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國家機構的英文名,中央編譯局建議這樣說!

2021-03-01 外宣微記

近日,中央編譯局分送各部委的《中央和國家新成立機構英文譯名方案》建議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譯為:Central Broadcasting Group (CBG)

 

《方案》同時建議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譯為「China Broadcasting Administration (CBA)」。目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英文名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上述兩個建議譯法還是比較有國際範兒的。「三臺合一」方案公布當天,文刀君曾結合國際主流廣播電視媒體的英文名探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英文譯法(戳這兒),與中央編譯局的建議譯法很接近了。

 

當然,中央編譯局給出的建議譯法僅供相關機構確定譯名時參考。其實,在4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早已悄然推出英文名——China Media Group,只不過這個英文名屬於「另起爐灶」,算不上翻譯。

 

另外,《方案》還建議將「生態環境部」譯為「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3月份,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時,官方通訊社發布的譯名「Minist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曾受到譯界質疑(戳這兒)。

「生態(ecology)」和「環境 (environment)」是兩個概念,「ecological environment」在字面上只局限於「ecology」這一個維度,而「生態環境部」吸納了原有的「環保部」,職責範圍更廣,包括水利、氣候變化、環保等多個方面,因此,「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這個名字更準確。

 

還有一處值得一提,《方案》建議將「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譯為「Office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Public Sector Reform」。目前,「中央編辦」的英文是「State Commission Office of Public Sectors Reform 」。很顯然,建議譯法更合理,「委員會」與「辦公室」的邏輯關係更明晰了。

 

