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工匠」趙杏文:耗時八年研發「銫原子鐘」 「北京時間」將由...

2020-12-0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想玲 攝影報導

如果科研是一趟旅行,在這個過程中,有人相伴,有人離去,卻只有她一個人走完了全程。她就是趙杏文,來自成都的一名量子物理工程師。

一身休閒裝,個子小巧,還在哺乳期的趙杏文,身上散發著女性的溫柔。而在她所科研的領域,她卻是堅持不懈的「時間工匠」。2009年,從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畢業後,25歲的趙杏文加入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從事銫原子鐘研究。

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這也意味著,今後,「北京時間」將不再由美國銫鐘來保持,真正實現了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為了表彰她在科研上的貢獻,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成都市總工會授予她「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的稱號。

打破技術壁壘

誓將守住「北京時間」

每天晚上,當新聞聯播前奏開始播放時,人們都會有著心照不宣的默契,「哦,7點了。」

大家都知道時間是連續的和流逝的,一分一秒不能中斷的;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守住時間的工作,就是由銫原子鐘來完成的。

作為一種精密的計時器具,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時間準到1分鐘也就夠了。隨著技術的發展,通信、電力甚至軍事等領域,對時間的要求更高,甚至要精準到百萬分之一秒,千萬分之一秒。為了適應這些高精度的要求,人們製造出了一系列精密的計時器具,銫原子鐘就是其中的一種。

趙杏文說,這種鐘的穩定程度很高,最好的銫原子鐘達到2000萬年才相差1秒。在國際上,普遍採用銫原子鐘的躍遷頻率作為時間頻率的標準,廣泛使用在天文、大地測量和國防建設等各個領域中。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經常說的北京時間背後的銫原子鐘,其實是來自於美國。」趙杏文告訴記者,目前,全世界的標準時間都是由磁選態銫原子鐘提供和保持的。因工藝、材料等原因,只有美國和瑞士能夠生產。包括北京時間在內,全世界90%的「時間」都是由「美國造」HP5071銫原子鐘來守時。

「沒有自己時間工具,最後只能受制於人。」趙杏文說,由於國外的技術封鎖,中方在採購時會遇到很多附加條件。而一旦出現故障,也必須要向外國求助。這種情況下,自主研發出中國人自己的銫原子鐘就成為當務之急。

為了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2009年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開展銫原子鐘研發,剛入職的趙杏文加入了銫鐘研究團隊,並逐漸成長為項目骨幹。與項目團隊一起,申請到了國內原子鐘領域第一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立項支持項目。

跨學科自主學習

懷孕依然堅持在工作

2009年,從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畢業後,25歲的趙杏文開始真正進入原子鐘的研究領域。

自認為是專業對口的她,一開始就有點傻眼了。「電路、電阻、萬用表、示波器是什麼都不知道。」趙杏文坦言,之前在學校做的都是理論研究,真正到了實戰,卻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他當時的老師項俊騏發現這個學物理的女徒弟「上手挺快」,碰到不懂的就問,不管是裝機、拆螺釘的粗活,還是調試電路的精細活,趙杏文什麼都搶著做。跟著他學習的一年多時間,趙杏文已經可以自己設計電路模塊。

「其實都是私底下用功。」趙杏文坦言。就在趙杏文他們一門心思要攻克這個困擾了中國半個世紀的難題時,競爭對手也在前赴後繼地出現。

此時,各國都在研究新型的雷射抽運銫原子鐘,從而規避磁選態銫原子鐘無法逾越的材料和工藝問題,但尚未有成品面世。

2013年12月,趙杏文和團隊成功突破技術瓶頸,率先製造出了原理樣機。「其實關於雷射抽運技術的原理大家都知道了。關鍵就是環境適應性。」為此,她和團隊還來不及沉浸在興奮中,便開始馬不停蹄地進行環境適應試驗。

「銫原子鐘猶如電腦主機大小,內部有個關鍵零部件—雷射系統。」趙杏文說,這個系統極其「敏感」,對外部的溫度、振動、電磁幹擾、靜電等要求非常高。

雷射系統是由大大小小三十個精密零部件組成,每個造價不菲。」趙杏文說,如果雙手不小心觸摸到,系統有可能當下就報廢。這也意味著,幾十萬的設備就報銷了。為了反覆測量產品的穩定性,趙杏文每天要在實驗室待上至少8個小時,其中要花上3個小時逐一確認每一臺整裝設備內的150根線纜、9路電源有沒有接錯,調試15個電路模塊。

