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技術在乳化液廢水預處理中的實驗研究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 要]:本文內容為破乳技術在乳化液廢水預處理中的實驗研究。根據乳化液廢水主要添加成分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特性,選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CPAM)作為破乳劑,對選用的乳化液廢水通過調整 CPAM 投加量、攪拌速度和反應時間,以 COD、含油率、懸浮物(SS)去除率作為乳化液破乳效果評價指標,最終確定 CPAM 投加量 0.25 g/L,在 150 r/min 攪拌下,反應 10 min,此時,COD、含油率、SS,去除率分別為 75.37 %,97.04 %、100 %,油類、SS 和投加的破乳劑以黑色團狀粘性油泥形式去除,油水分離方便、快捷、高效。油泥熱值高達 35992kj/kg,高於原煤熱值(20934 kj/kg),可作為替代性燃料使用。並用其他廠家不同乳化液廢水進行破乳驗證實驗,結果表明 CPAM 作為乳化液廢水破乳劑具有一定的普適性。

乳化液廢水主要來自切削、研磨、鍛造等金屬加工行業,一般呈鹼性,具有有機物、含油量、雜質和懸浮物含量高的特點,是一種高濃度難處理廢水,若不能有效處理必將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1]。破乳是乳化液廢水處理的關鍵步驟,目前的主流破乳方法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2]。物理法主要是通過調節溫度(熱處理、冷凍與解凍)、借用外力(重力、離心、震動、膜技術、超聲波及電磁技術等)破壞乳化液的油水界面實現油水分離,物理法破乳一般所需時間長或能耗高。化學破乳法是通過投加化學藥劑改變油水界面的性質或強度來實現破乳,一般化學破乳對破乳劑的選擇性較強,一般破乳後的廢水中需要增加後續氣浮、混凝等技術進一步去除破乳後廢水中的油類或懸浮物。本研究從乳化液廢水快速破乳出發,以化學破乳為基礎,選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CPAM)作為破乳劑[3],考察其破乳效果及影響因素。

1、實驗部分

1.1 各指標分析方法

pH 採用 pH S-3C 精密 pH 計測定,COD 分析採用快速密閉催化消解法,含油率測定採用重量法,懸浮物(SS)測定採用重量法,熱值測定採用 5E-C5500 測定。

1.2 乳化液廢水水質

實驗所用廢水為某廠產生的乳化液廢水,其各項指標見表 1。

1.3 破乳劑的選擇

由於大多數乳化液添加成分為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因此可選擇與之具有相反電荷——陽離子的破乳劑,破壞油水界面的雙電子層結構[4],另外,同時兼顧所選破乳劑還需具有絮凝凝聚作用,以使在破乳的同時能夠同時去除乳化液廢水中的 SS,達到破乳與絮凝的雙重目的,最終本研究選取陽離子聚丙烯醯胺(CPAM)作為破乳劑。本實驗所用 CPAM 濃度為 0.1 %,分子量:1000 萬,實驗前先配製完成,靜置陳化 12 h 後使用。

1.4 實驗方法

1.4.1 投加量的確定

量筒量取 500mL 該乳化液廢水,倒入 800 mL 燒杯中,調整攪拌器轉速為 200 r/min,分別按體積比加入 1 %、5 %、10 %、15 %、20 %、25 %、30 %、40 %濃度 0.1 % CPAM 溶液,30 min 後停止攪拌,靜置 2 h 後,用虹吸法取下部清液,測定 COD、含油率和 SS 含量。

1.4.2 攪拌速度的確定

量筒量取 500 mL 該乳化液廢水,倒入 800 mL 燒杯中,加入由 3.2.1 確定的 0.1 % CPAM 投加量,調整轉速分別為 100 r/min、150 r/min、200 r/min、250 r/min、300 r/min、400 r/min,反應 30 min 後停止攪拌,靜置 2 h 後,用虹吸法取下部清液,測定 COD、含油率和 SS 含量。

1.4.3 反應時間的確定

量筒量取 500 mL 該乳化液廢水,倒入 800 mL 燒杯中,調整轉速為 1.4.2 確定值,加入由 1.4.4 確定的 0.1% CPAM 投加量,分別於 3 min、5 min、8 min、10 min、15 min、30 min、60 min 取樣,測定 COD、含油率和 SS 含量。

