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大大引用「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全文英譯

2020-12-05 中國日報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盛典上,習近平主席講話時引用的一句詩歌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出自《詩經·大雅·蕩》。「靡」的意思是無;「初」的意思是始;「鮮」的意思是少;「克」的意思是能。總結起來就是說,做事、為人、做官、為政,善始者多,卻少見能堅持下來達到善終的。

《蕩》是《詩經·大雅·蕩之什》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全詩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開篇即揭出「蕩」字,作為全篇的綱領,其後各章都是假託周文王慨嘆殷紂王無道之詞。

全文如下:

蕩蕩上帝,

下民之闢。

疾威上帝,

其命多闢。

天生烝民,

其命匪諶。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是不是覺得很難懂?那就看看英譯吧。

這個版本選自《詩經全書(名家英譯)》,是由蘇格蘭著名漢學家James Legge(1815-1897)翻譯的。

James Legge(1815-1897)

 

英譯版本:

How vast is God,

The ruler of men below!

How arrayed in terrors is God,

With many things irregular in His ordinations!

Heaven gave birth to the multitudes of the people,

But the nature it confers is not to be depended on.

All are [good] at first,

But few prove themselves to be so at the last.

怎麼樣?這下看明白了嗎?給領導人當翻譯可真不容易,這樣的古文詩歌得秒懂了才能翻譯成英語吧?同學們,加油啊!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相關焦點

