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怎樣快速除臭除異味?​

2021-02-24 VirSol 微控

垃圾填埋現場作業區、滲濾液暴露區及臨時覆蓋區都會有臭氣的釋放,同時垃圾發酵腐爛的環境也為各種菌毒、蚊蠅提供了理想的棲身繁衍場所。這些問題直接傷害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垃圾臭氣與蚊蠅問題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垃圾中的惡臭物質種類複雜多樣,迄今憑人的嗅覺即能感覺到的惡臭物質有4 000 多種,可分成5 類:① 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等;②含氮化合物,如氨氣、胺類、吲哚等;③ 滷素及衍生物,如氯氣、滷代烴等;④烴類及芳香烴;⑤氧有機物,如醇、酚、醛、酮等。有一些惡臭物質不是填埋場的特徵汙染物,如SO2。對健康危害較大的有硫醇類、氨、硫化氫、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酪酸、酚類等幾十種。只要產生類似物質,不近垃圾場也可產生惡臭味道。

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由於發酵作用加快,臭氣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其臭味嚴重影響作業工人和周圍環境。

現今,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等垃圾臭氣產生場所的異味控制措施主要針對集中排放的惡臭物質。根據垃圾臭氣所產生的物質成分與釋放差異,垃圾場常用的異味控制方式一般是採用噴淋法等。

億味寧具備去除垃圾臭味和抑制垃圾臭氣的雙重效果。能與各種有害、異味分子迅速發生聚合、取代、置換、吸附等化學反應。是全天然的中性產品具有:無毒、無爆炸性、無燃燒性、無腐蝕性、無刺激性、可生物降解,天然環保等特點。操作簡單,性價比高,經濟實用,費用低於其他處理方式,符合環保理念。現已廣泛應用於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堆肥場、焚燒廠、餐廚垃圾壓縮站以及養殖場的異味控制、抑菌、驅蚊等方面。

可將億味寧噴淋在垃圾上,有助於解決垃圾腐敗釋放出臭味,從源頭上消除異味。而且用億味寧除異味方法,成本比較低,效果確實比較明顯,可廣泛應用在各種不同類型的垃圾中轉站。

垃圾處理是環保領域的支撐性產業之一,目前市場缺口明顯,可增長空間巨大。億味寧作為一種新型的環保清潔材料,其本身的清潔模式和清潔質量,對現如今的環境衛生保護有著尤為深刻的影響。隨著垃圾惡臭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越來越大,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解決惡臭氣體汙染問題刻不容緩,使用億味寧是一種經濟實惠、操作方便的解決辦法。

