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就要再見!新一代電池技術突破:驚喜

2021-02-24 TechWeb

國外媒體ZDNet報導,三星電子的研究機構已經成功地合成了一個「石墨烯球」,可以使鋰離子電池的壽命更長,充電速度更快。

三星高級技術學院(SAIT)表示,使用石墨球材料製造電池將使其容量增加45%,充電速度提高5倍。三星電子表示,目前的鋰離子電池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完全充電,但是這個新技術將會減少到12分鐘

該公司補充說,使用石墨球的電池也可以在電動汽車中使用,能夠在最高60攝氏度的溫度中保持穩定。

SAIT的全部研究結果在本月刊登在Nature上。 SAIT的團隊發現了使用SiO2或二氧化矽合成石墨烯如三維爆米花的機制。然後他們將這些石墨烯球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陽極和陰極材料。三星已經在韓國和美國申請了技術專利。

鋰離子電池於1991年首次商業化,並一直是電子設備的標準。然而,許多人認為技術達到了限制,正在尋找替代來源。三星的Galaxy Note 7由於鋰離子電池故障而引發火災。

石墨烯具有高導電性和耐用性,科學家正在研究各種應用的方法。今年4月份,韓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在今年4月份用這種材料製作了OLED顯示器。研究機構也在開發用於三星旗艦級QLED電視的無鎘量子點材料。

— 【 THE END 】—


往期精彩文章回顧:


年薪30萬起步!大企業砸錢哄搶  人工智慧到底有多火?

人類已經無法阻止肯德基了!

你在用的這套表情包 讓這位小夥20歲就賺了50萬!

壹品女性 微信號:yipinnvxing

介紹:提供女性保健常識、女性飲食、女性疾病、女性心理、女性情感、女性用品、女性美容等女性健康知識,由壹品健康專業團隊更新維護,為您的個人健康、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壹品男性 微信號:yipinnanxing

