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氣象】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滋陰湯水最適宜

2021-02-26 丹寨氣象

    10月23日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節氣吃什麼進補好呢?

    「補冬不如補霜降」 滋陰湯水最適宜

    民間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霜降過後即立冬,此時「補霜降」應以養陰為基本法則。養陰的內涵,一方面是指陽氣內收,精氣斂藏,另一方面,太陰對應肺脾,少陰對應心腎,因此秋冬時節也是調養肺脾和心腎的好時機。

    成傑輝建議,霜降後調養可食用南瓜、板慄、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此外,秋燥偏盛,人體肺陰易受損,適合用湯水滋養。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

    霜降多胃病 三道養胃菜請收好

    老百姓常說,霜降多胃病,寒冷對胃的刺激較大,生活飲食不注意,可能會引發胃腸疾病或使胃病加重,因此,養胃尤其重要。

    蘿蔔煲牛肉

    牛肉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以及B族維生素,而且還有暖胃的作用,是秋冬季節補益身體的佳品。蘿蔔和牛肉搭配,既能健脾暖胃,也有驅寒的作用。牛肉洗淨切塊,白蘿蔔去皮切塊,加適量清水及胡椒、姜、蔥等調料煮至牛肉熟爛,加少量鹽再煮一會放入香菜即可。白蘿蔔有祛痰消食的作用,牛肉能補脾胃,一起煲湯是養胃的好選擇。

    山藥排骨湯

    晚上休息不好的人往往腸胃功能都不太好,新鮮的山藥中富含黏多糖以及幫助消化的物質,有利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可幫助失眠者恢復胃腸功能。山藥、紅棗以及排骨一起燉湯喝,出鍋前再加點枸杞,不但對脾胃有益,也能潤澤皮膚。另外,用山藥熬粥、榨汁飲用也不錯,營養豐富,也能清心安神。

    大麥陳皮茶

    感覺胃不舒服,可泡些大麥茶喝,胃就感覺「暖和」多了。秋季腹瀉的人比較多,也可以泡杯大麥茶緩解一下,而且還有預防腹瀉的作用。另外,陳皮、山楂都有舒肝解鬱、健胃消食的作用,但胃不好的人不適合吃山楂,建議泡點陳皮喝,陳皮性溫,健脾養胃的效果也不錯。