相關焦點

  • 【典型案例通報(二十五)】 湘潭市雙馬垃圾填埋場超期超負荷運轉 風險隱患突出
    雙馬填埋場建成投入使用後經過多次提質、擴容建設,先後經歷2012年10月整改配套工程項目建設、2016年2月整改配套工程臨時過渡場續建項目建設、2017年9月臨時過渡場應急擴容處置項目建設。應急擴容建設於201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設計總庫容76.2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68.6 萬立方米,使用期限1.9年,目前已超過使用年限並達到飽和狀態,但每天仍在填埋700-800噸生活垃圾。
  • 【微應用| 肥料】生物除臭功能菌
    【適應範圍】生活汙水、工業廢水、養殖場廢水、生活垃圾、城市汙泥等;酒廠、食品廠、澱粉廠、奶牛廠、屠宰場、豆腐廠等工業汙水處理;化糞池處理、生物廢水處理、城市汙泥處理、廁所除臭、生活垃圾利用、工業垃圾除臭、臭湖死水【產品成分】複合益菌、強力生物抑菌、除臭因子、載體等【產品指標】有效活菌數≥200億/克【使用方法】1.
  • 原生生活垃圾處理三年內實現「零填埋」
    原生生活垃圾處理三年內實現「零填埋」宜燒則燒 焚燒為主
  • 改善鎮區環境衛生,泉港區將建前黃鎮壩頭片區生活垃圾轉運站
    為了改善鎮區環境衛生水平,提高區域環境質量,泉港區前黃鎮政府擬在前黃鎮新建垃圾中轉站。該項目已於2020年10月16日獲得泉港區發改局批覆。壩頭片區生活垃圾處置擬採用間接收運、二次轉運方案,生活垃圾轉運站選址於前黃鎮南北六路東側,湄洲灣氯鹼公司南側,主要服務前黃鎮壩頭片區各村莊,由外包的垃圾收集車將各村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至垃圾中轉站。
  • 【擴散】在宜昌,垃圾中轉站不再是臭味代名詞啦!
    樓下有一個多年的垃圾中轉站,以往垃圾中轉時臭味撲鼻,可最近好了,經過一段時間封閉施工,自己出門回家,完全聞不到一點臭味。  以往又臭又髒的垃圾中轉站,怎麼就變得沒有臭味兒了呢?  在西陵後路垃圾中轉站。由於做了全封閉改造,走進中轉站,都聞不到臭味。要知道這裡可是每天轉運周邊60噸左右的垃圾。
  • 【網民舉報】總能聞到一股沼氣異味,環保局兩招處理
    經我局對該區域空氣檢測分析,該區域的主要汙染源是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異味。為了進一步確認,延吉市環保局委託第三方機構針對垃圾填埋場區域進行了異味監測,經監測垃圾填埋場產生的沼氣異味中臭氣濃度超標,而且隨著風向漂流到下風向區域影響下風向區域。
  • 垃圾填埋工:忍臭味戰高溫 每天填埋千餘噸垃圾
    酷暑中的垃圾填埋場,讓人感受到的除了炎熱,還有撲面而來的臭味。上午11時許,室外氣溫36℃,正值垃圾清運車進場的高峰期,此時推土機手已經在垃圾堆中工作了5個半小時。沿途往返的垃圾清運車不斷,垃圾一傾倒下來,一股難以言喻的臭味就撲鼻而來,甚至讓人有點反胃,但工人們神色如常地工作著。3名常年與惡臭打交道的推土機手,每天輪流負責填埋所有運到這裡的垃圾。
  • 本市六大垃圾場將穿「除臭衣」
    本報訊 垃圾山更怕京城的連陰雨,而穿上了「雨衣」後,垃圾填埋場不但能夠安然度過汛期,還能防臭集雨,讓雨水變害為利。記者從市市政市容委了解到,目前高安屯、六裡屯、阿蘇衛、北神樹、永合莊和安定六大垃圾場年底前將全部穿上專用除臭「膜外衣」,填埋場臭味擾民的問題將有望全面改善。
  • 雨汙分流工程給垃圾場穿上「雨衣」
    發布機構 渭南日報 發文日期 2018-11-06 名        稱    雨汙分流工程給垃圾場穿上
  • 司機把車停在垃圾中轉站門口....出來後驚呆了!
    ↑ 前天晚上,鄭州市老城區布廠街的環衛中轉站跟前,一輛SUV被數十噸生活垃圾團團包圍....等兩人10點多吃完飯回來開車的時候,才頓時懵了....眼前,有一兩百平方的垃圾把他們的車團團包圍,爬都爬不進去。尚先生他們正犯著迷糊,中轉站裡一名清運工人一語道破天機。他氣憤的只問尚先生他們:「你們去吃飯,車上也不留個電話號碼,聯繫交警也查不到車主電話.」
  • 農村垃圾問題如何治理?(附案例)
    根據我國農村的垃圾成分及經濟狀況,遵循因地制宜、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原則,以垃圾處理中的減量化、資源化作為重心,無害化為基礎,將避免產生垃圾放在首位,其次是能源回收和廢品循環利用,最後才是垃圾的末端處理。
  • ​原 創:|廚餘垃圾變廢為寶?真正的廚房神器!