2、結果與討論

2.1 最佳投加量的確定

從圖 1 和 2 可以看出,隨著 CPAM 投加量的增加,COD、含油率、SS 去除率逐漸升高,廢水濁度也隨著投加量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當 CPAM 投加量為 0.25 g/L 時,各指標去除率達到最高值,出水中 COD、含油率、SS 濃度分別為:8440 mg/L、92 mg/L、0 mg/L,對 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75.25 %、96.79 %和 100.00 %,出水澄清透明,油類和 SS 最終以黑色粘性油泥形式得以去除。但隨著 CPAM 投加量的增加,COD、含油率和 SS 去除效果反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CPAM 投加過量,CPAM 本身是高分子有機物,過量的 CPAM 增加了出水中的 COD,另外,由於 CPAM 本身帶正電荷,基於破乳和混凝的壓縮雙電層機理,過量的 CPAM 使粒子表面帶正電荷,根據同極相斥的原理,反而降低了油和 SS 的去除效果。因此,對於此廢乳化液水,CPAM 的最佳投加量為 0.25 g/L。

2.2 攪拌速度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圖 3 為不同攪拌速度下 CPAM 對該乳化液廢水 COD 去除效果,從圖中可以看出,攪拌速度對 COD 去除率有一定的影響,不同攪拌速度下 COD 去除效果不同。第一階段隨著攪拌速度的增加 COD 去除效果也隨之增加,當攪拌速度大於 150 r/min 時,進入第二階段,COD 去除效率開始不斷隨著轉速的增加而下降。主要原因為:攪拌速度太慢,CPAM 與乳化液廢水不能快速充分均勻的混合,在一定反應時間內使破乳不完全,一方面使出水中含油率增加,同時影響混凝效果,而油類和 SS 都會增加出水中的 COD;當攪拌速度太快時,雖然有利於混勻和快速反應,但也會對已經形成的油泥絮體進行破壞,油泥絮體在高速的攪拌產生的剪切力下重新破碎為細小絮體,從而影響了處理效果。因此,該反應攪拌速度為 150 r/min 時 COD 去除效果最佳,此時 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 80.53 %、92.43 %和 100 %。

2.3 反應時間的確定

圖 4 為不同反應時間下各指標去除效果,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 COD、含油率、SS 去除效果逐漸上升,當反應進行到十分鐘後,各指標基本變化不大,說明破乳效果已經完全,因此,反應時間定為 10 min。

綜上所述:對該廠產生的乳化液廢水,用 CPAM 作破乳劑可以取的良好的處理效果,其最佳處理條件為:在 150 r/min 攪拌下,CPAM 投加量 0.25 g/L,反應 10 min,此時,出水 COD 8400 mg/L,去除率 75.37 %,含油率 85 mg/L,去除率 97.04 %、SS 低於檢測下限,去除率 100 %,最終油類、SS 和投加的絮凝劑以黑色團狀粘性油泥形式去除,出水黃色透明,油水分離方便、快捷、高效,在該條件下最終出水水質見表 2。

3、油泥的用途探討

破乳後產生的灰黑色粘性油泥含有大量的油類、高分子物質和其他雜質,有機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熱值,本實驗對實驗過程產生的絮體沉澱物質分離後測定了其熱值,結果如表 3 所示。結果表明:油泥的熱值均高於原煤的熱值(20934 kj/kg),可送往焚燒處理或作為替代性燃料。

4 廢水驗證

為了考察本法對其他乳化液廢水的適用性,特設計此實驗。

4.1 廢水來源與水質

本研究另外選取了兩種乳化液廢水進行實驗驗證。第一種為某廠產生的乳化液廢水,第二種為某公司震動膜超濾系統處理不同來源乳化液廢水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濃縮液,廢水水質見表 4。

4.2 實驗方法

由於水質的不同,CPAM 投加量也不同,因此本驗證實驗中對所選兩種廢水 CPAM 用量進行了探索,對攪拌速度和反應時間不在研究,主要是探究此法的普適性,具體實驗方法如下:量筒分別量取 300 mL 上述兩種廢水於 1000 mL 燒杯中,調整攪拌速度 150 r/min,分別加入不同量的 0.1 % CPAM 溶液,反應 10 分鐘後取樣檢測廢水中的 COD、含油率和 SS。

4.3 實驗結果

CPAM 對所選兩種乳化液廢水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隨著投加量的增加,COD、含油率和 SS 的去除效果變化趨勢與之前實驗現象基本一致,出水澄清透明略帶黃色,油類、SS 以灰黑色粘性油泥的形式去除。驗證實驗中所選第一種乳化液廢水 CPAM 最佳用量為 1.2 g/l,此時 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90.64 %、98.04 %和 99.92 %;濃縮液 CPAM 最佳使用量為 2 g/L,此時 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94.75 %、90.98 %和 99.90 %。由此可見,雖然不同的乳化液廢水 CPAM 用量不同,但對主要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乳化液廢水,CPAM 破乳技術有一定普適性,兩種乳化液廢水處理效果見圖 圖 6。

