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粽子葉是什麼垃圾?

2021-02-26 大連金潔

好想吃  好想吃.想著 想著.

答案來了!

粽葉是——

    粽葉雖然是可以腐爛的生物質廢棄物,被當做易腐垃圾處理後,也會變成土壤肥料、有機介質等產品。但在實際處置過程中,由於粽葉質地相對較硬,且有韌性,大量進入處置設備後,可能會損傷設備,或者是纏繞住關鍵部件,影響設備正常運轉。因此粽葉目前屬於其他垃圾,應該將其投放其他垃圾箱中。

僅從垃圾的性質、特徵

來判斷還不夠全面

還需要結合末端垃圾處置的

實際情況來合理分類

大家一定要get到這個重點哦

與粽子葉類似,下面這些也屬於其他垃圾,投放時要注意保持周邊環境清潔~

    拜託居民一件事,水分比較大的廚餘垃圾要瀝乾,體積比較大的廚餘垃圾最好剁一剁。舉個例子,一個大南瓜,十幾斤,機器吃不進去,夏天來了,整的大西瓜或者掏瓤吃的整的西瓜皮,後端設備都不好處理,拜託居民在家剁碎它們再投放~

對於寵物糞便的處理,最好就近找衛生間丟進馬桶衝走。如果附近實在找不到衛生間,可用塑膠袋密封好後,再放入其他垃圾桶裡

      有關垃圾分類的相關信息,以後我會定期傳輸給大家,我們共同成長,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前端居民、督導員棒棒噠

