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超市裡那些食品標籤啥含義?各種術語也看暈?一貼教你全弄懂

2021-02-13 北美省錢快報

雖說美國食品安全算是挺有保障的,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有很多不清晰的灰色地帶,例如美國對轉基因食品的態度是實行自願標識制度,也就是說,即使食品含有轉基因的成分商家也可以選擇不作任何標示說明。

轉基因食品到底有沒有危害這個我們就不談了,但作為消費者至少應該有權知道自己花錢買的是什麼吧?產品包裝上的Organic、All Natural、Hormone Free、Certified Humane...每增加一個標籤價格似乎又貴了一些,到底值不值得花這個錢呢?了解食品標籤上的各種暗號,搞清楚這些詞彙術語具體代表的都是什麼意思,才不會被坑,快跟Rain小編一起來記筆記吧!

(圖片轉自Twofitmoms,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美帝超市買新鮮的蔬菜水果很多時候都能看到一個小標籤貼,上面有條形碼和數字,這就是所謂的Price Look-Up Codes(簡稱PLU、價格查詢代碼),這是由國際農產品標準聯盟(IFPS)提出的方便商家整理蔬菜和水果等農產品庫存的代碼,由4位數或5位數數字組成。

4位數是從3000~4999之間隨機抽取的,每一個4位數數字對應一種農產品,包含了農產品的名字、品種和大小等屬性信息。記得剛來美國的時候,老華僑教我買蘋果要選標籤號碼是「4131」那種,清甜,後來我才知道「4131」其實就是大富士蘋果。所以如果你隨便買了種蔬果嘗過不錯,卻不知道它叫啥名字,下次就可以照著這個號碼來買。

而5位數數字則是在某農產品的4位數代碼基礎上增加前綴「9」,代表「有機種植」,例如「94131」表示的就是有機的大富士蘋果。

 (圖片轉自IFPS官網,版權屬於原作者)

較早之前IFPS還預留了8字頭的5位數代碼來表示「GMO轉基因」產品,然而因為美帝沒有強制轉基因標識,也沒有商家蠢蠢的去用8這個前綴。現在IFPS已經公開表示取消將8前綴作為轉基因標識,以後會改作其他標識用途。

不想吃轉基因的怎麼破?

有小夥伴可能就鬱悶了,如果看標籤說明都不能明確知道哪些是轉基因產品,怎麼破?其實賣生鮮的超市裡的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簡稱GMO)可能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多,因為每種轉基因作物在開始種植和上市之前,也都需要經過USDA(確保種植安全)、EPA(確保環境安全)、FDA(確保食用安全)等部門審批。

美國是轉基因生產大國,據說種植的玉米、黃豆、棉花、油菜花、甜菜有90%以上都是轉基因品種,然而這些作物一般並不會直接作為新鮮農產品銷售,而是加工成食物油、糖、製作成農場飼料和乙醇等等其他產物。

(圖片轉自geneticliteracyproject.org,版權屬於原作者)

現時市面上作為新鮮蔬果出售的轉基因作物只有小部分甜玉米(sweet corn)、大部分夏威夷木瓜(Hawaii papaya)、小部分zucchini和yellow squash,這些產品主要增加了抵抗某類蟲害或病害的特性;還有近期獲得批准的切開後不容易變色的Arctic Apple蘋果和Innate potato土豆。

喔,還有2015年年底FDA批准了比天然Alantic salmon生長快一倍的轉基因大西洋三文魚AquAdvantage Salmon上市,可能市場上也快有了吧。

所以如果真想要完全不接觸轉基因作物的話,大概就得避開所有的非有機的加工食品(因為材料裡的食物油多數用的都是產自轉基因作物);食用油要避開vegetable oil, corn oil, canola oil, cottonseed oil等等;糖要用cane sugar;買甜玉米、木瓜、zucchini、alfalfa這些品種的蔬果時選擇organic有機版本;土豆和蘋果選擇普通的沒有不易變色特性的;肉類也要吃有機飼養的(畢竟大多飼料來自轉基因作物);三文魚最好選擇wild-caught野生的,或者至少選非Alantic的品種...【哎,心累】

