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氣候乾燥,補水成了重中之重。不過,你補水還只靠喝水嗎?
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一青一白」是什麼?當然是——蘿蔔啦!
中醫認為,蘿蔔味辛性微寒,有消食和中、清熱利尿、生津解渴的功效。
冬天寒冷又乾燥,人們喜歡吃各種補品或打火鍋以禦寒取暖,高熱量的肉類、海鮮攝入比夏天多,積聚在胃腸十分容易燥熱,更容易發生胃腸型感冒。
這時,吃些蘿蔔有助於消食化積、清解裡熱,所以「冬吃蘿蔔」是有一定道理的。冬季感冒的人特別多,這是正氣不足的一種表現。
愛感冒的人增強機體正氣是必須的,白蘿蔔正好發揮作用,但是這時候就需要做熟吃了。
材料:蔥白15克、白蘿蔔30克、香菜3克。
做法:上述食材洗淨,加適量水煮沸後,趁熱飲用。
功效:蔥白可助解表、通陽、解毒;白蘿蔔有助下氣消食、除痰潤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香菜又名「芫荽」,也有助消食下氣、祛風解毒等。
適宜人群:與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者,一般人群也可適當飲用預防。
中醫認為,人的脾氣大和肝有關。青色入肝,青蘿蔔又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故清熱舒肝的效果極佳。
材料:50克新鮮青蘿蔔,50克粳米。
做法:將新鮮青蘿蔔切碎和粳米同煮為粥。這個能天天喝,喝一段時間肝鬱好了,脾氣自然也就小了。
冬季吃羊肉可驅散寒冷、溫暖心胃,還能補氣益血、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
因為「肉生痰」,所以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如果和有清涼作用的白蘿蔔一起燉著吃,不僅化痰、瀉火,而且還能解油膩,讓營養互補。
海帶和紫菜含碘豐富。白蘿蔔和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對預防甲狀腺腫大有一定功效。
白蘿蔔和鯽魚煮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溼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裡,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蘿蔔裡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於消化道出血患者來說難消化,食用後會刺激腸胃,增重病情,加大出血。
道理類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也不能吃太多的蘿蔔。
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腎功能不全者,特別是透析的病人應該在醫生建議下吃。因為蘿蔔中90%都是水分,有利尿的功能,腎功能不全患者應謹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