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南路有個鐘錶匠 他用一輩子修補「時間」

2020-12-08 茂名網

隨著計時產品的多樣化,鐘錶已不再是唯一的計時工具。特別手機普及後,佩戴手錶的人越來越少,與鐘錶有關的行業逐漸衰退。鐘錶修理作為一個古老的職業,在街頭已越來越少見。但在市中心城區人民南路有一位鐘錶匠,初心不改,專心致志從事鐘錶修理這門手藝已30年。

從事修表業已30年

4月1日上午,茂名晚報記者在市中心城區人民南路陳海鐘錶店看到,一位大嬸讓陳師傅幫她調調手錶,手錶是她最近買來送給孫女的,走時有些不準,怕耽誤孩子上學。陳師傅一手拿起工具一手接過手錶,不用多久便把這塊手錶校準完畢。在一旁等待的大嬸說,她是陳師傅的老客戶了,陳師傅修手錶的本領,她信得過。「陳師傅待人真誠,家裡的鐘表出了問題,都會送到這裡維修。」



陳師傅從22歲開始接觸鐘錶修理這個行當,至今已30年。「當初沒想過會一直堅持下去。」陳師傅笑道。初時,陳師傅是跟著別人學鐘錶修理,也自己開過攤檔,從1995年開始在人民中路新華書店旁邊開店,2012年又搬至人民南路。

堅守,離不開老顧客的支持

戴手錶的人已成鳳毛麟角。因此,別說鐘錶修理鋪,就是鐘錶專賣店和賣場也已不多見,存留下來的也往往難以為繼。為何陳師傅卻執著於此行業呢?

「戴手錶的人雖然很少了,但始終還是有的。鐘錶修理的市場雖然很小了,但始終還是有的。」陳師傅笑道。不過,他隨即認真地告訴記者,其實他堅持修表這個行當,首先出於自己的愛好。「我喜歡鐘錶,喜歡研究它們,覺得很有樂趣。從年輕到現在,這個愛好都不變。」



此外,老顧客的支持也是陳師傅堅持這個行當的原因之一。「這麼多年來,我的生意能維持下去,離不開老顧客的支持。我從年輕修表修到現在,他們也是從年輕時就開始來給我修表,幾十年過去了還是會找我修表。」陳師傅說,老顧客就像老朋友般,那種感情難以言表。

修表考驗人的耐心和毅力

陳師傅修的表有機械錶也有電子表,有貴重的也有便宜的。「幾十年來修過的表無數,幾乎什麼表都見過了。」陳師傅笑道。

陳師傅告訴記者,修表常用的工具主要有:鑷子、開表鑰匙、起針、放大鏡、皮針等。他說,雖然修表看上去很輕鬆,但是真正想要做好也不容易。「修表是個細緻活,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心和毅力,也許一天下來,都是簡單地重複著那幾個動作:開蓋,檢查,調試,封蓋……」但是,這樣的事情,陳師傅卻打算幹一輩子。

但像陳師傅這樣為一個興趣愛好而堅持一輩子的人,並不多見了。「現在修表這門手藝因為掙錢少,幾乎沒有人願意來學了。以前,我也收過多名徒弟,但最終只剩下一位現在還在從事修手錶行業。」

文/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 劉鋒蘭

圖/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國漢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