中央編譯局給出的建議譯法令人眼前一亮,不愧為國家權威翻譯部門。文刀君想,國家機構改革這麼大的事兒,要是權威翻譯部門能早點介入該多好,省了事後修修補補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想不到這些國家的英文名,竟然如此浪漫!
    其實很多國家的英文名,可以有很浪漫的解讀。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欣賞一下這些浪漫的國家名吧~
  • 中央編譯局:「抗日」不宜譯成「anti-Japanese」
    (文章來自光明日報)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各地以及國際社會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來紀念這個重要歷史事件。
  • [科普]老外都在皺眉頭,起個正常的英文名需要什麼?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4月1日發表文章,題為《美國企業家誓言要在中國掃除「荒唐的」西方名字》,其中就有不少老外對中國人起的各種英文名提出了意見,你的英文有沒有躺槍呢(以下意見應該都是英國人的):1.不要用水果名稱起名字(表面上是這樣)這個重點其實不是水果,而是可能指向一些不太好的含義,比如女生起cherry(櫻桃),男生叫dick
  • 哪些英文名倒黴?笑英文名大匯總
    @一個小胸子:我想說,我叫世婷。沒錯我英文名就叫Shiting!!Shiting!!有比我尷尬的嗎?!有嗎?!@ScarlettBu或者叫阿呆:angelababy...Crystal…@肥兔兔-3-:我小學時候英語課代表 有個叫我給他起個英文名 那個時候周杰倫很紅 我說周杰倫叫jay 那你叫gay吧然後他的小學英文名就是gay 重點是他長大之後真的變成gay了@Mia:有個同學上去自我介紹。。。
  • 建議國家幫忙找對象……網友:儘快落實!
    ——「希望疫情結束國家給我分配一個男朋友!!!」圖片來源:微博@中國青年報這個略帶一點「心酸」的願望,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談劍鋒的注意。針對單身青年痛點,他今年提交提案,呼籲開放全國統一的婚戀登記信息查詢平臺,建議參考公安部的公民身份證信息系統,由民政部聯合相關單位共同搭建全國統一的婚戀登記信息查詢平臺,按照法律規定適度提供公民婚姻狀態查詢功能,保證婚戀網站和婚介服務機構能有效甄別客戶婚姻狀況,不再讓別有用心的人鑽空子。他還建議,由共青團中央等牽頭,為單身青年搭建信任與交流的平臺。
  • 中央銀行5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哪裡?
    中央銀行的剩餘外匯儲備存放在新加坡銀行中。他要求不要透露身份,因為不允許他向媒體發表講話。喬·拜登政府的凍結和控制決定只影響紐約的一家銀行。目前尚不知道在其他三家銀行存入的數十億美元會怎樣。他說,軍方勢力控制著在美國以外的緬甸中央銀行數十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至關重要。根據緬甸中央銀行法律,緬甸中央銀行(CBM)為獨立機構,不受政府控制。
  • 測名字算命:好聽又小眾的英文名
    「小眾」是指只被少數人接受的事情和愛好,如在眾多音樂種類中,鄉村音樂算是小眾;又例如在英文名中,自創的英文名算得上小眾等等。
  •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
    該法還設置一個中央情報總監(DCI)的職位,作為美國情報界的領導人; 此領導人同時就有關國家安全的情報事宜充當總統的主要顧問;而且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2004年情報改革及恐怖主義預防法』 修訂了『國家安全法』,其中規定國家情報總監將承擔一些原來由中央情報總監(DCI)擔當的責任。中央情報局則設置自己獨立的局長。
  • 美媒揭露美國中央情報局監視100多個國家,質問:現在該發布希麼秘密?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央情報局監視100多個國家 現在應該發布希麼秘密?」
  • 取英文名,你可用點心吧!
    回想當年在校時,老師要我們給自己選一個狂拽酷炫的英文名,好與國際接軌。我絞盡腦汁給自己起了一個心滿意足的英文名,由於對「取英文名」文化的不了解,自己精心準備的名字鬧出了很多笑話。一個雷人的英文名不但影響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說嚴重點,還可能會影響你的職業發展。
  • 老外崩潰:你們中國人起的英文名,快把我們嚇死了好嗎!
    這年頭的年輕人,誰沒個英文名,仿佛跟時代脫節了似的。要取英文名沒人攔著。
  • 舊錦新樣 | 王紹光:中央情報局與文化冷戰
    他說:「美國沒有個文化部,中央情報局有責任來填補這個空缺。」美國表面上反對搞宣傳,實際上搞起宣傳來比誰都更重視、更在行、更不擇手段。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一九五〇年七月十日的指示對「宣傳」做出了如下定義:「有組織地運用新聞、辯解和呼籲等方式散布信息或某種教義,以影響特定人群的思想和行為。」
  • 中國妹子:我在上海,從事英文工作,但我堅決不起英文名
    當我每天在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寺商圈吃飯時,我總能聽到鄰桌的各種職場八卦——通常是幾個穿著光鮮的小姐姐聊著他們的同事Linda, Mary, Eric……這些英文名時不時從她們的普通話或上海話中蹦出來,聽著挺喜感的。
  • 地鐵站英文名,東西南北隨意翻
    細心的網友發現,大紅門南站英文名是漢語拼音音譯「DAHONGMENNAN」,而同條線路已經開通的地鐵站,東、南、西、北則是「East」「South」「West」「North」。不僅僅是8號線,記者梳理370座地鐵站的英文名發現,涉及東南西北的翻譯還真是隨意,乘客王先生直言不諱,「這是典型的唱歌兒不看曲本——沒譜兒啊!」
  • 中央情報局到底在忙些什麼?為你揭秘!速度擴散!
    《文化冷戰》講的是在1947至1967年間的故事,其場景設在美國和歐洲,主角是一個叫做「文化自由大會(the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的組織。由於在「二戰」期間與納粹合流,歐洲的右派們在戰後聲名狼藉,與他們合作搞宣傳效 果只會適得其反。與共產主義抗衡,最有效的辦法莫過於讓那些從共產主義陣營脫隊出來的知名人士現身說法。用與中央情報局過從密切的歷史學家小施萊辛格的話來說,這些人是「抵禦極權主義的最佳屏障」。在國外,中央情報局主要依靠當地的知識精英,這樣做有利於掩蓋美國的黑手,製造出一切源於本地的假象。
  • 你必須知道的取英文名禁忌!
    為了與國際接軌的我們,還從小學英文,很多人還順便取了個英文名。有的是爸比媽咪取的英文名,有的是英文老師給,也有的是自己挑的。不管你的英文名是誰取的,在需要和歪果仁打交道的時候,在介紹自己的時候,這個名字脫口而出,你有想過,到底會在對方心底留下什麼樣的印象嗎?取不好,歪果仁還有可能在背後偷偷地取笑你哦。
  • 美國的FBI和CIA竟然有這樣的區別
    簡單但不恰當的說,兩者的區別是FBI對內,是國內執法機構;而CIA是對外,是對外情報機構。
  • 加入外籍時用英文名登記護照 華人惹來一身麻煩
    入籍改為英文名,已經成了一種「潮流」,但是這種潮流下「暗藏玄機」!如果,再次發生和國內生意、業務、財產等問題出現時,如何證明「英文名」的自己和「中文名」的自己是一個人?這種怎麼證明你媽就是你媽,你爸就是你爸的千古難題,往往就是因為改護照英文名兒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