  • 習主席在英議會講話中引用的莎士比亞名句出自哪部作品
    習主席在英議會講話中引用的莎士比亞名句出自哪部作品 澎湃新聞記者 阮玄默 2015-10-21 04:07 來源:澎湃新聞
  • 習大大訪英 外媒怎麼看(雙語)
    縱觀上周的新聞事件,無論是重要度、話題度、關注度,習大大訪英毫無疑問都是No. 1。習大大訪英期間,國際社會及媒體高度關注、全面報導,多家外媒第一時間對習近平訪英進行跟蹤報導。從英國超規格的王室禮遇,中國領導人首次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講,到中英籤下總價值400億英鎊的大單,再到習卡泡吧行,外媒又一次被習大大花式刷屏。
  • 「習大大」用英文怎麼說?
    習大大、APEC 藍等熱詞不僅在國內頻現,國際上也現熱捧風潮,這些詞用英語怎麼表示,你知道嗎?  「拿中國當頭條,鐵定賣得火」,這句媒體大亨的名言,隨著中國越來越走到世界舞臺中央,也越來越受到外媒的推崇。梳理2014年境外媒體、外國政要學者對中國的關注熱詞,也正是世界讀中國的一扇扇窗口。
  • 羅培新:《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英譯全文及專業術語對譯表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英譯,先後在「上海發布」、《上海日報》刊出(連結附後),希望起草之中的「外商投資條例」等也能完成英譯,逐漸形成上海的相關資料庫。(「上海發布」的中英文雙語)https://www.shine.cn/news/metro/2004226769/?
  • 淺議學術論文標題英譯中應注意的問題
    學術論文的標題,是對論文主題的介紹以及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對於論文的發表、檢索以及引用起到關鍵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讀者對論文是否感興趣,取決於文章的標題是否能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可見,論文標題的英譯準確與否,非常重要。
  • 每日一句英譯英:Survival of the fittest
    每日一句英譯英:Survival of the fittestSurvival of the fittest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 遠離中文理解:不過,只有那些翻譯得非常非常經典的英譯漢範例不在此列。比如:Survival of the fittest這句經典英語的經典中文譯文是不能不知道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 辜鴻銘與英譯《大學》出版之謎
    他是第一位通過英語寫作和英譯儒經而獲得國際聲譽的中國人。連《清史稿》中也對辜鴻銘有著如下的讚譽:「(辜)譯四子書,述春秋大義及禮制諸書。西人見之,始嘆中國學理之精,爭起傳譯。」這種從比較文學和比較文化學角度對儒經所作出的創造性闡釋形成了辜氏獨特的譯風。其英譯《中庸》由於版本眾多、流傳甚廣,在近些年受到翻譯界越來越多的關注。(陳梅、文軍,《〈中庸〉英譯研究在中國》,載《上海翻譯》,2013年第1期)但辜氏其他譯作在其有生之年則無一例外地成為絕版。辜鴻銘曾有意再版英譯《論語》,但遺憾的是,此計劃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得以成行。
  • 黨媒:「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1、習大大Xi Dada / Uncle Xi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原標題:2014,世界從這6個詞中讀中國:「習大大」一詞翻譯成了啥?
  • 習主席訪英目前已知的是這些事兒
    在訪英的最後一天,習近平將在卡梅倫的陪同下參觀曼城足球集團。好吧,這些我們都知道啦~可是光說不練靠腦補感受不夠清楚明白?那就讓我們先睹為快,一起去感受一下這次的訪英之旅到底會是啥樣嬸兒的吧!第一站:10月19日倫敦習近平與彭麗媛乘專機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代表胡德子爵將在機場接機。
  • 每日原版英語英譯英:Order in
    每日原版英語英譯英:Order in這段「原版英語」的學習重點是order in和food delivery app我們來看看分別用「中文思維」(英譯漢)和「英語思維」(英譯英)學習,各有什麼效果。一、英譯漢式中文思維:1. Let's order in. 我們點個外賣吧2. What do you feel like eating? 你想吃什麼?
  • 北師大學生披露製作「習大大」標語故事(圖)
    其中6名學生高舉的牌子上寫著「習大大辛苦了」十分引人注目。  上午回訪 做「習大大」標語 我們曾猶豫過  今天上午,製作這組標語牌的北師大環境學院大四學生潘聿航對記者表示,他前天晚上得知習近平要來學校的消息,身為學生會主席的他被老師安排準備歡送工作。
  • 每日一句英譯英:It sucks
    每日一句英譯英:It sucks為什麼要用英語學英語?因為在英語釋義中可以深深體驗讓許多學過的英語有「似曾相識燕歸來」,「原來就是用我學過的英語來表達啊」的感覺,既「溫故」,又訓練了英語思維和英語口語。
  • 媒體:「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1)
    新華社發 原標題:2014世界從6個詞讀中國:「習大大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1、習大大Xi Dada / Uncle Xi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師範大學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來自遵義的教師劉軼問道:「我叫您'習大大'可以嗎?」得到了習主席肯定的回答:「YES。」
  • 譯經:源自古書的成語英譯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學習這些成語的英譯方式。*狐假虎威*甘迺迪總統曾在自己的講話中引用這個成語,他說的是:
  • 每日一句英譯英:How much is the fare to the station?
    每日一句英譯英:How much is the fare to the station?How much is the fare to the station?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學會了用英語理解英語,從此獲得全新的英語學習體驗!
  • 吳其堯︱中國古代典籍中「士」的英譯
    頃見網友在一個名為「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的公眾號上討論「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英譯,覺得頗有意思。這個公眾號每日一期,每期選譯一句中國文化名言,譯者既有中國從事英語教學和翻譯的學者,也有英語為母語的學者,譯文的優劣由讀者投票決定。我關注該公眾號為時已久,不時翻看還常有所斬獲,因此也推薦給了學生。
  • 習大大到紅太陽照邊疆的地方來啦
    沒錯,習大大來延邊看大家了,這可樂壞了當地百姓。循著習大大的足跡,你會發現此次延邊之行依舊那麼地接地氣。  一「約」。「總書記,您到延邊去看看吶,大夥可盼您了。」「我一直想去延邊看一看,下次到吉林一定去。」2015年3月9日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吉林代表團李景浩代表邀請總書記到延邊去看看。就這麼一句看似「隨意」的對話,習大大卻把它記在了心上,並如約而行。「言必信,行必果。」
  • 每日一句英譯英:He is a black sheep
    每日一句英譯英:He is a black sheep我們學習英語,首先要訓練的能力是:見到一句英語首先訓練自己用英語問:What does it mean if you say He is a black sheep
  • 《論語》英譯海外傳播多元化策略
    在21世紀,為了中華文化更好更主動地走向世界,有必要對《論語》英譯進行多元策劃,進行海外多渠道傳播。 關鍵詞:《論語》;海外傳播;英譯 作者簡介:   1809年以來,《論語》的英譯本(包括全譯本和節譯本)有50餘種,在不同時期對英語世界的讀者產生了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