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好,她把女兒逼成了精神分裂……

2021-01-11 鈞鈞媽育兒

視頻中,一個媽媽正在滿臉淚痕的訴說著自己曾經的所作所為。

我們很難相信,一個媽媽會承認自己毀了自己的孩子,這是一件多讓人痛心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她,把自己的女兒逼成了精神分裂: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家長們都想要給孩子最好、最多的愛,這個媽媽覺得愛女兒,就要替她做每一個決定,監視她的全部舉動,甚至幹預她的每一次感情生活。沉浸於自我感動之中,覺得這樣才是負責。

她給的愛太令人窒息,年幼的孩子無法反抗,只是經年累月的情緒累積,讓孩子只想逃離她。

離開家後,女兒在學校談了戀愛,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打翻了母女之間的平衡,她徹底瘋了……

她瘋狂的阻止,想要拆散他們,只是因為她覺得他倆在一起沒有好結果。

只是,體驗過自由的女兒,這次不願再聽她的安排,即使遍體鱗傷也要勇往直前,就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但是對父母來說,孩子的任何一次「不聽話」都足以戳傷他們的脆弱的心。

他們用言語冷嘲熱諷、用道德進行綁架,逼迫著孩子成為那個聽話的好孩子。

這些強迫性的命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成了越捆越緊的枷鎖。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像這樣控制孩子的家長並不在少數,最後能意識到孩子是個獨立個體的卻很少。

一、

《小歡喜》中宋倩是個控制欲極強的母親,所以宋英子在她的高壓下,戰戰兢兢,活得小心翼翼,一言一行都要看媽媽眼色行事,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裝著努力學習、聰明懂事、遠離爸爸,只為媽媽開心!

可是自己呢?開心了麼?沒有!

自己喜歡的樂高玩具,只能偷偷放在方一凡的家裡,只能偷偷逃課去爸爸給自己搭建的的「航天城堡」裡,把媽媽給自己燉的燕窩拿給後媽吃……

結果,喬英子終於被逼的抑鬱了,在想跳河輕生的時候才敢對媽媽說出:「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宋倩和前夫離婚後,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想著為孩子好,逼著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到最好,甚至完全放棄自己的生活。

自以為的犧牲,對孩子來說卻是不可承受的壓力。

如果沒有做到,那麼就對孩子哭訴:

「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啊,你怎麼能這麼不懂事。」

「我放棄了自己的前途,你這樣對得起我嗎?」

「我以後就靠你了,你忍心嗎?」

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用這些來壓迫孩子就範,最後,孩子用抑鬱症才能換來理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人說,子女最怕的就是父母的眼淚,在這樣的親情壓力之下,父母成了最容易傷害到孩子的那個人。

孩子要是選擇反抗,就要背負不孝的罪名;要是選擇接受,就踐踏了自己的人生。

自己是不是控制型的父母,請自查

控制型父母都有一個特點:自以為給孩子的是愛,其實都是傷害!

控制型的父母大多有一個被控制的童年,認知被束縛,認為愛就是控制,要求對方接受自己的付出。

他們害怕親密關係的分離,吧分離看做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而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不顧及客觀規律。

為了不繼續傷害到自己的孩子,家長們請自查一下,自己是否就是那個控制欲強而不自知的父母:

1、常說:「我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家長在孩子違背了自己的意願時,都會苦口婆心的說:「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簡直是萬能的。

你的選擇錯了我阻攔你,我都是為了你好。

你的選擇是對的我還是阻攔了你,我都是為了你好,我難道錯了嗎?

