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缺氣少電」,中國需務實推進能源轉型

2021-12-21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近期,全球多地出現能源緊張狀況,國際原油突破80美元大關,天然氣價格創下十年來新高,煤炭價格顯著上漲。隨著冬季來臨,中國一些地方出現供電缺口,全國進入了電力緊平衡時期。總的來看,能源緊張與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演變、全球範圍內氣候異常變化、新舊能源切換導致區域失衡三大因素有關。

一是疫情持續、病毒變異,一些國家抗疫不力,導致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原有的全球分工格局被打破。這不僅加大了物流運輸成本,導致能源資源價格伴隨性上漲,還導致一些國家必須重啟一些產業,加劇能源需求。

二是今年以來,全球多地出現異常天氣,不僅造成道路、建築物損害,也對工業生產、物流形成巨大壓力。異常天氣造成生產缺口需要補足,比如乾旱、霜凍加劇了以水力發電為主的國家(比如巴西)的供電壓力,他們必須緊急啟動熱電廠,這就增加了對煤炭、天然氣的需求;異常天氣使原本多風的地方風力不足、光照充足的地方缺少光照,給清潔電力供應帶來壓力。

三是歐洲國家能源轉型已取得很大進展,化石能源的比例持續下降,風電、水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過去10年間,歐洲經濟主要依靠清潔能源支撐,根本原因是其製造業已經向亞洲地區轉移了,工業用電需求下降。但疫情之下,產業鏈不暢,歐洲各國必須啟動相關的一般製造業,需要擴張電力規模。這也導致了對傳統能源的需求。

在三大因素的疊加影響下,全球的傳統能源、新能源的需求同時出現階段性擴張,電力價格必然上漲。電力價格上漲又傳導到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上。當前,中國一些地區也出現了局部性電力緊張問題,北方地區用電高峰期、水電枯水期、熱電聯產機組供暖期「三期相遇」。我們既要堅定推進能源革命,大幅度增加清潔能源供給,也要對傳統能源供給優化升級。沒有什麼比人民群眾生活穩定、幸福感不斷提升更重要。

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40年內,我國將開啟一場經濟社會全方位綠色低碳轉型,而碳中和對世界各國而言都是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並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鑑,我國必須自主探索相關路徑,儘早規劃達成路線和實施方案,積極尋求更新的發展模式,為綠色轉型和氣候治理注入新動力。

我們既要積極採取措施,爭取如期完成碳達峰、碳中和的宏偉目標,也要妥善做好以煤炭發電為主、新能源發電為輔的過渡安排。從中國的自然環境和科技條件來看,運用水電、風電、太陽能、核能來提供電力保障,還是有空間的。但仍要強調實事求是的原則,確保務實推進,紮實轉型,不留後遺症。

無論是光伏發電、風電裝機容量,還是新能源電池技術等,我們在硬體儲備上都已走在前列,但在運營管理等軟體方面,還有不少短板。我們要用好傳統經濟中可持續的因素,同時塑造並發揮好新經濟的優勢,堅持為人民發展、為人民創造,依靠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創造,走好新能源發展壯大之路。