5、結論

本文從乳化液廢水處理化學破乳機理出發,選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CPAM)做破乳劑,處理不同乳化液廢水,得出以下結論:

(1)對實驗所用乳化液廢水有較好的處理效果,處理條件為:在 150 r/min 攪拌下,CPAM 投加量 0.25 g/L,反應 10 min,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75.37 %、97.04 %和 100 %,破乳效果好,效率高;

(2)選用其他某廠家乳化液廢水及某公司震動膜超濾系統處理不同來源乳化液廢水產生的濃縮液實驗中,所選第一種乳化液廢水 CPAM 投加量為 1.2 g/L,此時 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90.64 %、98.04 %和 99.92 %;某公司震動膜超濾系統處理不同來源乳化液廢水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濃縮液CPAM投加量為2 g/L 時,COD、含油率、SS 去除率分別為:94.75 %、90.98 %和 99.90 %。結果表明,對主要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乳化液廢水,CPAM 破乳技術有一定普適性,但不同乳化液廢水破乳劑 CPAM 用量不同;

(3)破乳過程中產生的油泥具有較高的熱值,可送往焚燒處理或作為替代性燃料使用。

原標題:破乳技術在乳化液廢水預處理中的實驗研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乳化液廢水的幾種處理方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國內外近幾十年來,對各種「破乳」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化學方法有:酸化法、鹽析法、酸化凝聚法、凝聚法,破乳劑法等,物理法有電解處理法、氣浮法、高梯度磁分離法、超濾法等。也有物理化學法,如化學破乳+電解氣浮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利弊,適用與不同乳化液廢水的處理。下面談談國內數座冷軋廠乳化液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
  • 水處理技術丨乳化油汙水破乳方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工藝和設備比較簡單,效果穩定,但一般效率較低,出水含油量較高,常作為一種含油廢水預處理方法使用,適合多品種乳化液破乳場合。● 無機混凝劑破乳乳化油廢水中加入金屬鹽類化合物,其陽離子部分可以起去除乳化油界面存在的表面活性劑及抑制雙電層的作用,使油滴經凝集、吸附等機理而被去除。
  • 乳化切削液廢水處理方法
    葉平[52]等人採用混凝氣浮-生物接觸氧化法的聯用工藝處理機械加工切削液廢水,結果表明,在混凝階段採用鐵鹽或者鋁鹽效果都較好,COD去除率在50%上,破乳後混合水的除油效果和生化處理效果可達80%左右,而在實際工程中,將破乳隔油後的切削液與廠內其他廢水混合後進入氣浮-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出水水質較好,可達廢水排放標準。
  • 振動膜技術處理切削液廢水
    在金屬加工過程中,乳化切削液是一種提高切削加工效果而使用的工業液體,乳化切削液具備良好的冷卻、潤滑、防鏽、防腐、清洗等功能而被廣泛應用。在使用過程時,乳化切削液發生不同程度的分解而變質,導致性能降低, 因此要定期更換新的乳化切削液。
  • 化學方法預處理農藥廢水的現狀及研究方法進展
    現階段大多採用化學法對其進行預處理。化學法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方法:臭氧處理法、鐵碳微電解法和臭氧/鐵碳微電解聯合工藝法,本文主要介紹以上幾種方法的處理機理以及研究進展情況。2、化學處理法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2.1 臭氧法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其氧化能力僅次於氟,它能快速而有效的與農藥廢水中的多種有機汙染物反應。
  • 化學絮凝劑預處理澱粉廢水的比較研究
    文章使用常規化學絮凝劑AlCl3、Fe2(SO4)3、PAM 以及有機和無機之間的相互復配對馬鈴薯澱粉廢水進行絮凝預處理,研究了投藥量、廢水pH 值、助凝劑CaCl2 投加量以及沉降時間等因素對絮凝效果的影響,確定了各絮凝劑處理廢水的較佳絮凝條件,並在較佳條件下處理廢水,通過綜合比較處理效率、處理成本、絮凝條件難易程度等方面,確定了馬鈴薯澱粉廢水的較佳絮凝劑為AlCl3+PAM,其具有廢水處理效果好
  • 東莞化工廠廢水的預處理方法
    化工廠所排廢水一般濃度較高,在化工廢水處理中一般需要先進行預處理,廢水預處理工作方向是消減汙染物質濃度,消除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在預處理中應更多觀注難生物降解物質的處理,提高廢水可生化性,保障後段生化系統運行。預處理方法有中和調節,混凝沉澱,隔油,氣浮,高級氧化,吸咐,電解,萃取,微電解,膜分離,過濾等。
  • 煤化工廢水除油技術探討
    摘 要: 介紹了煤化工廢水中油的5 種存在狀態和煤氣化廢水、焦化廢水、蘭炭生產廢水等3 種煤化工含油廢水,探討了靜置沉降法、氣浮法、過濾法、粗粒化法、化學破乳法、吸附法等在煤化工含油廢水中應用的可行性,總結了在技術和經濟上具有優勢的除油技術。
  • 化工廢水處理方法研究