介紹:專注於男性健康領域!提供男性保健常識、飲食、健身、情感、生活用品等男性健康知識,由壹品健康專業團隊更新維護,為您的個人健康、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聚合物電池:這種電池技術突破將改變世界
    喬伊:十幾年前,大衛·韋爾斯(David Wells)和我在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列出了我們認為會帶來改變的25大潛在突破。我們沒有等著人們來展示這些創新,而是拿著論文去看。我給大家舉一個我們沒有發現的例子。我們研究了海水淡化,因為淡水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一個重要問題,並決定唯一的經濟突破將是由地熱驅動的。
  • 鋰電池回收新突破!新技術可減少90%能耗和75%溫室氣體排放
    這項研究是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進行的,重點是研究磷酸鐵鋰製成的陰極電池的回收技術。通過減少鎳和鈷等重金屬,這些類型的電池可以幫助避免礦產地的景觀和水源的退化,同時避免工人在開採時暴露在危險的條件下。
  • 【資訊】鋰電池回收新突破!新技術可減少90%能耗和75%溫室氣體排放
    這項研究是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進行的,重點是研究磷酸鐵鋰製成的陰極電池的回收技術。通過減少鎳和鈷等重金屬,這些類型的電池可以幫助避免礦產地的景觀和水源的退化,同時避免工人在開採時暴露在危險的條件下。人們對鈷相關問題的認識日益增強,正推動該行業發生轉變,許多人都在尋求替代電池設計,包括IBM和特斯拉這樣的大公司。
  • 博世:突破性的電池技術
    電車匯消息:博世首次展示了其最新的電池技術,有望在五年內投入生產。「博世正在利用其技術和大量的經濟資源,以便為電動汽車實現一個突破,」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管理的董事長福爾克馬爾丹納博士說。收購了美國Start-up Seeo公司將有助於實現這一願景。除了電池技術領域自身的發展,博世目前擁有創新的固態電池鋰電池,以及獨家的專利。」到目前為止,申報產業目標是雙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減半,在這個十年結束前。
  • 博世中國建鋰電池工廠 國內動力電池岌岌可危
    據相關媒體報導,德國博世集團將在華投建鋰電池工廠,生產動力電池以供應中國市場。無論從汽車保有量,還是汽車產銷量數據來看,中國毫無疑問已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市場。哪兒有需求,哪兒就有市場,博世在中國建立動力電池廠也是利益驅使。
  • 鉛酸蓄電池回收汙染嚴重,鋰電池不可步其後塵
    動力鋰電池一般使用年限為5-8年,到今年,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報廢潮」。據統計2018年~2020年,全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萬~20萬噸;到2025年動力電池年報廢量或達35萬噸,回收問題迫在眉睫,據了解,動力鋰電池除了「鋰」,它的電解液中,仍然有鎳、鈷、錳等重金屬,電解液,含氟有機物也有汙染。此外,報廢之後,它仍有300-1000V不等的高壓,在回收、拆解、處理過程中操作不當,還是可能會有起火爆炸、重金屬汙染、有機物廢氣排放等多種問題。
  • 鈦酸鋰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下一個「風口」?!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張長令博士認為,銀隆對鈦酸鋰電池技術執著研究對新能源行業起到了跨時代的影響。他指出,銀隆的純電動公交車在北京、包頭、鞍山、齊齊哈爾等北方城市經受住了北方冬日嚴寒的考驗,即使在-30℃的環境中依然無需加熱、即時啟動,這正是北京公交公司多次考慮與銀隆合作的重要理由之一。  會議還圍繞銀隆創新商業模式等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鍾觀 | 曾經跌落風口,磷酸鐵鋰電池為何又要飛起來了?
    對於磷酸鐵鋰電池,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因其具有壽命長、安全性高、高溫性能好、大容量、環保等優點,而受到行業的廣泛關注,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初期,電動汽車大多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像早期的榮威e550、比亞迪秦等。不過後來隨著補貼政策和電池能量密度掛鈎,用戶對於純電續航裡程的需求增加,以及三元鋰電池的技術發展,能量密度和容量水平更高的三元鋰電池開始被市場青睞。
  • 劉雙合「風帆48V系統及起停電池技術應用」-先進電池材料
    在「微混/輕混混合動力車先進電池的技術與市場應用進展及趨勢」分論壇上,來自風帆有限責任公司 劉雙合副總經理 做了「風帆48V系統及起停電池技術應用」的主題發言。劉雙合首先非常感謝論壇主席汪繼強先生、肖成偉博士、張正銘博士的邀請。我展示的主題是風帆48V系統及起停電池技術應用。