    歸參山藥燉豬腰

    霜降節氣,氣溫降低,而人體血液見寒易凝,血液在脈管運行不暢,於是出現手腳易涼,背部發冷。此時,應以保養陰精為主,進補則應溫補、固表、益氣。

來源:人民健康網

相關焦點

  • 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溫胃散寒屬首要
    >  霜降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進入此節氣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為此時菊花盛開,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  霜是水氣凝成的,水氣怎樣凝成霜呢?
  • 霜降習俗吃牛肉 ,冬補不如霜降補!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今日19時22分,迎來霜降節氣這是隸屬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養生】霜降靚湯:慄子白果燉土雞
    「霜降」是中國傳統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中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裡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樹葉枯黃,片片凋落。
  • 【時節養生】立冬,進補好時機
    對於養生來說,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是人們開始進補的時候了。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明年春天作準備。那麼在實際生活中,立冬日我們到底該注意些什麼?怎樣調養呢?飲食調養要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少食生冷的食品,但也不宜食燥熱食品,適宜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如:牛羊肉、雞、鴨、鴿、魚、塘鯴等等。同時也要多吃新鮮時令蔬菜:例如菜心、白菜、芥菜、芹菜等等;特別是蘿蔔,有「十月蘿蔔勝人參」的說法,在冬季可以多吃。
  • 【霜降食療】霜降喝無花果茶,潤肺潤腸又益胃
    今年10月23日進入霜降節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它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也意味著將步入冬季了。在這段時期,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除了適當增添衣物,還要慎食冷物,可適當進食具有健脾養胃作用的食物,如糯米、牛肉、豬肚、草魚、板慄、花生等。另外,霜降時肺金當令,秋燥明顯,燥易傷津,在這段時期,養生還要重視滋陰潤燥,少食辛辣發散。而玉蜀黍(玉米)、蘿蔔、百合、蜂蜜、淮山、無花果等都有不錯的養陰潤燥功效,適宜這段時間用來制膳或「煲湯」。
  • 霜降保「胃」戰!養脾胃好過冬,秘訣全在這4碗湯裡
    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此時,天氣漸冷,開始有霜,草木開始泛黃、落葉。
  • 補冬不如補霜降,這份養生指南請收好
    10月23日7時00分,霜降。霜降是由秋到冬的過渡節氣,顧名思義,霜降意為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溫度降低時遇到地面上的物體,就會附著於其表面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 【節氣】霜降節令養生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霜降時節,豺狼將捕獲來的獵物先陳列後再慢慢地食用。大地上草枯黃了,落葉喬木的樹葉開始枯落。一些蟲子蜇伏在洞裡,開始進入冬眠狀態,不再像原先那樣活躍了。「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黃河流域的氣候特徵。霜降是最後一個秋天的節氣,北方地區最低氣溫可達0℃左右,有霜凍,土壤凍結,冬作物停止生長,進入越冬期。
  • 中尚養生藥膳湯
    立秋後,隨著天氣的漸漸變涼,中醫上認為到了秋季養生的時節。此時做好養生,不僅有利於強身健體,還可以預防一些容易在秋冬兩季發作的疾病。秋季養生養肺潤肺很關鍵,中尚為大家幾款入冬養生湯。專業藥膳,口感一流,隨時隨地地喝湯。節省大量時間,接下來看看我們中尚幾款湯品吧!
  • 養生|產後大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
    現在推薦一款適合產後調養的滋補湯--當歸黃芪土雞湯,湯裡放了始興當地窖姜和補氣血藥材黃芪、當歸、紅栆,不止香味更濃鬱,營養價值也更高,湯中土雞肉肉質鮮香,味道鮮美,姜香濃鬱,湯甘暖胃,常使非坐月者也垂涎三尺。
  • 今日霜降 | 這份【國宴】養生食譜,請籤收!
    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霜降暖湯 | 無花果山藥排骨湯
    霜降時節,吃柿子、賞紅葉看秋菊,而坐標在杭州的我們,還額外多一樣享受,那就是聞桂花香。在食物方面,霜降時節要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比如山藥、百合、秋梨、蘋果、板慄、柿子、蜂蜜、蘿蔔(秋後蘿蔔賽人參)……天氣一轉冷 ,我就喜歡煲湯喝,以前用鍋子煲,但家裡人少煲一次要喝好幾天。
  • 婦科雜病方藥心得:滋陰消斑湯
    根據我們臨床觀察,此病多見於中老年婦女,在臨床所常見者,大多陰虛火旺夾有血瘀,或有時夾有痰溼者,治療上,故當以滋陰降火為主,再兼用活血化瘀之品,所以我們組成滋陰化斑湯。以往凡見有面部黃褐斑者,均用六味地黃丸服之,或者有時亦可服知柏地黃丸,但是必須注意兩點,一點是脾胃虛弱,腹脹便溏者,六味地黃丸尤其是知柏地黃丸均不可服,亦包括我們所用的滋陰化斑湯,在脾胃薄弱,大便溏洩,或胃寒者,不能服;第二點是患者經行期間,一般亦不宜服,特別經行量較少,或伴腹痛者,更應忌服
  • 冬至養生:一躲,二補,三忌鹹!
    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冬至養生重點 「「躲」為上」冬季養生要藏陽氣冬藏要藏陽氣!冬天陽氣藏得好,春陽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
  • 冬至進補——扶陽養正湯
    「冬至一陽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在此時節服用冬至扶陽養正湯,可助人體順應天時,臟腑安和,養生祛病。
  • 科學飲食(220)今天小寒,喝豬血湯、蘿蔔羊肉湯、枸杞紅棗烏雞湯、天麻乳鴿湯,潤肺驅寒、滋補脾胃! 朱逢博:阿里山的姑娘
    食品冷藏保鮮,營養豐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不斷改善。養生的問題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1、豬血湯:將白菜、豆芽等與大醬一起大火熬煮,調味後放入豬血煮熟即可。2、天麻乳鴿湯:將天麻、乳鴿、生薑片一起燉煮,最後放入枸杞,並調味。
  • 來碗養腎滋陰湯小補一下!
    只是太陽大了,很多人會覺得體內也乾燥,皮膚鼻腔乾燥的不行,這說明體內水分太少了,需要滋陰。中醫認為,大雪是「進補」的最佳時節,但不可太過或亂補,否則會影響健康。此節氣最好進行溫補為宜。大家不僅要堅持冬季養腎、護心的養生總原則,還要注意以人體調養、祛寒育腎為目的。         養生重在養陽,陽氣足而陰不足容易乾燥上火。
  • 秋季養生,白色入肺,蓮子銀耳粥尤佳
    這個季節,養生應當遵循潤燥、補肺、養陰法則,可選用防燥不膩的立秋3寶——南瓜、銀耳、水梨,調理脾胃,或是蓮子銀耳粥,以達到到滋陰、潤肺、護脾胃的補益效果。立秋是鍾夠民俗中24節氣之一,每年8月7、8日為立秋。因正逢夏、秋季節交替,大家的日常飲食應該少吃生冷寒涼食物,多吃熟、溫、軟、易消化食物,應以蒸、煮、燉、燜為主,忌油炸、燒烤、煎等烹調方式,以調養脾胃。
  • 【節氣養生】霜降保肺飲
    霜降保肺飲,大理州中醫醫院中醫專家團隊處方,由沙參、百合、麥冬、蓮子等組成,功效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適合於各種體質人群在秋末的保健,無特殊禁忌。霜降過後,楓樹、黃櫨樹等樹木在秋霜的撫慰下,開始漫山遍野地變成紅黃色,如火似錦,非常壯觀。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賞美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切不可運動過量。膝關節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老年人運動時,不宜做屈膝動作時間較長的運動,要儘量減少膝關節的負重。
  • 霜降 宜進補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