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散是廣東人過年吃的小食。用雞蛋和面,可以做成鹹味也能做成甜味,有些還加入黑芝麻。油炸過後的蛋散金黃酥脆,過年前後炸上一些擺在茶桌旁,作為招待客人用的茶點。十分好吃。
蛋散的起源與另一種小吃有關。油角是廣東傳統小吃,油角內有花生、芝麻、糖等餡料,過年的時候包上一些,為來年討個好兆頭。不過舊時候有一些窮苦人家,和好面以後卻沒錢買包油角用的餡料,為了過年能討個好兆頭,還是堅持要將麵團下鍋炸。
簡單的雞蛋和面,壓扁後切成小方塊下鍋油炸。沒想到這炸出來的小方塊又甜又酥,入口即化。朋友在窮人家嘗了這個小方塊酥,覺得非常好吃,想學完以後回家自己做,問了窮人這叫什麼。因為配料只有雞蛋,而且吃到嘴裡像散了架似的,就取名為「蛋散」。
後來的蛋散經過改良,在小方塊中間切上一刀,卷上一圈做成麻花狀,比原來的小方塊更為好看也更方便拿在手上。漸漸地,芝麻、南乳等成為了蛋散的配料,蛋散的風味也逐漸更加豐富。
蛋散做法十分簡單
步驟一:將麵粉、糖、鹽放在一起,拌勻,加入雞蛋和食用油,慢慢加入牛奶,和成稍微幹些的麵團,麵團和好後醒面半個小時。
步驟二:醒好的麵團取出,揉成光滑的麵團,再慢慢將麵團擀平。
步驟三:擀好的面橫切成長條狀,再縱切成一個個小方形
步驟四:長方形面片中間劃一道小口,面片一端穿過小口再稍微拉長後就形成一個小造型
步驟五:國內倒油,油溫7-8成,將蛋散放入鍋中,炸至金黃即可。
小貼士:
和面時可以撒入一些芝麻,芝麻事先用小火炒出香味。
炸好的蛋散可以蘸上一些麥芽糖,甜甜的很受小孩子喜歡。
麵皮擀平後抹上一層腐乳,可以做成鹹味的蛋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喜歡特色地方美食的朋友們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ljtcw6哦~~
每日分享,點關注不迷路!
歡迎在下方留言,說說你想知道的各地美食,小編會在留言中隨機選擇一項在下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