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的番茄、綠的青椒、黃的酸菜、黑的木耳,再加上酸辣嫩滑的雞肉……酸辣雞這道菜一出場便奪人眼球。鹽城晚報記者有幸一飽口福,嘗到了鹽城生物工程高等學校食堂的熱門菜,因其酸中含辣,嫩滑爽口,油而不膩,深得學生垂青,平均一天需要供應四五十隻雞。昨天,記者走進該校食堂工作間,目睹了一盤酸辣雞的「養成記」。
大菜 嫩雞和調料的「長相廝守」
「小公雞不能老,每隻大概在1.5到2斤之間,超過了口感就不夠嫩了。」在食堂的工作間,經驗老到的廚師長王本祥,一邊在忙活一邊為記者介紹。一身白色工作裝和一頂雪白的廚師帽,越發襯出他的黝黑和樸實。
大火紅燒的過程前後不到五分鐘,但準備工作卻很多。「雞塊剁好以後,要加入王守義十三香、咖喱粉、孜然粉、酸粉、鹽、味精、生粉等十幾種佐料,澆上黃酒,灑上蛋清,然後醃製6個小時。」王本祥解釋道,「不然不能入味。」在漫長的時間裡,豐富多樣的佐料浸入雞肉後,才開始倒入油鍋裡。
不消兩三分鐘,過油的雞塊盛起,蔥、姜、尖椒、剁椒煸炒後,再倒入雞塊和番茄、木耳等配料,加少許黃豆醬,炒一分鐘後倒入熟油。「這是起鍋前的最後一步了,放油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色澤鮮亮,另一方面也能夠讓菜保溫。」「為了使雞肉嫩滑,烹飪同時還要再加入一點水。」王本祥盛出了菜,抓了一些白芝麻均勻地灑在菜上,一道色彩繽紛的酸辣雞就完成了。
看著這令人垂涎的美味,記者拿著筷子竟不知該先夾哪一塊,只有一一品嘗起來。雞肉嫩滑入味,不太辣,慢慢咀嚼中會感覺到芝麻香香的味道;番茄酸甜適口,帶著雞肉香;再來一塊酸菜,消消油膩……有點像川菜,開胃適口,卻又不似那麼重油麻辣。
創新 川菜和淮揚菜「融為一體」
「其實我最喜歡做川菜,但是我們這邊人不太能吃辣,我們學校吃辣的學生可能連三分之一都不到。」王本祥坦言。為此,他特意對川菜做了一些改良,融入淮揚菜的製作方法,降低辣味,以符合大部分學生的口味。
而這道改良菜也迎合了消費者的口味,受到很多學生的歡迎。「但最近畢業的畢業,放假的放假,在學校的人少了,所以現在做的也少了。」王本祥的語氣裡透出一點遺憾。當被詢問現在一天需要做多少的時候,他思索了一下,「也要二十隻左右呢。」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考慮到學生的胃口可能會減弱,王本祥也推出一些清淡口味的菜品,「像蠔油肉片、酸菜豬心等等,都是少辣少甜的。」
把關 吃得安全最重要
王本祥,射陽人,今年38歲,是鹽城市口味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廚師,在鹽城生物工程高等學校食堂工作已經有十年了。
記者在食堂窗口看到,有許多頗具地方特色的小吃:山西刀削麵、陝西涼皮、涼麵、麻辣燙、多味千層餅,淮揚風味蓋澆飯等。
「每到夏天,我們食堂會經常變換菜譜,為學生做開胃可口的菜餚。除此之外,我還利用業餘時間,和同事一起討論如何創新菜品,利用現有的食材,做出有特色的菜品,讓學生吃得營養又開心。」王本祥說。
「我們學校非常重視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嚴把原料採購關,加工過程都按流程規範操作,生熟分開,燒熟煮透,讓學生吃得安全、放心。」學校膳食科丁國俊告訴記者。
鹽城晚報記者 谷蓉/文 張一軒/圖
本期微信編輯 居奕名
還沒看過癮?更多精彩
請關注鹽城晚報微信公眾帳號
喜歡本文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頁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二維碼掃描鹽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