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細胞數的計數——萬融實驗

2021-01-08 實驗室小知識

一、目的

了解血球計數板的結構,掌握使用和計算方法。

二、儀器與材料

顯微鏡、血球計數板、移液管、酵母菌液(準備見附錄)。

三、血球計數板的結構和計算方法

血球計數板由一塊比普通載玻片厚的特製玻片製成。玻片中央刻有四條槽,中央兩條槽之間的平面比其他平面略低,中央有一小槽,槽的兩邊的平面上各刻有9個大方格,中央的一個大方格為計數室,其長和寬各為1mm,深度為0.1mm,其體積為0.1mm3。計數室有兩種規格:一種是把大方格分成16中格,每一中格分成25小格,共400小格;另一種規格是把大方格分成25中格,每一中格分成16小格,總共也是400小格。計算方法如下:

1.16×25的計數板計算公式

細胞數/ml:100小格內的細胞數/100×400×10×1000×稀釋倍數。

2.25×16的計數板計算公式

細胞數/ml:80小格內的細胞數/80×400×10×1000×稀釋倍數。

四、操作步驟

(1)稀釋樣品,為了便於計數,將樣品適當稀釋,使每格約含5個細胞。

(2)取乾淨的血球計數板,用厚蓋玻片蓋住中央的計數室,用移液管吸取少許充分搖勻的待測菌液於蓋玻片的邊緣,菌液則自行滲入計數室,靜置5~10分鐘即可計數。

(3)將血球計數板置於載物臺上,用低倍鏡找到小方格後換高倍鏡觀察計數。需不斷地上、下旋動細調節器,以便看到計數室內不同深度的菌體。現以16×25規格的計數板為例,數四個角(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四個中格(即100小格)的酵母菌數。如果是25×16規格的計數板,除取四個角上四中格外,還取正中的一個中格(即80小格)。對位於大格線上的酵母菌只計大格的上方及左方線上的酵母菌,或只計下方及右方線上的酵母菌。

每個樣品重複計數3次,取平均值,再按公式計算每毫升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數。

圖6-1 血球計數板的結構圖

(4)洗滌血球計數板。

使用完畢後,將血球計數板在水龍頭上用水柱衝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後自行晾乾或用吹風機吹乾。鏡檢,觀察每小格內是否有殘留菌體或其他沉澱物。若不乾淨,則必須重複洗滌至乾淨為止。

思考題

1.結果:將結果記錄於下表中。A表示5個中方格中的總菌數;B表示菌液稀釋倍數。

25×16的計數板觀察計數記錄結果
16×25的計數板觀察計數記錄結果

2.為什麼用兩種不同規格的計數板測同一樣品時,其結果一樣?

3.在計數板計數操作過程中,說明血球計數板計數的誤差主要來自哪些方面?應如何儘量減少誤差,力求準確?

4.如何正確使用計數板計數?其操作步驟和工作原理是什麼?如何進行計算?