  • 2016中國車用鋰電池市場趨勢預測
    分析師呂理舜表示,中國電動車的穩健發展帶動了鋰電池新一波高峰,應用主要區分為圓柱型鋰電池(小型電池)及方型鋰電池(大型電池),在過往市場渾沌階段時於各種車輛中混用,但到了2016年電池在特定車種的搭配性將更為明確。  此外,預期2016年車用鋰電池也將因電動車熱銷加持而出現短缺,圓柱型電池或方型電池後勢看俏,帶動電動車電池出現少見的漲價聲浪。
  • 美國:中國039C換鋰電池了,莫非也是真香?
    說起鋰電池想必都不陌生,畢竟你手上的手機就是用鋰電池作為電力來源的。鋰電池的體積小,能量大,比傳統的鉛酸電池性能強得多……至於有多強,這麼說吧,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鉛酸電池的3倍,如果+用在潛艇上,高速航行時電容量是鉛酸電池的2倍,低速時也能達到1.3倍,此外還有效降低潛艇暴露的概率,可以說鋰電池被視為常規潛艇動力的未來。
  • 臺灣省磚家:大陸不會造三元鋰電池,只會造老舊磷酸鐵電池
    這個中國臺灣電視節目中針對特斯拉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進行了評論,有一段他是這樣說的:電動它現在就是厲害在電池,他們用的三元鋰電池是密度最高,所以它的密度高的意思就是在用一個重量下,電力是最強的,那為什麼把自己的優點拋棄了,要用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這個技術是十年前我們在高爾夫球車上應用的電池。為什麼要拋棄呢?
  • 提醒|鋰電池爆炸致6人死亡,關於電動自行車電池這些事你要知道
    廣西消防救援總隊林松火災調查工作室工作人員  羅期譯在充電過程中,鋰電池發生了故障爆炸,導致這起火災的發生。因為價格便宜、材料來源豐富等因素,閥控式鉛蓄電池佔據了電動自行車市場80%-90%份額,而隨著《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中的國家標準在2019年4月15日起正式實施,鋰電池在快速普及的同時,也成為新的火災風險點。
  • 【時代高科•情報】吸塵器巨頭戴森投10億英鎊發展電池技術
    ,研究能量密度更高的電池科技,希望打造更強大的電池,如今戴森將更進一步,至2020年前將投入10億英鎊發展電池技術,並表示解決能量密度問題是21世紀最大的工程挑戰。   戴森發展電池科技,最直接的用途將會是應用在其手持式吸塵器等無電線家電產品上,但戴森的企圖心顯然不只於此,康茲表示若能打造2倍能量密度的電池,將會對未來的移動能力有重大影響,暗示戴森發展電池最終有可能進入電動車等交通領域。  戴森於2014年投資1,500萬美元入股位於美國鋰電池技術新創公司Sakti3,並於2015年10月斥資9,000萬美元完全購併。
  • 〖 峰會 〗天奈材料副總裁嚴燕:碳納米管與石墨烯應用於鋰電池應用
    通過行業互動,推動產業鏈上下遊更好協作,為中國鋰電池產業鏈帶來更大的突破和超越。天奈材料副總裁 嚴燕  天奈材料副總裁嚴燕在會議上發表《碳納米管與石墨烯應用於鋰電池應用》的主題演講。  碳納米管的基本屬性為:1、超高的長徑比,CNT管徑大約是10~20nm,長度大約5~20um,長徑比可以達到100:1~1000:1。
  • 鋰電池上飛機,需要注意這幾點!
    由於近年航空業界大幅增強鋰電池上飛機的規定,如果旅客不清楚,攜帶過多鋰電池上飛機的話,隨時都會惹出大禍。所以一定要清楚7項有關帶鋰電池上飛機的注意事項,享受一個安心的旅程。 不論是電源或是鋰電池都不能託運,必需放在手提行李中,隨身攜帶上飛機。
  • [迅湃技術·冠名] | LG電池「失靈」致數十萬哈羅單車「失聯」?LG稱被誤讀
    這一份英格爾認證檢測集團(ICAS)出具的電池高溫充放電循環測試檢測報告的數據顯示, LG公司生產的INR 18650 M26型號的多個樣品鋰電池在45°C,4.1V-4.2V的實驗條件下,電壓為0,無法再進行充電、放電工作
  • 【LIB】Sakti3高性能固態鋰電池獲1,500萬美元融資
    --2015年3月16日,鋰電池創業公司Sakti3宣布獲得英國家用電器公司戴森(Dyson)1,500萬美元的新融資。Sakti3開發的鋰電池成本和重量是傳統鋰電池的一半,能量密度可達到普通鋰電池的兩倍。Sakti3表示,Dyson將通過這項最新投資協議把該技術整合到新產品中。
  • 微生活:你的手機電池為什麼容量不夠大?
    絕對的大容量電池能擁有超長續航時間,不過當電量用完後,想像一下,為充電寶充一次電會花費多長時間?如果小夥伴們使用一款這樣的手機,那麼就可能會手機使用兩天,充電需一天。這漫長的等待,想想也是醉了。  手機使用的鋰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本身存在不穩定性(各位學霸請自行腦補)。目前3500mAh以下的電池技術相對成熟,3500mAh以上容量的電池並不是很成熟,存在安全隱患。
  • 電池革命:摺疊也不爆炸,松下超薄、超輕鋰電池僅重1克
    提示:點擊"創見"↑  訂閱  查看往期精彩內容在今年的 CES 展上,松下發布了一種新型鋰電池,該鋰電池厚度僅有 0.45 mm,重量不到 2g,能在反覆彎折、扭曲 1000 次後,仍能保持 80% 的蓄電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