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 | 秋將逝 冬將至

2021-02-22 青島出版集團

霜降

每年陽曆10月23日左右

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節氣

霜降時節,由於寒冷刺激,人體植物神經功能易紊亂。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吞入一些冷空氣,可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使其缺血缺氧,破壞胃腸黏膜的屏障功能,不但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的潰瘍出現。寒冷的季節裡,常有人以燒酒禦寒,這樣更加刺激胃黏膜,可使潰瘍面擴大,使病情加重,甚則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潰瘍病人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天要特別注意保養。

此時天氣寒冷,老年人極易患上「老寒腿」即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老年人入秋後要注意膝關節的保健。首先應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其次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鍊,如打太極拳、慢跑、做體操等,活動以身體舒適、微有汗出為度,且貴在持之以恆。

霜降已進入深秋之季,秋季五行屬金,對應五臟為肺。中醫認為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因而此時應當平補。

霜降節氣倡導飲食多樣,可食用以下食物進行食療。大棗、豆腐、白菜、牛奶、胡蘿蔔可健脾和胃;蘋果、柚子、橘子、菠蘿可防脂肪積聚,生津止渴;海帶、紫菜、黑豆、黃豆、綠豆、赤豆、小米可防血管硬化;核桃、榛子、松子、板慄、花生等堅果類食品有益骨質健康;人參健脾丸、參苓白朮丸、四君子丸、香砂養胃丸健脾養胃。

將紅薯洗乾淨,連皮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稀粥,以薯爛米熟為度,待粥將成時加入白糖,再煮二三沸即可。

先以溫水將海參浸泡數小時,剖洗乾淨,切成細片,與粳米(或糯米)同放入砂鍋,加水500~800毫升,以文火煮至參爛粥稠。

將胡蘿蔔洗淨切碎,與粳米同入砂鍋加水,用武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霜降時節天氣漸寒,氣候乾燥,易引發某些痼疾。下面介紹幾種疾病的霜降調治法

偏頭痛是常見的血管性頭痛,秋季氣候乾燥,常會引發此類痼疾。

將蘿蔔洗淨切碎,搗爛取汁,加入冰片調勻,備用。使用時先令患者仰臥,然後取汁緩緩注入鼻孔,左痛注右,右痛注左。

將牛蒡子炒熟,研為細末,每服9克,每日兩次,開水衝服。

腰痛可能是幾十種疾病共有的臨床表現之一。人體頭頸、雙上肢及軀幹的重量全部由腰承擔,腰部又是連接胸腔、腹腔、盆腔的中樞地帶。因此,腰痛可以是這些結構中的組織、器官病變的表現。

