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於4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農業轉基因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本文摘編自《中國網》
發布會主席臺
中央電視臺農業節目記者:
我想問有關轉基因安全的問題。關於轉基因到底安不安全,社會上一直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社會公眾也是十分關心。請問轉基因到底安不安全呢?謝謝。
2016-04-13 10:12:13
葉貞琴:
這個問題請吳院士來回答。
2016-04-13 10:12:41
吳孔明:
這也是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我想明確的告訴大家,轉基因安不安全是有明確的權威結論,也就是轉基因作為一項技術是中性的,這個中性的技術研發出來的產品是需要對它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性評價。只有經過安全性評價的轉基因產品才能上市,上市的轉基因產品它的安全性和傳統的食品是等同的。也就是說,經過安全性評價以後審批上市的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是等同於傳統食品。
按照國務院頒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相應配套制度的規定,我們國家是實行嚴格的分階段的評價。比如從實驗室研究的階段就開始進行,走到田間,小規模的中間試驗,再是大規模的「環境釋放」、生產性實驗、安全性證書的評估,就是五個階段,這也是在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跟小孩上學一樣,一級一級向前走,每一級考試不及格,就終止。像農業部批准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轉抗蟲基因的水稻,前後進行了11年的安全性評價,所以包括一系列的環境、生態,還有食品安全。我們掌握的標準,就是除了國際通行的標準以外,還增加了像大鼠三代繁殖試驗和水稻重金屬含量分析等指標。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對中國的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評價,不管是從我們的技術標準上,或者是在程序上都是世界上最嚴格的體系。
在國際上對轉基因安全的評價基本上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美國模式,他們是針對產品,研究出來的產品,不管是轉基因技術還是什麼技術,就是對這個產品進行評估。一種是歐盟模式,他們是對過程評估,只要是使用轉基因技術,都對技術過程進行評估。我們中國是既對產品又對過程進行評估,從全球來看是最嚴格的評估體系
第二,有關轉基因的安全性,是全球普遍關注的。從全球的角度,有眾多權威科研機構對這些轉基因產品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這些研究工作總體的結論也證明已經批准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歐盟委員會歷時25年,組織500多個獨立科學團體參與130多個科研項目,他們的結論是「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並不比傳統育種技術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認為「目前尚未顯示轉基因食品批准國家的廣大民眾使用轉基因食品後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任何不良影響。」國際科學理事會也明確提出,「現有的轉基因食品是可以安全食用」。
在其他一些國家,像英國皇家醫學會,美國的科學院、巴西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印度國家科學院、墨西哥科學院和第三世界科學院聯合出版相應的報告,明確指出,可以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食品,這些食品更有營養,儲存更加穩定,而且原則上因為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能夠更好的促進健康,對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好處。
第三,在1996年最早在美國開始進行轉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商業化種植,到現在已經20年,這20年每年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的面積都在增加,所以到現在差不多一年種植的面積是接近30億畝。這麼長的實踐、這麼大的消費群體,實際上沒有發現一例因食用轉基因的農產品帶來任何健康問題。
我們時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已經吃了20年,全球幾十個國家的民眾都有長期食用轉基因的歷史,所以證明它是安全的。當然轉基因技術是一個新技術,從公眾的角度對其安全性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所以存在一些疑慮和擔心,也是非常正常的。一方面是科學認知的問題,一個新的東西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歷史上很多的新事物都是經歷這麼一個過程,從這一點來看,也是非常正常的。
