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 冬季寒冷 十大驅寒溫補食物推薦

2021-03-04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冬季來臨,天氣開始變冷,陽氣日益衰微。隨著天氣變冷,很多人也如天氣般萎靡、懼怕寒冷。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用食物來驅寒養生呢?驅寒換個說法就是增加體內熱量,這裡為你推薦以下10種能夠驅寒溫補的食物……

  魚類:

  鯽魚補脾虛,助消化,療食欲不振。鰱魚補中益氣、暖胃、澤膚。鱘魚活血通絡、益氣補虛。黃鱔補肝養血,溫陽益脾。

  肉類:

  羊肉補益虛勞、平肝、治脾胃虛弱。牛肉益氣養血,治精血虛虧,牛肝補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氣補中。雞肉溫補脾胃、補血益腎。狗肉滋補脾胃、溫腎補陽。鼠肉治虛弱體勞,疳積膨脹。貓肉通經活絡、補虛養血,可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鹿肉補五臟,療虛勞,通絡祛風,鹿鞭壯陽。豬肝補肝明目、益氣養血。

  海帶:

  含有大批的維生素A、D,非凡是含有較多的海草碘,能抗血液酸化,活躍生理機能,增強免疫力。海帶還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常吃有預防腦血管意外的作用。

  黑木耳:

  可有效的降低血黏度,延緩動脈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

  蒜:

  溫中消食,除溼殺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既是調味品也是保健良品。大蒜不宜生食,因生食可傷肝氣、脾胃,損目光。另外,大蒜不能與蜂蜜同食。

  姜:

  健胃消食,增強食慾,促進新陳代謝。生薑含有姜辣素,對心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還有防癌作用。生薑辛辣、性熱,多食反傷胃,故不可食用過多。

  大棗:

  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潤心肺,補五臟。他營養極為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資,有天然維生素之稱。大棗還有抗過敏、鎮靜和改善心功用的作用。大棗又是美容佳品。天天七個棗,九十不顯老。大棗既是溫補食物,也是藥品。中醫中藥的幾十種配方中,都有大棗。

  花生: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非凡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胺基酸及卵磷脂,有降低血壓,增強記憶,延緩衰老等功用。

  蛤蜊:

  含有大批維生素B,維生素C的含量也較其餘食物高。有強化肝功用和解毒的功效,並有通便作用。

  蓮藕:

  全身是寶,可消淤清熱,補心升血,健脾開胃,止血固精。營養成分豐富,除含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鈣、鈉、磷。既是溫補食物,又是藥用良品。

(來自老中醫養生網)