USDA Organic 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

USDA有機認可章 

在美國最正經的有機認證標籤就是USDA的這個認可章,所有標稱有機的農產品都必須要符合USDA要求,包括要以規定的方式和允許的物質來種植、養殖或加工(例如不使用轉基因、輻射、以及禁用的農藥、抗生素、激素等手段,加工時不添加人造色素、香精、防腐劑等等),並且由授權的認證機構驗證審核監管,所以基本上可以說是挺可靠的。帶有USDA Organic認可章的產品分為以下兩種:

還有以下的情況也可以在包裝上標註聲稱自己的產品是有機的,但不能使用USDA認可章:


Non-GMO Project Verified 非轉基因工程認證

Non-GMO Project 認可章  

NON-GMO Project是一個非官方的非牟利組織,它家專為非轉基因食品和產品提供第三方驗證和審核。由於在種植、生產、加工過程裡都可能會有各種的汙染,NGP會通過測試分析確定各類產品中的轉基因物質汙染少於某限值標準,例如在食物方面的標準是低於0.9%。

這個認可章可以說是北美地區現時最有權威的第三方非轉基因產品標籤,在意轉基因成分的小夥伴除了USDA認可章外,還可以靠這個認可章來篩選產品。

然而這個標籤只確認產品不含轉基因物質,至於作物種植用不用農藥什麼的,食品有沒有什麼添加劑之類的問題它家是不管的。

GMO Free 不含轉基因

除了上面的NGP第三方認證以外,小夥伴們可能也會看到不少產品聲稱「GMO Free」、「GE Free」、「Non-GMO」等等,然而這樣的聲明並沒有官方準則管理,聲明是否真實無人核實。當然,也的確是有很多作物本來就沒有轉基因的版本...

Certified Naturally Grown 天然種/養植認證

CNG認可章

CNG是另一個非牟利民間組織,由於USDA有機認證審批申請費用不便宜,所以一些小農場會轉向一些更平價的選擇。CNG的審核標準是以USDA有機種植養殖標準為準則的:例如CNG認證農場種植一樣要求不使用任何合成除草劑,農藥,化肥,抗生素,激素,轉基因種子;CNG禽畜大多是牧場飼養和有活動空間,所用飼料的種植必須沒有添加合成的或使用轉基因種子。

另一方面,CNG認證的過程是由其他CNG農場牧場來做同行評審,並沒有第三方獨立機構審核。

Food Alliance Certified 食品聯盟認證

食品聯盟認可章

FA則又是另一個非牟利民間組織,它家制定了一套可持續的食品和農業操作標準,並且通過第三方機構來審核認證農場牧場等的資格。它家的標準除了有限制高毒性農藥、轉基因種子等的使用以外,還注重農場工人的工作條件、農場動物的人道待遇、野生動物棲息環境保護、水土保護等方面的內容。

但FA並不完全限制人工合成農藥的使用,它只限制被WHO列為「極度危害」或「高度危害」的農藥的使用,但一些「輕度危害」的品種還是允許的;它家對化肥使用方面的限制相對有機標準來說也更寬鬆;相比起有機認證要求完全不使用抗生素,FA則限制抗生素只用於治療相應疾病,並且在用藥後產奶產蛋產肉需要有一定緩衝期。

Natural 天然

 (圖片轉自Low-Carb Conversations,版權屬於原作者)

市面上很多食品都會號稱「100% Natural / All Natural(100%全天然)」,到底這

個「天然」有多天然呢?USDA對Meat and Poultry(肉類和禽類)的食品標籤上的「Natural」一詞有特定要求,表示肉類或禽類產品沒有添加人造物質以及任何色素,並且通過最少的程序來處理。

然而除了肉類和禽類以外,USDA、FDA都沒有對其他的食品使用「Natural」這個標籤有任何的定義或準則。【也就是說,可以隨便用...】


Humanely Raised 人道飼養

關注動物福利的小夥伴們可能也會看到各種各樣關於人道飼養的標籤,動物的生活條件好些,健康肯定也會好些,抗生素之類的藥物可以少用,最終產品的品質也會更好。相信不少小夥伴也看到過例如雞蛋盒子上有Cage Free, Free Range之類的詞彙,它們的實際意思是:

以上這些標籤雖然有官方定義,但是部分概念的灰色地帶比較大。而在美國比較常見也比較有權威的幾個關於人道飼養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有:

它們的認證通常會有比較嚴謹的標準。

No Hormones 不添加激素

美國允許農場給牛注射人造牛生長激素以增加產奶和產肉,FDA認為人造激素在牛奶和牛肉裡的殘留量非常少,與不使用激素生產的牛奶牛肉在營養和安全上都沒有差別。然而很多人對激素使用還是很反感的,所以在牛奶和牛肉的選擇上都偏向選擇有機認證的,或者標明不使用激素的(如下)。

牛奶無激素標籤示範(圖片轉自Paperblog,版權屬於原作者)

然而...要注意的是,USDA只允許養牛和羊時使用激素,養豬和禽類都是禁止使用激素的,所以,如果你在豬肉、雞肉、雞蛋等等的包裝上看到No Hormones之類的標籤,呵呵,忽略就好...

No Antibiotics 不添加抗生素

有類似標籤的語句表明動物在養殖過程裡完全沒有使用抗生素,雖然USDA會對動物產品定期抽查檢驗抗生素殘留物來確保食品安全,但可以的話選擇不使用抗生素的產品總會更安心些。

Grass-Fed 草食餵養

通常在牛肉或者羊肉包裝上可能會看到有Grass-Fed標籤,價格也會貴很多,因為這表示這些牛羊斷奶之後就完全以草或者草飼料為食糧,不餵任何的穀物飼料。吃草的牛比吃穀物飼料的牛的牛肉更瘦、雪花紋路更漂亮,飽和脂肪更少,在口感、味道以及營養健康方面都會更好。

常見草食餵養認證機構標籤 

但是由於官方現在已經不再限制「grass-fed」的標籤,所以要確保真的是100%草食的話,最好是再加上第三方機構的認證章,常見的有以上三家,另外有USDA或Food Alliance認可章並帶有grass-fed字句的也是可靠的。

有些包裝上還會看到「Grass-Finished」的字句,因為即使是傳統養殖法,大部分牛前期都是放牧養殖,到快成熟的時候才改餵穀物飼料(grain-finishing)快速增加脂肪,而grass-finished則表示牛是一直吃草到最後的,雖然理論上grass-fed應該也要包含這一層意思。

Vegetarian-Fed 素食餵養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在雞蛋包裝盒上看到這個「Vegetarian-Fed」的聲明,這個標籤並沒有官方管理,它的意思是母雞吃的飼料是全素的,不含任何動物副產品。然而...大家都知道雞不是素食動物,自然條件下的雞會找蟲子、昆蟲來吃。So,這個標籤既不能說明營養價值更好,又不能說明雞的天然活動狀態。【也就騙騙素食者眼球罷了】

Farm Fresh 新鮮出產

 (圖片轉自keithmawbyltd.com,版權屬於原作者)

看到這個詞是不是覺得這就是剛剛出產新鮮打包運到的呢?其實...這個詞跟前面的「Natural」一樣,並沒有官方定義標準。

Excellent Source vs. Good Source

不少食品包裝上會有「Excellent Souce of...」又或者「Good Source of...」某種營養的字句,這意思表示這種食品富含某種營養,Excellent和Good又有什麼不同呢?

FDA食品標籤定義標準

其實FDA對這些聲明語句都有具體定義,例如用「High」、「Rich In」或「Excellent Source Of」來形容的話,表示含量超過單次食用參考量裡的每日數值(DV)的20%;而用「Good Source」來形容的話,則表示含有10%-19% DV;至於「Fortified」、「Enriched」等詞語則表示比一般同類食物多含10%以上的DV。


0 Trans Fat 零反式脂肪酸

 (圖片轉自Medical Daily,版權屬於原作者)

大家都知道反式脂肪酸不健康,市面上很多加工食品包裝上也會標明「0克反式脂肪」等讓人理解為「完全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標籤,然而,FDA對「trans fat free」的定義是

less than 0.5 g trans fatty acids per labeled serving

翻譯過來就是只要營養標籤上每份(1 serving)包含的反式脂肪酸低於0.5克就可以聲稱「0克反式脂肪酸」。眼尖的小夥伴們看出來了吧,問題就在於這個「serving」上,因為serving size(份量)是由商家定義的。