相關焦點

  • 鐘錶匠模擬器
    鐘錶匠模擬器是一款模擬經營類的遊戲,玩家進入到遊戲中,將會成為一個鐘錶工的角色,在遊戲中玩家要不斷去闖關,更有很多的關卡等著你去闖關,在遊戲中每個關卡都有時間的限制,玩家要快速闖關,非常考驗玩家的忍耐力,感興趣的就來試試吧。
  • 故宮鐘錶匠王津:帶著古董出國「就診」
    故宮鐘錶館有千餘件18至19世紀的機械鐘藏品,在還沒有《我在故宮修文物》系列紀錄片之前,好些人對王津的工作內容不太了解。他開玩笑說,有人會覺得,「在故宮修鐘錶,那是給故宮裡的表換電池嗎」?事實上,大部分時間王津都在做鐘錶的「搶救性修復」,讓疏於養護的機械結構不再被氧化腐蝕,讓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拒絕工作的齒輪重新運作起來。
  • 鐘錶匠趣味消消
    鐘錶匠趣味消消是一款非常有趣好玩的卡通消除類型的闖關小遊戲。這個遊戲有著非常精緻的遊戲畫面,並且畫面風格復古精緻,玩家在這個遊戲中可以進行不同的關卡挑戰,享受不一樣的經典遊戲玩法!快來試一試吧!
  • 《盲眼鐘錶匠》作者: [英] 理察·道金斯
    譯者王道還先生說:「要是你一輩子只想讀一本有關演化的書,就讀這一本!」「鐘錶」是「世界運行模式」的隱喻,象徵自然運行的機制是環環相扣、一絲不苟的。「鐘錶匠」本來是「創世主」。本書指出:物種的演化並沒有特殊的目的。如果我是要把大自然比喻成鐘錶匠的話,我們只能說它是一位盲眼鐘錶匠。
  • 76歲「鐘錶匠」把家建成鐘錶博物館
    「做這個聖誕樹落地大鐘,花了我75天時間,它是多個國家的時間一起跑的。」……在雲浮市新興縣大江鎮合河村合水自然村,一位76歲的老人花了60餘年的時光,收藏了2000多件來自中國、德國、法國、美國、瑞士等地的鐘表。
  • 4.4.3第一個鐘錶匠
    惠更斯惠更斯自小喜歡實驗,有很強的動手能力。13歲時,他就自製出一臺車床!1645年到1647年,惠更斯進入萊頓大學學習法律與數學。他學習了經典數學,也學習了韋達、笛卡爾、費馬的現代方法。惠更斯設計的擺鐘原理有時,惠更斯也會在歐洲四處旅行,拜訪過許多科學界的人士。例如,1660年,惠更斯在巴黎見到了帕斯卡。
  • 71歲老鐘錶匠守候老手藝57年 只收「人情價」(圖)
    在武昌徐家棚街誠善裡社區,有一位71歲的老鐘錶匠華二東,57年如一日用指尖在家門口守候著這門老手藝。之前,去過街辦工廠上過幾天班,但師父說他是個修表的料,便一心一意跟著師父在鐘錶修理店幹,後來師父去了新疆,自己就在這一帶單幹。當時,這一片有七八個修表匠,他是手藝最好的一個。  「我練的是童子功,什麼樣的表都能修。」在華二東眼裡,無論是老式機械錶,還是現在的石英表、電子表,大同小異。他說,修表是個細緻活,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心無旁騖。
  • 《盲眼鐘錶匠》:認識生命,從這本書開始
    ——Edward O.Wilson才華橫溢,辯論緊張卻又有大量可讀性強極強,充分的例子與分析……《盲眼鐘錶匠》呈現出一場令人信服的科學辯論是什麼樣子,這是最好的科普。——倫敦時報漂亮而華麗的寫作。特別易於理解又像一場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演說。每一頁都是真實的故事。
  • 偉大的「鐘錶匠」
    牛頓認為自然世界並不只是遵循草率的模式,而是依照精確的、正式的、有數學規律的法則在運行。宇宙其實是一個結構複雜並且運行完美的鐘表式機械裝置。全能的上帝是如何創造這個世界的呢?這是牛頓研究科學的出發點,也是17世紀以及之前一群科學家的共同看法。這個令人訝異的事實一直若隱若現,如今在這本《機械宇宙》裡才清晰呈現出來。
  • 周末薦書 《盲眼鐘錶匠:生命自然選擇的秘密》
    靠一支生花妙筆撰寫非原創的科普性、綜述性作品而名利雙收、大紅大紫的作者有很多,如Malcolm Gladwell,
  • 獨立遊戲新作《鐘錶匠神之巢》公布上市日期
    獨立遊戲新作《鐘錶匠神之巢》公布上市日期 時間:2020-02-02 11:05:09 來源:3DM編譯
  • 小木匠傳奇,一個打敗了牛頓的鐘表匠傳奇故事
    ,但是有一個叫哈裡森的民間人士,就是我們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成為這個說法的挑戰者。這個人實際上還算不上是一個鐘錶匠,他是生活在農村裡的一個木匠。但這個人比較喜歡機械,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為他周圍的教堂做過幾個鍾。可他並不懂鐘擺的原理,不懂的人就容易想出一些歪點子,他造出了一種不用齒輪的鐘,這個鐘走得還挺準。他還有一些其他的發明,比如說一個「烤架」式鐘擺,還發明了一種擒縱器系統等,具體技術咱們就不說了,反正他覺得他造的這個鐘是很不錯的。
  • 博士鐘錶匠和他的時間哲學