更多投資熱點,敬請關注珠江頻道周一至周五晚17點36分《今日財經》。

編輯 | 曉鈺


相關焦點

  • 我看2017丨史丹:能源投資將助力能源行業實現轉型升級
    能源投資將助力能源行業實現轉型升級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
  • 能源轉型中的政治正確和利益糾葛
    我們這個世界正處於一次偉大的能源轉型進程中。此前兩次分別是從薪柴到煤炭,從煤炭到油氣(對應兩次工業革命),如今是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以風、光為代表)。一個典型的能源轉型定義是指一種(類)能源形式在能源消費中佔比從5%增長到80%的過程(Fouquet, 2016)。但就目前來看,風、光在未來能源消費中佔比能否達到80%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 北大專家:我國環保和能源轉型不能依賴行政手段
    【來源:中國能源網   8-27】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晉濤在
  • 北大國發院副院長徐晉濤:中國環保和能源轉型不能僅依賴行政手段
    如果把擴散條件好的天數拿走,空氣品質的改善就要少得多。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活動大幅度停擺,交通大幅度停頓,但仍然出現兩次比較嚴重的汙染過程。據環保部門解釋,一個是主要汙染源並沒有減少排放,第二個是擴散條件不利。
  • 漫談:能源革命,三十年未有之大變局
    清朝末年,面對內憂外患的挑戰,中國開啟了艱難的現代化轉型,李鴻章總結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 杜祥琬院士:中國可再生資源增長空間不止十倍
    「我國的風能和太陽能已經開發的量遠遠低於技術可開發資源量的1/10,這意味著中國可再生資源還有十倍都不止的增長空間。」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在論壇上表示,《巴黎協定》確定自工業革命以來,要將全球的溫升控制在2攝氏度,爭取實現1.5度目標,這就需要全球分別於2050年、2070年實現淨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這意味著全球必須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推動能源轉型和創新。
  • 智慧能源開學第一課,可以
    從春天裡的聞令而動,到一整個夏季的如火如荼,轉眼綜合智慧能源公司已經成立5個月了。地錦路6號院的發展有多快?快到每天都能感受到這裡的變化。這些變化藏在出差的行程單裡,藏在日常對話的網際網路術語裡,藏在越來越篤定自信的眼神裡。
  • 太極股份:著力工業網際網路 激活智慧能源新動能
    11月10—11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能源局指導,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行。
  • 霍尼韋爾或被中國制裁!
    到今天,霍尼韋爾在中國已成為國內煉油、石化、造紙、化工、發電、石油天然氣先進控制技術的主要供應商。在能源化工行業,丙烷脫氫(PDH)正在和煤制烯烴(CTO、MTO)、傳統的石腦油制烯烴一起,成為中國烯烴生產的主流生產工藝。
  • 牙牙英語 |《能源未來式》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中國能源發展狀況如何,高質量發展之路在能源新時代又是如何建設的?中國怎樣深入實施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製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這「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呢?
  • 為什麼發展新能源車
    規劃中前言部分提到: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汽車需求量仍將保持增長勢頭,由此帶來的能源緊張和環境汙染問題將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
  • IEA: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現已超過煤炭!
    >根據IEA報告,2015年,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153吉瓦,佔全球新增總裝機的50%以上。不過,煤炭發電量仍佔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9%,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佔23%,預計可再生能源比例到2021年將增至28%。2015年,全球平均每天安裝約50萬塊太陽能電池板。中國佔風電新增裝機約一半份額,相當於每小時有兩颱風機安裝到位。
  • 協鑫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劉志波:協鑫打造能源網際網路落地場景
    劉志波表示,協鑫是全球最大的光伏企業,具備從矽料到光伏電站的全產業鏈,在中國500強企業中連續多年穩居新能源行業第一,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位居全球第二。除光伏外,協鑫還全面參與了燃機、風電、水電、地熱和生物質發電等其它清潔能源的投資與運營。「協鑫投資開發的能源種類齊全,服務鏈完整,幾乎所有的能源形式都有運營,且從產業鏈各個環節也都有參與。
  • 【新能源】韓國SK集團:宣布旗下8家企業將在2050年前完成轉型,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原標題:2050年前全部使用新再生能源!
  • 抗擊疫情光伏、能源企業在行動!陽光電源、國家電投、三峽集團
    1月29日,陽光電源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緊急捐贈人民幣300萬元,專項用於武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共同應對疫情防控工作。自武漢發生疫情以來,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的指揮部署下,集團全力安排公司和員工疫情防護工作,同時積極推進全球客戶的供應和服務保障工作,並力所能及地為疫區作出應有貢獻,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 數據驅動智慧能源,太極股份亮相2020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31日,在工業網際網路行業應用主題論壇中,太極股份發電事業部總經理劉剛就《能源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與實踐》這一主題做了分享。太極股份緊跟能源行業數位化轉型步伐,快速切入到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一代產業變革中,率先推出了太極TECO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充分發揮其「一平臺、多場景」的產品與應用,在電力、煤炭、石化等能源行業和電子製造行業,以數據為驅動,打造了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設備故障診斷、生產安全應急、工業智能巡檢、綜合能源服務及數位化工廠等典型工業網際網路應用,通過在能源行業及電子製造行業的多年沉澱與積累,覆蓋了「邊緣」到「
  • 共建能源管理新業態!卡奧斯亮相世界工業與能源網際網路暨國際工業裝備博覽會
    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推進,用能成本高、能源設計不合理、能源供需不平衡等因素,成為企業轉型成功的「卡脖子」因素。陳錄城發言中表示,多數中小企業能源管理粗放,能源網絡設計與生產需求不匹配,設備採購存在「大馬拉小車」現象,生產運行中容易造成能源浪費,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 農光互補:種地、種電、種健康!
    中國經濟放緩,代表了中國正從投資帶領型的經濟體轉型成為消費引導型的經濟體。中國光伏行業也一樣,內需市場正在逐步擴大,政府倡導的光伏應用也不僅僅是出口。但就出口而言,上半年光伏出口仍逆勢成長,畢竟全球的需求量還在激增,而中國要供應全球70%以上的產能。除了全球市場需求依舊旺盛,光伏行業的集中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一線品牌的企業憑藉技術、質量、品牌優勢將掌握80%以上的市場份額。
  • 陽光電源的RE100中國倡議:技術創新+持續投入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RE100中國倡議」籤署儀式上,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作為RE100的成員企業,加入組織是第一步,如何實現才是關鍵。
  • 頭條|億利資源榮獲「2016年中國能源環保創新企業」
    導讀:10月18日,由新華網主辦的2016第六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