利用混合定則粗略計算得到。 4.織構的影響單晶或多晶存在織構,導致晶體在各晶向上原子排列密度有差異,導致熱膨脹各向異性,平行晶體主軸方向熱膨脹係數大, 垂直方向熱膨脹係數小。
  • 藥敏試驗檢測試劑盒(MIC測定)使用方法
    藥敏試驗檢測試劑盒(MIC測定)使用方法1.
  • 細菌主宰人體:共生細菌數量為人體細胞10倍
    各司其職的細菌不管是細胞數量,還是擁有的基因數量,寄生在人體表面和內部的細菌都遠超人體本身。在我們的身體內,住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寄生在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特別是腸道等部位。實際上,人體細胞並不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細胞,共生細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由微生物細胞和它們所包含的基因組成的細菌群落,不僅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反而對人體有益,能幫助身體進行消化、生長和防禦。小小的細菌居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 COD的測定方法
    重鉻酸鹽回流法經典標準方法,再現性好,準確可靠。不足之處:回流裝置佔的實驗空間大,水、電消耗較大,試劑用量大,操作不便,難以大批量快速測定。測定原理: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
  • 你體內的細菌數量,是自身細胞的10倍?不至於啦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
  • 溫石棉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溫石棉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發布日期:1987-07-01 本標準適用於機選石棉比表面積的測定,測量範圍為20~400dm2/g。 如果試樣中含有過多非纖維狀顆粒雜和,則測不出穩定的結果。 1 方法概述 本方法是根據定量空氣透過空隙度一定的試樣層所需時間來測定試樣的比表面積。
  • THE FACTS -3 F10SC消毒劑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及抑菌圈測定方法 ​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Zone Of Inhib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s To Be Used When Testing F10SC DisinfectantsF10SC消毒劑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及抑菌圈測定方法
  • 比表面積測定方法及標準簡介
    通過這種方法測定的比表面積我們稱之為「等效」比表面積。比表面積測試方法分類比表面積測試方法有兩種分類標準。一是根據測定樣品吸附氣體量多少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連續流動法、容量法及重量法,重量法現在基本上很少採用;再者是根據計算比表面積理論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對比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Langmuir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和BET法比表面積分析測定等。
  •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資料庫】 【標準名稱】 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標準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準名稱(英)】 【標準號】 GB 207-63【標準發布單位】 【標準發布日期】 【標準實施日期】 1964-04-01實施【標準正文】 一、
  • 細菌鞭毛的負染色方法
    細菌作為原核生物沒有特定的細胞核,它的遺傳物質散落在細胞質中,基本的細胞結構還有細胞膜、細胞壁。鞭毛是某些細菌特有的運動器官,細菌可以通過調整鞭毛的旋轉方向來改變運動狀態。細菌的鞭毛自細胞膜長出,游離於細菌細胞外,鞭毛的長度常超過菌體若干倍。在做電鏡實驗時,鞭毛由於反差弱,可視化往往需要藉助負染色。負染之後的鞭毛結構在深色背景下呈陰性反差,結構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