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中 細菌計數的方法

2020-11-29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細菌是一類形狀細短,結構簡單,多以二分裂方式進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廣、個體數量最多的有機體。在微生物實驗中,細菌計數的實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計數器測定法

  即用血細胞計數器進行計數。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由於計數室的容積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據計數器刻度內的細菌數,可計算樣品中的含菌數。本法簡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結果。

  本法不僅適於細菌計數,也適用於酵母菌及黴菌孢子計數。

  2、電子計數器計數法

  電子計數器的工作原理是測定小孔中液體的電阻變化,小孔僅能通過一個細胞,當一個細胞通過這個小孔時,電阻明顯增加,形成一個脈衝,自動記錄在電子記錄裝置上。

  該法測定結果較準確,但它只識別顆粒大小,而不能區分是否為細菌。因此,要求菌懸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細胞計數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計數法,是根據每個活的細菌能長出一個菌落的原理設計的。取一定容量的菌懸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釋,然後將定量的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根據培養出的菌落數,可算出培養物中的活菌數。此法靈敏度高,是一種檢測汙染活菌數的方法,也是目前國際上許多國家所採用的方法。

  使用該法應注意:

  ①一般選取菌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過多或過少均不準確;

  ②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響計數,可在培養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

  ③本法限用於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廣泛應用於水、牛奶、食物、藥品等各種材料的細菌檢驗,是最常用的活菌計數法。

  4、比濁法

  比濁法是根據菌懸液的透光量間接地測定細菌的數量。細菌懸浮液的濃度在一定範圍內與透光度成反比,與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電比色計測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樣品菌液濃度。

  此法簡便快捷,但只能檢測含有大量細菌的懸浮液,得出相對的細菌數目,對顏色太深的樣品,不能用此法測定。

  5、測定細胞重量法

  此法分為溼重法和乾重法。溼重法系單位體積培養物經離心後將溼菌體進行稱重;乾重法系單位體積培養物經離心後,以清水洗淨放人乾燥器加熱烘乾,使之失去水分然後稱重。

  此法適於菌體濃度較高的樣品,是測定絲狀真菌生長量的一種常用方法。

  6、測定細胞總氮量或總碳量

  氮、碳是細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較穩定,測定氮、碳的含量可以推知細胞的質量。此法適於細胞濃度較高的樣品。

  7、顏色改變單位法(colour change unit,簡稱CCU)

  這種方法通常用於很小,用一般的比濁法無法計數的微生物,比如支原體等,因為支原體的液體培養物是完全透明的,呈現為清亮透明紅色,因此無法用比濁法來計數,由於支原體固體培養很困難,用cfu法也不容易計數,因此需要用特殊的計數方法,即CCU法。它是以微生物在培養基中的代謝活力為指標,來計數微生物的相對含量的.

  以解脲脲原體為例,其操作為:

  (1)取12隻無菌試管,每一管裝1.8ml解脲脲原體培養基。

  (2)在第一管加入0.2ml待測解脲脲原體菌液,充分混勻,從中吸取0.2ml加入第二管,依次類推,10倍梯度稀釋,一直到最末一管

  (3)於37度培養,以培養基顏色改變的最末一管作為待測菌液的CCU,也就是支原體的最大代謝活力,比如第六管出現顏色改變,他的相對濃度就是10的6次方CCU/ml.

  一般來說,比濁法和菌落計數法就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細菌的計數,但是對支原體這樣比較特殊的微生物,用CCU法比較合適。

  測定微生物生長的方法很多,各種方法均有其優缺點,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在微生物學工作中一般常用的是平皿菌落計數法、計數器法和比濁法。至於哪種方法比較適合你,得根據你的具體條件而定。

  CANSPEC品質提供的性能卓越,其優秀的品質滿足您不同實驗的多種需求,現貨,產品詳情,科學儀器,實驗室耗材,上海創賽,海量產品特價促銷中,歡迎來電諮詢!