另一方面,對轉基因缺乏全面的客觀的認識。舉個例子,目前全球主要商業化的轉基因農產品其實是兩類,一類用於害蟲防治,一類用於除草劑的利用。大家總是考慮到一個問題,用於害蟲防治的能夠殺死昆蟲,會不會對人體帶來影響。
從一般公眾的角度提出這個認識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我們平常對昆蟲的防治可能更多的是依靠殺蟲劑,大家總覺得殺蟲劑可能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很多的影響。其實我們談的殺蟲劑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來自於化學農藥,它對人體對昆蟲的作用機制是一樣的,所以化學農藥如果使用不好,可能會對食品安全和環境帶來負面影響。
另外一種是生物農藥,我們談的生物農藥比如說引起昆蟲得病的一些細菌和病毒,但是這些細菌和病毒只感染昆蟲,對人體和其他生物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轉基因的抗蟲農作物就是從這些細菌的身上找到的對昆蟲有毒的蛋白,但是這個蛋白對人體理論上是安全的。
我們大家一談到殺蟲就想到化學殺蟲劑,就把生物上的殺蟲原理和化學混淆,最後懷疑轉基因生物的作用會不會產生化學的結果,其實從理論上是非常清楚,它的作用機制是在人體內沒有這種蛋白質發生功能作用的受體的點,但是在特有的昆蟲體裡是有的,這樣一來對人和其他動物包括絕大多數的昆蟲是安全的,但是對我們需要控制的害蟲可以發揮生物的控制效果。
在我們國家隨著轉基因這一塊的應用,產生了非常多的我們認為是不科學的東西,有的也可能成為謠言。比如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的下降,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育,歐美人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馬鈴薯致實驗大鼠中毒,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轉基因正成為超過原子彈的殺傷武器。有很多這樣和那樣的,我們準確的說不符合實際、也不符合科技。其實是謠言,這些都是毫無事實依據,也被科學界一一的否定。但是在網上反覆炒作和流傳,我們認為新聞界也有必要澄清事實,告訴我們民眾一個科學的結論。我們可能在轉基因問題上還是要科學的看待,要不信謠、不參謠。這樣才為我們國家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和高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一個好的寬鬆的環境。謝謝大家
2016-04-13 10:39:04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請教廖司長關於大豆的問題,根據農業部的公開信息,去年我們國家進口了8169萬噸大豆,這裡大部分應該都是轉基因。我們想關注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進口量這麼大,這些大豆的用途分別是什麼,如果是不同的用途,比如用作豆粕或者食用的話,它的安全評價是怎麼進行的,這個過程有沒有區別?第二,我們關注進口大豆的數量,我們簡單計算了一下大概是國內產量接近7倍,如果需求這麼大的話,為什麼國內自己不種呢?謝謝。
2016-04-13 10:42:16
廖西元:
感謝您的提問。大豆在我們國家有悠久的使用歷史,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也是重要的食用油來源。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大豆的需求不斷增加,目前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飼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以食用豆油為例,在十幾億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人均使用量年消費從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在這樣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我國進口大豆是必須的、難免的。
據測算,我國大豆需求量從1990年的1100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9300萬噸。但我國大豆總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從1996年起,我們國家成為大豆的淨進口國,進口量從當年的111萬噸持續增加到2015年的8169萬噸。2015年的進口量相當於我國要用6.7億畝的耕地才能生產出來,如果都由國內來生產,這是不可想像的,肯定會擠佔其他的作物。因此要滿足國內大豆消費需求,在發展國內生產的同時,還要靠進口來彌補。
