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學習:補肝煎(治療肝血虛筋急證)

2021-02-12 張機醫學書友會

【組成】  當歸 川芎 熟地黃白芍 酸棗仁 木瓜 炙甘草各五錢(各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補肝益血,柔筋明目。

【藥理】  具有增強骨髓造血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自由基、抗心腦缺血缺氧,雙向調節子宮平滑肌等作用。

【適用範圍】

1.中醫病證  肝血虛筋急證:視物模糊,頭暈目眩或目幹畏光,筋脈拘急,苔薄,脈弱。

2.西醫疾病  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過敏性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皮膚病、習慣性流產、不全流產、子宮復舊不全、不孕症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肝血虛筋急證者。

【知識要點】 

1.補肝湯組成中藥效與用量之間的必然關係,煎藥與服用之間的相互關係,功用與藥理作用之間的內在關係,中醫證與西醫病之間的互補關係。

2.掌握熟地黃配當歸、白芍,熟地黃、當歸、白芍配川芎,酸棗仁配木瓜,酸棗仁、木瓜配熟地黃、當歸、白芍,白芍配甘草,酸棗仁配甘草之間的用量及相互作用關係。

3.方中酸棗仁配白芍治療①以血虛為主,旨在補血緩急;②以筋急為主,旨在斂陰柔筋。

【臨床運用】 

1.用藥特點:方中用熟地黃、當歸、白芍、酸棗仁補血,熟地黃偏於滋陰,屬於靜補,當歸偏於活血,屬於動補,白芍偏於斂補緩急,酸棗仁偏於安神;川芎理血行氣,木瓜舒筋活絡;甘草益氣和中,方藥相互為用,以補肝益血,柔筋明目為主。

2.用量特點:方中用藥7味,補血藥3味如熟地黃、當歸、白芍、酸棗仁,用量總和是60g;理血藥1味如川芎,用量是15g;舒筋活絡藥1味如木瓜,用量是15g;其用量比例是4∶1∶1,從用量分析方藥主治,病是肝血虛筋急證。