例如一大包餅乾的包裝標籤上定義的份量可以是1塊餅乾,當這塊餅乾只含有0.49克反式脂肪酸,也是可以這樣聲明,如果你只吃一塊那肯定是不會超標的,然而如果一次過吃掉一整包...呵呵。

同理,fat free, cholesterol free, sugar free等等都是類似的定義原理,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代表含量少的形容詞,具體定義可參考FDA標準說明。當然,通常脂肪、膽固醇、糖、鈉這些也沒必要完全避免,按標籤選擇並沒有太大問題。

另外還有「Reduced/Less」通常指單次食用參考量比同類食物減少25%或以上,而「Light」或「Lite」的通常指減少50%或以上。

Expiration Date 過期日期

 (圖片轉自Healthline,版權屬於原作者)

在美國,聯邦法律只要求嬰兒配方奶寫明過期日期,對其他食品並不強制要求一定要標出過期日期(本地法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要求)。【這可能會刷新很多人的認知...】

而商場的食品包裝上的過期日期,絕大多數隻表示這個食品的「最新鮮/味道最好」的時效,無關食品的腐壞或者安全時效。通常會看到以下的一些關鍵字:

所以,一般的食品如果檢查過沒有變味發黴的話,即使「過期」了也不一定要扔掉浪費...除了看時間,其實看清楚包裝上建議食物存放的溫度等條件也很重要。

(圖片轉自kqed,版權屬於原作者) 

除了之前提到的標籤以外,為了方便消費者挑選,USDA也制定了不少全國統一的關於肉類質量的評分標準,讓消費者可以輕易知道不同產地的肉類品質。


Beef 牛肉

 USDA認證牛肉評級認可章

USDA牛肉肉質評定標準共有8級:

除了以上的評級以外,USDA還有Certified Tender(嫩肉)以及Certified Very Tender(非常嫩)的認證,確保所選的肉能達到大眾口感標準裡的嫩口口感。

USDA鮮嫩肉質認可章


Certified Angus Beef 安格斯牛肉認證

Black Angus黑安格斯是一個有名的牛品種,這種牛以生長快、肉上雪花紋漂亮(反映出更佳的肉質口感)而出名。然而黑安格斯牛也是美國農場裡最普遍的肉牛的品種,所以如果包裝上只有Black Angus Beef, Angus Beef之類的標籤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意義。

CAB認可章 

然而如果包裝上有這麼一個CAB認可章的話,則又代表了完全不一樣的意思。這個認可章是由美國安格斯牛肉協會審批的,他們只審核黑安格斯品種的牛肉,而只有最佳質量(USDA Prime或Choice級水準以上)的牛肉才能獲得這個CAB認可章,保證牛肉在外觀、口感、味道等各方面的質素。

Veal/Calf 小牛肉、Lamb 羊肉

USDA對小牛肉和羊肉也有評分等級,通常能在超市裡會看到的標籤就是USDA Prime和USDA Choice,這兩級的肉質口感和風味會有保證。


Pork 豬肉

美國人大概對豬肉沒有什麼要求,並沒有什麼官方評級標準。


Yield Grade 產量評級

Yield Grade分1-5級,1級表示瘦肉所佔的比例最高,瘦肉產量最高;數字越大則表示肥瘦比例越差,瘦肉產量越低。這個評分等級一般都不會在超市零售肉裡看到,然而如果你有機會去買整隻(或超大塊)的豬牛羊的話,看這個等級就能知道質量。

Poultry 禽類

USDA對禽類的分級是A、B、C三級,然而超市裡基本上只會有A級的雞肉或者整雞賣,次級的都會被拿去做加工。

(圖片轉自eggmeon,版權屬於原作者)

市面上的雞蛋盒子上一般會寫明雞蛋大小,這個size是按一打蛋的最小淨重來決定的,最常見的是Large號的雞蛋一打(12個)淨重最少24盎司;Extra Large號的一打淨重有27oz;Jumbo號的一打淨重有30oz。