5.除計數板可以進行微生物細胞計數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進行細胞計數?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實驗中 細菌計數的方法
    在微生物實驗中,細菌計數的實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計數器測定法   即用血細胞計數器進行計數。取一定體積的樣品細胞懸液置於血細胞計數器的計數室內,用顯微鏡觀察計數。由於計數室的容積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據計數器刻度內的細菌數,可計算樣品中的含菌數。本法簡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結果。
  • 細胞計數方法------細胞計數板法
    實驗原理:當待測細胞懸液中細胞均勻分布時,通過測定一定體積懸液中的細胞的數目,即可換算出每毫升細胞懸液中細胞的細胞數目。具體操作:1. 將計數板及蓋片擦拭乾淨,並將蓋片蓋在計數板。2.所以,細胞密度=m×16×10個/ml)說明:公式中除以4,因為計數了4個大格的細胞數。
  • 實驗技術篇|如何提高細胞計數的準確性
    (饅之瘋狂哭泣) 這個實驗的簡單之處在於:全程無腦傻瓜操作,所需的材料廉價可得,整個過程中絕對不會涉及到因為試劑的問題影響實驗。全看自己操作的可不可。 這個實驗的難點之處在於:每一次細胞的消化,細胞的處理,不同的細胞,甚至細胞混勻之後吹打的問題都會影響實驗計數的結果。
  • 實驗專欄丨大神教你如何細胞計數
    科研工具| 作圖| 實驗 | SCI |統計分析細胞培養技術中,細胞計數是一項基本功,對於標準化培養條件以及需要精確定量的實驗來說都非常關鍵。中央方塊區差不多剛好可以填滿整個視野(下圖中標記的3號位置)使用手持式計數器記錄計數池四個角以及中央方塊內的細胞數(1-5號位置,經典的current-protocol推薦每個方塊細胞數應不大於20-50),並重複記錄另一側計數池中的細胞數,總計十個方塊。
  • 細胞計數
    細胞懸液製備後,常用活體染料臺盼藍對細胞進行染色,由於臺盼藍不能透過活細胞正常完整的細胞膜,故活細胞不著色。而死亡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增高,可使染料進入細胞內而使細胞著色(藍色)。而當進行細胞計數時一般用血細胞計數板,同時可以確定細胞的生活狀況。
  • 細胞計數和活力測定實驗方法
    Hanks平衡鹽溶液或儲存培養基;   實驗方法:   1. 準備計數器。輕輕地溼潤中央網絡區域的各個邊,用兩個拇指的壓力使蓋玻片水平地從邊緣滑動。當在中央標記區臨近的任何一邊能看見牛頓環(彩虹色)時,蓋玻片位置正確;   2. 1000r/min離心細胞懸液5min,棄上清。將細胞重懸於已知體積的培養基中;   3.
  • 細胞傳代培養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了解細胞傳代的一般方法和步驟;進一步熟悉細胞培養的基本原理及培養過程中無菌操作的概念和技術。【實驗原理】當培養的細胞增殖達到一定密度後,將會出現密度抑制現象,表現為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逐漸減慢,甚至停止。
  • 細胞計數竟如此簡單
    細胞計數是細胞實驗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科研工作者需要從多方面對培養的細胞進行分析
  • 環境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提取——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溶菌酶—CTAB—蛋白K—凍融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組DNA的原理。(2)掌握採用溶菌酶—CTAB—蛋白K—凍融法提取土壤微生物基因組DNA的方法及操作過程。(3)熟練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操作過程。
  • 培養細胞的形態觀察和計數
    【實驗目的】了解培養中的動物細胞的一般形態和生長狀態;掌握細胞計數的基本方法。【實驗用品】一、材料和標本 培養中的 HeLa 細胞(人子宮頸癌上皮細胞)、NIH3T3(小鼠成纖維細胞)、HL60 細胞(人白血病細胞)二、器材和儀器 倒置顯微鏡、細胞計數板、普通光學顯微鏡、乳頭吸管三、試劑 0.3%臺盼蘭染液、0.25%胰蛋白酶一0.02%EDTA 混合消化液【實驗內容】一、培養細胞的形態觀察
  • 土壤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及菌落觀察——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幾種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術。(2)了解四大類微生物的菌落特徵。【實驗原理】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營。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選擇適合於待分離微生物的生長條件,或加入某種抑制劑,造成只利於待分離微生物生長,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從而淘汰大部分不需要的微生物;二是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形成的單個菌落可以是由一個細胞繁殖而成的集合體,因此可通過挑取單菌落而獲得一種純培養。獲得單菌落的方法可通過稀釋塗布平板法或平板劃線法等技術來完成。