常說這句話的家長們,請多想想你自己說這句話的原因吧,你是不是把你自己認為的好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好的方法是,面對孩子可能做錯的一件事,把事情好壞的結果告訴他,不管什麼結果都讓孩子自己承擔,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允許孩子犯錯,試錯也是一種成長。

2、我覺得你吃飽了,才是飽:

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在餵孩子吃飯的時候,若是孩子吃了一半就說吃飽了,他們會說:「你沒吃飽,吃完才算吃飽。」

你要是在旁邊阻攔,他們會說:「他上次吃了這麼大一滿碗呢!這次才吃這麼點,哪裡就飽了。」

在有些家長那裡,孩子吃飽沒有自己說了不算,孩子沒有一點自主權。

難道孩子的飽和飢不是自己最清楚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要是家長真的不放心孩子沒吃飽故意說吃飽了,那麼就告訴孩子,自己對自己負責,吃飽了就是吃飽了,哪怕還有飯也不要硬塞;沒吃飽可以再盛飯。

從小在孩子能獨立做主的地方將權利還給他,他長大了才能接住更大的權利。

3、不準哭!

很多人看到小孩哭都會心煩,就會很生氣的對孩子說:「不準哭,憋回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成年人的哭泣次數特別少,每次都是極度委屈時,那時的人會特別需要有人來安慰。

但是孩子哭泣時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也需要有人安慰,可是家長卻看不得孩子哭泣。

因為在家長的心底裡,覺得哭泣是一種壞的情緒,他們不允許孩子表現出這種情緒,這也是一種控制。

鈞媽總結

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是多種多樣的:

有的是因為另一半的不成器,所以將希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

有的是自己本身是個強勢的人,習慣了將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的是被原生家庭影響,覺得愛就是控制;

......

但是所有的控制,都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當我們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時,就不會想到要去尊重他;不尊重他,就不會想到在意他是否願意被控制。

畢竟我們無法用這些控制孩子的方法,去控制其他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實關於家長的控制欲,能寫的真的有很多很多,在知乎或者各個論壇,也能看到很多人從小被父母控制,現在長大了想要擺脫控制的故事。

