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世」故事如何「釘」入地質史冊?

2020-12-04 西安日報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譚亮成和天津大學徐海課題組撰寫了觀點性文章《「人類世」首要標誌物的選擇》,分析了5個潛在標誌物界定「人類世」的合理性,發表於2019年第22期的Science Bulletin上。

「人類世」主角是人類

或將成為最近的地質時期

什麼叫「人類世」?為何要做這樣的定義呢?譚亮成介紹,很多人可能對「人類世」感覺陌生,但一定知道「侏羅紀」;「人類世」和侏羅紀一樣,是地質年代表中用來表述地球歷史事件的時間單位。只不過侏羅紀比「人類世」的時間單位大,侏羅紀的主角是恐龍,而「人類世」的主角是我們人類。

那地質年代表又是什麼呢?人們為了計算日子方便,有了日曆的出現;為了計算時間方便,有了鐘錶的出現;同樣的,地質學家們為了描述地球歷史方便,便有了地質年代表的出現。正如日曆有年、月、日,一天有時、分、秒一樣,地質年代表也有自己的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紀、世。我們所熟知的「侏羅紀」即為顯生宙中生代侏羅紀,我們正處在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第四紀又分為更新世和全新世。2000年,大氣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Paul J. Crutzen首次提出「人類世」一詞,認為人類活動深刻改變了地球環境,全新世已經結束,「人類世」已經拉開序幕。是否將「人類世」列為全新世之後的新的地質時代,成為現今的熱點問題。

2009年,國際地層委員會專門成立了由34名專家組成的「人類世」工作小組(The 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AWG),以探究「人類世」的建立問題。雖然其建立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球原始面貌極大地發生了改變。特別是二戰結束以來,地球的各圈層發生了重大變化,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中約有17%的樹木已被摧毀,全球一半以上的珊瑚已經死亡,南極冰蓋的融化速度增長了約6倍……2019年5月21日,在國際地層委員會會議上,AWG以85%的贊成票(29票)通過了以20世紀中期為起點定義「人類世」的決議,「人類世」或將成為距我們最近的地質時期。

那麼,每個地質時期是如何劃分或者定義的呢?課題組成員解釋:大多數地質時代的劃分和命名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根據生物的顯著與否,將地質年代劃分為顯生宙和隱生宙;根據生物的演化進程將顯生宙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根據地層標準剖面或古代民族名稱,或是地層的某些特點命名紀,如眾所周知的侏羅紀起源於德國和瑞士交界的侏羅山。而「人類世」的命名更為簡單,以人類活動影響之巨大著稱。

「人類世」要用什麼來界定?

5個潛在標誌物可能成為「金釘子」

「人類世」要用什麼來界定呢?課題組成員說,地球上的宙、代、紀、世、期都要由「金釘子」來界定。同樣地,「人類世」要想成為正式的地質年代,也需要一枚「金釘子」,學名「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簡單講,就是全球可對比的,具有某種代表性標誌物的層型剖面。

AWG已經篩選出包括中國湖光巖瑪珥湖在內的10個候選剖面,但代表性標誌物有哪些?又該如何篩選呢?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譚亮成和天津大學徐海課題組撰寫了觀點性文章——《「人類世」首要標誌物的選擇》,分析了5個潛在標誌物(放射性核素239+240Pu、球形碳質顆粒物SCPs、「技術化石」塑料、NO3-&δ15N和鉛)界定「人類世」的合理性。

據文章第一作者王甜莉介紹,分析它們的原因是:一方面,它們是國際權威工作組AWG提及的潛在標誌物。另一方面,核活動是最為重要的人類活動之一,與「人類世」起始時間(1950s)相對應,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其放射性碎片散落在全球各地,成為地質記錄的一部分,目前被認為最有可能作為「金釘子」標準的標誌物。球形碳質顆粒、塑料也分別被一些學者建議作為「人類世」的標誌物。另外,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的氮循環,重金屬(如鉛等)的遷移轉化過程發生了重大改變,有必要探討其作為「人類世」標誌物的可能性。

5個潛在標誌物哪些

有成為「金釘子」的可能性呢?

