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難治的慢性病來說,發現的越晚治癒的機會越低。慢性腎臟病也不例外!
除此因為發現的越晚腎功能損害越嚴重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腎臟病併發症。伴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失衡,陸續出現問題。在腎病後期,不僅要避免腎功能進展,還必須控制各種併發症的發生。
高磷血症就是腎臟病併發症之一,隨著腎功能的下降,腎臟代謝功能變差,多餘的磷不能及時排出,就會造成血磷升高。高磷血症還會繼發一些了病症,比如血鈣過低引發骨病,造成甲狀旁腺素分泌異常等。
因此控制體內血磷含量,對腎病的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隨著腎病進展,腎臟濾過功能越低,腎病3期已是腎功能不全階段,因此3期到5期的患者尤其要關注血磷的監測。
腎病3期(腎功能不全)患者,每半年到1年監測一次血磷;
腎病4期(腎衰竭)患者,應該每3個月監測一次血磷濃度。
腎病5期(尿毒症)患者,包括已透析的患者,每1-3個月查一次。
除了要檢測血磷的含量,還要主意血鈣含量及甲狀旁腺素分泌的情況,這些都是可能引發腎性骨病的重要因素。
這些日常生活含磷比較高的食物,腎友儘量少吃或不吃:
比較常見的有豬肝、牛肝、豬肺、豬肚、豬腸等,這些食物的含磷量是比較高的。比如豬肝每100克含磷達521mg。
除此之外,動物內臟含嘌呤比較高,長期大量吃容易引起尿酸的升高, 會增加腎臟代謝負擔,不利於保護腎功能。
這類食物同樣含磷比較高,常吃的有蘑菇、木耳、口蘑、茶樹菇等,菌類的食物含營養比較豐富,由於種植及生長環境等原因含磷比較高。所以喜歡吃菌類的腎友們吃之前可以焯水,儘量減少磷的攝入。
如紅豆、綠豆、豌豆、黃豆、蠶豆,豆製品包括豆皮、豆腐、豆乾、豆腐乳等,這些食物每100克含磷量都達到了200mg,因此要吃的話要控制好量。
通常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含磷都比較高,肉類包括豬、牛、羊等各種家畜類肉,都要限制出。還有肉湯,在燉肉的過程中大量的磷及嘌呤會分解到肉湯中,所以肉湯即使美味但就不要喝了。
這4種食物相對來說含磷量要高,所以尤其要注意。平時吃的水果和蔬菜中含磷量都不太高,所以沒有必須要限制攝入。
正常人每天攝入磷含量在800mg-1500mg,但對於腎病3期的患者應該儘量降低到1000mg以下,對於尚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應限制在800mg以下。
正常成人體的血磷範圍: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兒童正常血磷範圍: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但因為腎友們腎臟功能下降,所以應該儘量把血磷值控制在低值,避免出現高磷血症,誘發腎性骨病,造成行動上的不便。
大家可以對照你看看你的化驗單上的指標,看是否正常?
如果你還有其他腎病方面的問題要諮詢,點「閱讀全文」, 幫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