隨著產品越來越穩定,已經懷上了寶寶的趙杏文還是不放心,一直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今年1月26號生下寶寶,1月23日她才開始正式休假。

歷時八年

煉成「時間工匠」

4年時間的反覆改進,2017年,工程樣機終於出爐了。

趙杏文說,目前,由她所在的團隊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生產了三批工程樣機。科研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路鮮花,過程中伴隨著苦澀和沮喪。趙杏文說,他們所做的事情之前從來沒有人做過,在從事研究時,能夠參考查閱的資料極少。這對團隊的原創性要求很高。

「完全做一個自主研發的產品,如果遲遲沒有成功,從心理上,也是一種傷害。」趙杏文坦言。

過程中有人因工作枯燥、辛苦、不能很快出成果而離開了,但又有喜歡挑戰的人加入了。在項目的研發過程中,見證了全程的,最後只剩下了趙杏文自己。

「曾經一度,我也差點放棄了。」

在最沮喪的某一天晚上,趙杏文坐著公交偶然在公司樓下下了車。

看著曾經奮鬥過的實驗室,還有她們嘔心瀝血研發出來的零部件,往事歷歷在目,「還是捨不得就這麼放下。」回憶起此前的經歷,這個身材小巧的工程師,內心蘊藏著極大的能量。

就像一個執著的老農,被譽為「時間工匠」的趙杏文還是迎來了收穫的時刻。「第三批次的工程樣機出來之後,反覆確認了,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來了。」趙杏文透露,產品合格率高,意味著她們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成為一款成熟產品。隨著時間推移,人員更迭,現在已經形成了一支穩定的銫鐘科研團隊,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研發小型化、高性能、車載型以及星載型銫原子鐘。「科研的路上沒有終點,我已經做好了準備。」趙杏文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時間工匠」趙杏文:研發中國人自己的銫原子鐘
    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讓「北京時間」不再由美國定義和校準,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這也意味著,今後,「北京時間」將不再由美國銫原子鐘來保持,真正實現了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為了表彰她在科研上的貢獻,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成都市總工會授予她「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讓「北京時間」不再由美國定義和校準,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這也意味著,今後,「北京時間」將不再由美國銫原子鐘來保持,真正實現了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為了表彰她在科研上的貢獻,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成都市總工會授予她「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 "時間工匠"研發銫原子鐘 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
    去年,她和團隊歷時8年研發了全球首款商品型雷射抽運型銫原子鐘,一舉打破了過去半個世紀的僵局,讓「北京時間」不再由美國定義和校準,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  目前,由他們所研發的銫原子鐘已經進入量產階段。這也意味著,今後,「北京時間」將不再由美國銫原子鐘來保持,真正實現了成都製造守住「北京時間」。為了表彰她在科研上的貢獻,今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成都市總工會授予她「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
  • 成都女子定義北京時間:直面生死打破美國壟斷,造出銫原子鐘
    曾經,全世界90%的「時間」都由美國製造的銫原子鐘來制定,中國一個叫做趙杏文的工程師,想要打破這種局面,做出中國人自己的銫原子鐘,為了這個目標,她曾3個月直面生死,在2000伏高壓電擊中提銫,身懷六甲還依然奮鬥在工作崗位
  • 首臺商品化雷射銫原子鐘驚豔亮相 30萬年不差1秒
    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電科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一款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這是國內首臺實現商品化的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從外觀上看,僅僅是一個三四十釐米長寬,十幾釐米高的「黑匣子」,但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它可以做到30萬年不差1秒。
  • 30萬年不差1秒 國產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實現商品化
    對銫原子鐘而言,這意味著9192631770次的電子躍遷振蕩。11月7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簡稱中國航展)2號展廳,中國電科成都天奧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奧電子」)首次發布了一款名為TA1000的雷射抽運小型銫原子鐘。一個三四十釐米長寬,十幾釐米高的「黑匣子」,外表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
  • 北鬥原子鐘: 用北京時間為世界定位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趙竹青 操春燕)在今天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榮獲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為北鬥二號衛星工程核心載荷星載原子鐘的研製單位,研製的高精度原子鐘已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打破國外壟斷,成為本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獎單位之一