將絲瓜藤焙乾,研為細末,每服3克,每日兩次,黃酒送服。

將刀豆根洗淨,加酒、水各半,煎湯飲服。每日1~2劑

《跟著節氣過日子》

本書將現代醫學知識與傳統養生理念有機融合,指導人們在四季節氣中科學合理地安排日常飲食起居。

青島出版社

相關焦點

  • 霜降:冬將至,秋別離!
    一片滄桑中,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即為「霜降」。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 霜降到,秋漸去
    霜降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 補冬不如補霜降,這份養生指南請收好
    10月23日7時00分,霜降。霜降是由秋到冬的過渡節氣,顧名思義,霜降意為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溫度降低時遇到地面上的物體,就會附著於其表面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 霜降牛肉,到底和霜降是什麼關係?丨今日霜降
    10月23日霜降到,所謂「冬補不如霜降補」,全球華人終於又有新的正當理由可以大吃特吃了。
  • 霜降習俗吃牛肉 ,冬補不如霜降補!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今日19時22分,迎來霜降節氣這是隸屬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補秋補冬不如補霜降,來碗南瓜牛奶濃湯防秋燥
    △ 霜降 10月23日 13:26:36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季節,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霜降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秋季偏燥,易犯咳嗽,應多吃一些有潤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霜降時節,漸入冬寒,要開始加強保暖。
  • 天冷早安問候圖片帶字,秋去冬來天氣寒冷早上好關心的話
    2、秋養生,冬養生,飲食結構要平衡;講營養,講科學,不吃辛辣忌生冷;今保健,明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怒傷肝,喜傷心,悲憂驚恐傷命根。祝健康過冬天早安!3、天冷溫低要保暖,健康身體很關鍵,早睡早起益身心,鍛鍊身體更健康,膳食均衡為健康,添衣保暖是必須,保重身體要牢記,小小簡訊提醒你,秋去冬來健康要注意!親愛的朋友,早上好~!
  • 霜降丨無霜之城的花開
    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這一日,太陽到達黃經210度。霜降見霜為初霜,來年春季的霜則為「晚霜」。霜由水汽凝結而成。夜晚,倘若天上無雲,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零度以下,靠近地面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有的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的形成需要晝夜溫差大,所以人們說「濃霜猛太陽」。
  • 【秦空悟流】第六季第20集《秋殺冬怒》分析
    <一>標題:《秋殺冬怒》而本集標題對應的就是在說【秋枯】和【冬滅】兩處。【秋】之「殺」,對應「吳離去鬧」和「鏈愛達人」的奮勇殺敵,還是也暗示【花影】的結局?【冬】之「怒」,對應「謎語之家」的「神農祖師託夢怒懲」大法,也對應【王離】的惱羞成怒吧……
  • 說節氣 | 「霜降」到,柿兒俏,吃了柿,不感冒!送養生食譜:冰糖雪梨
    霜降有吃柿子的習俗,很多人認為這樣可以禦寒、補筋骨。霜降前後的柿子皮薄、肉鮮、味美,營養價值高。柿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生柿能清熱解毒,是降壓止血的良藥,對治療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秘均有良好的療效。
  • 今日霜降 | 這份【國宴】養生食譜,請籤收!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生活氣象】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滋陰湯水最適宜
    10月23日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節氣吃什麼進補好呢?
  • 霜降·餐桌上的暖意
    霜降帶來了深秋,寒意愈盛,冬天已經不遠了。秋收冬藏,深秋時節的餐桌是金色的,甜糯的,南瓜、紅薯、慄子,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蒸的煮的還是烤的,每一樣都是滿滿的秋收的喜悅和直抵心底的暖意。秋冬時節,走在街巷裡,時不時飄來一陣烤紅薯的香味,絕對讓人不能自已。雖然沒有街頭小販的大爐子似乎少點儀式感,但是在暖洋洋的家裡端上來一盤烤紅薯,一樣讓人垂涎欲滴。
  • 【健康】今日霜降,宜吃柿子 細數紅柿的營養和禁忌
    (新歐洲戰報訊)10月24日也就是今天,是中國二十四節氣裡的霜降,意味著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如同春節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霜降也有對應的傳統食物。這在各地有所不同,比如閩南臺灣一帶,講究霜降吃鴨子,「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每到霜降,鴨子即告脫銷。山東等一些地方則流傳: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到了霜降,另有一些地方要吃些牛肉。不過,全中國最普遍的習俗是:霜降要吃紅柿子。老人家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
  • 孫紅英 | 秋之瘍
    秋之瘍圖文  孫紅英    最近幾日,秋風陡的加了勁道,「嚯嚯」地吹……秋雨也密密疏疏,疏疏又轉而密密地下……秋露出它那猙獰的面目大開殺戒,不知名的野花掙扎綻放最後的斑斕,樹上的大小葉子已然立不住腳,在漸次變黃的同時,一片片隨風飄舞徐徐地無奈落地,氣溫也緊跟著節節下降,街上衣裳單薄的行人弓身縮腰
  • 霜降 宜進補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 大雪將至
    【溫馨提示】#節氣與養生食材#冬補陽,養腎防寒立夏,終於不緊不慢的來了!當小滿遇上了520!霜降,一碗雙蓮墨魚湯幫你養肝血今年的立冬有點暖小雪,補腎養藏起來吧!
  • 【霜降食療】霜降喝無花果茶,潤肺潤腸又益胃
    今年10月23日進入霜降節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它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也意味著將步入冬季了。另外,霜降時肺金當令,秋燥明顯,燥易傷津,在這段時期,養生還要重視滋陰潤燥,少食辛辣發散。而玉蜀黍(玉米)、蘿蔔、百合、蜂蜜、淮山、無花果等都有不錯的養陰潤燥功效,適宜這段時間用來制膳或「煲湯」。
  • 立冬將至 | 13376點券+靈幻橙風+霹靂火溫暖派送中~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秋冬交替之際,風景獨美~本周領取兩輛A車靈幻橙風&霹靂火,先暖暖身然後去兜兜風!秋深漸冬時,隨風飄落的不止楓葉,還有海量點券~11月7日-8日,連續兩天指定時段在線,最高可領取11000點券+7000消費券!
  • 早春| 從此故鄉不再只有冬,也有春夏秋
    「長大後,踏上火車的那一刻,都還沒有意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再無春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