另外,據官方說明,不同顏色的雞蛋在營養價值上並無明顯差別,只是雞的品種不同而產下的蛋蛋殼有不同顏色而已。

(圖片轉自Egg Safety Center,版權屬於原作者)

USDA對蛋類的質量評級有AA、A和B三級:AA級是最好的,表示蛋黃蛋白最緊實,蛋殼也沒有瑕疵,是用來做煎蛋之類需要看整個蛋外形的情況的最佳選擇;A級稍次,和AA基本上一樣就是蛋白稍微沒有那麼緊實,A級也是超市裡最常見的等級;B級則是蛋白蛋黃較稀和鬆散,蛋殼上也可能會有斑點,通常會用來做蛋液或者其他加工品。

Omega-3 Enriched 強化Omega-3

(圖片轉自Organic Valley,版權屬於原作者)

市面上很多雞蛋號稱強化Omega-3,其實是指給產蛋母雞的餵食裡添加一些例如flax seeds、魚油之類的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然而到底實際能有多少強化效果並無官方定義或者標準,所以還是看每個蛋含有多少omega-3脂肪酸比較實際,據self.com的資料顯示,1個普通的large雞蛋含有37mg的omega-3脂肪酸。

 (圖片轉自Yellow Pages UAE,版權屬於原作者)

FDA按奶中的細菌含量等標準將牛奶質量分為Grade A和Grade B兩級,市面上所有鮮奶都是A級的,而達不到衛生標準的B級奶只能用於製作奶酪、黃油、脫脂奶粉之類的奶製品。但是,官方公布美國生產的鮮奶90%以上都能達到A級標準,所以實際上大多數奶製品也是由A級鮮奶製作。

USDA奶製品認可章 

而USDA則按奶製品的口味、外觀等質量將一些奶製品進行分級:


Pasteurized 巴氏殺菌


CDC和FDA都建議鮮奶或奶製品要經過巴氏高溫殺菌處理,更加衛生安全。一般的巴氏殺菌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

不過對於部分人來說,則不滿意高溫處理過的牛奶會損失天然的營養和一些蛋白酶,所以他們會更偏向Raw Milk(沒有經過處理的新鮮牛奶),認為raw milk的味道和營養價值都更好。

而CDC和FDA則認為高溫消毒過更加保險,而且不會造成嚴重的營養損失(例如官方認為牛奶並不是高溫處理後損失最高的維他命C的攝取來源),高溫可以滅活鮮奶裡的一些酶還更有利於保持新鮮。要注意的是有些州有立法要求所有銷售的牛奶都要經過巴氏殺菌處理,一般人買不到沒消毒的鮮奶。

Homogenized 均質化

牛奶盒上另一個常見標籤詞應該就是Homogenized(均質化)了,相對於沒加工過的牛奶放置久了會分層(在最面上形成一層濃厚的cream),均質化處理過的牛奶不會出現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均質化過程通過高壓的物理方式將牛奶裡的脂肪都分解成了小分子,能均勻懸浮在液體裡,更利於延長存放時間。

 (圖片轉自Dairy Moos,版權屬於原作者)

如果你想喝到鮮奶面上那層厚厚的cream的話,就要選擇raw、沒有homogenized字眼的牛奶。

(圖片轉自NDTV Food,版權屬於原作者) 

曾有報導說,美國超市裡75%的honey都不是真正的蜂蜜,因為很多蜂蜜都經過了加熱以及ultra filtration(超微過濾)處理,將蜂蜜裡佔有很重要的營養健康價值的「花粉」給過濾掉了。加熱和超微過濾後的最終產物看起來會更加澄清、不容易結塊,可以放置比較長的時間。

而USDA現時對有機蜂蜜的定義並沒有特別的標準,基本按一般種植養殖加工定義來審核,在安全性上會更有保障,但不代表裡面一定會有花粉。因為USDA對蜂蜜也有Grade A、B、C級的評分,然而這個評分標準主要是以水分含量、外觀(例如有沒有懸浮雜質、氣泡等)和味道等來評定,並非按營養健康價值評定。如果有ABC級評分的話,留意Strained(粗過濾,能保留花粉)或者Filtered(細過濾,能過濾掉包括花粉等各種微小顆粒)這樣的字眼來分別。