  • 細胞培養的基本條件——萬融實驗
    細胞在體外培養中所需的條件與體內細胞基本相同,但隨細胞生存環境的改變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1.無汙染的細胞培養環境 無菌無毒的操作環境和培養環境是保證細胞在體外培養成功的首要條件。在體外培養的細胞由於缺乏對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禦能力,一旦被微生物或有毒物質汙染,或者自身代謝物質積累,可導致細胞中毒死亡。因此,在體外培養細胞時,必須保持細胞生存環境無汙染,並及時清除細胞代謝產物。要保持無菌無毒環境,必須嚴格做到:細胞培養用品及培養用液要經過滅菌處理,實驗過程要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程進行。2.恆定的溫度 維持培養細胞體外生存,必須有恆定適宜的溫度。
  • 利用新儀器設備,上好微生物實驗課
    接著,將所有標好標籤的檢測平板倒置於培養箱中,在 37℃溫度下 培養 1 ~ 2 天,然後觀察並比較不同來源的微生物生長的數 量和菌落形態。   其操作步驟中,「寫標籤」這一步需要和學生反覆強調。任何一個實驗,在動手操作前均需先在器皿上用記號筆做上記號,培養皿的記號一般寫在皿底上。如果寫在皿蓋上,同時觀察兩個以上培養皿的結果,打開皿蓋時, 容易混淆。
  • 怎麼進行細胞計數?
    細胞懸液製備後,常用活體染料臺盼藍對細胞進行染色,進行細胞計數。臺盼藍不能透過活細胞正常完整的細胞膜,故活細胞不著色。而死亡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增高,可使染料進入細胞內而使細胞著色(藍色)。準確的細胞計數對評估培養的細胞生長是至關重要,因為錯誤的計數會導致關於細胞健康的錯誤結論。細胞計數可以使用血球計數板、自動計數器進行。細胞計數一般用血細胞計數板,按白細胞計數方法進行計數,便於確定細胞的生活狀況。
  • 細胞計數及活力測定實驗方法及步驟詳解
    一、細胞計數 1.  將血球計數板及蓋片用擦試乾淨,並將蓋片蓋在計數板上。 2.  將細胞懸液吸出少許,滴加在蓋片邊緣,使懸液充滿蓋片和計數板之間。 3.  靜置3分鐘。 4.  鏡下觀察,計算計數板四大格細胞總數,壓線細胞只計左側和上方的。然後按下式計算: 細胞數/ml=4大格細胞總數/ 4×10 000 注意:鏡下偶見由兩個以上細胞組成的細胞團,應按單個細胞計算,若細胞團佔10%以上,說明分散不好,需重新製備細胞懸液。
  • 科研 | 血球計數板細胞計數
    而最近自己也有使用血球計數板對細胞進行計數,發現計數方法並不是全國統一。首先介紹血球計數板的構造:血球計數板上有5條較深的半圓形凹槽(如圖A所示),其中3條構成呈「H」形(圖B所示),將血球計數板中部分為上下兩區域。這兩個區域都可以進行細胞計數,即一塊板可同時進行兩次計數。
  • get 小技能——細胞計數ing
    把培養細胞的培養皿(或培養瓶)放在顯微鏡下,選擇合適倍數的物鏡,先後調節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就可以觀察細胞了,細胞的密度也就盡在掌握中了。很簡單~你開始培養時,接種了多少個細胞?你養了3天的細胞現在大約有多少個?和最初接種時相比,增加了多少的量?你要凍存的細胞數量有多少?這個就不能直接通過觀察就能看出來了,需要實實在在地一個一個地數。怎麼數呢?
  • 噬菌體的分離純化及效價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學習分離純化噬菌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噬菌體效價測定的方法。【實驗原理】噬菌體是一類專性寄生於原核細胞內的病毒。圖14-1 噬菌體(引自M.T.馬迪根)a.噬菌體主要類型模式圖;b.E.coli噬菌體T4電子顯微鏡照片噬菌體的效價是指每毫升樣品中所含具有感染性噬菌體的粒子數。噬菌體個體極其微小,專營細胞內寄生生活,用常規的微生物計數法無法測得其數量。
  • 乾貨 | 細胞手工計數方法簡介
    首先,計數板需要清洗乾淨,使其乾燥,不能有油脂或者灰塵,蓋玻片亦如此,不乾淨的計數板嚴重影響計數結果的準確性。其次,提前預估細胞量,細胞濃度太低誤差大,細胞濃度太大容易數花眼。最好使其濃度在0.5-5x106個/mL,也就是每個計數室50-500個細胞,細胞數目過多,則需要進一步稀釋;細胞數目過少,則需要離心再懸浮。第三,儘可能使細胞分離成單個,無團塊無雜質;計數前快速吹打均勻,尤其是多次取樣計數時更要注意每次都要混勻,操作儘量迅速。
  • 人體有多少個細胞? 又有多少微生物?
    你的身體是一座微生物大熔爐,有數以萬計的細菌以你的身體為家,幫助你維持健康與正常。數十年來,科學家總以這個吸引人的「類事實」來顯示它們的重要性:人體內的微生物數量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是十比一。不過,一項新的估計指出,就細胞計數而言,比例可能是一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