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18日入伏後,明日又將迎來大暑。營養專家提醒,大暑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極端的氣溫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會帶來種種不利,在日常飲食上也要注意科學養生。
飲食上多吃含鉀食物
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鉀的現象,因為鉀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成年人體內約含鉀150克,分布在細胞外和細胞內,以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在炎熱的夏季,隨汗排出的除水分和鹽外,還有微量元素鉀。因此,營養專家建議,為了防止中暑,暑天應當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
在日常膳食中,含鉀豐富的食物有大豆、紅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帶、山藥、萵苣、紫菜、西瓜、香蕉等。此外,牛奶、鯉魚、鱔魚等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鉀,應經常食用。
適度食用溫熱瓜果
日常烹飪多採用的八角、茴香、小茴香、桂皮、花椒、白胡椒等均屬於熱性調料,在夏季烹飪時不宜多用。據介紹,熱性調料會使人急躁,夏季氣溫高,多食用熱性調料可引起便秘、痔瘡、腸脹等,同時還會引起口角炎、咽炎、結膜炎、痱子、中暑等。患慢性病者食用熱性調料,會導致病情加重。
除此之外,夏天吃堅果要適量。因為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等堅果具有使體內生熱的功能,50克瓜子仁中所含的熱量相當於一大碗米飯。對於一般人來說,一天吃30克左右的堅果是比較適當的。而像荔枝、桂圓、桃、龍眼、番石榴、櫻桃、椰子、榴槤、杏等溫熱性水果,夏天也不能過量食用。
老字號上市消夏新菜
營養專家建議,暑天應該多食用西瓜、黃瓜、冬瓜、絲瓜、苦瓜和茄子等有清熱解暑功效的蔬菜瓜果。除了炒食、涼拌,還可做面碼、餃子或包子餡和餡餅。據悉,京城不少老字號名店也在伏天推出了多種風味的消夏菜餚。
慶豐包子鋪今年推出了「頭伏餃子」,豬肉白菜、豬肉芹菜、鮁魚三鮮、蝦肉三鮮4種口味在200家連鎖店同時上市供應,僅頭伏當天的供應量就達到1萬斤。而在曲園酒樓,「鎮店名菜」東安雞、煙筍、酸豆角等被創新做成水餃餡,帶給消費者地道的湘味餡料。
砂鍋居專門推出了蒜蓉穿心蓮這樣的去火菜;鴻賓樓推出了口味清新的椰香黑米撈;烤肉宛推出了清涼口味的蒜香一品菇、醬爆羅馬生菜;烤肉季推出了椰果薄荷葉;又一順的醬香茄子、檸汁小土豆也應季上市。
北京商報記者 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