    1、化工廢水的常見處理方法 1.1 物理法 物理處理方法有離心分離、過濾、氣浮和破乳等。2、化工廢水的新型處理工藝 基於以上的處理方法 ,國內外的研究人員開始針對化工廢 水 進行 了大量 的研究 。研 究 人員將 不 同 的學科 及技 術應 用 於 其 中 ,某些新 技術也呈現 出良好 的應用前 景。
  • 焦化廢水中總氮深度去除研究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由於工農業的迅速發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導致大量氮氧化物在自然環境中的積累, 不僅破壞生態平衡, 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而且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作用.目前汙水處理廠的脫氮技術普遍採用傳統的硝化反硝化原理, 受制於脫氮處理技術、水質穩定性、處理能耗等, 實現廢水氮素液零排放難度很大.我國主要汙水處理廠出水NH4+-N基本都能滿足限值
  • 疏水改性高分子絮凝劑的製備及其煤化工含油廢水應用研究
    ,煤化工廢水中CODCr一般在10 000 ~ 3 000 mg /L,氨氮含量在200 ~ 9 000 mg /L,總酚濃度在900 ~ 7 000 mg /L,總油濃度200 mg /L左右[1-2]。煤化工廢水預處理階段常見的除油工藝主要包括重力隔油和絮凝氣浮分離,其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隨著新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生產工藝和產品線持續翻新,廢水汙染物組分也越來越複雜。因此,開發一種針對於複雜煤化工廢水的新型除油絮凝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 青銅峽脫脂劑廢水處理破乳劑公司就選三美化工
    用凡清含油廢水破乳劑來處理各類工業加工以及生活廢水能實現什麼呢?1. 能夠快速的實現油水分離,並不會產生二次汙染;2. COD去除率達70%以上,包括氨氮的去除率;3. 破乳劑在破乳之後還能去除汙水不達標的顏色;4. 油類膠質去除速度快, 絮凝快,;5. 沉降速度快, 汙泥量小。
  • 壓鑄脫模廢水處理工藝中破乳劑的添加量是多少?
    廣東某某壓鑄有限公司壓鑄廢水處理方案設計主要汙染物類型:石油類、SS、CODcr、BOD5等工藝選擇:調節池——隔油——破乳氣浮——A/O工藝在工藝中調節池和隔油池屬於物理處理方法,而破乳氣浮則屬於物理化學法,是利用破乳劑將廢水中的油類和難降解的絮凝沉澱後去除,最後A/O工藝屬於生物法,是利用生物菌種降解去除廢水中的各類汙染物。
  •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
    【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行業快訊>【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技術】膜分離材料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的研究進展工業水處理展工業生活含油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高效節能新型油水分離材料已成為研究熱點。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技術乾貨】廢水處理之製藥廢水
    1.1.1 混凝法該技術是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一種水質處理方法,它被廣泛用於製藥廢水預處理及後處理過程中,如硫酸鋁和聚合硫酸鐵等用於中藥廢水等。高效混凝處理的關鍵在於恰當地選擇和投加性能優良的混凝劑。近年來混凝劑的發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發展,由成分功能單一型向複合型發展。
  • 高級氧化技術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1 高級氧化技術研究現狀高級氧化技術是在結合現代光、電、聲、磁、材料等相近學科的基礎上,對傳統水處理技術中的化學氧化方法進行改革而形成的一種新的技術方法。高級氧化方法主要包括Fenton 氧化法、電化學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溼式氧化法、超臨界水氧化法、臭氧催化氧化法等。
  • 塗料生產廢水處理研究進展
    關鍵詞:塗料廢水;水處理技術;複合方法0 引言塗料廢水的來源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設備的清洗廢水;二是工藝廢水。由於塗料行業生產規模小,品種多,採用間歇排放,水質和水量波動比較大,廢水中含多種有毒的、難以生化降解的高分子和有機化合物[1-2]。
  •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
    焦化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焦化廢水是在煤制焦炭、煤氣淨化和化工產品精製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其成分複雜多變,除氨氮、氰及硫氰根等無機汙染物外,還含有酚類、萘、吡啶、喹啉等雜環及多環芳香族化合物(PAH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