鈞媽今天先寫到這裡,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留言區跟鈞媽一起討論,鈞媽會根據情況再來寫一下這些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她做了「額葉腦白質前段術」,成家族的禁忌,被父親逼成「白痴」
    ,甚至父親為了不被她影響,還把她逼成了「白痴」。   其實她就是羅斯瑪麗,是甘迺迪家族的孩子,這個家族十分的高貴,她還有一個令家族驕傲的哥哥。
  • 心理大師把孩子當「試驗品」,兒子最終自殺,女兒與她斷絕關係
    她是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第一人,被稱為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有具大貢獻的領導人物之一。  她用她的知識拯救了很多人,但也卻因此失去了自己孩子,她將孩子作為研究對象,導致悲劇的發生。她的一生就是一段傳奇勵志的事。  親人的相繼離世  梅蘭妮·克萊因的一生很坎坷,她見證了眾多親人的離世。1882年,她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一個猶太知識分子的家庭。
  • 小學生造句又添新招,看完答案網友笑噴:作業把孩子逼成啥樣了!
    此圖一經曬出,網友們紛紛笑噴:看哪,作業都把孩子逼成啥樣了啊!也有不少做父母的表示挺心疼孩子的,畢竟從上了小學開始,作業就佔據了孩子絕大多數的課餘時間,而繁重的課業任務也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事後,很多網友對此事發表了看法,有人認為晶晶之所以會患上急性神經網膜炎,並不是因為作業量大,而是她寫作業的效率太低;也有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熬夜做作業對他們來說早已成了家常便飯,瞎和作業裡只能選一個了……面對孩子作業多、做不完,家長應該如何做?
  • 母親把孩子當研究對象,兒子27歲落崖,女兒怨恨到不參加她的葬禮
    在心理學史上有一位名叫梅蘭妮·克萊因的著名心理學家,為了自己的專項心理研究,她將自己的孩子作為了研究對象。在兒子27歲意外去世後,梅蘭妮·克萊因與女兒卻自此決裂。直至梅蘭妮·克萊因去世,她的女兒甚至都未曾露面。童年悲慘,曾嚴重抑鬱梅蘭妮·克萊因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家,在心理研究上獲得了多項成就。她是兒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驅,研究成果影響了無數兒童。
  • 由於一句話,聰明的孩子被父母逼成抑鬱症
    文:家長慧,一杯菇涼一工作兩個月,我親身經歷了一件事:藝術中心裡曾有位學生叫沐沐,從小她就在這裡學習鋼琴,天賦奇高,所有的老師都說她是個「好苗子」,肯定能出頭。孩子有興趣、有天賦,父母捨得培養,本以為會就如此穩妥的成長,不曾想,老師眼中的音樂才女,卻被父母親逼成了抑鬱症,幾近全毀。
  • 同樣是富養,她的孩子鋃鐺入獄,但黃磊的女兒卻「優秀到發光」
    而反觀同樣被富養長大的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卻相比卻有些「優秀到發光」,整個成長經歷幾乎堪稱完美:黃磊的女兒黃多多7歲創作英文劇本;8歲翻譯英文小說;9歲為動畫電影《小王子》配音;但在黃磊看來,這些叛逆卻完全不是問題,黃磊說:「她是有思想的人,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而黃磊這種給予黃多多足夠的獨立與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說是一種非常值得家長們學習和借鑑的「精神富養」方法,也是黃多多如此優秀的重要原因之一。
  • 愛因斯坦:「天才」的同義詞,一生3個孩子,兩個患有精神疾病
    就這樣,在愛因斯坦還沒有畢業的時候,他們就有了一個孩子。女友不忍心耽誤他的學業,悄悄的生下了這個孩子,是個可愛的女嬰。可惜,這個孩子天生殘疾,患有精神疾病。其實早在米列娃之前,愛因斯坦就有過一個女友,兩人在16歲時相戀,關係很好。
  • 愛因斯坦:「天才」的同義詞,一生3個孩子,兩個患有精神疾病
    就這樣,在愛因斯坦還沒有畢業的時候,他們就有了一個孩子。女友不忍心耽誤他的學業,悄悄的生下了這個孩子,是個可愛的女嬰。可惜,這個孩子天生殘疾,患有精神疾病。2、天才和瘋子7年後,31歲的愛因斯坦迎來了他的第三個孩子,取名叫做愛德華。愛德華小時候生活的很艱難,在他四歲的時候,父母分居,九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瑞士的蘇黎士。他的父親愛因斯坦則一直生活在柏林,兩人很少有接觸的機會。至於他唯一的女兒麗瑟爾有傳言說她一出生就被送人了,之後就下落不明。
  • 家長吐槽幼兒園親子作業難 被逼成「手工達人」
    熬夜做手工,家長逼成「手工達人」  林女士的孩子在倉山區華夏濱江幼兒園讀中班。前不久,幼兒園布置了一個製作房屋模型的手工作業,要求家長與孩子共同完成。林女士說,自己從事餐飲業,對手工一竅不通。對於這樣的作業,她無從下手。問孩子,孩子也不清楚,只說老師要求用廢舊材料製作。
  • 伊能靜「富養」女兒,穎兒「窮養」女兒,倆孩子的差距並非一點點