    幾乎沒有人喜歡刷碗與收拾垃圾。但是呢?刷碗與收拾垃圾往往卻會佔據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廚餘垃圾又多又噁心,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垃圾分類回收文化堪稱世界第一,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家庭不需要扔廚餘垃圾,就是因為他們擁有的「廚餘垃圾處理機」松下的這款廚餘垃圾處理機番號為MS—N53—S,
  • 海南進入生活垃圾全焚燒時代 日處理能力超萬噸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11575噸/日海南省於2001年建成首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海口顏春嶺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垃圾800噸/天。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鎮化步伐加快,全省生活垃圾量也急劇攀升,垃圾處理量從2010年的151萬噸增加到2019年的378萬噸。快速增長的生活垃圾給海南省終端處理設施帶來極大壓力。
  • 人類如何與垃圾「相處」?
    紐約的甘迺迪機場,昔日是填滿了垃圾的泥塘;東京的羽田機場是在垃圾填海造陸的場地上修建的;在紐約長島附近,一個舊垃圾場變成了布魯克海文區居民的動畫與教育活動中心,還配有遊泳池、遊戲區、野餐區、寵物收容保護區和一片片菜園……把垃圾運到垃圾場並不是最終解決辦法,所以一些國家決定消滅垃圾場,收取相當高的垃圾填埋稅。果然,收稅之後垃圾減少了許多,美國的14個城市減少了44%的垃圾量。
  • 錢庫「垃圾山」變身「金山銀山」
    ②垃圾填埋場生態化修復項目建設中在錢庫山下村,這個曾經在當地人眼裡已經「病入膏肓」的垃圾堆放場,錢庫鎮經過一年多專項整治,以打造「垃圾治理」「村社融合」「水鄉旅遊」樣板為目標,成功「脫胎換骨」,宛若重生,成為集休閒、觀光、科普於一體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近日,記者來到山下垃圾填埋場生態化修復項目的草坪上,抬眼望去一片綠草茵茵,再不見昔日垃圾成山的景象,深吸一口氣,儘是甘草的芬芳。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在北海落地,日處理垃圾1400噸!
    北海市發改委在2017年1-10月投資和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招標結果已經公示,中標公司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生活|各國廚餘垃圾處理一瞥
    對於世界各國來說,廚餘垃圾處理都是個不小的問題,各國也都想盡各種辦法力求高效地處理廚餘垃圾。廚餘垃圾是美國第二大垃圾來源,但只佔生活垃圾總量的14%。這是由於該國積極推廣使用廚餘垃圾粉碎處理機,將垃圾粉碎後排入下水道,然後進入汙水處理廠進行再生循環處理。
  • 那一天,人們想起了被垃圾分類支配的恐懼
    俗話說得好:「垃圾不分類,親人兩行淚。」畢竟,上海人已經被垃圾分類逼瘋了。有人說,既然垃圾分類這麼難?為什麼還要這麼耗時耗力的實行呢?據資料顯示:我們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覺當中就產生1.2公斤垃圾;拿杭州市來說,杭州市現在一天的垃圾生產量三到四年就可以把一個西湖填滿;從2007年到2019年不到12年的時間裡,杭州已經填埋了1700多萬噸垃圾。
  • 「大胃王」上崗洣水河 日食垃圾60噸
    連日來的雨水衝刷,洣水河縣城區段漂來大量的垃圾。縣環衛處出動數艘水上垃圾清潔船和十幾位環衛工人,在水面上來回不停地打撈,將一船船的垃圾拖進剛剛投入使用的水上垃圾中轉站。這座投資120萬建成的水上垃圾中轉站,包含了一套高標準壓縮設備、一套轉運設備和一間視頻監控室。垃圾被清潔船拖至岸邊,通過傳輸帶被快速送至壓縮設備,短短幾分鐘,就被「打包」送入封閉式垃圾車快速運走。
  •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正在被垃圾吞噬
    城市的管理者們無能無力,因為位於加德滿都西南27公裡處的西斯多爾垃圾填埋場的容量如今趨於飽和,再也不能吸納大量固體廢棄物。有超過100輛載運垃圾到垃圾填埋場的卡車正沉陷在滿是垃圾的道路上。 這些城市每天大約產生500噸固體廢棄物,從2005年開始,城市垃圾被傾倒在西斯多爾垃圾填埋場的峽谷裡。 傾倒垃圾的協議理論上為期3年,結果卻持續了13年。於是,曾經秀美的峽谷早就變成了臭氣燻天的垃圾山。 龐大的垃圾山極大影響了附近的居民的健康,政府官員則樂觀地傾向於使用微薄的賠償金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