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秋補冬不如補霜降,來碗南瓜牛奶濃湯防秋燥

2021-02-27 揚子晚報

△ 霜降 10月23日 13:26:36 △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這是秋天的最後一個季節,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秋季偏燥,易犯咳嗽,應多吃一些有潤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

霜降時節,漸入冬寒,要開始加強保暖。天氣明顯轉涼,對胃腸道有一定刺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注意適當吃一些養胃的食物,如板慄、花生等。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這是古代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是說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些蜜水,既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老的飲食良方,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常吃南瓜補中益氣、清熱解毒,把它與牛奶共同煨食熬湯,可以防秋燥,皮膚也會水水潤潤。



食材:

南瓜400克,水350ML、鮮奶300ML、鹽1/2勺、黑胡椒少許

步驟:

1、南瓜切塊,放鍋中加水一起煮至沸騰後,轉小火再煮至叉子能輕易插入的程度即可關火。

2、煮好的南瓜稍微放涼後,將南瓜及湯汁倒入果汁機中打成泥狀。

3、接著加入鮮奶,鹽,小火一邊煮一邊攪拌至沸騰即完成。

4、撒黑胡椒。

相關焦點

  • 補冬不如補霜降,這份養生指南請收好
    10月23日7時00分,霜降。霜降是由秋到冬的過渡節氣,顧名思義,霜降意為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溫度降低時遇到地面上的物體,就會附著於其表面凝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 霜降習俗吃牛肉 ,冬補不如霜降補!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今日19時22分,迎來霜降節氣這是隸屬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 今日霜降 | 秋將逝 冬將至
    霜降每年陽曆10月23日左右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節氣
  • 【安宮牛黃丸】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為什麼霜降需格外注意身體養護?
  • 【生活氣象】霜降養生:調養脾胃是關鍵 滋陰湯水最適宜
    10月23日是霜降,它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霜降節氣吃什麼進補好呢?
  • 冬補,冬忌|補氣養血,黑木耳紅棗飲
    俗話說:「三九補一天,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壯如虎。」從大雪之後,就要開始注重進補了。
  • 冬補之需小竅門,煲湯時候加點「根」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立冬過後,根莖類蔬菜新鮮上市。
  • 寒露節氣,用一碗香滑可口的南瓜奶油濃湯溫暖自己 —— 不蒸不煮,美味又簡單!
    再過半個月,等到霜降的時候,秋天就開始跟我們告別了。(圖片來源於公眾號:小桃部落)趁著秋還在,趁著將冷未冷,做點兒好吃的來給寒露節氣增加些溫暖。··· 南 瓜 奶 油 濃 湯 ···🎃這個節氣寒意變濃,要注意早晚添衣。
  • 腫瘤專家私藏的進補秘方:多宜緩補,不宜急補
    處在虛弱的情況下,患者和家屬想著通過急補的方式補充體質,有的家屬更是每天給患者吃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這種補法並不利於腫瘤患者身體的恢復。」李配富說,冬蟲夏草性味甘溫,補肺益腎;人參大補元氣,生津安神,但品種多,功效不同;鹿茸甘鹹溫,壯腎陽,補精髓,強筋骨。腫瘤患者身體虛弱並非單純的虛,「虛」字其實大有門道,常見的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精虛等不同。
  • 三款冬補藥膳 專對便秘 手腳冰冷 脾胃差
    冬補是傳統的節令大事,依中醫傳統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理論,冬令進補可暖身應付寒冬,又能調養身體。但需依個人體質,選擇不同藥材進行補冬。才不會補出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便秘、流鼻血等症狀。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涼補。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涼補。若要選擇適合全家大小、多數人體質皆可食用的,則以平補最佳。
  • 霜降:冬將至,秋別離!
    一片滄桑中,我們迎來了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即為「霜降」。十月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種冬活忙,晚稻脫粒棉翻曬,精收細打妥收藏。
  • 【養生】冬天非補不可?女熱補男溫補大不同
    佛靈中醫館中醫師指出,冬有終或是凍的意思,到了這個季節,農夫是將收成品收藏起來,自然界動物也將邁入冬眠時節,度過嚴寒的冬天,而冬天如能合理調配膳食,常可改善機體營養狀況、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功能、促進臟腑協調,以及緩解慢性病風險發生。
  • 霜降 宜進補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 南瓜綠豆鮮百合甜湯幫到你
    霜降之後的南瓜正處於秋熟色黃如金的當造之際,正是老百姓們食療養生安然度過「多事之秋」的應季食材。廣東省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林舉擇為大家介紹一款用當令的南瓜來設計一款適合各個年齡段飲用的美味甜湯,那就是南瓜綠豆鮮百合甜湯了。
  • 冬至補四神湯,中醫師:顧脾胃
    俗語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但中醫師認為,寒冬進補不是人人都適合,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清補(涼補)三種;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清補
  • 霜降牛肉,到底和霜降是什麼關係?丨今日霜降
    10月23日霜降到,所謂「冬補不如霜降補」,全球華人終於又有新的正當理由可以大吃特吃了。
  • 冬季切忌峻補壅補,應該補瀉結合
    到了冬天,民間歷來有補冬的習俗,諺語「冬季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不過補冬也不能亂補,中醫認為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非虛證病人不宜濫用補藥,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之分。前面我們提到非虛證病人不宜濫用補藥,溼熱體質和痰溼體質就是屬於非虛證的病人,這類人群冬季切忌峻補壅補,應該補瀉結合。瀉方面,多食用一些祛痰化溼的食物。
  • 深秋,第一補人之物梨子粥
    所以寒露節氣一定要做好,潤肺防燥同時還要兼顧護好脾胃。否則稍不注意,人體將出現口乾舌燥,鼻孔幹癢,皮膚乾燥,甚至出現便秘,咽痛,咳嗽等秋燥症。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健脾胃,潤肺去燥梨子粥梨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在秋季可以作為常備的保健食品。寒露時節吃梨效果更佳。
  • 養生有道:燥熱體質不宜吃太補
    其實這樣的體質被成為「燥熱體質」,專家提醒,燥熱體質的人不宜吃太補,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這是為什麼吧。 不過中醫也表示,燥熱體質不宜吃太補並不代表他們就不能進補,那麼燥熱體質人群吃什麼食療來養生、進補呢?涼性食物絕對是燥熱體質人群的首選。常見的涼性食物有:鴨肉、海帶、紫菜、豆芽、綠豆、金針菇、菠菜等。這些食物都非常適合燥熱體質的朋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