進口轉基因大豆是由世界大豆生產貿易決定的,2014年全球大豆種植面積「16.5億畝」,其中轉基因大豆「13.6億畝」,約佔82%。中國進口總量佔世界貿易量的70%,但只佔世界生產量的30%。也就是說,大多數的轉基因大豆還是在國外消費。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比例為95%,阿根廷、巴西幾乎全部種植轉基因大豆。所以在全球大豆貿易中,主要是轉基因大豆。大家高度關注安全性,我想告訴大家,轉基因大豆是安全的,經過國內外的安全審批,剛才吳院士也跟大家講過安全評價的過程,我國進口安全審批更加嚴格,審批決策更為審慎,在安全評價過程中,已充分考慮了已知的各種用途。
因此,食用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可以放心食用。凡申請我國進口安全證書,必須滿足四個前置條件:一是輸出國家或者地區已經允許作為相應用途並投放市場。二是輸出國家或者地區經過科學試驗證明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無害。三是經過我國認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檢驗機構檢測,確認對人類、動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不存在風險。四是有相應的用途安全管制措施,批准進口安全證書後,進口與否,進口多少,由市場決定。
我在這兒還想告訴大家,剛才吳院士也說了,國外也吃轉基因,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豆生產國、貿易國,大豆年種植面積5億畝左右,產量1億噸左右,他們的出口量是6500萬噸左右,但國內自用消費3500萬噸左右。在美國,國內大豆消費結構中主要用於壓榨豆油和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大豆蛋白,美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國內食品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植物蛋白。謝謝大家。
2016-04-13 10:45:12
新華社記者:
請教廖司長,我們一方面說轉基因技術是安全的,另一方面國內對轉基因還是加強監管和限制,聽起來好像有點矛盾。去年1號文件說要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轉基因技術,請問農業部對於中國的轉基因技術推廣有沒有一個明確的路線圖?謝謝。
2016-04-13 10:46:35
廖西元:
謝謝您的提問。
首先,我想明確的告訴大家,通過安全評價審批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
第二,推進轉基因作物的產業化。一是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安全評價和安全管理,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二是按照非食用、間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線圖,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後是口糧作物。三是充分考慮產業的需求,重點解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比如說抗病、抗蟲、節水抗旱、高產優質等瓶頸問題。
第三,目前我國批准發放了轉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玉米等作物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以及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進口安全證書。雖然我們發放的安全證書,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但在我國商業化種植還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進口安全證書的品種還需獲得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二是主要農作物還需要按《種子法》的規定通過品種審定。當然,即使是非轉基因作物的品種,也得通過審定才能種植。三是種子生產經營者還需要經過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同意才能生產經營。
基於我國現有轉基因大豆、玉米、水稻研發狀況,以及產業需求,我們目前還沒有批准商業化種植。所以我想強調的是儘管獲得安全證書的品種是安全的,但是私自種植,因為違反了《種子法》、《專利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所以我們要嚴肅依法查處。謝謝。
2016-04-13 10:50:17
經濟日報記者:
我注意到最近網上流傳一首關於轉基因識別指南的打油詩,上面有說到我國目前的小麥、水稻、水果和蔬菜,蔬菜包括胡羅卜、番茄、土豆、彩椒等一些品種都是轉基因食品,並且這個打油詩告訴消費者,讓大家不要去購買和食用這些轉基因食品,也想請您給提示一下目前市場上有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哪些不是。謝謝。
2016-04-13 10:52:43
吳孔明:
轉基因產品因為剛才廖司長也向大家介紹,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自己種植和生產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只批准轉基因抗蟲的棉花和轉基因抗病毒的番木瓜兩個農作物商業化應用。另外一類是我們從國外進口的作為加工原料,轉基因的大豆、轉基因的玉米、轉基因的油菜、轉基因的棉花,但是我們進口轉基因的棉花基本上是纖維。還有轉基因的甜菜以及這幾種作物在國外的直接加工產品。所以目前在我們國家市場上,流通的轉基因的相關產品,就是我們批准種植的和批准進口的這幾個作物,其他是沒有的。網上傳播的像小麥、水稻、水果、蔬菜和番茄、大蒜、洋蔥、紫薯、土豆、彩椒、胡蘿蔔等,其實都不是轉基因品種。
像轉基因小麥可以說在全球也沒有商業化,水稻是很多年以前伊朗曾經宣布商業化,其他國家也沒有規模化的生產。水果裡面,美國抗病毒的李子有過小規模的種植,其他從全球的角度也沒有轉基因的品種去種植。對於任何一個農作物的品種,其實在自然界也都是多樣性的存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印象,像紅薯,我們老家叫紅薯,有的地方叫紫薯,有的地方叫白薯,我們家鄉種的就是紅薯,紫顏色的就沒有,可能我們會認為從來沒見過紫色的紫薯就是轉基因的,包括像市場上銷售的西紅柿,從小到大,形狀是不一樣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就是在野生種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培育而成的,與轉基因無關。
其實,我們覺得任何一種農作物從它的自然分布的遺傳多樣性而言,各種各樣的品種都有,但是它是自然存在的,我們不能因為我們過去沒有見過,就把它編成所謂的《轉基因的鑑別方法》,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其實轉基因的檢測,從科學層面上只能通過基因檢測,像轉基因的抗蟲棉花,在抗蟲的性狀上通過蟲子的危害是肉眼可以看到的,真拿出種子,人是看不出來的。包括玉米、大豆和常規的一些外表和顏色上是沒有區別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剛才談到網上傳播的轉基因識別的指南裡面很多東西沒有科學依據,基本上都是隨意的編造。這樣的東西在網上流傳其實是對於我們公眾的不負責任,對於相關的廠家和產業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也是覺得新聞界要把這個事情更多的和公眾進行交流、溝通,避免一些錯誤的言論,尤其是防範在社會上蔓延,誤導消費者。謝謝大家。
2016-04-13 11:02:44
鳳凰衛視記者:
最近我們也是看到有一些報導說現在有一些轉基因的濫種問題,比如像湖北有轉基因濫種水稻,還有黑龍江市是轉基因大豆濫種,在遼寧是轉基因玉米濫種,我不知道農業部有沒有收到這樣的情況,以及有沒有應對的措施?謝謝。
2016-04-13 11:04:48
廖西元:
謝謝您的提問。農業部高度重視轉基因的監管工作,嚴格依法監管,嚴肅查處違法種植轉基因作物行為,不存在所謂的濫種現象,總體可控。但個別地區確實存在違法零星種植的情況,對此我們予以嚴厲打擊。
湖北農業廳聯合公安成立專案組,剷除了非法種植的水稻田塊。近年來持續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嚴格的執法,在近年我們組織的例行監測中,湖北基本上沒有發現轉基因水稻的種植。
黑龍江省農委也派駐工作組全面排查,未發現非法種植轉基因大豆。遼寧省農委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堅決依法查處有關案件,公開了三起已經結案的轉基因玉米種子違法案件。
2015年我們上下聯動,在新疆、甘肅銷毀了玉米制種田1000多畝,在海南省剷除違規轉基因玉米100多畝,所涉轉基因材料全部銷毀。經過嚴格執法,嚴厲查處、嚴厲打擊、公開曝光,有效遏制了轉基因作物違規種植,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強化轉基因生物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研發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抓好下面的一些重點工作。
一是嚴控研發試驗,抓好試驗前、試驗中、試驗後全程管理,做到監管過程有紀錄、監管內容有檔案、試驗材料可追溯。
二是嚴查南繁試驗,推行準入制度,實行對南繁單位檢測監測全覆蓋。
三是嚴把品種審定,發現非法含有轉基因成份的立即終止試驗。未獲得轉基因生物安全生產應用證書的品種,一律不得進入區域試驗和品種審定。
四是加強制種基地的監管,發現問題從嚴從速查處。
五是嚴查種子生產經營銷售,下移重心,深入農戶,倒查源頭,嚴懲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為保證監管工作重點任務的落實,我們農業部將建立督查、約談、問責、報告制度,將各省監管工作納入農業部延伸績效考核,同時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對結案的違法案件要求各省農業部門及時公布查處結果,對重點案件適時通報查處進展。我們歡迎社會各界監督舉報。謝謝。
附:
聖女果是轉基因食品?轉基因大豆致癌?這回終於弄清楚了來源:人民日報經濟社會(ID:rmrbjjsh)
記者:馮華
今天上午,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了一場非常吸引眼球的新聞發布會,不是肉價上漲,也不是菜價上漲,而是「農業轉基因」。據記者了解,這可是農業部首次主動召開有關轉基因的新聞發布會哦。這些年,一提起「轉基因」,各位看官最先想到的是不是「爭論」,還有各式各樣不辨真假的傳言?比如說:
色彩鮮豔的聖女果、小黃瓜、甜玉米都是轉基因食品;再比如:歐洲對轉基因「零容忍」,歐盟、日本都不吃轉基因;更讓人恐慌的是這個:法國教授用轉基因玉米餵食大鼠,產生腫瘤!!還有人說,轉基因大豆也會致癌!
