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路亞人來說,冬季路亞既是一種考驗,又是一種挑戰。今年的冬季不僅來得較晚,而且溫度變化較大,間歇式的降溫、升溫使得江西省內的河流很少結冰。又因夏季雨量充沛,即使入冬了,大部分水庫的水位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化,這就為釣友帶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天氣、時間、魚情影響著整體的作釣效果,因此冬季出釣,極其講究「天使、地利、人和」。
每逢周末,我身邊的釣友就像過節一樣,討論釣程、組織人員、集體出發。只要天不下大雨,釣友們就會去水庫中拋竿。前一段時間,我在網絡上學習路亞技法,一時心血來潮將平時用得很少的擬餌全部翻找出來,並重新在網上購買了一些管蟲鉤、管蟲、防掛鯡等擬餌,準備尋找一個恰當的時機到水庫中大幹一場。周末前,裝備順利到貨,我激動得不知所措,興奮地等待周末的幸福時刻。
周日,我順利出釣。為了充分發揮擬餌的功效,此行我特意選擇了一塊比較熟悉的自留地釣場。由於最近幾日氣溫驟降,庫區周圍被濃霜覆蓋,慶幸的是水面沒有結冰,這也是南方和北方冬季釣場的一大區別。在此種環境下作釣,釣友選擇擬餌時一定要慎重。
此行除了一解釣癮外,我還有另外一個任務,即測試我新購入的管蟲、防掛鯡的性能。對於我來說,管蟲並不陌生,以前我就曾將它掛在德州釣組上玩過,但那時只是出於好奇,毫無釣法可言。雖然是亂掛亂蒙的舉動,但管蟲仍然有所釣獲。這一次出釣我還特意購買了管蟲專用鉤與之搭配,所以我非常期待它在水下的表現。
在竿子的選擇上,我也隨性而為,僅使用車子裡原來裝著的一支ML調槍柄竿(與管蟲搭配)和一支H調槍柄竿(與JIG釣組搭配)。組裝完釣具,我就駕船下水。庫區中的水質非常清澈,但原有的幾處較為熟悉的標點卻蕩然無存了。我只好一邊行船,一邊用釣組搜索新的結構和標點。
常聽釣友說:「大餌中大魚」,而防掛鯡這類新鮮的擬餌算是擬餌中個頭兒較大的,在國外的釣魚網站上,這款餌令釣友神魂顛倒,此次在自留地水域作釣,它又會有哪些出色的表現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率先換上防掛鯡作釣。作釣之初,我隨意地拋投了幾竿,以觀察其在水下的泳姿。個頭兒較大的防掛鯡在水下自然地遊動,看著它的姿態,我不禁為水下的魚兒擔心起來,這樣大的個頭兒,魚兒還敢前來就範嗎?
在出釣前,我曾在相關釣魚網站上學習了一些操控防掛鯡的技法,但一直沒有進行實戰,所以此次作釣,我也只能憑藉頭腦中的記憶進行控餌。拋投到第四竿時,新入手的防掛鯡就和線組纏在了一起。這可是「放槍」機率很低的釣組,今天是怎麼了呢?我用力抖竿,結果擬餌直接飛向山林中,以這樣超乎尋常的舉動完成了它的終身使命。
損失這款餌後,我的作釣進入了艱難時期,就連平時很少掛餌的地方,今天也頻繁掛餌。我越是心情急躁,釣組就越不給力,我只能不斷地重複換餌。其間,我使用小胖子釣獲了一尾小鱸。之後,我又換回管蟲作釣。
當我準備收線時,竿尖突然傳來清晰的頓感,難道是擬餌掛底了?我順勢揚竿,不料釣組動了一下,中魚了!我小心翼翼地控竿,試圖儘快將魚兒拖離水面。這尾魚雖然個頭兒不大,但對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我的管蟲終於開光了!中獲這尾魚後,我的心情也輕鬆了一些,我又換上JIG繼續作釣。
臨近下午時,庫區中的氣溫逐漸升高,BASS的活性也隨之增強。拋投多竿後,我又成功起獲一尾BASS。一直釣到下午4點,我共路獲4尾BASS,雖然釣獲數量不多,但質量不錯,唯一遺憾的是一尾長約40釐米的BASS在拉上船的瞬間成功洗鰓逃脫。4點後,庫區的溫度驟然下降,拋竿的手也不聽使喚了,我只好將船掉頭駛回碼頭結束釣行。4尾BASS如同冬日中的一抹陽光,照亮了我的心田!
本文來源《路亞中國》雜誌,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點擊「閱讀原文」微社區,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