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編譯局分送各部委的《中央和國家新成立機構英文譯名方案》建議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譯為:Central Broadcasting Group (CBG)。
《方案》同時建議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譯為「China Broadcasting Administration (CBA)」。目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英文名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上述兩個建議譯法還是比較有國際範兒的。「三臺合一」方案公布當天,文刀君曾結合國際主流廣播電視媒體的英文名探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英文譯法(戳這兒),與中央編譯局的建議譯法很接近了。
當然,中央編譯局給出的建議譯法僅供相關機構確定譯名時參考。其實,在4月份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早已悄然推出英文名——China Media Group,只不過這個英文名屬於「另起爐灶」,算不上翻譯。
另外,《方案》還建議將「生態環境部」譯為「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3月份,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時,官方通訊社發布的譯名「Minist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曾受到譯界質疑(戳這兒)。
「生態(ecology)」和「環境 (environment)」是兩個概念,「ecological environment」在字面上只局限於「ecology」這一個維度,而「生態環境部」吸納了原有的「環保部」,職責範圍更廣,包括水利、氣候變化、環保等多個方面,因此,「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這個名字更準確。
還有一處值得一提,《方案》建議將「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簡稱:中央編辦)」譯為「Office of the Central Commission for Public Sector Reform」。目前,「中央編辦」的英文是「State Commission Office of Public Sectors Reform 」。很顯然,建議譯法更合理,「委員會」與「辦公室」的邏輯關係更明晰了。
中央編譯局給出的建議譯法令人眼前一亮,不愧為國家權威翻譯部門。文刀君想,國家機構改革這麼大的事兒,要是權威翻譯部門能早點介入該多好,省了事後修修補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