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在霜降時節飲食應儘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鹽,鹽食用過多,易導致血容量增加,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增加。同時容易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需要喝大量的水來緩解,長期大量攝取鹽會導致身體浮腫,同時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民間總有諺語,「補冬不如補霜降」,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霜降時節的秋補會更有效果。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進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尤其是老人,如果胡亂進補,不但起不到調養身體的作用,可能還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對於小孩,則應順節氣轉向收斂、降氣、潤燥。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過渡的開始,最低氣溫可達到零攝氏度左右。俗語有「霜降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此時節,晝夜溫差變化增大,人們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同時要加強體育鍛鍊,做好禦寒準備,預防感冒。由於天氣寒冷,很多人喜歡賴床貪睡。如果睡眠時間過長,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縮力,破壞心臟活動和休息的規律。長期下來,人體體質會變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時節要避免賴床不起,宜早睡早起,養成規律。
霜降一般在農曆九月,一片秋高氣爽的景象,此時運動量可適當加大,可選擇登高、踢球等運動。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氣溫越來越低,最好等太陽出來或比較暖和的時候出門鍛鍊,如果活動量大出汗熱了,應該解開衣扣,讓身體慢慢降溫。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不宜過度勞累。
霜降節氣運動後應多吃防秋燥的梨、蘋果、白果、蘿蔔等食物,預防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暖,防止因局部保暖不當等造成的慢性胃病、老寒腿等疾病。
霜降過後,小草開始慢慢枯黃,樹葉也開始漸漸飄落,觸景生情,人們會變得憂思起來。心理專家介紹說,秋天是各種情緒病高發時節。如果調理不當,極易誘發抑鬱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