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未明之前,就腦補出「重男輕女」「虐待幼女致死」等惡劣情節,將輿論矛頭引向小鳳雅家人的「撒謊」和「冷血」……有些自媒體假正義之名的編故事、帶節奏,突破了底線。
▲楊美芹與女兒小鳳雅
文 | 思凝
小鳳雅去世了。
去年9月,當時只有兩歲的女童王鳳雅被查出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但醫生判斷有很大治癒可能。雅雅的母親楊美芹通過多種網絡渠道籌集了數目不詳、但至少數萬元的網友善款。今年5月4日,3歲的小鳳雅不幸去世。
從昨天到今天,遺憾連同謎團,一直牽動著大眾的神經。從生病到「被死亡」,再到去世,雅雅究竟經歷了什麼?楊美芹在救治女兒的過程中盡力了嗎?上個月楊美芹為何要謊稱女兒去世?捐款是否被挪用了?——很多網友和媒體都在追問真相。
值得注意的是,連同小鳳雅事件一起被推上輿論前臺的,還有一個叫做「明白漫畫」的自媒體。
今天,他們的微博被高掛在熱門微博的榜首,收穫了超過20萬的點讚。這則微博以漫畫的形式描繪了小鳳雅是如何被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一步步推向死亡的。同時也用嚴厲的詰問,將雅雅的母親及其整個家庭,釘在了「虐待幼女致死」的「恥辱柱」上。
「她喝米湯,弟弟吃魚」、沒有心愛的玩具、被弟弟欺負、被爺爺奶奶嫌棄、因為和弟弟吵架而被媽媽「暴打」——簡單幾幅漫畫就勾勒出了小鳳雅悲慘的生活狀況。在漫畫之後,還不忘提醒:「漫畫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可能覺得漫畫還不足以表達憤怒,在漫畫後面,該自媒體還附了長長的文字,詳述了「事實經過」,並義正言辭地作出了以下結論:
「從一開始,小鳳雅就不是被救助的對象,她只是父母下的賭註裡的籌碼。這盤局他們要用女兒的命來治兒子的病。」
「換言之,如果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話,從發現鳳雅患病的第一天起,他們全家人可能都在等著她腫瘤惡化的那一天,等籌款籌到了,再一起等著她死。」
全家人都在一起等著女兒腫瘤惡化、等著她死——不知道「明白漫畫」有著怎樣驚人的內幕消息,可以作出如此「誅心之論」?至於漫畫裡那些扎心的情節,「明白漫畫」又是從何處得知的呢?
這則圖文消息,本是4月18日發布的,在微信有10萬+的閱讀量,昨天趁著小鳳雅去世消息的公布,「明白漫畫」再發布微博,毫無意外,又一次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楊美芹發布的朋友圈截圖,時間是「2017年12月2日」
緊追熱點、腦補情節、製造衝突、迎合情緒——這大概是很多自媒體公號收割流量的不二法門。
但靠編造聳人聽聞的「幕後陰謀」來為熱點做註解,罔顧事實而刻意迎合公眾情緒,這條路如今似乎很難走通了。要知道,距離消費被害空姐的「二更食堂」被永久關停,不過十天有餘。
當然,這些自媒體公號可能也不會承認自己在編故事、帶節奏,他們也許將之視為「正義」。也的確,他們在微博裡表達了對小鳳雅的關切,表達了對小鳳雅去世這一消息的遺憾。
可拋開了事實的根基,給他人貼上「魔鬼」的標籤,再以此出發,去編造符合標籤的故事——這不叫「正義」。
當然,拋開個別自媒體的雜音,我們也仍舊關注著事件的進展。目前雖然籌資平臺公布了所籌資金為3.8萬元,而不是網傳的15萬元。當地官方調查組稱「我們掌握的情況是,籌來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療上了」。嫣然基金也表示曾經提供了楊美芹兒子治兔唇的錢。但事件中仍舊有太多問號,等待我們去求解。
我們可以像洋蔥一樣一層層剝開事實,但不能把洋蔥搗碎了,蒙在人們眼睛上,只為了對他們催淚。
□思凝(媒體人)
我們發布了一個「稿事」計劃!如何投稿?請戳「閱讀原文」。
編輯:孟然 實習生:範娜娜 校對:範錦春
推薦閱讀:
公眾號被指「洗稿」卻獲投資,誰該「差評」?《西部世界》:科技反烏託邦背後藏著現代諾斯替主義 | 新京報專欄「全民補碘」20多年,調整一刀切補碘恰當其時 | 新京報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