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十大冬季驅寒溫補食物推薦

2021-03-04 經絡養生

冬季來臨,天氣開始變冷,陽氣日益衰微。隨著天氣變冷,很多人也如天氣般萎靡、懼怕寒冷。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用食物來驅寒養生呢?驅寒換個說法就是增加體內熱量,這裡為你推薦以下10種能夠驅寒溫補的食物……

  魚類:

  鯽魚補脾虛,助消化,療食欲不振。鰱魚補中益氣、暖胃、澤膚。鱘魚活血通絡、益氣補虛。黃鱔補肝養血,溫陽益脾。

  肉類:

  羊肉補益虛勞、平肝、治脾胃虛弱。牛肉益氣養血,治精血虛虧,牛肝補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氣補中。雞肉溫補脾胃、補血益腎。狗肉滋補脾胃、溫腎補陽。鼠肉治虛弱體勞,疳積膨脹。貓肉通經活絡、補虛養血,可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鹿肉補五臟,療虛勞,通絡祛風,鹿鞭壯陽。豬肝補肝明目、益氣養血。

  海帶:

  含有大批的維生素A、D,非凡是含有較多的海草碘,能抗血液酸化,活躍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海帶還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常吃有預防腦血管意外的作用。

  黑木耳:

  可有效的降低血黏度,延緩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蒜:

  溫中消食,除溼殺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既是調味品也是保健良品。大蒜不宜生食,因生食可傷肝氣、脾胃,損目光。另外,大蒜不能與蜂蜜同食。

  姜:

  健胃消食,增強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生薑含有姜辣素,對心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還有防癌作用。生薑辛辣、性熱,多食反傷胃,故不可食用過多。

  大棗:

  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潤心肺,補五臟。他營養極為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資,有天然維生素之稱。大棗還有抗過敏、鎮靜和改善心功用的作用。大棗又是美容佳品。天天七個棗,九十不顯老。大棗既是溫補食物,也是藥品。中醫中藥的幾十種配方中,都有大棗。

  花生: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非凡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胺基酸及卵磷脂,有降低血壓,增強記憶,延緩衰老等功用。

  蛤蜊:

  含有大批維生素B,維生素C的含量也較其餘食物高。有強化肝功用和解毒的功效,並有通便作用。

  蓮藕:

  全身是寶,可消淤清熱,補心升血,健脾開胃,止血固精。營養成分豐富,除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鈣、鈉、磷。既是溫補食物,又是藥用良品。

經絡養生,您身邊的健康顧問!


相關焦點

  • 節氣養生 冬季寒冷 十大驅寒溫補食物推薦
    冬季來臨,天氣開始變冷,陽氣日益衰微。隨著天氣變冷,很多人也如天氣般萎靡、懼怕寒冷。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用食物來驅寒養生呢?驅寒換個說法就是增加體內熱量,這裡為你推薦以下10種能夠驅寒溫補的食物……  魚類:  鯽魚補脾虛,助消化,療食欲不振。鰱魚補中益氣、暖胃、澤膚。鱘魚活血通絡、益氣補虛。黃鱔補肝養血,溫陽益脾。
  • 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 20201226
    20201226期北京衛視BTV養生節目視頻及要點內容,本期養生主題《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講述專家:█——█。老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不少中老年人都認為,為了抵禦寒邪,冬季應該多吃溫補的食物,但是今天節目現場來了一位很注重養生的李叔叔,他在進補之後卻出現了咳嗽、咳痰、胸悶、乏力氣短的情況,最嚴重的時候一層樓都上不了,走幾步路就心悸,晚上更是胸悶嚴重幾乎無法入睡。
  • 養生之道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冬季如何驅寒?
    養生之道本欄目作為海銀財富名醫養生全國巡演活動後的延續,將分享名醫的養生Tips,讓您了解更多養生方法和資訊。
  •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 冬季如何驅寒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 冬季如何驅寒
  • 【養生】冬天非補不可?女熱補男溫補大不同
    根據《內經》所載:「秋失其養,冬不能藏,春必多病」,顯得冬季養生更為重要。冬令進補也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又可暖身應付寒冬,以及儲備隔年身體能量的好時機,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特別是進補男女大不同,除需依個人體質外,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進補。▲進補男女大不同,除依體質外,中醫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
  • 【養生】今日喝粥!養身常食「五色粥」,增強體質又進補
    在冬季,熱騰騰的粥品總會令人回味無窮。但喝粥也有講究:根據體質的不同,食用不同顏色的粥,可使「冬令進補」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有些人入冬就怕冷,經常出現手足冰涼、頭暈乏力、食慾減退等各種不適。此時,可以喝「紅色粥」來驅寒保暖,比如:紅豆紅棗枸杞粥。這三味紅色的食材都可以補益氣血,紅豆和紅棗還有助於補鐵。
  • 立冬養生食譜
    立冬養生1、睡眠:       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天最好能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晚上的睡眠時間不足,那麼可在中午補睡半小時到一小時。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
  • 【養生提醒】冬日溫補的薑茶 也有禁忌人群
    香濃的可可、奶茶成為女孩最近逛街必備品,那麼,冬季那些流行的熱飲怎么喝才能帶給我們溫暖又能帶來健康?
  • 立冬養生 斂陰護陽是根本
  • 冬季手腳冰涼 保暖養生需注意三點
    冬季許多人飽受手腳冰涼之苦,中醫上認為,陽氣不足容易導致手腳冰涼,其中,女性冬季手腳冰涼的情況較多。
  • 【健康】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三、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四、適度進補:  在民眾的觀念裡,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髒對應的理論,
  • 冬季如何養生?黑豆杜仲雞湯,溫補入腎抗衰老,好吃又健康
    雖然近年來的冬季溫度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寒冷,但一旦寒流來襲,氣候驟降,一不注意就容易流鼻水、咳嗽、打噴嚏,甚至引發心血管疾病,因此「
  • 明日大寒-養生進行時
    寒冷的冬季,大寒就是屬於比較晚的一個節氣了。那麼大寒要如何養生呢?大寒吃什麼呢?大寒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大寒節氣養生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起居護養  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
  • 冬季吃根莖類食物利於養生~
    冬天是適合進補、養生的時節,那該吃點什麼好呢?在食物挑選上有什麼考究?
  • 大寒節氣養生包括以下4個方面
    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曬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 冬至養生,「一躲二養三固四補」!
    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平日要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養生先養心。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中醫認為「冬季與腎臟相應」、「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
  • 立冬節氣進補吃什麼 5種食物不可少
    立冬節氣到了,從節氣來說,冬季自此開始,人們很快就要被嚴寒包圍了。在冷天必須要做好保健措施,否則疾病一下子就盯上你。所以說,立冬節氣到了該進補什麼好呢?小編提醒,這幾種食物特別不錯,特別適合立冬節氣養生時食用。不知道立冬吃啥進補的人,建議來看。
  • ​秋收冬藏——冬季養生篇
    冬季到來,人們食慾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 今日冬至 | 汪博士說節氣養生
    ►汪博士說冬至養生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唐宋時期,新的一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