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認為,冬季進補可適當選用中藥進補,進補中藥種類繁多,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滋補腎陰之佛慈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這一藥名來自於北宋太醫丞錢乙所著的《小兒藥證直訣》,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這六味中藥組成。但這個藥方的母體「八味地黃丸」,早已記載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當中了,錢乙只是將其中的附子和桂枝這兩種溫補藥物去掉,變成了現在的六味地黃丸,最初使用它來治療小兒先天不足,發育遲緩等病症,後世逐漸被用作滋陰補腎。而醫聖所錄的八味地黃丸,也就是現在我們依然常用的「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主要用於面色蒼白,腰膝酸軟,夜尿頻多等症狀。
歷代醫家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發現,六味地黃丸以滋補腎陰為主。從藥方組成來看,它可以達到三陰同補,即補腎陰、補肝陰、補脾陰的效果。如熟地黃可以補腎陰;山茱萸則是肝腎同補,通過補肝來達到補腎的目的;山藥能健脾益腎,通過健脾來補後天之本腎。由此可見,六味地黃丸只適用於陰虛,而不適用於陽虛。腎陰虛的典型症狀是潮熱、盜汗、手心和腳心煩熱、口燥咽幹,此外還有遺精、夢遺、早洩等。所以,六味地黃丸只適用於具有這些症狀的人群使用。腎陽虛的典型症狀是腰膝酸軟,不耐疲勞,經常乏力,四肢發涼,喜熱怕冷等。有些腎陽不足的人,也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早洩、滑精等性功能障礙。具有這些症狀的人不適於六味地黃丸的滋補。
六味地黃丸作為補腎基礎方,已有近千年的使用歷史,處方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三味補藥和牡丹皮、澤瀉、茯苓三味瀉藥組成,是中醫方劑學中的經典配伍。三補三瀉保證了六味地黃丸是一個藥性平和的滋補品,比較適合腎陰虛患者服用。
佛慈六味地黃丸源於經典,選料上乘,採用中藥西制的方法,經過幾十年科研突破,打造出國內首批濃縮丸,使傳統中醫藥與現代中藥製劑新技術得到了完美結合,既保留了傳統湯劑的優點,又使藥品純度更高,療效更加顯著。經過現代工藝的改良,佛慈六味地黃丸具有在體內停留時間長、起效快、易吸收、體積小、服用量小、攜帶方便、質量穩定、保質期長、利於保存的特點,更符合現代人的用藥習慣。
看病名醫院,買藥惠仁堂!
找新特藥,就去惠仁堂西關新特藥房!
惠仁快訊ID:huirenkuaixun每天最新鮮的惠仁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