那麼,關於轉基因,真實情況是啥呢?農業部的最新表態是什麼?跟小編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監管,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
表明了態度,再來看成果。中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必須在轉基因技術上佔有一席之地。
國務院2008年批准設立了轉基因重大專項,支持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我國科研人員克隆了100多個重要基因,獲得1000多項專利,取得了抗蟲棉、抗蟲玉米、耐除草劑大豆等一批重大成果,我國自主基因、自主技術、自主品種的研發能力顯著提升。
截至目前,我國共批准發放7種轉基因作物安全證書,分別是耐儲存番茄、抗蟲棉花、改變花色矮牽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轉植酸酶玉米和抗蟲水稻。但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只有抗蟲棉和抗病毒木瓜,抗病辣椒和耐儲存番茄在生產上沒被消費者接受,故未實現商業化種植,而抗蟲水稻和植酸酶玉米沒完成後續的品種審定,未進行商業化種植。
最近網上流傳一份《轉基因識別指南》的打油詩,裡面提到的小麥、水稻、水果,蔬菜包括番茄、大蒜、洋蔥、土豆、彩椒、胡蘿蔔、紫薯等都不是轉基因品種。
番茄原產自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玻利維亞、智利等國,至今在那裡還可以發現幾乎全部的野生種,這些野生種就是小果型。市場上銷售的聖女果(又稱櫻桃番茄),就是在野生種的基礎上,經人工選擇培育而成的,與轉基因無關。
2015年去年我國進口了8169萬噸大豆,且大多數都是轉基因大豆。這種大豆脂肪含量高而蛋白質含量較低,適合榨油而不適合做豆腐,因此市售豆製品多為國產非轉基因大豆製作,無需憂慮。
歐盟1998年,批准了轉基因玉米在歐洲種植和上市,獲得授權的轉基因玉米就有23種、油菜3種、土豆1種、大豆3種、甜菜1種。除了極少數是作飼料或工業用途,絕大部分都是用於食品。2010年共有10種轉基因作物拿到了許可(歐盟網站);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5個國家批准種植轉基因作物(ISAAA)。
日本連續多年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第三大大豆進口國,2010年日本進口了1434.3萬噸美國玉米、234.7萬噸美國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品種。
美國農民普遍接受轉基因技術,90%以上的玉米和大豆為轉基因作物。2013年的數據顯示,這些玉米20%用於出口,80%用於國內消費;大豆則有40%用於出口,60%用於國內消費。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國內生產和銷售的轉基因食品超過3000個種類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轉基因微生物來源的食品,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超過5000種。
我國大規模種植的抗蟲棉轉入了殺蟲蛋白基因Bt,這種Bt蛋白是一種高度專一的殺蟲蛋白,只針對鱗翅目害蟲,人類和其他生物腸道細胞沒有該蛋白的結合位點,因此是安全的。
農業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食用安全和環境安全。科學證明經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歐盟委員會歷時25年,組織500多個獨立科學團體參與的130多個科研項目得出的結論是「生物技術,特別是轉基因技術,並不比傳統育種技術危險」。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尚未顯示轉基因食品批准國的廣大民眾使用轉基因食品後對人體健康產生了任何影響」。
9、「轉基因玉米大豆致癌」等謠言,都被科學界證偽了關於轉基因的傳言很多,如「轉基因玉米大豆致癌」「轉基因玉米致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下降」「吃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育」「轉基因馬鈴薯致試驗大鼠中毒」「轉基因玉米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轉基因飼料影響豬健康」「轉基因正成為超過原子彈的殺傷武器」「下一代武器:轉基因讓你悄悄死去」「種植轉基因作物導致土地報廢」等等,這些謠言完全是杜撰和編造的,毫無事實依據,全部被科學界一一否定。
以「多年食用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男性精子活力下降,影響生育能力」為例,據核實,廣西從來沒有種植和銷售轉基因玉米。這篇文章有意篡改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某博士關於《廣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調查報告》的結論,與並不存在的食用轉基因玉米掛鈎,得出上述聳人聽聞的「結論」。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中信出版社為庫叔提供下圖所示書籍10本,以及15本知名經濟類書籍贈予熱心讀者。每天都送,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每條文章都可以評),點讚最高者(數量超過三十),庫叔會在評論區回復並通知得獎。當然,評論的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的。想和庫叔聊天請添加庫叔微信號(lwkushu),合作請聯繫微信(185142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