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點擊上方藍色【軌道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軌道世界 RailWorld
開放|共享|價值
新幹線高速列車轉向架開裂事件續:JR東海引入轉向架溫度和空氣彈簧壓力檢測設備
JR西日本新幹線轉向架開裂問題調查報告2017年4月至事故發生期間,山陽新幹線接到101起發生異響的通報,而維護負責人上車應對的僅有4起。JR東海同期接報156起,上車應對127起。
關於開裂的主要原因,報告的結論是川崎重工業公司製造階段有不周之處。轉向架框架鋼材底面與其他零部件焊接時,鋼材上出現的細微裂痕可能是開裂的起點。此外還受到了違反公司內部規定過度削去鋼材,導致厚度低於標準值等的影響。
報告稱,2017年12月11日「希望34」號準時於下午1點33分從博多站出發。列車發出「咚咚」等異常聲響以及類似燒焦的異味,車廂內也出現煙霧現象,3名維護負責人從岡山站上車。
對於指令員「是否影響行駛」的詢問,維護負責人回答稱「認為不會那麼嚴重」。
隨後,維護負責人向指令員提議「為安全起見建議在新大阪站檢查地板下方」,然而為應對其他指令員,聽筒被摘離耳邊導致該提議未能聽到。指令員還使用了「感覺沒有問題,沒關係吧?」等類似誘導性的措辭。
而後,在新大阪站,運行由JR東海接手,乘務員被告知發生異味。JR東海在名古屋站對車廂地板下方實施檢查,發現漏油後停止運行。此外還發現轉向架開裂。
特別提示:鑑於時間關係,本段翻譯未經審校,可能存在不準確,僅供大致了解原因概況
本重大事故是車輛的轉向架框側板上發生的裂紋因疲勞而惡化,由於轉向架框變形,齒輪形撓度軸管件移位超過容許範圍而發生變位。推測是由於損傷而產生的。
關於在車輛的轉向架框的側面發生了開裂,在作為開裂起點的時隙焊接部背面邊界附近,在焊接施工時產生的裂紋存在的可能性。以及
(1)退火後在軸彈簧座下側進行填焊,在槽焊部位附近產生殘餘應力;
(2)在側襯下板上安裝軸彈簧座時,由於側襯下表面過度磨削,側襯下板的板厚變薄,板厚度在設計上的基準值以下。
相關推定
另外,側頂下表面過度磨削,側板下板的板厚變薄,從而加快了開裂的進展速度,在比車輛壽命(轉向架使用期間)短的時間內開裂,估計是相關的。
另外,關於過度磨削側面下表面的問題,在轉向架框的製造時,側蓋下表面膨脹,軸彈簧座的安裝時需要加工的問題。推測是在未研討根本因素和對策而進行處理,以及在沒有充分認識與轉向架框強度相關的指示的情況下進行的製造作業。
調查報告說明資料PPT
素材來源:相關公告或公開資料 頂圖by搜尋引擎推薦
新媒體合作/品牌宣傳請聯繫微信號:zion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