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知道:在樂隊中,主唱是華麗的外衣、吉他是血肉、Bass是靈魂,而鼓是整個樂隊的骨架。這裡說的鼓就是架子鼓,也叫爵士鼓。由於最能直觀凸顯音樂三元素之一的「節奏」,顯然,不管是在現代流行音樂中還是在其他現代音樂中, 架子鼓都擁有很高的「地位」。也因此,如今架子鼓學習成了眾多培訓機構、琴行必備的課程,越來越多的人報名參加架子鼓的學習。
在所有的音樂學習和樂器練習過程中,「我沒時間」,卻成了大家最擅長運用的藉口,也是大家聽得最多的四個字。
![]()
在我看來,「沒時間」背後所隱藏的潛臺詞其實是另外三個字:「不重要」——因為不重要,所以「我不想」、「我不願意」、「我懶得去做」、「我討厭去做」,於是「沒時間」 成為了最冠冕堂皇的頭號藉口。
就像你整天都在刷手機打遊戲睡懶覺一樣,卻連練習樂器的 10 分鐘都安排不出來。於是到最後,你只能羨慕那些樂器演奏行雲流水的高手,然後遺憾的看著自己變成了自己當初最不想成為的庸人。
![]()
其實,時間就像妹子們的胸,擠一擠還是會有的。比如練鼓,每天就只用 10 分鐘來做這件事,你能想像堅持一年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嗎?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某件事情上的成就,往往和他在這件事情上付出的時間是成正比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不管是在人生的舞臺上,還是在音樂的舞臺上,都是如此。美國小夥 Sean Garrison 就是這樣來安排自己的 10 分鐘練鼓時間的。2017 年,Sean 開始學鼓,和全世界的打鼓精神小夥一樣,從最基礎最基礎的基本功開始。當家人給他把架子鼓買回來時,Sean 打算錄下自己每天練習的過程,想看看自己一年後究竟能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
也許 Sean 也是一個「沒時間」的人,於是他選擇每天只拿 10 分鐘來練鼓,但是要堅持一整年不間斷。從第 1 天到第 366 天,Sean 最後會達到什麼樣的鼓演奏水平?這個頗具實驗性質的記錄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Sean 說,這個視頻非常好的展示了他對這件事堅持後的成果,也記錄了他不斷成長進步的過程。他說雖然這個結果沒有自己希望的那麼大,但這一年他感到自己在學習音樂和學習打鼓這件事上獲得了相當高的成就感,畢竟每天才 10 分鐘,他希望自己將來能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其中。按照加拿大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一萬小時」理論來看,只要投入足夠的功夫和時間練習,那就能在幾乎任何領域達到精湛水平。Sean 這一年,不過也才在鼓上面,投入了 60 個小時時間。不過每個人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式都不同。從零基礎到入門,一年時間,可以讓你基本功完全鋪墊紮實,脫譜也能演奏;一年時間,也可以讓你只會敲一首《逆戰》,還得看著譜子來,並且除了這首歌你啥也不會;甚至一年時間到頭,你就只學會了「動次打次動動打次」,這些都是不應該的。原因可能也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有效學習方式下,難在堅持,貴在堅持,風雨無阻。
![]()
想專精一門學問,毫無疑問必須嚴格磨練基本功。光靠模仿老師的動作,沒有一個系統性的基礎練習,從入門到放棄只能說指日可待。
![]()
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好鼓手?定點打擊和協調練習都是最應該下苦功的內容。下面和大家推薦幾個初學鼓手的基本練習,非常實用。你可以每天花 10 分鐘來練習這些好玩的東西。
![]()
![]()
R=右手,L=左手。4 連音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練習,平常就靠它來維持自己的左右平衡。
![]()
6 連音的速度是 4 連音的 1.5 倍,不但可以更快的達到熱身效果,還能增強身體對三連音體系的律動感。
![]()
輕重音是每個音樂老師都會說到的重要內容,尤其在鼓的演奏上。輕重音看似簡單,其實是有很多複雜運動組合而成的,要將輕重音表現得好,手腕的訓練特別重要。
![]()
雙跳是一種很吃重手腕的練習,特別是第 2 下與第 4 下,打擊高度一定要接近第 1 下與第 3 下,才能正確的發揮出雙跳的聲音。
![]()
這個練習主要是訓練手的控制,因為運動較為複雜,如何提升打擊速度是你一定要攻克的難題。
![]()
這個手法其實是從 6 連音雙跳變化而來的。將第一下變成單跳可以很好的發揮重音,以及在過門的時候與其他鼓更好的做連接。
![]()
Flam 算是高階基礎手法的入門了。雖然對於還在練習單跳的初學鼓手來說,Flam 顯得不是那麼容易練好,但是請絕不能忽略它!Flam 的重點在於兩隻手的時間配合以及 Down / Tap 是否可以完整的表現。
![]()
這個練習不但可以練習到三連音體系的律動,還能同時練習到左右手的 Flam,可謂是一舉兩得的練習啊!
![]()
「K」在這裡就是指的底鼓「Kick」。這個三連音練習需要手腳配合。這樣練習的好處是不但可以訓練到手腳的有機配合,因為手的左右順序會一直更替變換,所以還能練習到左右手的控制。
此外, 美國基本功鼓手協會 N.A.R.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所編寫出版的「傳統基本功 Rudiments 26 條練習」(傳統共 26 條,現代共 40 條)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練習。並且同樣僅憑兩根鼓棒配合啞鼓墊就可以完成。
下面這個視頻可以作為你的練習參考:
練習才是最偉大的魔術師。不管你學的是什麼樂器,不管你正在學任何和音樂有關或者無關的東西,每天 10 分鐘,堅持下去,並且錄下來,一年後你一定會收穫到自己給自己的大驚喜!
最後引用梁實秋先生在《時間即生命》中的一段話作為今天的結束吧:「沒有人不愛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視他的時間。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點什麼事,學一點什麼學問,充實自己,幫助別人,使生命成為有意義,不虛此生,那麼就不可浪費光陰。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積極不懈的善於利用他的時間。」
文 / 編:周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