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合作:15507939777
以前在農村,
基本家家戶戶都有口大鍋
大鐵鍋!
不管科技再怎麼發達
餘干人還是難以捨棄自己家的大鐵鍋
一口全能的大鐵鍋
蒸、煮、燉、烙、炸,樣樣精通!
大鐵鍋做出來的飯就是好吃!
做出來的都是家的味道,
是奶奶、外婆的味道...
▼▼▼▼▼▼
廚房裡,都支著一個很寬很高的灶臺。
爐膛裡燒的是柴火,
上面架一隻又圓又深的大鐵鍋,
加兩個木製的半圓型鍋蓋。
鍋蓋很沉,鍋很大。
灶臺旁邊,
必不可少的就是風箱,
拉起來呼哧呼哧的,
好似老式的蒸汽機車。
小時候,每每到凜冬之際,最期待的就是坐在外婆的灶臺前,看著燒地紅彤彤的柴火,烘手取暖。那時候不流行空調,不流行暖寶寶,這種最原始的取暖方法卻是大家最樂衷的。
那個時候,會順手丟進去一個紅薯,聽著柴火噼裡啪啦的聲音,眼巴巴地等著地瓜被煨熟。
然後「呲 ——哈——」著熱氣迫不及待地往下吞,滾燙的紅薯從喉嚨一直暖到胃,那是最本味的食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記憶裡的味道。
遺憾的是,作為一個90後,經歷過的烤紅薯並不多,奶奶家的土灶也很少用了。
柴火飯裡有熟悉的記憶,記憶裡一直有這樣的場景:母親在灶臺上忙這忙那,父親坐在灶膛前,一把一把往灶膛裡塞柴,鍋裡煮的菜,咕嘟嘟直響;如果是蒸飯,慢慢蒸,這樣做出來的飯,又松又軟;貼鍋都是焦黃的鍋巴,脆而香,無疑是我們的至愛。
大鍋炒菜,那可真考驗技術,必須手腳麻利,然後還需要一個靠譜的,猛火快炒,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材的原汁原味。
這幾年樓房越蓋越高
用灶臺大鐵鍋也越來越少
你家還有這種大鍋嗎?請舉手!