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計數板,其實就是一個背景標尺,讓我們在數細胞時有邊有界,不至於無從下手;
細胞計數器:就是幫著我們記數的,面對眾多細胞,要想數明白細胞數,非它莫屬,在讀數範圍內,看到一個細胞就按一下,不必用腦子記,可以為我們節省不少記憶細胞。
細胞計數板是個啥構造?
它是一塊類似載玻片的長方形玻璃片,它的結構比較獨特,中間有4條縱向凹槽,將中間區域分成了一大(中)兩小(邊)3個長方形平臺,其中正中間的平臺又被一條短橫凹槽平均分成兩部分,每部分各有一個計數池,計數池高度略低於兩邊平臺0.1mm(這個參數一般計數板上會有標記)。(此處就上個結構圖吧,方便更直觀地了解)
計數池的結構也是比較精細又稍有複雜的:整個區域它是由9個大方格組成(左下圖),每個大方格的對應容積是0.1mm3(即1ul),其中中間區域的大方格又由16個中方格組成,每個中方格又平均分成25個小方格,也就是說正中間大方格中有400個小格(小格25*中格16=400)(右下圖)。
上面說的真有點暈,我自己都快暈了,其實就是能讓大家更具體地了解計數板的構造,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掌握這門計數技術。正因為有這個構造,我們才能較準確地計數。
可能大家會想——這樣的構造,看起來細胞計數會很複雜吧,其實簡單著呢,只需要把下圖紅色部分標記的5個中方格的細胞數目數明白,細胞計數你就算是掌握了。當然還需要簡單的換算一下哦~
乾貨終於來了,哈哈~~
舉個例子:
假如圖中五個淺紅色中方格裡共數了300個細胞,那麼,平均每個中方格就有60個細胞,那麼在中間大方格裡就60*25=1500個細胞,而大方格的體積是1mm3,也就是說1ul裡有1500個細胞,那麼換算成1ml中的細胞個數,就是1.5*106個細胞。如果取樣液體是經過稀釋的,那最後要乘以稀釋倍數。
對於經常進行細胞培養的童鞋來說,細胞計數是細胞實驗室的一項基本技能,認真學習掌握計數技巧也是對自己所培養細胞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而對於剛剛踏入細胞學領域的新人,希望分享的這篇細胞計數的小文能讓你儘快掌握這個實驗室必備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