中端收運師傅們辛苦了

後端處理場也是拼了

西崗垃圾分類全流程給力

垃圾分類一起來!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習俗:粽子(圖)
  • 5分鐘包12個粽子,圍觀忻城縣包粽子達人大賽
    歡迎大家來到第五屆『棕情土司 農信同行』包棕達人大賽活動現場……」6月5日上午,隨著主持人精彩的開場白,由忻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忻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承辦的忻城縣2019年第五屆「粽情土司 農信同行」包粽達人大賽,在紅川廣場正式拉開序幕,只見現場人潮湧動,粽葉飄香,好不熱鬧。
  • 【環保科普】「洋垃圾」,再見!
    為了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大局、大計「洋垃圾」必須禁絕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我國停止進口廢塑料等4類24類固體廢物那麼到底什麼是「洋垃圾」?此前我們為什麼要進口「洋垃圾」?下面就一起漲知識吧!
  • 粽子好吃的最高境界,爆紅的椰奶香芒彈彈粽!
    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南北派別,甜鹹粽子之爭便會就此展開。老派甜粽黨認為,粽子應該是雪白透亮,蘸著蜜糖吃上一口,就能甜到心坎兒裡去。運氣好趕上新年頭一茬糯米,清水泡上個把小時,再用細長蔥綠的葦葉塑形。入鍋滾熟,隔著老遠都能嘗到空氣裡的清甜味兒。
  • 越南粽:粽子中的炸藥包
    好吃的炸藥包說道形狀奇特的粽子,當屬越南的方形粽子,形如炸藥包,與其說這是粽子,不如說是年糕,因為這種方形的粽子主要是在越南新年的時候吃,地位相當於咱們的餃子,是全家團圓的象徵。越南曾是中國地附屬國,習俗相近,所以也過端午,端午節時,這種粽子自然也少不了。
  • 大路鎮積極開展粽子原料質量檢測工作
    ,及時排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確保端午節期間大路鎮銷售的粽子符合標準。大路鎮政府高度重視食品質量安全,針對品牌粽子展銷推廣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粽子原料檢測工作,聯合鎮食藥監所從5月11號開始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為期10天的粽子原料檢測工作。
  • 過年吃粽子 圖個好兆頭
    「每年過年,我們一家都要吃粽子。這個習俗,從我小的時候就有了。」王阿姨說,小時候,每到年初一清晨,一家人在門上貼「迎春接福」的紅紙條,禮拜接福後,母親總會燒一鍋羹,拿出熱氣騰騰的粽子,一家六口人圍著桌子開開心心享受美食,感受過年的氣氛。「那個時候,我父親總是一邊吃一邊說『耕耕種種』,年初一得先喝羹再吃粽。」
  • 越南人過年的傳統文化:包粽子
    找不到昂貴的物產獻給父親,他就用糯米、綠豆、豬肉和黃精葉等日常農產品製作象徵天和地的粽子和餈粑獻給雄王。郎遼王子的禮物非常符合雄王的心意,雄王就傳位給了他。從此,粽子和餈粑成為祭祖禮儀中的神聖祭品,體現對前輩的飲水思源之心,是越南人過年時不可缺少的食糧。正因如此,越南民間有句俗話:「外皮綠色黃精葉,裡面糯米、肥肉、綠豆、幹蔥、胡椒,包裹感情與愛心,從郎遼那會兒香糯至此」。
  • 包粽子掛艾草,站隊所裡「粽」味濃
    金雞收費站為了讓職工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提前安排食堂工作人員準備好包粽子的原材料及輔料,晚飯過後,不當班的員工們一起動手包粽子。由於大家都是包粽新手,在包粽子的過程中便免不了怪相百出,有的包出沒有尖尖兒的「三角粽」,有的又包出方方正正的「四角粽」,時不時就會引來一片笑聲。但大家在活動中相互交流,一起體驗勞動的樂趣,包粽子的氛圍十分融洽。到了吃晚飯時,飄著糯香的粽子端上桌,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嘴裡也是別有味道,許是從粽子中嘗到了家的味道,大家的臉上都不自覺地洋溢著幸福和喜悅的笑容。
  • 「廚餘化春泥」再添新功能,四團鎮垃圾房「搖身」變成科普室
    但在四團鎮各村裡頭,這個垃圾房藉助「廚餘化春泥」這一項目,已悄然變身成為溼垃圾分類科普室,既不髒、不亂、不臭,還可以近距離觀察溼垃圾處置全過程,是當地中小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基地的又一大選擇。「廚餘化春泥」,是四團鎮藉助專業組織力量,以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為宗旨,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果蔬等廢棄農作物就地資源化利用的一個項目。
  • 《尋龍決》科普專欄
    知識點4「雞鳴燈滅不摸金」是什麼鬼?摸金校尉在盜墓時會在墓穴的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點蠟一是為了確認這裡的氧氣是否足夠;二是東南角是生門的方向,如果蠟燭能點燃就說明自己的生命能有所保障。當公雞打鳴或者是蠟燭熄滅了後摸金校尉必須立即收手,如果繼續盜墓就會有生命危險。
  • 端午將近,這種粽子可能會導致食用者銅中毒!買粽子千萬不要買這種...
    其中,禮盒裝的粽子從80元-300元不等,內有4-8枚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散裝的粽子便宜不少,4枚僅需30元。距離端午還有半個月,現在買粽子是不是早了點?會過保質期嗎?對此,疊山路一家酒店的經理告訴記者,真空包裝的粽子保質期多為90~120天,而購買散裝的粽子要注意包裹是否嚴實,不要買粽葉過於鮮豔的粽子。
  • 廚餘垃圾源頭減量!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亮相「垃圾分類科普展廳」
    近日,蛋殼城礦廚餘垃圾處理設備作為唯一受邀的廚餘垃圾處理硬核科技在廣州市海珠區沙園垃圾分類科普展廳精彩亮相。
  • 福安老人撿包粽子竹葉,卻誤入險境被困山溝中……
    福安新聞網消息(李文福 陳輝)近日,福安一名老人(女)在福安白雲山採擷包粽子的竹葉時被困山中
  • 九龍坡81歲老人的手工粽藝,已傳承四代,它的秘方是什麼?
    ▲王婆婆正在包粽子王婆婆本名周克珍,有81歲高齡了,由於丈夫姓王,大家都親切地叫她王婆婆。王婆婆在謝家灣民主村一帶賣了30多年的手工粽子,如今,「包粽子」這門手藝還傳給了她的兒子和孫子,算起來,已經足足傳了四代了。王婆婆說,自己的母親是包粽子的好手。母親包的粽子稜角分明,個頭勻稱,還要用精緻的絲線纏繞起來,裝進抬盒裡用作聘禮。
  • 【微笑的廚房】糯米紅棗粽子
    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加之反季節種植技術和發達的運輸業,蔬菜瓜果實現了周年供應,人們再也不用受節令的限制,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了。但是,這樣的便利也讓我們的生活失去了許多樂趣。至少,對節日的期待是越來越少了。距離端午還有一月有餘,只因為回家過小長假的爽想吃粽子,我們的端午聚餐就提前了。
  • 粽子節快到啦,粽子千萬不能這樣吃!(內附天氣)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脹等不適感覺。一般來說,成年人一天以吃1~2個(不超過250克)為宜。
  • 【科普活動報名】黃橋村垃圾分類&餐廚廢油制皂環保體驗活動
    南京11月1日起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劃重點——垃圾分類你會了嗎?
  • 市民在日照利群商場買粽子 吃出不明可疑物
    直播日照6月2日訊 再過一周就是端午節了,這個時候粽子已成為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美食。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原本是件開心快樂的事情,但市民楊女士一家子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日照利群商場,記者見到了楊女士。她告訴記者,自己是前一天在日照利群商場買的散裝粽子,是給自己已經懷孕的女兒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