相關焦點

  • 利用新儀器設備,上好微生物實驗課
    這是整個 微生物學實驗課程和學生以後進行微生物學實驗時均需注 意的。   2. 水中細菌的實驗室培養和平板菌落計數法   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其目的是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幾種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術。同時,水中細菌的實驗室培養,學習了水樣的採取方法和平板菌落技術的方法。
  • 微生物細胞數的計數——萬融實驗
    一、目的了解血球計數板的結構,掌握使用和計算方法。二、儀器與材料顯微鏡、血球計數板、移液管、酵母菌液(準備見附錄)。三、血球計數板的結構和計算方法血球計數板由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製玻片製成。玻片中央刻有四條槽,中央兩條槽之間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央有一小槽,槽的兩邊的平面上各刻有9個大方格,中央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其長和寬各為1mm,深度為0.1mm,其體積為0.1mm3。計數室有兩種規格:一種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中格,每一中格分成25小格,共400小格;另一種規格是把大方格分成25中格,每一中格分成16小格,總共也是400小格。
  • 測定細菌數量的方法
    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由於計數室的容積是一定的 (O.1mm3) ,因而根據計數器刻度內的細菌數,可計算樣品中的含菌數。本法簡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結果。 本法不僅適於細菌計數,也適用於酵母菌及黴菌孢子計數。
  • 細菌數量的測定方法
    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由於計數室的容積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據計數器刻度內的細菌數,可計算樣品中的含菌數。本法簡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結果。  本法不僅適於細菌計數,也適用於酵母菌及黴菌孢子計數。
  • 天空中的微生物
    生活在天空中的細菌看似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它們與人類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要近得多。有研究發現天空中的細菌在「行雲降雨」的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細菌的直徑約在0.1微米-3微米之間,足以令高空的水蒸汽在這樣微小的顆粒周圍凝結起來形成雲。這些微粒被稱為「凝集核」。微生物是凝集核的主要來源之一。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糞大腸菌群能生長並發酵乳糖產酸使指示劑變色,通過顏色判斷是否產酸,並通過對呈藍色或藍綠色的菌落進行計數,從而測定樣品中糞大腸菌群濃度。該方法是一種基於泊松分布的間接計數法,利用統計學原理,根據一定體積不同稀釋度樣品經培養後產生的目標微生物陽性數,查表估算一定體積樣品中目標微生物存在的數量(即單位體積存在目標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數
  • 細胞計數方法------細胞計數板法
    實驗原理:當待測細胞懸液中細胞均勻分布時,通過測定一定體積懸液中的細胞的數目,即可換算出每毫升細胞懸液中細胞的細胞數目。具體操作:1. 將計數板及蓋片擦拭乾淨,並將蓋片蓋在計數板。2.蓋上蓋玻片後,計數區的高度為0.1mm,所以每個計數區的體積為0.1mm3,每個小方格的體積為1/4000mm3。使用細胞計數板計數時,先要測定每個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數量,再換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樣品)中微生物細胞的數量。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該方法使樣品通過孔徑為0.45μm的濾膜過濾,細菌被截留在濾膜上,然後將濾膜置於MFC選擇性培養基上,在特定的溫度(44.5℃)下培養24h,膽鹽三號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糞大腸菌群能生長並發酵乳糖產酸使指示劑變色,通過顏色判斷是否產酸,並通過對呈藍色或藍綠色的菌落進行計數,從而測定樣品中糞大腸菌群濃度。
  • 環境中微生物的檢測和分離純化
    、熟悉常用微生物培養基的配製方法。 二、實驗原理 1、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營,在這裡生活的微生物無論是數量還是種類都是極其豐富的。因此,土壤是微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插所,也是發掘微生物資源的重要基地,可以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得到許多有價值的菌株。
  • 高中生物《微生物的培養技術及應用》微課精講+知識點+課件教案習題