據介紹,放射性核素239+240Pu已被廣泛記錄在全球的湖沼、海洋沉積物、樹輪、冰芯和珊瑚等載體中,而且在冰芯和珊瑚中都顯示在1950s存在濃度高峰值,可以作為「人類世」的首要標誌物,與AWG多數成員的觀點一致。

球形碳質顆粒物SCPs是化石燃料高溫燃燒(>1000°C)的副產物,在第四紀時期沒有天然來源,工業革命以來在地層中留下了鮮明的記錄,已被廣泛記錄在了全球多種地質載體中,但其含量變化在全球不同步(歐美地區比亞非地區早約10年),限制了其作為首要標誌物的可能,可作為一種比較理想的次要標誌物。

「技術化石」塑料則是20世紀發明的新型材料,1950年以來被大量使用並在全球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汙染」,經紫外線分解後形成微塑料,被埋藏在各種沉積物(如海洋沉積物)中。但目前缺乏微塑料的沉積序列研究,還難以確定微塑料隨時間的變化歷史,無法評估其作為「人類世」標誌物的可能性,這方面的研究亟待開展。

NO3-&δ15N則源於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氮肥的使用,深刻地改變了全球N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硝酸沉降到地面後,以硝酸或硝酸鹽形式保存於冰芯中,以有機物形式保存在水體沉積物中,或者被樹木吸收記錄在樹木年輪裡。但其在地層環境中的變化容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如,冰芯中(特別是冰雪沉積速率慢的冰芯)的NO3-會因為硝酸的光解造成NO3-的損失和再分配。δ15N在水體沉積物和樹輪中的變化受人類活動和氣候環境的雙重作用,哪種作用更佔優勢取決於具體的湖泊環境和樹木的生長環境。因此,很難將其作為「人類世」的標誌物。

鉛(Pb):鉛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穩定,是一種不可降解的汙染物。人們通過採礦和冶煉活動,含鉛汽油的使用等向環境中釋放了大量含鉛汙染物,通過大氣傳輸及乾濕沉降過程,全球多種地質載體中均有記錄人類活動導致的Pb濃度變化。但其濃度變化與SCPs相似,存在全球不同步性的問題(歐美地區比亞非地區早約20年),建議其作為次要標誌物。

前面是歷史,後面是未來。今天會成為明天的歷史,「人類世」的故事將會如何「釘」入地質史冊呢?「我們拭目以待。」譚亮成研究員表示。(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瀟 實習生劉榛 張娟)

