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了解血球計數板的結構,掌握使用和計算方法。
二、儀器與材料
顯微鏡、血球計數板、移液管、酵母菌液(準備見附錄)。
三、血球計數板的結構和計算方法
血球計數板由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製玻片製成。玻片中央刻有四條槽,中央兩條槽之間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央有一小槽,槽的兩邊的平面上各刻有9個大方格,中央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其長和寬各為1mm,深度為0.1mm,其體積為0.1mm3。計數室有兩種規格:一種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中格,每一中格分成25小格,共400小格;另一種規格是把大方格分成25中格,每一中格分成16小格,總共也是400小格。計算方法如下:
1.16×25的計數板計算公式
細胞數/ml:100小格內的細胞數/100×400×10×1000×稀釋倍數。
2.25×16的計數板計算公式
細胞數/ml:80小格內的細胞數/80×400×10×1000×稀釋倍數。
四、操作步驟
(1)稀釋樣品,為了便於計數,將樣品適當稀釋,使每格約含5個細胞。
(2)取乾淨的血球計數板,用厚蓋玻片蓋住中央的計數室,用移液管吸取少許充分搖勻的待測菌液於蓋玻片的邊緣,菌液則自行滲入計數室,靜置5~10分鐘即可計數。
(3)將血球計數板置於載物臺上,用低倍鏡找到小方格後換高倍鏡觀察計數。需不斷地上、下旋動細調節器,以便看到計數室內不同深度的菌體。現以16×25規格的計數板為例,數四個角(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四個中格(即100小格)的酵母菌數。如果是25×16規格的計數板,除取四個角上四中格外,還取正中的一個中格(即80小格)。對位於大格線上的酵母菌只計大格的上方及左方線上的酵母菌,或只計下方及右方線上的酵母菌。
每個樣品重複計數3次,取平均值,再按公式計算每毫升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數。
(4)洗滌血球計數板。
使用完畢後,將血球計數板在水龍頭上用水柱衝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後自行晾乾或用吹風機吹乾。鏡檢,觀察每小格內是否有殘留菌體或其他沉澱物。若不乾淨,則必須重複洗滌至乾淨為止。
思考題
1.結果:將結果記錄於下表中。A表示5個中方格中的總菌數;B表示菌液稀釋倍數。
2.為什麼用兩種不同規格的計數板測同一樣品時,其結果一樣?
3.在計數板計數操作過程中,說明血球計數板計數的誤差主要來自哪些方面?應如何儘量減少誤差,力求準確?
4.如何正確使用計數板計數?其操作步驟和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進行計算?
5.除計數板可以進行微生物細胞計數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進行細胞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