相關焦點

  • 老中醫:脾氣大 心慌、睡不著、眼皮跳 是血虛,趕緊學習吧!
    肝血虛常見病症體徵:1、煩躁易怒,遇事著急上火,夜晚睡眠不實;2、容易疲勞,走路兩腿發沉,腰膝酸軟;3、小腿經常抽筋,下肢屈伸不利,不安腿;4、指甲不飽滿或變薄,容易折斷,指甲上有豎折;5、眼睛疲勞、模糊,昏花,視力下降,或眼皮經常不自主跳動;6、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量少,後期,甚至閉經。
  • 貼心貼肝的鹿茸,生精補髓之佳品
    如果您勞累後出現了腰酸膝軟、渾身乏力、血虛眩暈等症狀,喝鹿茸湯是不由分說的首選。鹿屬于震,因此鹿肉、鹿筋、鹿鞭、鹿茸、鹿角等都具有震之氣,但其中上品,還得是鹿茸。鹿茸指雄鹿未骨化而帶有茸毛的幼角,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滋補中藥。鹿茸有什麼功效呢?
  • 劉天驥:溫經湯治療黃褐斑的點滴體會
    主要是衝任虛寒為病之本,淤血阻滯乃病指標,既有太陰氣血的虛寒,又有陽明的虛熱,病屬厥陰,胡希恕先生在《醫學傳真》中指出,其辨證要點為裡虛寒兼血虛血淤者,河南經方實力派專家毛進軍教授指出,其核心病機為津虧營血虛瘀而陰陽營衛不合。    綜上所述,本方證為寒熱錯雜,虛實夾雜而偏於虛寒。
  • 一個良方:養筋湯
    如果人體不僅心陰虛,還肝腎不足,由於肝主筋,腎主骨,缺血又虛弱的筋骨會搞出什麼劇情? 第一集筋縮不伸,第二集臥床呻吟,第三四五集:不能行步,遍身疼痛,手臂酸麻,這是部爛劇還是揪心劇?《辨證錄》養筋湯看不下去了,直接改寫劇本。
  • 一個經方:酸棗仁湯
    失眠的原因辣麼多,肝血不足、虛熱內擾導致的失眠,就是其中之一。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養心。肝血不足,則魂不守舍;心失所養,加之陰虛生內熱,虛熱內擾,故虛煩失眠、心悸不安。此種情況,觀舌可見舌紅之徵。治宜養血以安神,清熱以除煩。來自中醫四大名著之《金匱要略》的酸棗仁湯,正是治療此症的良方。
  • 方和謙:補脾養肝可用方氏"和肝湯"、"滋補湯"
    滋補湯集益肺、養心、健脾、和肝、補腎於一方,所用之藥看似平常,實則配伍嚴謹、立法有度,其專為虛證而設。  方和謙教授善用"和法"治病療疾,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提出了"和為扶正、解為散邪"的精闢見解,其獨創的"和肝湯"是治療肝鬱血虛、脾不健運的代表方劑。與此同時,他還以補氣血重在補脾、滋陰陽重在益腎為原則,自擬"滋補湯",作為補虛扶正的基本方劑。
  • 土偏方:補陽神器:補肝益脾的中成藥,補肝脾加強體質
    秋季養身最重要的就是補肝脾,秋季燥熱,容易肝陽上亢,肝氣失調。因為秋季天氣轉變較快脾胃容易受風寒溼邪的入侵,引起腹瀉。關於補肝益脾的中成藥主要是溫補藥材,不僅可以補肝脾,還能補氣血,讓皮膚紅潤有光澤,增強抵抗力。補肝益脾的中成藥1、杞菊地黃膠囊
  • 醫案|鎮肝熄風湯加減治癒頭暈目眩,腰酸下肢無力案一則
    這是經方的優勢,我就是學經方的。繼續說病,雖然證候表現突出,但其實她這個病不複雜,雖然有心腦血管疾病,但是目前控制穩定,血壓心率正常,沒有突出的器質性病變。所以就只是功能性疾病。除了頭暈外,她還有腰酸、下肢無力、腹脹、乏力、氣短還有便秘等症狀,虛實都有,屬於上實下虛之證,問其子女,無其他明顯誘因,只是前段時間出現腰部骨折,後來出院之後就出現這個症狀了。便後症狀減輕,但是乏力殊甚。
  • 補肝第一丸:烏雞白鳳丸!
    春天,是肝血升發的季節。氣血在春天,跟樹木一樣,是從內往外走的,樹木會調動全部的能量到枝椏上來,發芽、長葉、開花。氣血本來在內臟存得好好的,春天一來,它開始往外走,肝血就不足了,睡覺的時候,因為凌晨1-3點肝經旺盛,如果肝陰不足,肝經有熱,就把陽氣頂回來了,人就醒了。肝是藏血之髒。
  • 血虛心悸,鬚髮早白,多喝烏豆圓肉湯
    烏豆圓肉大棗湯  烏豆圓肉大棗湯,有健脾補腎,補心氣,養陰血的功效,是老人冬季進補的佳品。
  • 經方醫案:白蘞薏苡湯治療下肢拘攣
    桂枝湯去姜棗針對太陽表虛證,桂枝、芍藥調和營衛,芍藥、甘草又名芍藥甘草湯(又名去杖湯),治傷寒傷陰、筋脈失濡、腿腳攣急;加附片針對少陰寒溼證,乾薑散太陰寒溼、顧護太陰;白斂、薏苡仁性寒,可清熱、散結氣祛溼;加木瓜加強祛溼之效,牛膝補肝腎而引諸藥下行;肝主筋脈,酸棗仁取酸入肝,既可治療筋脈拘攣,又可安神除煩。
  • 補肝中醫有妙招
    肝火上升在中醫中稱肝燥火旺,是屬人體內臟氣血調節出了問題,肝火旺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導致B肝病情加重,所以出現肝火旺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對待
  • 章門穴:利肝健脾
    本穴物質不光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還有膽經輒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溼之氣,故為足厥陰少陽之會。【取穴位置】主治:章門穴的功效可以治療腹脹腹痛,腸鳴,洩瀉,嘔吐,神疲肢倦,胸脅痛,黃疸,痞塊,小兒疳積,腰脊痛。【穴位配伍】章門穴配足三裡穴、梁門穴,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腹脹。章門穴配內關穴、陽陵泉穴,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胸脅痛。
  • 關於女性在冬天補身體的禁忌事項
    ,那日常的很多飲食種類的使用當中可以,了解到進補的一些症狀,對於我們身體來說非常的有好處,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女性在冬天補身體的禁忌事項。一、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1、氣虛症,常見症候有精神倦怠、語聲低微、易出虛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等。
  • 王文浩:楊氏正筋,單指理筋歸槽復位法徒手治療60種疑難病
    2楊氏正筋療法獨有「十字鎖筋法」「消腫術」「化結術」「歸槽術」等。3臨床治療疼痛疾病,長久性好,恢復率高。4專治臨床陳舊性損傷,十年以上的疼痛疑難雜症。5不正骨而治全身疼痛麻木,筋傷疼痛才是臨床導致疼痛麻木傳導的根本原因。6筋傷治療最安全,力度小,用巧勁,不復發不反彈,手法即學即用。
  • 秋季食療的「佳品」食療養生 —— 血虛失眠桂圓粥 方
    血虛失眠桂圓粥 方(1)桂圓粥原料:桂圓(數量酌情況定
  • 喝它補肝,揉它補肺……想要冬不病,補好五臟氣~
    因此,嚴冬到來前,補好體內的「氣」,對冬季養生很重要。肝氣指肝臟之精氣與功能,有升發透洩和舒暢全身氣機的作用。肝氣不足,會導致肝的疏洩功能異常,表現為頭昏眼花、視物模糊、面色萎黃、煩躁易怒。肝氣不足者,每天用15克黃芪泡水代茶飲,20天為一個療程。艾灸太衝穴也可補肝氣,每天艾灸20分鐘即可。
  • 江西郭根元醫生醫案:頸項強直,經方有妙招!
    治療效果:第三天電話隨訪,諸症緩解,頭可以後仰和左右轉頭,一周後來診,諸症全無。平臺所刊醫案僅供中醫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試藥。郭根元,男,中專學歷,從醫三十餘年,先後進修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山東省中醫院,天津市骨科專家醫院,擅長運用針刀、刃針治療頸肩腰腿痛、皮膚病、鼻炎、中藥穴位透皮等,2017年10月份接觸仲聖平臺參加十三期經方講座,感謝仲聖平臺的精心打造,很榮幸可以在這裡和大家一起交流經方的運用,請各位師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