相關焦點

  • [中醫養生]十大冬季驅寒溫補食物推薦
    冬季來臨,天氣開始變冷,陽氣日益衰微。隨著天氣變冷,很多人也如天氣般萎靡、懼怕寒冷。
  • 立冬節氣進補吃什麼 5種食物不可少
    立冬節氣到了,從節氣來說,冬季自此開始,人們很快就要被嚴寒包圍了。在冷天必須要做好保健措施,否則疾病一下子就盯上你。所以說,立冬節氣到了該進補什麼好呢?小編提醒,這幾種食物特別不錯,特別適合立冬節氣養生時食用。不知道立冬吃啥進補的人,建議來看。
  • 立冬節氣進補吃什麼 5種食物不可少【新民健康】
    立冬節氣到了,從節氣來說,冬季自此開始,人們很快就要被嚴寒包圍了。在冷天必須要做好保健措施,否則疾病一下子就盯上你。所以說,立冬節氣到了該進補什麼好呢?小編提醒,這幾種食物特別不錯,特別適合立冬節氣養生時食用。不知道立冬吃啥進補的人,建議來看。
  • 養生之道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冬季如何驅寒?
    養生之道本欄目作為海銀財富名醫養生全國巡演活動後的延續,將分享名醫的養生Tips,讓您了解更多養生方法和資訊。
  • 【節氣 • 養生】山藥花生藏茶粥
    冬季進入小雪節氣後氣溫逐步降低,是步入寒冬的轉折關頭,要更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以防受凍,保證身體健康。以茶養生依舊是不錯的選擇,此時身體更需要「溫潤滋補」,飲用二十年以上的陳年傳統優質藏茶就非常有效。小雪節氣後不僅天氣越趨寒冷,而且越趨乾燥,此時節對於許多人來說喝點兒粥,既能滋潤皮膚,又可暖和身子,還會讓體內的血氣通暢,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在此推薦一款熱氣騰騰、溫補益腎的特色粥:山藥花生藏茶粥。驅寒暖身的效果立竿見影,也添加了飲用傳統藏茶的另一番趣味。
  • 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 20201226
    20201226期北京衛視BTV養生節目視頻及要點內容,本期養生主題《冬季更要防熱邪》。養生講述專家:█——█。老話說: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不少中老年人都認為,為了抵禦寒邪,冬季應該多吃溫補的食物,但是今天節目現場來了一位很注重養生的李叔叔,他在進補之後卻出現了咳嗽、咳痰、胸悶、乏力氣短的情況,最嚴重的時候一層樓都上不了,走幾步路就心悸,晚上更是胸悶嚴重幾乎無法入睡。
  • 【四季食單】大雪節氣過後,多吃這些食物可養生
    大雪節氣可以吃什麼食物來讓身體變得更加暖和,有餘力對抗寒冷?大雪將至,吃這些食物可以幫助養生。
  • 立冬養生 斂陰護陽是根本
  •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 冬季如何驅寒
    寒氣入體四肢發冷 冬季如何驅寒
  • 明日大寒-養生進行時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於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     寒冷的冬季,大寒就是屬於比較晚的一個節氣了。那麼大寒要如何養生呢?大寒吃什麼呢?大寒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士材節氣養生——冬至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相應,冬至這一天對於北半球的人們來說,太陽慢慢要從地球的南回歸線慢慢我們靠近,也正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陽氣正在逐步恢復,所謂「冬至一陽生」、「一陽來復」就是對這個節氣的表達。
  • 立冬養生食譜
    走過一季歲月,秋風始老,我們一夜醒來,細雨未霜,今宵卻較昨宵寒,帶著一抹殘暖,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到了。立冬養生1、睡眠:       冬季養生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元,有益於在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2、防寒:       氣溫持續下降,身體虛弱的人容易感染風寒,特別是脖子、肚臍、腳等地方,一旦受寒,可引發頸椎病、腹瀉等疾病,所以冬天建議建議少穿低領的衣服或者戴圍巾;不露肚臍,特別是女孩子;晚上睡前熱水泡泡腳驅寒。
  • 小雪養生吃什麼?這種暖身「第一食物」少不了!
    △石榴花△小雪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二十個節氣,此時由於天氣寒冷,降水由雨變為雪,但因「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小雪是寒冷開始的標誌。小雪前後的養生原則是早睡晚起、注意保暖。天氣逐漸寒冷,日照越來越少,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人一定要多運動、多曬太陽,保持氣血暢通,調節心態保持樂觀。飲食上冬季溫補、熱補的食物多,體內容易生熱,因此在冬季要適當養陰,可多吃梨、柚子等蔬菜、水果潤肺降燥。由於此時比較乾燥,人體很容易缺乏水分,因此要注意多喝水。
  • 【節氣】月初寒尚小,看小愛用一泡溫湯,一把堅果,來抵禦整個冬季的嚴寒!
    今天6時8分迎來「小寒」節氣。小時候,進入小寒年味漸濃,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趕集買年畫、彩燈、鞭炮、香火等,陸續為春節作準備。如今,小寒依舊,年味卻淡了,只有驟然刺骨的寒冷讓我們恍然發現,原來已入小寒。
  • 今日冬至 | 汪博士說節氣養生
    ►汪博士說冬至養生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唐宋時期,新的一年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
  • 補冬食物推薦及立冬養生注意事項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今年的立冬也來臨了,立冬過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
  • 冬至養生,「一躲二養三固四補」!
    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平日要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養生先養心。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中醫認為「冬季與腎臟相應」、「腎開竅於耳」,冬至以後經常按摩耳朵,有助於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
  • 冬季吃什麼,您知道嗎?
    人們習慣上從立冬之日起到立春之日止這一段稱為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冬季來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會下降到零度左右。寒冷、冰雪成了此時天地間的主角了。特別是北方地區更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了,此時萬物蕭瑟,一派肅殺之氣。冬季養生原則以斂陰護陽為主,起居著裝注意保暖,飲食調養宜溫熱性食物為主,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
  • ​秋收冬藏——冬季養生篇
    冬季到來,人們食慾普遍增強,此時千萬記得要管住自己的嘴,以免傷及腸胃。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 節氣 | 立冬吃什麼?這份養生食物攻略請收好!
    中國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