    身邊總是有好多的家長被一個問題所困擾,他們不斷的討論——孩子到底是要窮養還是富養?還有一個老話常談就是說對於女孩要講究富養,男孩要選擇窮養,那麼這些不同的說法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呢?男孩子就一定要省吃儉用,吃苦受累鍛鍊他的精神嗎?女孩子就一定要錦衣玉食,無限寵愛讓她成為小公主嗎?
  • 吸食4年她出現幻覺險些喪命 大腦留疤終將精神分裂
    但她蠟黃的皮膚和重重的黑眼圈,顯示她並不健康——事實上,她已經有4年吸毒史了。  17歲,小陸參加工作,在老家一家火鍋店當服務員。一次初中同學聚會上,幾個同學唆使她「溜冰」。  「那時候不懂,就問同學是什麼,他們只說讓我吸一口試試。」小陸不知道那是毒品,吸了一口,吐了,難受了好幾天。
  • 愛因斯坦被稱為天才,3個孩子中卻有2個精神異常,這是為什麼?
    第一個孩子是女兒麗瑟爾·愛因斯坦,出生於1902年1月。麗瑟爾是這3個孩子裡對外信息最少的一個,她出生的時候父親還沒有找到工作。 所以關於麗瑟爾的信息,很多都有傳聞成分,傳聞她被送給別人家收養,出生以後智力有問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1980年,麗瑟爾把1400多封愛因斯坦的信件捐給了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其中包括一封家書《致麗瑟爾·愛因斯坦》,裡面充滿愛因斯坦對女兒的思念。
  • 「賣菜媽媽」教出博士女兒,4字激發孩子潛能:好的教育無關金錢
    由於自己家的生意並不好,所以當她看到賣豆芽的攤位前特別多人的時候,她就問媽媽:「為什麼豆芽賣的那麼好?」媽媽回答她:「因為只有一個攤子在賣豆芽」。小女孩說:「那我們也可以種豆芽來賣嗎?」正是母親的這句話教會了Ju不怕失敗、勇於挑戰的精神,把這份精神帶到學習中去,最終幫助她取得了優異的學習成績。
  • 她將兒子當研究對象,兒子27歲「自殺」,女兒從此不和她說話
    她將兒子當研究對象,兒子27歲「自殺」,女兒從此不和她說話心理學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相處關係的領域,大家可能會產生好奇,一個心理學家是怎麼處理自己的感情關係呢?想必和家人相處得非常好吧,畢竟懂得利用心理學去維繫感情。其實並非如此。
  • 養女兒最忌諱這3種「養」法,別不在意,會拖累孩子一輩子
    而這些孕媽們或許有著各種不同的動因,因為女兒乖巧、女兒貼心、女兒可愛等等,而女兒的出生所帶來的特有性格並不是在以後人生裡固有不變的,我們養女兒實際上也需要考慮到成長過程中給予的教育和關愛,是否能夠使自己家的寶貝能夠培養成更健康更完善的人格。養女兒最忌諱的是這3重「養」法,為了孩子的未來不被拖累,早知早好。
  • 團結是福 分裂是禍
    她對我們一家人的恩情,你們寫在紙上,而我一生都會記在心上。阿尼帕雖然比我大不了多少,但她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母親。」已經開餐廳的王淑珍,仍然認為32年前的那盤拌麵是她這輩子吃到的最香、最美的一頓飯。她告訴記者,為了治好她頭上的頭癬和癩瘡,阿尼帕媽媽從第二天開始,每天帶她去醫院上藥。兩個月後,終於長出了濃密的黑髮,恢復了她那張清秀的臉。
  • 從《美麗心靈》來看,約翰納什如何治癒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有哪些症狀? 比如昨天我就碰到了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她站在玻璃櫥窗前,看著商店裡的衣服,然後動作古怪或是擺弄著自己亂糟糟的辮子,對著鏡子無故冷笑。其實第一眼看上去可以會覺得她是一個愛美的女孩,但異常的是,她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我在對面商場吃飯時透過窗戶注意到她,到了傍晚,她還在那個位置一動不動。 如不加幹預,精神分裂會愈加嚴重,出現情感不協調、思維障礙、感知障礙等問題。
  • 被成龍拋棄,女兒報警抓她,有毒的母女關係,毀了她的人生?
    鄭黎明提供給了女兒優越的物質條件,可另一面,她對女兒的教育卻是另一個極端。或許是失敗的婚姻給鄭黎明造成極大的打擊,離婚後的鄭黎明性格越來越古怪,她痛恨前夫,痛恨婚姻,她禁止女兒見父親,並多次對女兒說:還好你是女孩,你要是個男孩,我不會要你。
  • 79歲核彈老人的一生:妻女精神分裂,兒子先天智力發育不全
    由於工作任務繁重,所以孩子一出生他們就被迫分開。最終魏世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和使命,他帶著妻子回到家鄉,盼望著和孩子團圓的生活。在研究所工作的二十多年裡,魏世傑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所以和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因此他希望接下來的日子可以好好陪伴妻子和孩子。
  • 海賊王:同樣是人格分裂,卡文迪許成劍神,而她卻背叛了四皇
    在海賊世界中,存有各色各樣的人,但說到有人格分裂的人並不多,他們也是海賊世界中的一大特色。人格分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擁有多重人格的人,他們遇到危機,或者觸碰到心裡的陰暗點,就會呈現出現另外的人格,身體上住著兩個人,一正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