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大蔥賣8元一斤,是種植成本提高了,還是產量下降供不應求?
大蔥賣八塊還算貴?,三天前去一超市,大蔥十塊!
有一老太太驚訝的問:"這一梱得多少錢呀″?櫃員笑答:"大媽,您別問了,您肯定吃得起這蔥,但您可能沒帶那麼多錢的,這梱蔥進價就三百五十八塊″。老太太還是挑了兩根,一斤半,十五塊錢。
題目問是種植成本提高,還是產量下降供不應求,我看兩者都不是,原因應該是種蔥的人手裡沒蔥了,他們大多數人手裡只留夠了自己吃一冬的蔥,成千上萬的蔥都在某些倉庫先進的儲藏室內滋養著呢,收購時每梱三十斤,現在每捆已經三十三斤了,因為你到超市看到的都是新鮮的大蔥,沒有幹蔥。
種大蔥的每年怎麼種怎管理,今年還是怎麼種怎麼管理,成本怎麼會提高呢?
說產量下降供不應求,蔥剛收穫時的霜降立冬前後,滿大街都是大車小輛賣蔥的,大蔥零賣的價錢是每斤五毛到一塊,我十一月八號每斤八毛就買了兩梱大蔥,六十多斤花了五十塊錢。
如果是產量下降供不應求,那些種蔥的人絕不會八毛錢就賣的,他們也知道錢是好東西,辛苦一年能多賣就會多賣,誰還怕錢咬手啊!可那時普天下就是這個價格,這滿街大車小輛的蔥只能認這個價。
後來,街上大車小輛的蔥少了,都被人從地裡收購走了,種蔥的人手裡沒蔥了,蔥的價格就一步一步變成今天這個價格了。
蔥少了嗎?不可能,大車小輛的那麼多蔥,人們不可能不吃糧食天天淨吃蔥的。
蔥哪去了?除去像我一樣每年都買幾梱存起來慢慢吃的,大部分蔥都進了先進的貯存倉庫,再一點一點的批發給超市和小販們。
。
這些蔥入庫時只四五毛錢,現在出庫就七八塊了,而且因為貯存滋養,還像剛收穫的鮮蔥一樣,不但不掉秤,反而每梱還增重了三四斤。
認為我說的對嗎?不對?那為什麼立冬時每斤八毛,兩個月後的今天就八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