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了《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這是最新的關於全國心血管病的數據統計。報告顯示冠心病人群約1100萬。冠心病是全球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質量。據海外醫療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春雨國際了解,儘管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方法已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其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據了解,在所有冠心病患者當中,約有20%的患者需要採用心臟支架進行介入治療。
心臟支架的發展史
春雨國際專家介紹,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冠脈支架是美國強生Cordis公司於1994 年推出的Palmaz-Schatz(PS)支架。PS 支架是世界上第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冠脈支架,使用量達上百萬例,它的上市使強生公司獲得冠心病介入治療領域壟斷地位。
不過隨著競爭的加劇,心臟支架也在材料方面不斷突破,尤其是去年7月份,美國雅培公司(沒錯,他家也賣奶粉)的全吸收式生物血管支架 「Absorb」獲FDA批准上市,可降解支架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裸金屬支架(BMS)
BMS是完全由金屬構成的,它也是最早被應用於臨床的冠脈支架。金屬材料與血管有較好的相容性,可以在病變部位提供長期物理支持,從而防止病變血管再次發生狹窄。不過BMS只能提供物理支持,不能干預病變血管的炎症過程,所以患者在晚期(3~5年後)較容易發生病變血管的再次病變,並且金屬支架一旦植入,就要終身與患者為伴,這也是金屬支架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弊端。
藥物洗脫支架(DES)
DES的出現,主要為了解決BMS植入後無法避免血管再次病變的問題。DES的金屬表面有一層有機高分子塗層,塗層上載有能調控局部炎症反應和細胞增殖的藥物。支架在植入血管後的數天內開始向血管洗脫藥物,藥物則通過對冠狀動脈病變過程的調控,來更加有效地預防再次狹窄。
藥物洗脫支架也經歷了更新換代,尤其在藥物塗層上下足了功夫。塗層藥物採用調控效果更好、過敏反應更少的新藥,搭載藥物的塗層本身也是可降解的,從而在兩方面避免了植入後晚期的血栓形成。不過藥物製劑作用完成後在體內可以降解,金屬支架仍然會長期留在體內。
生物可降解支架
為了徹底解決支架的不可降解而造成的晚期血栓和極晚期血栓問題,可降解支架近年來應運而生。與以往心臟支架不同的是,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完全由可降解材料(例如聚乳酸)構成的。這種支架在治療後短期內可為血管提供有力支持,而當血管重塑之後,便「功成身退」,直接在體內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憑藉可降解的獨特優勢,可降解支架材料已經成為國際心臟支架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
可降解支架的出現,3年內可完全降解吸收,由新生細胞取代,動脈能夠恢復原來的形態和功能,並且像健康血管一樣移動和彎曲。同時,有助於降低日後心絞痛發生概率。此外,採用傳統金屬的心臟支架,患者需要通過服用抗凝藥物來避免形成血栓,金屬支架永久性的存在患者體內,也就意味著患者需要終身服用藥物。而可降解支架讓患者擺脫了終身服用抗凝藥物的困擾,甚至因為可降解,可多次植入支架,讓患者在特定情況下避免了開胸的風險。
目前,第四代可降解心臟支架在新加坡、德國等備受歡迎,而許多亞洲國家(包括我國)還沒有這種完全成熟、先進的手術。春雨國際作為海外醫療網際網路服務第一平臺,一直堅持以患者的需求為己任,將患者與國外優質醫療資源進行高效對接。目前已經開通了可降解支架赴新加坡、德國等地的綠色就醫通道,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