    近日,有一位被稱為「博士鐘錶匠」的朋友攜手京東眾籌,推出見所未見的吉祥腕錶。說到手錶,人們不免會問:你還戴手錶嗎?有人說,有了手機之後,作為計時器的手錶的功能已經弱化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手錶的指針已經走到盡頭了。
  • 航海史上曾有一大難題,諸多科學家都解決不了,被一鐘錶匠解決了
    英國政府損失慘重,將此次事件定為國難,並痛定思痛,決定著手解決困擾人類航海的技術難題—經度測量,為此開出兩萬英磅的高額獎金,附帶的條件是:從英國出發,一路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島,保持經度測算偏差在半度以內、時間約兩分鐘。消息放出後,因懸賞而專門設立的評審委員會裡,科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大腕雲集,但對難題都束手無策。
  • 故宮鐘錶匠師亓昊楠獲評「年度匠人精神青年榜樣」
    資料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代鐘錶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王津師傅(右)和徒弟亓昊楠(左)在辦公室內。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北京晨報訊(記者 陳琳)一部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修復師成為「網紅」。
  • 薦書丨盲眼鐘錶匠:生命自然選擇的秘密
    莫利斯親筆創作封面插圖;《自私的基因》之後道金斯又一部暢銷經典;要是你一輩子只想讀一本有關演化的書,就是這一本!★《自私的基因》之後,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學家、偉大的演化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風靡世界、奉為標準的進化論入門書,30周年特別紀念版;★「要是你一輩子只想讀一本有關演化的書,就讀這一本!」
  • 書單1951-1960,推薦《盲眼鐘錶匠》
    1956 盲眼鐘錶匠【理察·道金斯】:譯者王道還先生說:「要是你一輩子只想讀一本有關演化的書,就讀這一本!」1957 戰爭的本質【A. C. 葛瑞林】: 通過探討戰爭本質的核心問題,我們可以對未來的戰爭有更理性的思考。為什麼會發生戰爭?想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爆發,首先要知道為什麼會發生戰爭。引發戰爭的原因有很多,領導者的好戰、民眾輿論、經濟危機、政治爭端、文化摩擦、宗教衝突……當存在差異的大國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時,就有可能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 老鐘錶匠1600塊鐘錶捐贈民俗博物館收藏展示
    早報訊 60多年前,薛文泉開始學習維修鐘錶,自此與鐘錶結下了不解之緣。昨日,78歲的薛文泉老人將他收藏的1500塊手錶和100個鬧鐘正式無償捐贈給青島市民俗博物館收藏展示。記者從青島民俗博物館了解到,這些藏品將於今年8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預展,並將其列入明年的固定展覽計劃,常年對外展示。  1600塊表擺滿了戲臺  昨日上午,「薛文泉先生收藏品捐贈儀式」在青島民俗博物館古戲樓二層舉行。
  • 鐘錶時間:操控時間的幻夢
    劉易斯·卡羅爾經典名著《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由一隻看著懷表趕時間的兔子開篇,貌似離奇,卻別有意味。懷表,作為一種便攜的時鐘,在19世紀的歐洲大為盛行。描繪一幅卡羅爾時代英國人的經典肖像,便是他從口袋中掏出懷表細看的模樣。時鐘上指針的移動,告知人目前所處的準確時間。催促著人們按時去做某些事情。時鐘的存在,讓時間可以被人類明晰地感知。
  • 沒有衛星定位的年代,測經度依靠航海鍾,它與普通鐘錶有何不同?
    但是,如果想要準確定位,僅僅有緯度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經度。經線之間,每相差15個經度,時差為1個小時。經過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也被稱為本初子午線。弗裡西斯大概的思路是這樣的:帶一臺穩定且準確的鐘表去航海。在出發地做好時間校對後,每到達一個新地方,就以當地時間與鐘錶時做對比,兩者的時間差值可以推算出兩地的經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