所以大多數追求「真正蜂蜜」的美國人會更看重「Raw Honey」,雖然raw honey這個詞並沒有官方定義,但一般都指未經過加熱或超微過濾的蜂蜜,想選擇含有花粉的蜂蜜的小夥伴們最好留意Raw、Unfiltered這樣的字眼。當然,如果是USDA Organic Raw那就更好了。


寫在最後:看到這裡,小夥伴們都見過這些靠譜或者不靠譜的食品標籤嗎?不如也來分享一下各種買菜心得吧~

本文由北美省錢快報小編 愛做功課的Rain 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否則將進行追究。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作者:愛做功課的Rain

編輯:Dan

相關焦點

  • 3分鐘教你看懂「食品標籤」,原來我們被「騙」這麼多年…
    無反式脂肪酸、全麥、0脂肪……在食品包裝上,經常可以看到這些誘人的詞語。
  • 教你看懂食品標籤
    有多少次,你在超市裡被食品包裝上高深莫測的標籤弄暈?每天我們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你又了解多少?調查顯示,有看食物標籤習慣的人不足25%。讓我們的營養師來為你解密食物標籤,讓你吃得更安心。標籤上要標明食品的類別,類別名稱必須是國家許可的規範名稱,以免企業誤導消費者。比如「果汁」和「果汁飲料」,包裝標註「果汁」就是指產品除了水果中榨出的汁,沒有加水,而「果汁飲料」,則表明摻了水。再比如「乳飲料」,是指以鮮乳或乳製品為原料,經發酵或未經發酵加工製成的製品,其牛奶含量較低,其營養價值不能與純牛奶相提並論。保質期和生產日期是必須要看的。
  • 食品營養標籤你會看嗎?
    在超市購買食品的時候,你看食品營養標籤嗎?
  • 水果標籤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當今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大家也想儘可能多的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今天小編就教大家怎麼購買到靠譜新鮮的水果。
  • 超市開刪最佳食用日期標籤,讓自己估計,逼瘋我了
    小海狸每周去一趟超市採購囤食,可一星期下來總是要丟掉好多食物,心疼又糾結。不僅是小海狸,英國好多家庭都是這樣的。英國是食物浪費的重災區,據估計,英國家庭每年扔掉700萬噸的食物和飲料(相當於一周扔掉6餐的食物),其中67萬噸食物是因為食品標籤被誤解而被扔掉。
  • 所有「進口食品」都需要有中文標籤嗎?
    紅酒沒有中文標籤消費者沈先生要在家招待朋友,想買幾瓶紅酒。於是,沈先生去了某食品店,營業員熱情地向沈先生推薦了一款加拿大冰酒。沈先生當即購買了6瓶帶回家。沈先生拿這款酒招待朋友,杯盞間,一位朋友無心說了一句:這個進口紅酒上一個中文字都沒有,很有檔次啊,不過國內銷售的進口紅酒,應該有中文標籤,好讓我們能看懂嘛。
  • 關於進口食品中文標籤備案那些事兒
    接下來就請聽小編慢慢為你道來: 1、進口食品為什麼要做中文標籤備案
  • 水果標籤背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細心的人發現在一些水果上也貼有標籤,標籤上有一些數字。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撕掉洗洗就吃了,從來沒注意過那個標籤。超市裡,進口檸檬標籤上標註4958、蛇果4016、黃金奇異果3279、紅提4635……每個水果都有不同的編碼。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食品安全學碩士範琳琳介紹,進入PLU碼的查詢網站(www.plucodes.com),輸入「4016」,就會顯示出水果的商品名稱(蛇果)、種屬(蘋果)、大小(大)、學名等內容。
  • 食品標籤,您會看嗎?
    在超市賣場購買品種繁多的包裝食品時,大家會關注什麼呢?是價格、口味?還是精美的圖片和心動的標語?其實包裝上的食品標籤也是乾貨滿滿,學會看食品標籤,讓您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在預包裝食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包裝食品)外包裝上面的食品標籤通常標註了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質量(品質)等級等,可以告訴消費者食物是否新鮮、產品特點、營養信息等。