    1.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環芳烴。土壤中有些細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環芳烴為碳源,在培養基中形成分解圈。為篩選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並投入除汙,某小組同學設計了相關實驗。[答案](1)高鹽 無氧 (2)加鹽 以澱粉為唯一碳源 高溫 (3)變性 高壓蒸汽 (4)稀釋塗布平板法 平板劃線法微生物計數的方法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有計數法、重量法、生理指標法等方法,但是一般使用計數法,計數法可分為直接計數法和間接計數法
  • 【微信備考】全國教資統考:初中生物-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
    一、知識點總結微生物生長的測定方法有多種,根據研究對象或目的選擇。1.總細胞計數法(1)血球計數板法:血球計數板中央有一個體積一定的計數室(0.1mm3)。將菌懸液或孢子懸液在顯微鏡下計數,然後再按一定公式計算出細菌總數。
  • 無菌接種技術及細菌培養特徵觀察——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學會正確使用微生物實驗中常用的接種工具,掌握各種接種技術。(2)觀察細菌的培養特徵,學會判斷細菌在不同培養基上的生長狀況。【實驗原理】1.無菌接種技術無菌接種技術是微生物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術之一。所謂接種即把微生物純菌種在無菌條件下移植到適宜的培養基上,經培養獲得純培養物。因此,接種一般要求在無菌室、超淨工作檯(圖2-1)或實驗室火焰旁嚴格按無菌操作進行。
  •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生物)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考試—微生物數量的測定方法(生物) 2018下半年甘肅省教師資格筆試輔導課程|取證計劃2018
  • 空氣、食品接觸面(餐具,飲具,器皿表面)微生物檢驗方法、標準
    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檢驗培訓教材》中《出入食品生產廠衛生細菌檢驗方法》、日本東京冷凍食品檢驗方法。3.1.2菌落培養:(1)在採樣前將準備好的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平板置37℃±1℃ 培養24 h,取出檢查有無汙染,將汙染培養基剔除。(2)將已採集樣品的培養基在6 h內送實驗室,細菌總數於37℃±1℃培養48h觀察結果,計數平板上細菌菌落數。
  • 細菌鑑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應——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了解細菌對大分子物質水解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糖發酵、IMViC和H2S試驗的原理和方法。(3)通過不同微生物對不同物質的利用和代謝能力,認識微生物生理類型的多樣性。【實驗原理】微生物代謝類型的多樣性使得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為人類開發利用微生物資源提供更多的機會與途徑。微生物代謝類型多樣性具體表現在生理生化反應的多樣性。不同細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統,分解糖類、胺基酸等有機物的能力各異,從而使產生的分解產物亦有不同。因此,藉助各種生理生化反應可以鑑別細菌的種類,這是微生物分類鑑定的重要依據。
  • 季節 物種 浮遊動物共生細菌和海水細菌豐度 季節變化 影響因素
    將來自各個組的橈足類動物收集到無菌的200µm網眼篩上,並反衝洗到無菌的培養皿中。4個重複,每個重複中有3隻橈足類動物,用於評估腸道清除前與橈足類動物共生的細菌豐度。將所有剩餘的橈足類轉移到250ml具有適當銨濃度的0.2µm過濾的ASW中,並清除其內臟3.5小時,以消除與食物共生的細菌。清除腸道後,將每個動物組再次濃縮到滅菌的200 µm網眼篩上,並反衝洗到無菌培養皿中。
  • 細胞計數和活力測定實驗方法
    Hanks平衡鹽溶液或儲存培養基;   實驗方法:   1. 準備計數器。輕輕地溼潤中央網絡區域的各個邊,用兩個拇指的壓力使蓋玻片水平地從邊緣滑動。當在中央標記區臨近的任何一邊能看見牛頓環(彩虹色)時,蓋玻片位置正確;   2. 1000r/min離心細胞懸液5min,棄上清。將細胞重懸於已知體積的培養基中;   3.
  • 高通量分離培養和鑑定植物根系細菌的實驗流程與分析方法
    原位分離培養微生物對於揭示微生物在植物生長和健康中的功能非常重要。分離培養的微生物和無菌體系相結合,將揭示根系微生物與植物生長表型之間的因果關係和互作機制,是推動根系微生物組從描述向功能研究發展的重要技術。白洋研究組在Nature Protocols 雜誌撰寫文章詳細介紹高通量分離培養和鑑定植物根系細菌的實驗流程與分析方法。
  • Nat Biotech | 第6期導讀:納米孔測序、單細胞RNA計數技術等
    Bhatt研究組發文題為Complete, closed bacterial genomes from microbiomes using nanopore sequencing,利用納米孔測序完成來自微生物群落的完整、封閉的細菌基因組。微生物基因組可以通過短讀測序數據進行組裝,但這些元基因組組裝的連貫性受到重複元素的限制。
  •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長與控制
    2017、)3、微生物生長與溫度的關係(1999、)4、細菌在液體培養基中的生長曲線(1999、2008、2012、2016、)5、細菌的同步生長與非同步生長(2001、2004、)6、E.coli在含葡萄糖和麥芽糖的肉湯培養基中的生長曲線(200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