  • 「北京時間」的奧秘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1500萬年不差一秒銫原子噴泉鍾:讓時間準一些
    本報記者 林莉君 通訊員 劉旭紅  新聞緣起  我國自主研發銫原子噴泉鍾1500萬年不差一秒  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NIM5可搬運雷射冷卻—銫原子噴泉時間頻率基準」日前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時間魔盒」原子鐘
    因此,在1967年,國際度量衡大會決定採用原子鐘來定義基本時間單位,即用銫元素唯一的穩定同位素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所持續的時間長度作為1秒。到20世紀末,一方面通過進一步對原子鐘的使用條件進行嚴格規定,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進,例如使用雷射冷卻和原子俘獲,以及更精密的雷射光譜技術,使原子鐘的精確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 一種CPT銫原子鐘控制系統的設計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將時間單位秒定義為原子秒,時間秒是基於銫原子(133Cs)在其基態的超精細能級間躍遷頻率(9 192 631 770 Hz)[1]。傳統原子鐘精確度很高,但由於其體積很大,應用範圍較小,1976年ALZETTA C等人發現粒子數相干布居囚禁(Coherent Population Trapping,CPT)現象[2],這使原子鐘系統向微型化發展成為可能[3]。
  • 銫原子鐘的實驗室:一秒有多長?
    最後,它們將滑入有著巨大粘滯力的「磁光阱」,同時被6束雷射照射,並被囚禁在那裡。經過幾輪折騰,銫原子也變得筋疲力盡,它終於可以完成使命。  「其實原子鐘的原理非常簡單,難點都在技術上。」程鵬飛解釋道,「什麼是更好的『冷卻』原子的方法,如何讓雷射器穩定地運行更長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太多。」
  • 「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新華社西安1月2日電 題:「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新華社記者張伯達、鄭昕又是一個從歲末到新年的跨越。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
  • 「北京時間」的奧秘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北京時間,到底是哪裡的時間?
    我國地域遼闊,東西相跨5個時區人們常在新聞裡聽到的北京時間播報實際上並不是北京的地方時而是從國家授時中心發播的標準時間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時間」首先,我們先從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入手
  • 飛船上的原子鐘為什麼比地球上的原子鐘慢?時間不應該是客觀絕對的嗎?
    既然時間不是絕對的,那麼「絕對時間也跟著變慢」這種說法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了。況且這一說法本來就是矛盾的——假如「絕對」,又何來「變慢」?至於「飛船上的銫原子鐘走時比地球上的銫原子鐘慢」,這倒是確有其事。而且不止飛船,有實驗表明,即便是飛機上的銫原子鐘走時也同樣比地面上更慢,只是差異微乎其微而已——咱們後文再來詳談這一點。
  • 【新華網】「北京時間」的奧秘——訪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
    在位於陝西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工作人員關注著屏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分毫不差地把2021年首個北京時間的零點報時送到了千家萬戶。  北京時間是中國國家標準時間,它產生於陝西並由位於陝西的國家授時中心發出。為了能把「時間」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幾代中國科研人員一次次實現關鍵技術「零」的突破,達到授時技術自主可控,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 世界最準銫原子鐘首次實現國產 入選工博會「創新金獎」
    原標題:世界最準銫原子鐘首次實現國產  >>>第二十屆中國工博會  世界上最準的時鐘終於國產了!記者昨天從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主辦方獲悉,數十萬年才會誤差一秒的銫原子鐘,今年已在我國實現量產,將大大增強我國高技術領域的自主性,對於通信、導航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技術的發展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 新民晚報數字報-銫原子鐘首次國產化 衛星導航「全國一張網」
    斬獲今年工博會創新金獎的「雷射小型銫原子鐘TA1000」,是我國第一臺銫原子鐘產品,也是國際上第一臺雷射小型銫原子鐘產品。  銫原子鐘是產生國家標準時間的一級原子鐘,廣泛應用於航天測控、數字通信、金融與證券等國家戰略部門,地位舉足輕重。而我國銫原子鐘的研發卻始終受基礎材料和基礎工藝技術等限制,無法工程化生產,長期依賴進口而受制於人。
  • 北京時間,到底是哪裡的時間?
    我國地域遼闊,東西相跨5個時區人們常在新聞裡聽到的北京時間播報實際上並不是北京的地方時而是從國家授時中心發播的標準時間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時間」首先,我們先從最基本的一個問題入手原子鐘的概念最早由開爾文勳爵於1879年提出利用的原子不同,原子鐘也各不相同這其中以銫鐘精度最高1955年,第一個精確的原子鐘由路易斯·埃森根據銫-133的躍遷製成於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