編輯:安之

審核:文嶽、初墨

◇◆◇

來源/西安日報 出品/西安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人類世」?地質年代了解一下!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本周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該消息一出就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紛紛表示自己又要見證歷史了。
  •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2016-01-12 09:34:36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英國科學家近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通過搜集「壓倒性的證據」和對地層鑑別等分析,認為人類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已經來臨。而且他們認為,這個地質年代大約是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相關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生物棲息地減少;全球氣候變暖;混凝土、塑料等物質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據《自然》雜誌報導,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日前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
  • 地球進入「人類世」!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是什麼?
    近日,「人類世工作組」(AWG)根據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遺留在地層中的放射性物質,提出20世紀中葉地球已經進入新紀元——人類世。啥?地質教科書又將翻新?(截屏來源:科技日報)大會上,科學家們經激烈爭論,仍有四名AWG成員反對這一地質時代劃分,他們認為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是漸進性的,不應僅根據放射性核素來命名一個新世代。那麼,科學家們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什麼?人類世的確立又將對人類發展有何影響?
  • 影響人類地質史的「人類世」,到底是什麼?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世」一詞常被用來非正式地描述地球當前所處的地質年代。顧名思義,「人類世」,指的就是人類影響地質記錄的時期。雖然這一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科學界至今仍未給「人類世」正式定名。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新地質時代來臨!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地球往事,什麼是「人類世」?關於「地質紀年」的冷知識
    發現冷知識,給你冷芝士,增漲你姿勢,我是狐狸弟弟,今天我們繼續之前的地球往事話題,聊聊「地質時間」與「人類世」。1、從地球誕生到現在,按地質時間劃分,從大到小可劃分出:宙、代、紀、世,四個基本單位。2、地質紀年是通過地球的自然演化而劃分的,比如我們最熟悉的「侏羅紀」,它屬於「顯生宙」的「中生代」。3、我們人類屬於「顯生宙」的「新生代」,所以「新生代」這個詞是屬於地質的,如果不懂,最好別亂用。
  • 地球70年前進入「人類世」 在哪裡標記引全球爭議
    地質學家們正在地球上尋找某個特定的地點,來放置所謂的「金釘」,即定義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的開始。可是,將其放在哪裡最合適呢?站在中國南方階梯頂上向遠處看,景色非常壯觀。爬上去,你就能看到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時刻。我們的星球歷史中充滿了動蕩,特別是發生在2.52億年前的混亂事件。
  • 地球地質新紀元「人類世」明年開始?也有人說1610年開始
    人類有資格把自己列入地球地質紀元了嗎?有科學家們宣布將於2016年宣布「人類世」(Anthropocene)的起始時間。       由於人類出現至今,對地球已經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改變了地球的地理,科學家們認為由人類創建出的新地層可以保留很長時間,「人類世」這一標誌新地球地質時期的新名詞應運而生。       「人類世」概念是由大氣化學家諾貝爾獎得主P. J. Crutzen與生態學家E. F.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日前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人類在地質學上終於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 全新世:最年輕的地質年代
    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日益密切。 這個全新的時期被稱為全新世。全新世對於人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類的文明社會以及當前社會的繁榮、發展、進步都發生在全新世,認識全新世的氣候變化有重要的意義。全新世又稱冰後期,是最年輕的地質年代。
  • 定量證實「人類世」,人類的邊界在哪裡?
    人類已經成為塑造地球面貌的主導力量。再一次,「人類世(Anthropocene)」這一概念進入大眾的視野。不管承認與否,一個由人類自己創造的全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已經來到。人類世讓人類愈發認識到,必須以一種新的歷史思維去反思人類的過去、審視人類的現在,合理地規劃人類的未來。
  • 「人類世」真的來了?人類世的「金釘子」都是啥?
    新聞背景據《自然》雜誌近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組」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時代——人類世。該工作組計劃於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正式提議,如果通過,歷史書或將改寫。那麼,什麼是人類世?為什麼地質學家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這對人類又意味著什麼?人類世的由來在人類世之前,地球處在全新世。
  • 「人類世」視野下的災禍警示
    「人類世」的提出廣義層面而言,「人類世」概念可謂由來已久。據業內公開資料,早在19世紀中葉,就有學者開始思考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了,把人類活動也作為一種特殊的地質作用。比如,關於「人類世」的起始時間,科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其中最早的日期是1萬年前的農業革命。而克魯岑把人類世的起始地質年代精確定在1784年,即從瓦特改良蒸汽機開始。
  • 一文解釋「人類世是什麼意思?」——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2019-05-29 09: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
  • 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科普貼: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意味著地球怎麼樣了? 2019-05-29 10:0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眾所周知,我們常用世紀、年代、年、月等等描述記錄人類時間,而地球年齡有46億年,地質演化時間極為漫長
  •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地球新地質時代來臨
    地球已進入人類世是什麼意思?人類世是什麼?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權威科研小組「人類世工作小組」 近日投票決定,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這一決定朝正式確定地質記錄新篇章邁出了重要一步。
  • 人類活動加速地質演變?
    當今世界處在哪一個地質年代呢?根據國際地層委員會去年12月公布的資料,我們目前處在一個開始於1.14萬年前的新紀元——全新世。全新世是在第四紀冰川結束後的重要時期,顯著標誌是人類文明開始崛起,「全新世」的提法已經獲得了大部分研究人員的認同。  地質年代是根據巖石層為標準確定的,持續時間一般在300萬年以上,這就意味著全新世才剛剛開始。
  • 人類世來了,毀滅還是生存?
    人類世。,認可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 人類世是什麼鬼? 科學家們認為人類已經影響到了地球的活動,足以形成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驕傲嗎?人類。可以永載史冊了。 2 人類對地球帶來了深刻而可怕的影響,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完的。但人類多少所作所為是為了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