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2月10日的《賽博朋克2077》的正式發售,又是掀起了一波3D遊戲的娛樂熱潮。
然而,思澤容小編在微博中聽到了不少朋友再說:「這遊戲打著打著就吐習慣了。」
「實在是太暈了,所有FPS的遊戲我都沒有辦法遊玩,真難過!」
為什麼會有很多年輕的小夥伴們在玩3D遊戲時感受到難忍的眩暈呢?
3D眩暈,也就是FPS眩暈究竟是什麼?
今天,思澤容就來告訴您!
概述:
FPS眩暈又稱為3D眩暈,是一種普遍困擾著諸多玩家的症狀。
3D眩暈指的是在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時有眩暈、噁心感,是運動眩暈的一種類型。
FPS眩暈並不僅限FPP類射擊遊戲,一些擬真度較高的3D遊戲也可能讓你陷入眩暈的泥潭,比如《巫師3》、《使命召喚》、《消逝的光芒》等等。
當你在遊戲中浴血奮戰,你的視覺跟隨遊戲視野感知著環境的變化,將「自身在移動中」的信號反饋給大腦中樞,而你的身體仍專心致志地坐在座椅上,二者的衝突與混亂的反饋信息讓大腦感知到了異常狀態,隨即產生頭暈噁心的感覺、促進胃排空,從客觀上阻止當前矛盾的運動狀態繼續,這其實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3D眩暈的症狀
專家表示,3D眩暈所造成的症狀有很多,主要表現為:
頭暈腦脹;
反胃噁心;
頭重腳輕;
注意力難以集中;
出冷汗;
毫無食慾;
嘔吐。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摘下耳機關閉遊戲、稍事休息後症狀會逐漸減輕以至消失恢復。
3D眩暈的成因
想要了解FPS眩暈的成因,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人體用於感知自身運動狀態的視神經和耳朵中的前庭器官。
視神經是視網膜的神經纖維。始於視網膜的節細胞,神經纖維到盲點後,穿出鞏膜篩狀層成為視神經。視神經是第2對腦神經,屬感覺神經。
圖片來源:百度
簡而言之,視神經是連接大腦和眼睛的一段神經,負責把眼睛看到的東西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到大腦,因此如果視神經發生病變會使使功能發生嚴重的損害,如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
前庭器官是指內耳迷路中除耳蝸外,還有三個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後三者合稱為前庭器官,是人體對自身運動狀態和頭在空間位置的感受器。
當機體進行旋轉或直線變速運動時,速度的變化(包括正、負加速度)會刺激三個半規圓或橢圓囊中的感受細胞。
簡而言之,它負責感受身體的平衡,如人體的運動方向和加速度。
當我們在遊戲時,
一是因為不斷快速變換的遊戲畫面帶給視神經大幅度和高頻率的運動信息;
二來是因為現如今普遍高度優化的遊戲畫面的逼真性,欺騙了我們的神經中樞(一般情況下神經中樞會自動鑑別出運動的虛假性,並抑制視覺傳來的神經衝動)但由於畫面對神經中樞而言真假難辨,讓其信以為真繼續了自己的傳遞工作;
三是其他運動感受器官(如耳內的前庭器官)卻沒感受到任何運動,這種信息的衝突與矛盾讓神經中樞手足無措、感受到了身體可能面臨虛實不分的情形,因此神經中樞給予身體眩暈與反胃的指令,希望能讓這樣一種矛盾的狀態及時剎車。
此外順提一下,暈車暈船的道理與FPS眩暈截然相反:內耳平衡器官告訴大腦:「我在運動著!」,但是視神經卻傳遞給中樞系統「我並沒有在動呀」的信息,大腦對這種矛盾的解釋則是同樣的:「我可能中毒了」,而結果也是一樣的,隨之而來的不適感皆是身體保護機制為了保護你不受意外傷害,希望阻止這種矛盾狀態繼續下去。
那麼,如何解決3D眩暈的問題呢?思澤容下期告訴您~!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