  • 第三站:學術與美食的誘惑——美帝
    大一到大四學生英文分別叫freshman,sophomore,junior,senior student, 本科生和研究生叫undergraduate 和graduate student, 選修課叫elective course,必修課叫compulsory course,有沒有一種託福聽力的既視感,哈哈,真的是這樣的,到了美帝,你會發現,那些在託福中涉及的場景真的會一模一樣地重現在你的生活中。
  • 營養標籤怎麼看?
    有多少人在超市買食物會看營養成分表呢?包裝上的營養標籤有什麼用? 上面的一大堆不同的術語和數字又是代表什麼呢?
  • 我市部分超市有售日本核輻射區食品?市食藥監局:嚴查非法進口商品!
    對於暗訪記者在商場裡買到幾種來自日本核汙染地區的食品,該工作人員的回答卻閃爍其詞,前後矛盾。而執法人員現場檢查中,還發現了一些問題。我國對於在國內市場銷售的進口商品有嚴格的規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進口商品外包裝上一定要加貼中文標識,以便消費者識別。中文標籤上面有註明原產國和生產商的名稱,進口供銷商的名稱和相關的營養標籤。
  • 印尼食品標籤那些事
    想要將食品出口印尼,標籤不僅是產品的"顏值",更是申請印尼食品流通許可證的重要要求之一。標籤標識要符合印尼當地法律法規的要求。本期食品夥伴網將從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最先看到的食品「外衣」—標籤基本要求入手,掀開印尼食品標籤規定的「神秘面紗」。下期食品夥伴網將和大家介紹印尼與中國營養標籤要求的差別。
  • 蓮心是藥還是食品?超市出售含蓮心蓮子被告「退一賠十」
    二審法院認為,上訴人「退一賠十」的主張缺乏充分依據,上訴請求不能成立,該案件維持原判。因銷售含蓮心的蓮子,超市遭起訴陳先生在上海某連鎖超市購買了11袋散裝蓮子後發現,這些蓮子的蓮心並未被去除,同時,包裝蓮子的散裝稱重袋上,未標註有蓮子的相關信息及配料表。
  • 美帝酸奶大測評 | 超市酸奶千千萬,到底哪種最好喝?
    相信大家都喝過不少品牌的酸奶,但是小分隊總聽到有人抱怨在美帝找不到好喝的酸奶。所以美帝的酸奶真的沒有國內的好喝嗎?基本上所有酸奶都可以在超市裡找到,不過有些酸奶是缺德舅和好福德自家出品的酸奶,只能在自家的超市裡找到哦。價錢均在1刀至4刀左右。
  • 英國超市大盤點,總有一款適合你
    來大英,除了宿舍和學校超市想必是各位小夥伴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了。另外一些烘焙產品,雖然也不便宜,但是結合口感和服務,其實總體來說性價比還是可以的。網址:http://www.waitrose.com/Wholefoods
  • 啥?!全麥麵包裡居然混了那麼多「假全麥」,你中招了伐?
    大家可以通過產品配料表查看國標《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7718-2011)規定 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不按遞減順序排列。排在配料表首位的一般來說是食品原料中含量最多的由此可以根據配料表大致判斷出全麥成分在麵包中的添加比重經過調查統計後發現目前市場實體渠道銷售的10個品牌、13款標稱「全麥」的麵包產品中僅5款產品符合「真全麥」
  • 帝吧飯圈再次出徵,美帝網絡全面飄紅
    於是,美帝不惜撕下「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面具,揮著大刀,封殺了20萬帝吧網友、飯圈女孩們的INS、FB、 TW等帳號。美帝這一重大錯誤,雖然封鎖了中國愛國青年的帳號,可是卻對全國人民上了一節非常成功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 私家車屁股上貼「壁虎」是啥意思?
    來源:弈啟學車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原標題:私家車屁股上貼「壁虎」是啥意思?
  • 日本超市的生鮮,那些地方值得學習?
    日本超市基本都是下午4點開始對生鮮類食品進行降價處理,與國內的捆綁或買送方式不一樣的是,採取直接降價的方式,就是在原價格標籤上加貼一張特殊的、非常顯眼的降價標籤,上面有原價多少錢,打了幾折,折後多少錢,還有一個新的用於結帳用的條碼等信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